该如何看待整容?你最好先知道这些_风闻
文月雨-2019-01-21 20:36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说安徽阜阳一名23岁女主播小慧,因整容效果不理想,无法面对舆论,心情抑郁,多次轻生,1月19日凌晨从18层楼顶跳楼身亡。年仅23岁的鲜活生命就这么香消玉损,让人扼腕叹息。
近些年,因为整容事故丢了性命,或致伤致残的事情时有发生;为变美选择整容,失败后反成悲剧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为什么整容风险那么大,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整容?我们该如何看待整容?
前段时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增加相应规定,像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一样禁止美容整形手术,对于违反规定的家长和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严惩,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风险,更好地健康成长。
这项建议在网上引发了很多讨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当然也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人大代表的建议究竟合不合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审美和整容的话题。
人们的审美是怎么来的?
爱美,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人们发现,连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都会偏爱那些长相美丽的面孔;而尽管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对于美丑的评判仍趋于一致。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对美的偏好,其实是几百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现在认为美的那些特征,其实都代表着健康和更强的繁殖力。浓密的长发、光洁的皮肤和红润的嘴唇代表着年轻和身体健康,丰满的胸部和性感的屁股则象征着能生育更多后代。
至于面孔,曾经有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平均脸”(averageness)、“对称脸”(symmetry)和“性别化脸”(sexual dimorphic feature)。
我们大脑喜欢熟悉的东西,因为熟悉意味着它们或多或少曾在大脑中留有心理表征,所以平均脸更受欢迎。而面孔和身体的对称则代表着生长发育健康、免疫力强、基因好,因此人们偏爱“对称脸”。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人们更喜欢女性化特征明显的脸,不论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大卫·佩雷特(David Perrett)教授认为,性别化与人们潜在的性格有关。人们经常将偏男性化的面孔与不可信、高冷、轻浮、暴力等品质联系起来,而女性化面孔则更多反映了值得信任、热情等品质。因此当需要维持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时,女性会偏爱面容相对“柔性”的男人,认为他们可能成为一名好伴侣。现在娱乐圈“小鲜肉”横行,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完全是日韩潮流带坏了国内小女生,但或许这种偏爱本就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生存繁衍过程中习得的本性。
当然,人们的审美也受文化和潮流时尚的影响。
中国古人喜欢丹凤眼、杏仁眼、柳叶眉、面若银盆的圆脸蛋,而现在人们更喜欢大眼睛、欧式大双眼皮、窄而高挺的鼻子和锥子脸,其实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审美变化。
西欧从15世纪以后,逐渐确立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优势,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到对人的审美上,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的审美观都是趋向欧美化的,喜欢更接近欧美白人的长相和身材。当然随着亚洲的崛起,现在的“东方”已不再被动接受、不再满足于被“西方”认可和驯化,在审美上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人们对“颓废脸”、“高级脸”的喜爱,则更多是受潮流时尚的影响。时尚圈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圈内大佬和奢侈品品牌手里,他们通过高端秀场、时尚杂志、明星赞助,以及无处不在的软硬广告轰炸来左右和影响人们的审美倾向。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下,男性女性对美的追求是趋同和单一的。由于男权社会的女性需要依附于男性生存,因此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以男性的喜好来设定的,偏爱顺从、隐忍、温柔、体贴,善生养抚育的女性。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的审美也在逐渐发生转变,男女之间的审美差异越来越大。那些看起来更独立、不依附,对男权不媚俗,不追求繁殖的特征会让女性觉得很美很酷,因此很多女性不喜欢丰乳肥臀反而喜欢纸片人式的身材,不喜欢女性化特征明显反而喜欢疏离的、反女性特质的“不完美”脸。
另外,相比起以前,现代社会对充满沧桑、不再年轻的脸庞也更加宽容和善待,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的寿命更长,年纪大的人也同样拥有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强调繁殖审美的反抗。
总而言之,审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哲学家李泽厚曾说:美就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
颜值即正义的时代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Edward Lee Thorndike)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
光环效应最大的问题和特点是以偏概全,在对不太熟悉的人或者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人们对美貌者的认知和评价往往遵循光环效应,人们认为长得漂亮的人往往更聪明、幸运,更有能力、魅力,会将他们与各种美好的品质和事物联系起来。**因此,人们愿意为美貌者大开方便之门,使他们在生活中、职场上、两性关系中得到更多的机会、特权和宽容。虽然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以貌取人”,但事实上人们对美貌者的偏爱确是实实在在的。
很多年轻人喜欢这句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但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没有颜值,根本不可能开始,什么才华、人品都不过是空气,真的非常现实,对颜值低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很残忍了。但我们现在就是处在这么一个现实且残忍的时代,没有“好看的皮囊”,根本没人关注你有没有“有趣的灵魂”。
因此,很多人希望通过整容来改善自己的容貌,提高自己在这个颜值正义时代的竞争力。
整形的历史与现状
爱美的人的天性,人类自产生审美意识后,就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来装饰和塑造自己,使自己变得更美。
远古时期的原始人就会用戴耳环、穿鼻环等方式对形体进行装饰及塑造。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Susurtd就用额部皮瓣施行鼻再造手术和耳垂再造术。公元3世纪,我国晋朝就有修补唇裂、治疗面部瘢痕的记载。到19世纪中后期,得益于麻醉技术和无菌术的发明,整形外科也得到迅速发展,逐步成为医学中一门独立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批伤员的容貌被毁、身体残缺,需要医学为他们做整形、修补或再造手术。于是各专业的医生都开始研究整形外科,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相继问世,促进了整形外科的快速发展。
当时整形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由于某些人的身体机体组织出现了残损或毁坏,所以不得不对其健康功能或外观进行恢复。当时以美容为目的的手术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遭到医学界的反对,因此只能秘密进行。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整形外科医生开始转向美容整形,于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家的美容整形外科又从整形外科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美容整形外科”,并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普遍接受和重视。
单就美容整形的技术而言,欧美是最好的,其次是日本,然后是韩国。但由于欧美人与亚洲人有天然的审美差异,而日本整形价格较高且行业没有韩国发达,因此韩式整容一直都是我国的主流。
最近两年,保留个人特色的日式整容越来越受欢迎。但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日式改变不明显,性价比不高,不如韩式那么立竿见影,希望花小钱办大事的底层人们还是会选择更便宜、更规范、更标准化的韩式。因此,人们发现街上电视上的美女脸都长一样,虽美但没有个性,于是调侃他们为“整容脸”。
最初整容的群体以20岁至40岁的女性为主,近几年国内整容低龄化的状况越来越明显,很多00后都会在暑假期间到整形医院做手术。
医疗美容网站新氧发布的《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有近2000万医疗美容消费群体,90后已是整容整形绝对主力,00后开启医疗美容消费的势头比90后更强。从近两年消费数据看,医疗美容成为00后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趋势端倪已现,而且愈演愈烈。
社会对整容的看法
我们日常说的整容,说的其实就是整形美容,它的目的不是修复,而是变美,是“对人体正常身体组织进行整形,以改善外形和自信”的行为。它的实施对象都是解剖生理均属正常,没有畸形,器官功能也都正常的“健康人”。
人们选择整容变美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外貌有一定缺陷,被人认为“丑”,为了让自己变得平常而选择整容,他们追求美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解除自身的压抑和心理异常;另一种是本身外貌普通,但想要变得比一般人美而选择整容,他们追求美的动机,通常是为了获得优越感或希望在社会上能走“捷径”。
整容医生虽然是通过手术刀在对求美者进行外在改变,但其最终满足的却是求美者在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医学美容其实是一个心理过程。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经的人们是接受不了整容的,别说整容,连纹个纹身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整容已是常见现象,人们对整容的态度和看法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在被称为“整形之都”的韩国,曾经也对整容讳莫如深。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艺人做整容手术会被粉丝视为背叛、愚弄观众;90年代,韩国的大多数男人都宣称如果知道了女友或妻子有整容手术,将会选择分手。到了2005年左右,韩国开始有艺人承认整容,民众也开始了整容热潮。为到了现在的韩国,整容从一个禁忌事项变成了宣扬奇迹的道具,人们不再觉得接受整容手术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是一件找回自信并学会爱自己的有意义的事情。
在我国,人们对整容的态度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善,但远没有韩国那么正面。现在娱乐圈承认整容的艺人虽有,但并不算多,像范冰冰、杨颖等还会专门去医院让医生证明自己没有整容。民间整容的热情虽高,但大部分整容的人都会否认自己整容的事实,除非是整得太不自然瞒不下去了。
但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民众对整容的态度会越来越宽容,或许会向韩国靠拢。
要不要支持或选择整容
美貌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特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的稀缺性。
在互联网和整容业都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社交圈子很小,能认识的人也有限,一所学校或一个小镇里,一共才有那么几个天生丽质的美人儿,因此,他们自然能得到人们更多的优待和喜欢。
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能看到、接触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美人儿,家乡那天生丽质的“小镇姑娘”对比起来也就没那么大魅力了。而整容技术的发达,让很多原本相貌平平的普通人也蜕变成了秀色可餐的大美人,于是美貌变得不那么稀缺了。
让稀缺资源普通化,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进步,这意味着原本拥有这种稀缺资源的少数人,不再因此具有天然优势和特权。当人们不再将美貌视作稀缺资源,才会更加看重人的能力、品质等其他更重要的特质,也更有利于人人平等的理念真正实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你不是90分以上颜值的既得利益者,你应该支持别人整容。**至于自己要不要整嘛,就要依据个人情况慎重决定了。
上面我们说过,整容整的都是生理学上的正常人,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求美者在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而现代整容手术仍有不小的失败风险,有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可能有一些副作用,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永久伤害。那么,为了心理上可能得到的满足,选择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的整容手术,是不是值得呢?
**值不值得更多是一个价值判断,不是事实判断,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那些整容成功并因此受益的人,肯定会告诉别人这是很值得的;而那些整容失败或者心理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的人,肯定觉得不值得,往往会非常后悔。
上面提到过,选择整容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本身相貌较“丑”的,一种是本身相貌正常的。
对“丑”的人来说,如果你因为自己的相貌处处受到歧视,自己也因此而非常自卑甚至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社交和生活,那你选择通过整容来改变现状无口厚非,当然这个决定一定要建立在个人充分了解并接受整容风险的前提下。
如果你因为相貌受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我个人更建议你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比如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从而增强魅力,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疏导心理问题等等。
如果你相貌正常,想整容只是为了自己开心,我想告诉你,有太多比拥有好相貌更让人开心的事情值得你去挖掘去尝试,实在没必要为此去冒整容的风险。
如果你是为了获得更多“特权”而整容,那以下几点你需要知道:
1、首先一定要认识到,美貌虽能带来一些优势,但美貌并不是万能的。美貌的可替代性太强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年轻鲜活的漂亮面孔和身体;美貌的吸引力会随着时间被消磨,其带来的收益也不可避免会越来越少。
2、整容手术风险不小,那些《术前告知同意书》上写的风险真的都可能发生。手术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比如整容变毁容,引发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连最简单的双眼皮手术都不是万无一失的,如果失败可能导致双眼无法闭合,只能睁着眼睛睡觉。
3、整容手术不但很疼,往往还有后遗症,也容易整容上瘾。
4、整容手术很费钱,用那些钱干点别的提升自己的事情或许会有更好更长远的益处。
如果你充分认识到了以上情况,仍然觉得自己需要整容,那估计是整容能给你带来的收益太大太有诱惑力了,那只要你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冒险选择整容也可以理解。
但需要注意,一定要选择正规整容机构进行手术,远离黑医院。万一失败了也不要绝望,要理性面对,以后还可以二次手术做修复的,千万别像文章开头的女孩一样那么傻。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些去个痦子、点个痣,或整个牙这种没有大风险,对身体伤害有限的手术,那就没那么复杂,只要你负担得起就去做吧,没关系的。而注射玻尿酸、肉毒等微整形看起来问题不大,但实际上其风险可是大过很多需要动刀的大手术的,且容易上瘾,需要慎重选择。
简单地说,如果你想选择整容手术,那你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非常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不具备,最好还是先放弃,等技术再成熟些价格再便宜些再看。
关于未成年人整容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一些家长觉得:“整容也要趁早”,他们想让孩子从小美到大,于是给7岁孩子割双眼皮,给8岁孩子打肉毒杆菌。这几年,青少年甚至是儿童整容的现象越来越多,每到暑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整形医院割双眼、隆鼻、甚至削下巴。
但是,很多整容手术,像割双眼皮、隆鼻、削骨、吸脂、隆胸等,其实都是不适合孩子做的。因为人体发育的成熟期在18岁以后,如果过早进行那些整容,骨骼还没有发育完整,手术部位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
当然,未成年人如果是去正规公立医院整形科要求做那些手术,医生会直接拒绝并给他们普及相关年龄限制知识的。但很多私立整形医院或小的黑诊所会为了利益会偷偷给未成年人做手术,有的根本不会告知有年龄限制这回事,甚至还会怂恿未成年人进行更多不适合其年龄的手术。对于这种违反规定的医疗美容机构确实应该严惩。
如果医院已经明确告知父母他们的未成年孩子不适合做整容手术,而父母不顾风险仍带孩子去私立医院偷偷手术,那这种父母也太自私了,确实也应该收到惩罚。
那是不是可以说人大代表建议是对的,确实应该立法禁止未成年人做美容整形手术呢?当然没那么简单。
有些手术确实是有年龄限制,但也有一些整容手术并没有年龄限制,比如大部分唇部的修复手术、一些眼部手术和一些皮肤整形手术等,像唇裂(兔唇)、唇外翻、厚唇、倒睫、睑外翻、去胎记、去痣手术等等;还有一些手术虽然有年龄限制,但部分未成年人也可以进行,比如上睑下垂美容术要求在5岁以上,内眦赘皮美容术10岁以后,不动软骨的耳部手术一般要求在5-6岁时等等。
并且,手术适不适合未成年人,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未成年人的情况决定。比如有些孩子有睫毛内翻等症状,这时候就可以做割双眼皮手术,并且应该尽可能早的做。比如未成年人不幸把鼻梁骨弄断弄碎了,做修复手术的时候整下鼻子也是可以的。
虽然有些手术没有年龄限制,但整形都有风险,让未成年人承担风险应不应该呢?这就需要看整形能带来什么收益了。对个体而言整形的收益取决于个体整形的目的,未成年人整形的目的无非有四种:
1、有一些严重的畸形需要修复,比如先天性唇裂(兔唇);
2、有一些并不严重甚至不影响生活的小畸形需要修复,比如招风耳;
3、因为相貌较“丑”,因此产生了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变美;
4、为了在颜值社会获得相貌优势而需要变美。
显然,对那些天生有严重畸形的孩子,做手术是完全必要的,不应该禁止,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可以理解。人大代表建议的也是禁止做美容整形,应该并不禁止畸形整形。
但是,问题是,上面说的那四种目的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的。
多大的畸形算畸形?稍微有一点点的畸形能不能做手术?谁来判断哪些程度的畸形算影响生活?比如招风耳也是畸形,但功能正常,准不准别人手术?像上睑下垂、厚唇、脸上的胎记、肉痣等准不准治?
绝大部分畸形都不会严重到不能正常生存的地步,而那些轻微畸形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如何是因人而异的,所以这种界限是模糊不清的,无法严格区别,如何立法?
另外,生理的畸形需要处理,那心理的畸形需不需要处理?如果孩子因为自己“丑”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能不能让孩子接受整形?
有人会说,长得丑很正常啊,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的心理问题能有多大,疏导一下就可以了,整容没必要。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天真无邪,甚至是比成人世界更残酷的。成年人就算不喜欢一个人,好歹会藏着点自己的想法,可孩子不会,他们的歧视是赤裸裸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想欺负就欺负。孩子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全,共情能力会偏弱,往往不会设身处地去考虑别人的痛苦,所以校园欺凌、校园杀人事件频出。
孩子的心理也比成年人更脆弱,因为长得“丑”而受歧视受欺凌的孩子是非常无辜且无助的,他们从小遭受的心理折磨可能大过我们的想象,还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如果整容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剥夺他们获得救赎的机会?
如果严重的心理畸形可以允许整容,那轻度的心理问题可不可以?没有心理问题装作有心理问题的怎么识别?这也是界限模糊不好处理的事情,不好通过立法该直接划线。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人大代表的初衷是好的,但立法禁止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并不合理。
如何对待未成年人整容?
正常来说,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在知晓风险的情况下,很少有家长会仅仅为了孩子变美而鼓励或同意孩子整容。如果不是曾被恶意对待,孩子也不会主动走进手术室。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杜绝未成年人的一切整容现象,是要阻止家长和孩子不顾风险过早过度追求美貌,那我们应该怎么做?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规范整容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很多私立医院会为了利益偷偷给未成年人做不适合他们的手术,对这种医院应该立法给予严惩。每个医院都应该本着对求美者负责的态度,拒绝给求美者做不适合其个体的手术,并应充分披露所有手术风险,不得有所隐瞒。
其次,部分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整容手术如隆胸、隆鼻等等确实可以立法禁止。但如果出现未成年人有特殊原因应该给予医学处理的情形时,应由公立医院的医生在充分评估风险后再为其进行。
再次,除有严重畸形,医生建议做手术的外,其他未成年人的以变美为目的的手术都应该由未成年人自己提出。提出者需要有切实的理由和目标,还需要足够成熟能理解或接受风险。
另外,在手术前医生需要与未成年人和其监护人进行广泛多次的术前随访,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手术的预期、目标、风险、术后疗程、局限性和并发症等等。部分手术还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还有,所有手术均需要得到监护人的同意和陪同。监护人是成年人,应该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慎重考虑未成年人整容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最后,医生还需要对未成年人的身体进行评估,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条件的才能进行手术。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丽的权利和自由,未成年人同样应该有。选不选择是一回事,有没有选择权是另一回事。
如果整容对未成年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未成年人和监护人都赞同,也愿意面对那些风险,且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的选择权呢?这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剥夺别人选择权的做法,就像是自私强势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喜好逼迫他们接受不喜欢的事物一样,是不尊重个体权益和自由的,往往起不到作用,还很容易埋下更大的矛盾和隐患。
当然,未成年人世界观和审美都不够成熟,很容易为了跟随潮流而做出令自己日后后悔或无法承担后果的事情。因此,他们的监护人需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另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理性地看待审美和整容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更大更难的问题,没有短期见效的完美解决方案。
结语
世界那么美,我们追求美并没有错。但是,一张脸能决定的东西太少了,再华丽的外表,都比不上内心的从容自信。
很多人追求整容,真正追求的其实就是内心的自信和心理的平衡。但是,在这个科技改变外貌的时代,整容真的能带给个人心理的满足吗?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当外貌的不平等逐渐被科技化解时,人们更看重的,肯定是人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