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主席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好的净评估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_风闻
战略学人-观察世界,思考未来,做有深度的战略学人。2019-01-21 11:53
易评估:好的净评估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
——重读毛主席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体会
远望智库净评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易评估
本文为远望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和作者
毫无疑问,毛泽东同志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是研究战争与战略问题的,而且“含金量”非常之高,其中“战争”一词出现272次之多,而“战略”一词也出现了126次。如果我仅仅这样说开去,那就无异于废话了。在此我想说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顶天立地、浩罕无垠,以我所学未能及其中之万一,重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我更加深切地感到,这篇著作就是美国净评估的源泉,就是净评估的基础理论、核心理论、经典理论。其实,对此我已在不同场合从多个角度论证和表达过,但是在“9.9”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还要系统地再说一回。这篇著作第一章开宗明义“如何研究战争”,在结尾之处又明确讲到“以上是我们的方法”。而这“方法”一词,在该章竟出现了9次(通篇14次)之多。什么方法呢?我以为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因为其中“打胜仗”、“大胜仗”、“胜仗”等词语仅在该章就出现了9次(通篇18次)之多,而相应的“打败仗”和“败仗”等词语亦出现了9次(通篇14次)。换言之,这篇著作主要解决的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问题。众所周知,净评估是美国、美军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并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受到热捧,似乎高不可攀。然而,它却是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某些部分进行结构化、规范化、工程化的“美国式表达”。表达的好坏,那是另一回事了。但是照此推理下去,理想状态的净评估,应该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了。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点个人体会。
一、净评估概念的理论源泉或根基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或者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是净评估的基础理论、核心理论和经典理论,就是净评估之“名”与“实”的直接来源。早在研习净评估之初,我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后来有领导和同事建议我在美国净评估的“中国化”问题上多下功夫,更加激起了我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当然,在内部一些场合小范围讨论时,也有一些同事和朋友告诫说这样“太牵强附会了”。有的甚至说,美国净评估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南辕北辙”,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有鉴于此,当时我就没有贸然在更大范围传播。但是无论如何,这已成为我最大的心事,总也放之不下,在有意无意中又陆陆续续查证了一些资料,并请教了一些领域专家。后来,我注意到台湾地区学者潘东豫博士在其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和企业优势》中,明确讲到净评估发展的“七个历史期”,特别是涉及到马列的辩证法,而美国相关净评估文献和学者亦高度认可净评估的辩证特性。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我境内,学界公认军事辩证法发展的代表人物依序是孙武、克劳塞维茨、马克思和毛泽东。在此情况下,我才正式展开了美国净评估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比较研究,并于2013~2014年间,开始非常谨慎地将初步研究成果反映在内部讲课、学术报告和公开文章中。现在看来,虽然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些道理说也说不清楚,总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缺失或遗憾,但是已经可以肯定,这个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一)净评估之“名”与“实”均出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现在来看,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通篇讲到的理论无不与净评估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众多角度和层次去比较和研究。我这里仅仅要说的是,其中一段精彩论断,最为集中地阐述了净评估的“名”与“实”。即:“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相关内容及内涵,在他后续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还有更进一步的精辟阐释,并在《论持久战》中作了非常经典的运用。我少时也曾读过几遍,但并不了解其中之深意。比较研究之后突然发现,美国净评估不过是其“冰山一角”,美国人恰似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1.“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是美国“净评估”之“净”的来源。**美国人基于当时中美关系与“政治正确”考虑,不便直接引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个8个字,或嫌其过长,就在此基础上搞出一个“净”字来,并对“净评估”之“净”作出种种解释、赋予种种内涵,以致于弄巧成拙,而让初涉净评估者不知因由、摸不着头脑。其实事情原本非常简单的,如果说这8个字就是“净”的话,那么“净”主要就是“净化”和“净值”与“精炼”和“提纯”的意思。
我注意到,原空军指挥学院苏恩泽教授在其《战略新宠——净评估》一文中就说:“净评估,即纯评估,是相对‘毛评估’而言的,是除去假象和虚象、挤掉水分之后的评估。”美国学者保罗·布瑞肯(Paul Bracken)在《净评估:一份实践指南》中也说到:“这就像是商业活动的净利润,是把成本从毛收入中扣除以得到净收入。净评估以同样的方法把红、蓝双方的行动都纳入考虑的范围,它得出一个在竞争情势下全面的‘净’评估结果。”
我还注意到,有据可查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最早(1951年8月31日)组织的净评估活动,就是要评估苏联打击美国本土的“净能力”,其最早(1953年1月31日)的专职净评估机构——特别评价(1955年后改称净评价)子委员会的使命,就是一年一度地评估苏联对美国核袭击可能造成的“净影响”(或影响的净结果)。
不仅如此,最近(2015年9月14日),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中美军事计分卡:兵力、地理、力量平衡的变化(1996~2017)》研究报告,其中“净效果”“净收益”“净影响”“净变化”“净结果”“净能力”“净平衡”等词语就有16处之多,足见美国“净评估”源于对“净化”和“净值”的追求,是“旨在得到净结果”的那种评估。
对此,台湾地区有学者基于两岸关系与“政治正确”考虑,亦不便直接引用毛泽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话,遂无可奈何地从《四库全书》中搬出“去芜存菁”一词来替代,“意即将一个复杂的命题,透过机会、威胁、优势、弱势的分析评估后,所提炼出来的一个核心的关键因素与具体结论。”仅就“净”字而言,应该说大意还是不错的。但是联系整个净评估概念来看,着实差的太远了。至于有的学者借以“举要删芜”来替代,那就差得更远了。
**2.“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是净评估方法论的根本主张。**对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8个字,毛泽东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并未展开论述,因为在文章的开头他就说了:“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其实,这也是他一贯的主张,学习理解这8个字,需要从他各时期的相关著作中找感觉。
我注意到,他早在1930年发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讲到:“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简言之,就是要从现象到本质。七年半之后,他在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一文中又讲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这就把它上升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在随后发表的《矛盾论》中,他又进一步讲到:“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进而又讲到了主客观的一致性问题。
就分析与评估方法来讲,“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所谓“由此及彼”,就是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意思是,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种现象,而应把复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层层深入。所谓“由表及里”,即认识由浅入深,由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到了解事物的本质。“由此及彼”与“由表及里”是紧密关联、互为基础、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或两个方面。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强调通过认真地调查与注重研究,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零散的信息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抓住关键、找到规律、看到本质。
我注意到,美国国防部的净评估定义强调其目的是“确认与识别需要高层防务官员注意的问题和机遇”,达此目的他们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研究。我感到,从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讲,净评估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某些部分,如“全局观”、“重心与关键论”、“动态发展说”、“决策周期论”、“战争规律与战略指导规律论”等所作的解读。结合这篇著作来讲,就是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8个字的展开。
简单说来,原则一“广域比较”,就是由此一领域到彼一领域,由局部到整体、由整体到局部;原则二“关注态势”,就是由此状态到彼状态、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由已知到未知;原则三“结合场景”,就是由此条件到彼条件、由此结果到彼结果、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四“确认效能”,就是由输出到输入、由短暂到长远、由此阶段到彼阶段、由此项目到彼项目、由此效能到彼效能;原则五“解析效率”,就是由此方式到彼方式、由此损益到彼损益、由此费用到彼费用;原则六“考察多方”,就是由现实对手到潜在对手、由此方到彼方、由自我到盟友、由我方到敌方、由敌人到敌人的敌人、由双边到多边、由此平衡到彼平衡;原则七“突出诊断”,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问题到机遇、由趋势到原因、由原因到原因背后的原因。
全面地说,这些原则就是美国人基于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以及《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光辉著作的学习理解,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从中抽取出来的几条规则。这种做法虽然限缩了原著的思想内涵,但是它通过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结构(框架)化、指标化、规范化和美国化(通俗化)等工程化处理,也使得美国一般的评估者能够更容易理解、把握和运用。应该说,经过七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人已经成功地把它融入到西方国家安全和军事的话语体系,或者说据此建成了一套共同的战略语言。
**3.“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就是净评估的核心实质。**我理解,研究 “双方的对比”,主要是作静态的比对,找出双方力量上(数、质量及结构等)的差异化或平衡与不对称。当然,双方的这种平衡与不对称也要在动态中考察。研究“相互的关系”,主要是作动态的衡量,着力分析双方行为模式(理论准则及运用等)的差异,研究双方相互作用的方法和形式、状态和趋势、以及可能的结果。二者加在一起,就是既作静态的比对、又作动态的衡量,既作定性的比较、又作定量的比较,既要比较差异、又要权衡差异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再看净评估,它无外乎也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通过比较国家及其盟国与其潜在竞争对手在与军事平衡紧密相关的各领域的综合态势,对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进行全面性的、最终性的和描述性的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军事竞争的发展趋势,协助政府和军队高层拟定相应战略规划。
重读《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经典著作,我更加深切地感到,毛泽东对孙武的“知彼知己”是倍加推崇的,而“知彼知己”恰恰就是美国净评估的“基因”。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不仅如此,他还讲到:“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两年后,也就是1938年,他在《论持久战》中进一步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怎么做到呢?他接着讲到:“先之以各种侦察手段,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我们有了这个‘一般地正确的指导’做武器,就能多打胜仗,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比较美国净评估概念,我也注意到,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布的《2030年中国军事和美日同盟战略评估报告》就认为:“净评估中更富特色的要素就是,它旨在成为一种‘净’评估,也就是说,是对彼此间处于相互作用状态的两个或更多相关方进行比较,不管这种相互作用是刻意的、策划好的,还是不经意的。”净评估“分析处于某个长期竞争或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实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作用的状况。”也就是说,净评估所强调的无外乎也是“知彼知己”,其关注焦点并不在某一方或另一方,而在于竞争者彼此间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
美国学者保罗·布瑞肯在《净评估:一份实践指南》中还把这种相互作用聚焦到“竞争”上面,他讲到:“净评估并不适于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一套工具或框架曾做到这点。但任何问题只要涉及竞争(例如,军队中的红对蓝,或者陆军对一个承包商)都值得关注一下净评估,看它能带来什么样的洞察力。”而美国学者史蒂芬·彼得·罗森在其《作为分析概念的净评估》一文中,就把这种竞争聚焦到“军事竞争(对抗)”上,他讲到:“净评估指对和平和战争时期国家安全机构的互动进行分析。对立机构间的互动是净评估的研究中心,净评估的‘净’字着眼于这些机构互动产生的合力上。”并认为“这一定义将净评估与一般的军事分析方法明显地区分开来,后者仅仅将研究重心放在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上面。”
从台湾地区学者潘东豫博士的叙述来看,也是这样。他在《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企业优势》中就指出:“马歇尔的学生乔治·皮克特、詹姆斯·洛希、巴里·瓦茨等人,则基于从事实务工作多年之经验,将‘净评估’的定义律定为‘凡针对影响美国与其潜在敌人军事能力有关之军事、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等,所进行之比较分析者’”。
其实,只要研究马歇尔对军事力量评估的看法,就可以明确地觉察到,它正是基于对“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的理解,才提出相对军力(或战略能力)评估的“三个层次”划分,即:编成力或物质力;编组力或结构力;行动力或行为力。净评估就是要分析敌对双方的差异化与不对称性,研究各方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考察相互作用发生发展和可能结局。
(二)净评估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是战略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并贯穿始终
我们再回到前面一段论述上。
**4.毛泽东认为净评估是战略决策及规划计划之前的必然过程。**对此,他讲到:“……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前面我们谈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就是净评估之“名”与“实”,在这里,毛泽东又明确强调了此前这个“净评估过程”是制定决策与规划计划的必经过程。“……因而构成判断”就相当于“通过此前的过程得出评估结论”,以为“定下决心,作出计划”奠定基础。显然,其意思是说这个过程是战略决策及规划计划的工具,其结论就是战略决策及规划计划的依据。
然而,讲到这里还不算完,毛泽东更加明确地补充强调:“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我理解,他非常明确地肯定这种“事前评估”是战略、战役和战斗各级都必须遵循的通则,是全面的和综合的而不是片面的或零碎的“确认与辨识”问题本质与机会之窗的过程。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特别反证了这一过程的极端重要性,他说:“粗心大意的军事家,不去这样做,把军事计划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这种计划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实际的。鲁莽的专凭热情的军事家之所以不免于受敌人的欺骗,受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的引诱,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的鼓动,因而不免于碰壁,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任何军事计划,是应该建立于必要的侦察和敌我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周密思索的基础之上的缘故。”
对比美国净评估概念来看,我注意到,台湾地区学者潘东豫博士在其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企业优势》中就讲到:“在国家战略形成之前的净评估,我们可以称之这国家层级的净评估;在国防战略形成前的净评估,就可称之为国防部层级的净评估;在联合作战前形成的净评估,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参谋本部层级的净评估;如果我们有战区的话,那么在战区形成之前的净评估,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战区层级的净评估。”有鉴于此,我就认为,毛泽东讲到的这一过程铁定就是净评估过程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过去几年中,针对这段话后缀部分的学习理解,总有一些同事和朋友不时给我提出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认为在美国和台湾地区,“战略”与“策略”往往是混用的,在我军则大为不同,不好简单类比的。我注意到,2010年以前,我军对于“战略”一词的解释就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而在此之后这一解释更为明确——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和策略。这就是说,在特定情景中我军对于“战略”和“策略”的用法之与美军相比,并无太大的差别。
再如,有的认为我军“战略”的另一种解释是“泛指关于全局性、高层次、长远的重大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如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战略”,这是具体有所指的,硬要把这篇著作中讲到的“战略、战役或战斗”等各个层次都放到全局上来理解,显然是行不通的。对此,我注意到,马歇尔就认为净评估可以在军事组织的许多层级内完成,并且平时与战时皆然、个人与组织均可,这就让我不得不认为他是从毛泽东这段话中得了灵感。我们看看毛泽东对“全局”一词的阐释吧!他在这篇著作的同一章第三节(此段论述的前一节)中明确指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如此说来,“全局性”原来是相对而言的,那么,“高层次”和“长远的”当然也都是相对而言的了。
又如,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有的认为毛泽东明确讲到的是“计划之前的”,我何以能推及“战略决策”“战略制定”和“规划计划”之前呢?对此,我没敢苟且。我注意到,在我军,“战略规划”有两种释义:一种指“为达成一定战略目的而制定的中长期计划”。这就是说,在特定场合规划与计划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另一种指“对军队建设发展全局进行筹划和安排的活动”,而“战略计划”指“为实现战略目的,对战略行动作出的预先安排”。同样说明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我还注意到“因而构成判断”这句话。什么“判断”?当然就是“战略判断”了。而从我军对于“战略判断”的释义看,它是“对战争或其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分析判定。是进行战略决策、定下决心的前提和根据”。这就从另一侧面证实了我的推论。不仅如此,按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之法,我又注意到台湾地区学者陈劲甫、邱荣守在《净评估在美国战略规划之角色探讨》一文中甚至讲到:“战略规划是指发展与规划达成国家安全目标、军事目标所需相关战略及对有限国家资源的获得与分配的相关程序作为”。显然,他们更将“相关战略”作为“战略规划”的对象与内容了。因此,从活学活用的角度讲,我以为我对其中“计划”一词所作的“延展性理解”至少是说得过去的,并不多么生硬。
**5.毛泽东认为净评估贯穿于战略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紧接着上面的论述,他又明确讲到:“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其意思是在战略制定与规划计划及实施的全过程都要进行评估。对此,我在一些场合借助“战略评估——对战略的制定或实施效果进行的综合评价和估量”这个概念,多次谈到战略实施(规划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估问题,认为绝不能把“实施效果”等同于“实施进展”。因为,实施效果讲的是“降低威胁的程度”,实施进展讲的则是“已完成工作的数质量”,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是无奈人微言轻,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和改变。万不得已,今天我也借此机会再诉说一回。
评估什么呢?毛泽东讲到:“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部分地改变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是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间或有的。鲁莽家不知改变,或不愿改变,只是一味盲干,结果又非碰壁不可。”请注意,他这里讲的是检查“计划和情况”相不相符,以及要不要“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的问题。这是多么明确和重要的论述啊!遗憾的是,一些同事和朋友对此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总把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战略评估(如中期评估)做成纯粹工作层面的评估。虽然工作层面的评估(执行评估)也很重要,但是它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净评估),更不能代替后者。就两种评估而言,工作层面的评估目的在于确保始终在“正确地作事”,而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目的在于确保始终在“做正确的事”。
**6.毛泽东认为净评估是战略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将这个段落“拓朴”出来,就是“正确的部署←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判断←侦察和思索←”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其中“正确的判断”与“侦察和思索”,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评估——净评估。不难看出,毛主席确实将净评估(他所阐述的那种战略评估)视作战略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了。所谓“联贯起来的思索”,就是说,这种评估是要贯穿或作用于战略运行全过程的。
后来者,将毛泽东东所阐述的这一理论原理约减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闭环运行的三个环节;或者扩增为“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战略筹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闭环运行的五个环节。更有美国学者约翰·博伊德据此提出了决策周期论——“OODA”理论,认为“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循环周期,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战争中谁能更快地完成这一循环,并打乱敌人的循环,谁就能够赢得主动和胜利,这一理论竟被西方称作“现代孙子兵法”。
显然,无论是三个环节、四个环节,还是五个环节,都是在毛泽东所阐述的战略理论原理基础上简单的拆解与合并,万变不离其宗。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阐述的战略方法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
在过去几年中,我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所阐述的战略理论原理放在“毛泽东战略评估思维与方法”的题目下来研讨,更确切一点讲,是从战略评估这个角度来研究,虽然绝大多数同事和朋友都是赞同的,至少是认为并无不妥。但是也还有一些同事和朋友并不赞同,认为“战略评估”过于狭窄,涵盖不了。虽然批评的声音日渐稀少,但是在这里,从充分尊重各位同事和朋友的意见建议出发,暂且还是使用“战略方法”一词为好,这样更容易达成共识,避免太多的闲话。因为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就是讲“战略问题”的,他在第一章的结尾处就专门讲到“以上是我们的方法”,对此大家不持异议。
在学习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时,我注意到,毛泽东反复多次地提到“打胜仗”的方法问题,这些方法都为他在此前和此后的实践所证明,即使80多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仍然是正确和适用的。从净评估的角度来重新开发和应用这些方法,就我境内来看,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非常惭愧的是,个人水平所限,只能举证几个事例与谈点粗浅的体会,难免挂一漏万抑或错谬百出。
**7.打胜仗的方法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规律并应用于行动。**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讲到:“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要达到智勇双全这一点,有一种方法是要学的,学习的时候要用这种方法,使用的时候也要用这种方法。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联系上一部分的讨论,就不难发现,他所总结和强调的方法,正是后来美国人长期坚持以至目前还在开发应用的净评估方法——知彼知己的方法。
**8.多打胜仗的方法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毛泽东讲到:“多打胜仗的方法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事情要求比较地会办,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在这里他显然把自己提出的方法归结到一般办事情的“常识”上了,美国净评估不也是强调“按照常识办事”么?
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问题上,他还进一步讲到:“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类似这种关于敌我两方面的论述,在美国相关净评估文献资料中比较多见,如果我们不说明这是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摘录的原话,一些不细心的读者可能还真不知其出处。
不仅如此,他更讲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指挥员的侦察、判断和决心,和敌人及其配置的实在情形相符合……统统相符合的事,在战争或战斗中是极其少有的,这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双方是成群的武装着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缘故,这和处置静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挥大体上适合情况,即在有决定意义的部分适合情况,那就是胜利的基础了。”他的这些话娓娓道来,非常平实,但是寓意深刻,尽管针对的是某件事情,却可以从多个领域和层次来开发。美国净评估强调对相互作用的分析、对各方行为模式的考察和对认知及认知的认知的研究等,不过是其中“主客观相符合”等辩证方法多重内涵的一个小小部分而已。
**9.能打胜仗的方法或前提在于摸熟了敌我和其他的条件。**军队以“能打仗、打胜仗”为强军目标,然而如何做到“能打胜仗”呢?现在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了。但是有些讨论貌似高深莫测,其实根本不得要领。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早已讲到:“经验多的军人,假使他是虚心学习的,他摸熟了自己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的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及其总体)的脾气,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的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等,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这是在长时间内认识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找出了行动的规律,解决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结果。”
谁都以为,“知彼知己”与“知天知地”这在过去战争中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很难做到。为什么呢?这倒不是说社会没有进步,而是说正是巨大的社会进步带来了过细的分工,使得这些方面的配置更加松散,更加难以整合到一起来。净评估恰恰就是要把红、蓝双方及其盟友的相关要素都纳入考虑范围,并在同一地点进行整合,以得出一幅包括每个竞争对手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政治-军事关系的全面图景’”。
**10.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毛泽东讲到:“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
比较来看,美国国防部给出的净评估定义,可不就是“对决定国家相对军事能力的军事、技术、政治、经济和其他因素的比较分析”么?我注意到,美国学者史蒂芬·彼得·罗森在《作为分析概念的净评估》中就话里有话:“净评估强调军事互动,因此也注重理解潜在敌人的军事动向,同时要避免一种本能的倾向,即站在敌人的立场,却以自身的思维方式来揣测其行动,也不能假设交战中我军会与敌军采取同样的作战方式。”罗森明面上讲到的是思维方式,底层里反映的就是双方主观指导能力问题。
毛泽东强调指出:“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一些同事和朋友对我说,既讲“战争规律”(通篇出现7次)、“军事规律”或“军事的规律”,又讲“战争指导规律”(通篇出现5次)和“军事指导规律”,这样很难理解,其实“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就是一个东西,在外国、外军就只讲一个“规律”。实话实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到现在,我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怎么到位。但是我已经认识到战争规律本身是一回事,人们对于战争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则是另一回事。我注意到,美国人更愿意以事说事,以案例作比,美国净评估更多使用的是“状态”与“趋势”等词汇,没有“战争指导规律”或“军事指导规律”的提法,甚至连“战争规律”或“军事规律”也很少见得到。但是,我在研习净评估过程中,的确是隐约感到美国人其实也是有这些的,只恨本人外语不过关,一时难以甄别罢了。即使美国人没有这些,我以为那也用不着大惊小怪的,这只能说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还很落后,说明他们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11.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为何要关照全局和各个阶段呢?毛泽东指出:“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因此,“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关照哪些内容呢?他举例说:“主要地是依据情况,照顾部队和兵团的组成问题,照顾两个战役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各个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照顾我方全部活动和敌方全部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
我由此感到,怪不得马歇尔一而再地说,净评估是所有分析中综合程度最高的分析、最高层次的领悟呢!不仅如此,原来他还“添油加醋”,硬是把净评估的综合性丰满起来,说它包括描述军事力量、作战理论和实践、训练体制、后勤等方面,描述在各种环境中已知或假设的效果;设计行动过程,以及该过程对装备损耗和性能的影响;采购活动及其对成本与装备交付时间的影响,云云。
当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汗牛充栋,关于打胜仗的方法也不胜枚举。即使在这篇著作中也还有很多关于打胜仗的论述,并且与净评估概念关联度很高。比如,“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等等。
在这里,我也仅仅是从一篇著作中撷取几个片段,结合个人研究罗列一些粗浅的感悟。绝对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而且,我坚信读者诸君通过学习原著,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与思考,进而增强我们的军事理论自信,更在某种程度上纠正当前军事理论研究领域一些“盲目仿美”的不良好倾向。倘若再加以深度开发和必要训练,那么我们的战略、战役和战术水平就能得到更为切实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净评估概念的理论源泉或根基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阐述的战略方法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但是这不等于说所有的净评估都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因为,净评估自然也是有好有坏,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有的理想就有的不理想的。只有那些好的、成功的、理想的净评估才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方法。
本文经授权转发自“战略前沿技术”微信公众号,供参考借鉴,不代表战略学人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