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如何从容应对世界乱局?_风闻
大牧_43077-2019-01-21 13:11
中国该如何从容应对世界乱局?
岁末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给美国和世人带来的不是“圣诞平安夜”和“新年快乐”,而是令人不安的不祥之兆。
去年12月22日起,美国联邦政府部门约1/4停摆,80万相关公务员领不到工资,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服务受到影响,连“国家圣诞树”都无法亮灯。原因是特朗普坚持建美墨隔离墙要国会拨款57亿美元,遭民主党抵制造成预算僵局。今年1月10日特朗普威胁称,如不能如愿,他有权宣布“全国紧急状态”。看来,民主党从新年把控众议院起,两党恶斗势必加剧,美国社会政治生态将难乐观。
另一件事是:去年12月20日国防部长马蒂斯发公开信称因与总统意见不合辞职,新年2月底离任。总统却不给面子,披露防长是被他“炒鱿鱼”,新年钟声响前必须走人。世人愕然的是:总统坦言军界称为“疯狗”的这位将军被撤职竟因为过于“温和”!不难想象对这位总统又该如何称呼。世界头号强国的头号强人果真如此,世界岂不遭殃!
无须猜测,这位另类总统上台两年来不断“向世界开战”,当今世界已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全面动荡、全面紧张的局面。中美关系在本该庆祝建交40周年之际,也陷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最低点。
今年1月3日新当选的密歇根州民主党众议员塔利布,在集会上抨击总统,气急之下出言不雅说:“民主党人将弹劾这个混蛋!”然而,特朗普则发推文反驳说,“你们怎能弹劾赢得伟大选举、况且没做错任何事情的总统!”
一、面对乱局,各国抉择不同
岁末年初,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应对当前世界乱局,应对当今世界霸主美国及其另类总统的挑战。不同抉择是否明智和正确,历史将有定论。
迎来中国大市场大好机遇的加拿大,甘当美国打压中国崛起的马前卒,应美国要求去年12月1日非法拘捕纯粹过境的中国科技企业华为高管,迄今骑虎难下仍不回头。与俄罗斯有数不清恩怨的乌克兰,甘冒以卵击石风险沦为美俄对峙前哨。去年11月刻赤海峡事件至今未能平息。波兰总统更主动表示可出资在本国建美军基地,并命名为“特朗普堡”。新兴大国巴西新总统,今年元旦就职便向美国示好,又设想搞所谓“美中平衡”。
深受美国煽动“南海风波”之苦的个别国家,逐步清醒调整政策。如今南海总体稳定,中国—东盟合作可望有新进展。(10+6)“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将加速进行。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今年1月7日至10日第4次访华,中方积极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发展。朝韩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据报道,朝劳动党中央副委员长金英哲已于1月17日赴美,就第二次“特金会”事宜进行磋商。去年退出“伊(伊朗)核协议”的美国,去年11月5日便正式恢复对伊全面制裁与军事压力,伊朗则针锋相对在今年1月15日用三级火箭发射“帕亚姆”卫星(未入轨),并称可随时恢复浓缩铀生产。
与特朗普数度强颜欢笑的日本首相安倍,终于决心多方下注。去年10月访华改善关系,又打算今年1月底访俄,争取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及日俄和约问题有所突破。1月14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却批评来俄“打前站”的日本外相河野等歪曲共识、模糊“严重分歧”。日本还乘特朗普上任即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机,接盘搞11国“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促成其在去年年底生效。日本终于获得这个5亿人口,GDP占世界13%的政治、经贸舞台。
今年1月15日,英国议会下院高票否决了去年11月梅首相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虽然梅首相闯过16日工党不信任案险关,但3月29日“脱欧”期限前能否找到出路仍前景艰险。不过,面临政局动荡的英国权贵们,仍难忘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早在2017年1月,梅首相就提出“全球化英国”愿景,即英国仍是“全球大国”。时任外交大臣约翰逊更提出“重返苏伊士以东”。今年1月初,国防大臣威廉姆森宣称,未来几年英国将在亚洲某地(新加坡或文莱)建立海军基地。1月11日,英国又派“阿盖尔号”护卫舰来南海,配合美国“麦坎贝尔号”导弹驱逐舰进行“自由航行”联合演练。英国表示要同中国打造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却又闯南海,建基地,真不自量力!
年轻气盛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提出要建立“真正的欧洲军队”,令人刮目相看。去年11月17日起却陷入全国性“黄背心”暴力抗议运动乱局。运动从抗税演变为反对政府全面政策甚至要求总统下台的制度性危机,民粹主义乘机抬头。
唯有主动辞去执政党基民党党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强弩之末而余威犹存。她在新年致辞中严肃警告特朗普:鼓吹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摧毁多边主义国际秩序必将导致战争,不要忘记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二、中国面临特朗普战略挑战
去年起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越演越烈。商人出身的总统理当急于解决美方对华长期巨额贸易逆差,但更应理解双边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本质以及逆差成因与正确解决途径。将互为最大经贸伙伴在所难免的摩擦变质为“贸易战”,实际上是特朗普将中国定性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后的重要战略进攻手段。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及亚投行受到世界各国热烈欢迎,并有长足发展,“中国科技2025”也无可厚非。美国却竭力抵制与抹黑,这进一步暴露其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前些时,特朗普还吹嘘所谓“联系策略”,即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舆论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支持呼应,向中国及世界全面施压与挑战。
去年12月1日,特朗普与习近平主席在阿根廷会晤当天,加拿大便应美国要求非法拘捕并打算引渡华为高管。在习特会达成共识将在北京举行副部长级经贸磋商后,12月13日美国国会便通过所谓“2018对等进入西藏法案”,威胁中方必须允许美国人随意进出中国领土西藏。年终最后一天,特朗普又赶着批准国会所谓“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声称美国总统应定期办理对台售武,并鼓励美国高官访台。总之,不断以美国国内法为借口,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干涉中国主权与内政。
美国借口确保海上“自由航行权”这一伪命题,不断派战舰闯南海,侵犯中国主权。在美舰发生与中方拦截军舰差40米几乎相撞后,今年1月7日在中美北京经贸磋商开始当天,美方又派导弹驱逐舰“麦坎贝尔号”直闯中国西沙群岛相关领海。21世纪还玩弄当年帝国主义对华“炮舰外交”,实属“时空穿越”的悲哀,也表明美方缺乏诚意。
去年11月24日,民进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惨败,今年1月11日自称“台独工作者”的所谓行政院长赖清德引咎辞职。这充分表明蔡英文挟美自重、推行“去中国化”台独路线的破产。
总之,特朗普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不断“切香肠”、“踩红线”,既不能得逞,更极其危险。
三、看透讲透,从容应对
在当前世界大变局、中美关系大变局中,特朗普可谓损招、狠招、阴招、绝招不断,但只要看透讲透,就能从容应对。
1.当前世纪性世界大变局的根本性质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极世界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艰难曲折的过渡与转换。焦点在于一超独霸的美国开始相对衰落与新兴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快速崛起。
本世纪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约为1.2万亿美元,仅为美国10万亿美元的1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去年中国GDP已达14万亿美元,为美国20.41万亿美元的68.6%左右,但人均GDP则仅为美国1/6。这组数字全面有力说明中美经济实力对比的现实与趋势,使国人既有自知之明,又有战略自信。
然而,美国政界、智库及媒体某些人士却蓄意歪曲和抹黑中国对此历史趋势的客观全面判断:一方面夸大中国崛起炮制“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刻意抹去“开始相对”四字,把中国人民在认知历史趋势基础上的民族自信污蔑为狂妄无知的战略误判,是美中关系紧张的“根源”。
一些“舆论战”高手更制造了种种匪夷所思的“论据”:埋怨中国崛起速度过快,难免引起华盛顿的“战略焦虑”。(难道中国应回到“弱国无外交”的时代才有太平日子!)责怪中国“放弃韬光养晦”,连“厉害了,我的国”宣传片都成为“罪证”。(难道中国被欺负到家门口就不应搞航母!)指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忘恩负义。(难道美国人忘记中国“入世”谈判中他们如何敲诈中国一笔!)控诉中国违反WTO规则,对美贸易“不公”!(其实WTO多次肯定中国履行了条款义务。恰恰是美国违约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肆意“反垄断、反倾销”打压中国。)污蔑中国盗窃美国科技影响美国“未来”。(难道中国成功发射“嫦娥4号”是从美国拿来的!)
2.中美关系大变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误判,在于对中国崛起战略意图的战略误判,在于美国坚持霸权思想、冷战思维和零和思路。
为了实现和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历来采取软硬两手,对不同对象或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这种侧重的量变甚至可能达到质变的地步。从当年凯南针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战略,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及后来的“颜色革命”等等都一脉相承。至于硬的一手,战争威胁和大大小小的战争更为世人熟知。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实施“接触加遏制”战略的总体思路也是如此。如今,美国发现中美建交40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美国未能“演变”中国,也未能遏制中国崛起,因而改变对华“两手”侧重面且达到质变的程度:对美中关系重新战略定位。2017年底、2018年初,美国三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及总统国情咨文确定:美国战略重点是以中俄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大国竞争”。一些冷战思维人士甚至将中国定位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美中是“对抗性竞争”。去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全面抨击中国的讲话被视为“新冷战宣言”。
3.“修昔底德陷阱”论推波助澜,但亦有警示作用。
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借用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关于公元前431年斯巴达与希腊之战的论述,引申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战的规律,并套用到21世纪中美关系,炮制出“修昔底德陷阱“论,还使用吸人眼球”美中必战“的标题,客观上对中美关系急剧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不过,去年他修正说法称,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战可能性大,但非绝对,应力求避免。这样客观上也算有点正面警示作用。
4.核武时代,核大国战争是自掘坟墓。特朗普执政两年来,不断增加军费强化海空军,要求加快研发战术核武器小型化与实用化,去年12月18日又宣布成立太空司令部。今年1月15日美俄在日内瓦举行副部级会晤,美方又力争退出“中导条约“为扩大核武库松绑,被俄驳斥。其实,当年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早已坦承,足可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已非可用武器,仅为政治威慑工具。1984年,里根总统干脆说:“核战争没有赢家,永远不能打!”
中国是和平崛起,绝不想称霸,也绝不想打。但中国也绝不怕打,不会太平麻痹,也不会软弱可欺。中国不搞军务竞赛,强军备战是防卫性的。
5.美国需要读一下“鹬蚌相争”的故事。美国设想的所谓“大国竞争”(包括美中竞争)如果演变为战争,绝不会在真空进行。美国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以使美国劳命伤财,成为美国国力消长重要原因之一。万一“大国竟争”不可控地演变为”大国战争“,对美国的世界地位将百害无一利。
6.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建交40年,双边货物贸易从不足25亿美元猛增至2017年的5837亿美元,双边累计投资达2300亿美元。在当前美中“贸易战”形势下,美国特斯拉公司毅然决定在上海设厂,并于今年1月7日开工,这是“用脚”无声投票。煽动民粹只可能有一时效应,根本上讲则民意不可违。笔者自1971年来有机会断断续续与美国各界人士有所接触,友好情谊至今难忘。
四、看透特朗普“现象”,应对特朗普挑战
人们常讲特朗普不靠谱,言行举措难以捉摸和应对。其实他执政两年来言行举措的本质与核心,正是作为“开始相对”衰落但仍为世界霸主美国的总统,不择手段维护和巩固本国绝对霸权地位,这也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政治口号的根本含义。而“逆天”而动,加上特朗普个人的背景、性格、心态与行事做派,就导致他施政的乱象。
特朗普有成功巨商的精明魄力,却缺乏大国领袖应有的战略眼光。他好大喜功,却逆流而动。他损人利己四面出击,却得不偿失四面楚歌。他固执专断却鲁莽冲动。因此,往往自相矛盾进退失据,甚至朝令夕改言而无信。不确定性成为其施政常态。
五、一线曙光
特朗普一再声称其对华“贸易战”有优势、主动和胜券,其实对中美双方经济及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已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双方于今年1月7日至8日(并延长至9日)在北京举行副部长级经贸磋商。双方认定经过“认真、广泛、细致”的沟通有了“进展”。据悉,应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及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邀请,中国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日至31日赴美磋商。
1月10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中美双方“应适应新的现实,不断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础的中美关系。”在任内实现美中建交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也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文指出:美中建交40周年的历史证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国家,有能力为更美好的事业实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