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6_风闻
一头雾水2018-微信号:Cz_1121_692019-01-21 00:08
闪电战(上)
德国对波兰的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主要军事行动在开战的头三周就已经结束,而开战的第十七天,波军主力被德国合围在维斯瓦河以西的时候,战争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号称东欧第一军事强国的波兰,百万大军三周丧尽,震惊了整个军事界(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之前也经常自称是中东第一军事强国,鸡窝里立着一只大鹅,就自以为可以傲视群鹰了,有时候“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果然有道理)。德军的新式战术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在后来的欧美通俗军事史,谈闪电战必称古德里安发明了这套战术,而古德里安又是从英国的富勒那里借用了这个概念,后来还如获至宝的吸收了法国戴高乐的经验,英国在20年代就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机械化实验部队,其中闪电战“Blitzkrieg”这个词本身就来自于英语。
这是典型的自我贴金的说法,实际上现在连专业语言学家都搞不清楚那个时代的英语中是否有闪电战这个词,德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系,他们的拼写方式本来就非常相同。而且这种说法一直在努力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古德里安在德国被称作“德国装甲兵之父”,而不是“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对闪电战的贡献主要是战术应用层面的,他为德国组建了装甲兵,并探索了它的战术应用方法。而闪电战是战役和战略层面,它更多的植根于普鲁士-德国军事学派传统的运动战和歼灭战的传统。如果1939年德国按照富勒设想的那种用大批坦克强攻敌人阵地,那么它一开始就已经战败了,要知道,当时德国的三号和四号坦克都很少,大部分都是薄皮的一号和二号坦克,这些都是给德国装甲兵训练用的,按照希特勒的时间表,1940年才是完成战争准备的时间。
关于后来德国在二战军事理念的想法,最早应该是来源于一战最后一年里鲁登道夫的设想。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鲁登道夫,为了打破西线的阵地战僵局,设计出了“渗透攻击”的概念(如果向前追溯的话,在老毛奇时代,普鲁士军队就有类似的开火渗透战术)。他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了一支近50万人的突击部队,这支部队的装备要尽可能轻量化,不携带重炮,步兵炮迫击炮和机枪都经过新的减重设计,使他们在战场上可以迅速移动。
突击部队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发起突击,从敌人防线的薄弱部位突破,然后迅速向纵深前进,利用不断的移动来减少侧翼暴露时遭到攻击的风险。当遇到无法迅速攻克的敌人据点时,应该绕过去,把它交给后面携带重炮的普通部队攻击。通过这种不断的向敌人纵深的威胁,使对方没法重新组织起防御战线。
1918年3月21日开始的春季攻势,证明这种战术的有效性,尽管德军各种物质缺乏,食品和弹药都不足,即便是突击部队也有人营养不良,但是它是西线阵地战开始以来,最有成效的进攻方法。德军突破了盟军阵地65公里,一度威胁到巴黎的安全,后来法军不顾美国政府的反对,把刚下火车的几个美国师投入战斗,才最后堵住了防线上的缺口。同时也暴露了它的不足,作为步兵部队,无论战术怎么精妙,他们也是高度易损的,速度也是缓慢的,不足以达到鲁登道夫彻底摧毁敌人的设想。
可以说,在1918年鲁登道夫已经想到了打开阵地战这道大门的方法,但是还没配置出合适的开锁钥匙。只要找到这把钥匙,那么一个新的军事纪元就开始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人思考这个问题时都会联想到一战后期的明星武器——坦克。
闪电战(下)
一战之后,德国就开始秘密做复仇准备,魏玛共和期间,德国总参谋部就制定了先消灭波兰,然后在回转西线,击败英法,迫使他们和谈的总体战争构想。两线作战,并且资源不足的德国从事漫长的阵地战,根本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德国必须配置出打开阵地战大门的钥匙——一支装甲化和摩托化的部队,还有用于给这支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俯冲轰炸机部队。
所以闪电战的构想一开始并不是从古德里安这样的基层军官中形成,而是一开始就在德国总参谋部中扎下根,尽管还有很多守旧将领,但是兴登堡和西克特始终不遗余力的支持装甲兵的发展。因为凡尔赛条约已经解散了德国的坦克部队,所以在谁才是未来的德国装甲兵的竞争中古德里安领导的一支摩托化运输部队,和德国残留的骑兵部队之间展开竞争,也许是缺少古德里安这样的人才,也许是骑兵们历史的包袱太重,最后骑兵们被古德里安的运输团挤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从闪电战的使用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普鲁士-德国军事学派最擅长的东西,运动战、局部优势、突袭、侧翼迂回、歼灭战。装甲兵战术只是把这些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它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毛奇甚至是腓特烈大王时代。然而不能不说的是,希特勒个人对闪电战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对心理战和空降兵战术的贡献,超过了当时的任何人。
当1934年戈林带着建立伞兵部队的方案找到希特勒时,他就立即联想到这种新兵种在未来德军战术中的地位,通过空降兵部队抢占桥梁、战略要地等,可以极大的帮助装甲兵向纵深发展,并引起对方后方交通线的混乱和士气恐慌。此外,斯图卡上发出恐怖嘶鸣,用以惊吓敌人的汽笛;把特种部队空投到敌人后方,更改和破坏交通路口路标,将对方的部队增援部队(或者正在逃窜)引入歧途;装扮成敌人的电台,用波兰语广播各种战败消息用以打击敌人军民士气;空投被称为“希特勒洋娃娃”的假伞兵,以掩护空降部队,并制造敌人恐慌(进攻荷兰时,荷兰军队竟然报告德军已经空投了好几万伞兵),这些都是出自元首的鬼点子。
最后应该说的,这些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图上作业和对无线电指挥的应用,当时除了德军外,没人能达到这种水平。苏联人早就掌握了闪电战的思想精髓,因为当年德国的各种战术实验都是在苏联境内进行的,古德里安还参与过1926年在第聂伯河举行的代号“西方”的演习的脚本制定(演练苏军如何入侵波兰),魏玛共和国的八年蜜月,德国总参谋部手把手的培训出了苏联的总参谋部,尽管后来斯大林为了这些同志的健康茁壮成长,决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其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把他们都派到集中营参加“义务劳动”了。不过斯大林还是知道,新战术依赖于坦克,一直大力发展坦克技术,所以苏联坦克技术是领先的,一旦召回被发配的军官们就能发挥作用。
但是苏联所谓的“大纵深战术”明显的粗糙,他们没办法向德军那样通过机动在薄弱点上发起突袭,也没办法让俯冲轰炸机、坦克、火炮和步兵按照精确的时间表出现在战场适当的位置。苏军习惯于集中大批火炮进行猛烈的炮击,然后把T34坦克和拿着波波沙步兵混编在一起,发起反复的波浪式冲锋,直到打开缺口,然后在缺口投入预备队的摩托化部队向纵深发展。这种打法很难实现的突然性,战术配合也极度粗糙,所以必然死伤惨重。
波兰战役可以说是德国闪电战的成长期,在战役的大部分时间里,装甲兵和摩托化步兵们仍然被限制在步兵的一定距离以内,他们经常被叫停,以等待后续的步兵跟进。到了西线战役时,德国闪电战才真正开始进入成熟期。但是在德国人的新战术刚刚开始展示自己耀眼夺目的辉煌时,一个制衡德军战术的阴影就已经出现了。
从9月18日到28日,德军面对只有一群残兵败将守卫的华沙城,始终不敢发起大规模进攻。他们断绝了水源和粮食,然后用空军夷平了半个城市,才逼迫守军投降。面对拥有最现代化的战术的德军,居然使用最古老的打法“巷战”,才是它最大的威胁。
猜心(上)
当9月1日,德军越过德波边境线的的时候,斯大林就在紧张的注视着时局的发展。他完全明白他和希特勒在玩一场非常让人心跳加速的危险游戏。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德国一直渴望和英国达成妥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希特勒来说,既是一份“极限运动”中的保险,又是向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德国开出的保险金很让人心动,而且希特勒完全明白斯大林的苏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氓保险公司,他们会把每一个客户都榨的连内裤都剩不下。
但是反过来说,与德国的条约也是斯大林同英国人打交道的筹码,伦敦和莫斯科之间外交和情报部门联系始终是紧密的,就从来没有终止过,俄国人对英国的谈判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只要英国可以接受让俄国在东欧“自由行动”,那么斯大林也完全愿意在希特勒的背后捅他一刀。
在这场游戏中,斯大林是在待价而沽,但是不是没有风险,如果一旦英国和德国达成妥协——斯大林一直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大——那么苏联用不了多久就会遭到德国的进攻,而且很可能要两线作战——在远东,在诺门罕受挫的日军正在调兵遣将,近30万日军正在向满蒙边境集结。但是有一份条约总比没有好,至少德国还要收拾波兰的残局,还要找个借口来破坏协议。
斯大林的忧虑并非是没有道理,希特勒实际上在9月下旬就通知英国,如果他们愿意接受波兰的现实,那么德国将很快会进攻苏联,为西方消灭布尔什维克。不过斯大林对于苏联的实力还是很有自信,他拥有300多个师和1.8万辆坦克,比英法德的陆军总规模都要大。对日本的胜利更强化了这种想法,苏联的武器装备,尤其坦克都非常先进,也就是说不仅在数量上,在质量上也足以和西方抗衡。
但是如果英德达不成妥协,那么希特勒就会落入一个可悲陷阱里,德国需要避免两线作战,而且粮食和矿产和石油都需要俄国供给,斯大林会用一种巧妙的,带有威胁性暗示的方法来,来遵守两国的《互不侵犯条约》,而希特勒只能接受俄国的一次又一次的勒索。
这是场游戏是场危险的赌博,就像是俄罗斯轮盘,谁也不知道枪膛内的子弹,到底会击中谁。
9月2日,开战48小时候,英法仍然没有宣战,这时候传来了墨索里尼要充当调停人的消息,斯大林心沉了下来,他对他的心腹们说,苏联要做打仗的准备了。然而第二天中午,却传来好消息,英国对德宣战了。当天晚上,法国也对德国宣战。9日,日本大使向俄国要求进行停战谈判——斯大林好运似乎来了。
然而德军的进展神速,却让俄国人吃了一惊。斯大林连忙要外交事务委员会,赶快找个借口废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外交部门立即开动脑筋。到了17日,德军合围波军主力,胆怯的波兰政府军政要人一面逃离首都,一面下令要华沙军民抗战到底。苏联外交官们灵机一动,他们找到了违反条约的借口——因为波兰政府已经放弃了首都,所以波兰政府已经崩溃,切无任何生命迹象,这就是说波兰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已经无效。为了保卫波兰境内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所以苏联决定出兵维持秩序。
在出兵占领了波兰东部之后,斯大林开始了对德国的第一轮讹诈。
猜心(中)
9月27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飞抵苏联首都。在克里姆林宫的宴会大厅里,灯火辉煌,宴会是典型的斯大林风格,不拘礼法,但是却异常豪华——一人多高的蛋糕,来自苏联各地的美味佳肴,还国内国外的各种美酒。斯大林在这种场合总是酒杯不离手,给宾客劝酒,但是自己却喝得很少。脸上总是挂着斯大林特有的微笑,乍看上去非常亲切,但是看久了就感到心生畏惧,因为他的眼光和嘴角毫不掩饰的透着刻骨的冷静和残忍——这也是斯大林希望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里宾特洛甫知道,斯大林要开价了,而且是一口价不允许还价。斯大林告诉他,苏联很快就要进攻波罗的海三国。按照协议,立陶宛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所以他希望和第三帝国达成一个新的协议,他将退出一部分占领的波兰领土,以换取德国允许苏联吞并立陶宛。
这是对俄国非常有利,而对德国没什么益处的协议。失去立陶宛的缓冲,德国的东普鲁士就直接暴露在俄国的铁蹄前方,对德国至关重要的波罗的海航线也被苏联海军的鱼雷艇威胁。而退出一部土地后,那么俄国收回的部分就基本上相当于当年一战后波兰趁乱从沙俄抢夺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土地,这样就可以把占领波兰的全部屎盆子都扣在德国头上。
但是斯大林相信希特勒会签,因为他迫切的需要俄国的和平,还有苏联为他提供粮食、石油和各种矿产资源来维持德国国民生活和工业的运作。而且斯大林相信,希特勒内心的想法肯定包含这样的内容,为了尽早结束和英法的争端,他必须暂时忍受屈辱,但是他早晚会找上俄国把失去的都夺回来,所以现在多给他一点也不要紧。
斯大林在谈判时建议里宾特洛甫不必把文本带回柏林请示,直接打电话给希特勒,元首会授权给他签字的。果然不出斯大林所料,一阵电话之后,希特勒就同意了签字。希特勒还让里宾特洛甫带话给斯大林,他希望和苏联“建立稳固和紧密的关系”。对此斯大林的回答既言不达意,但又高深莫测的,他说“希特勒很精明能干。”
9月29日,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代表苏德双方在在新的条约上签了字。签字后里宾特洛甫开始唱起高调,对斯大林说苏德两国永不再打仗。但是斯大林给他的是一阵令人尴尬的沉默,末了斯大林回答道:“理应如此。”由于斯大林语调冷静,措词特别,里宾特洛甫连忙向翻译要求证实,但是斯大林的第二句话也同样使用了一种非肯定又非否定的回答方式。
当里宾特洛甫问道,苏联人是否愿意超出友好协定的范围,在未来与西方的战斗中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斯大林的答复再次高深莫测:“我永不允许德国变弱。”
回到柏林后,里宾特洛甫把这几句话重复给希特勒听。
“元首希望和苏联建立稳固和紧密的关系”。
“希特勒很精明能干。”
“苏德两国永不再打仗。”
“理应如此。”
“苏联人是否愿意超出友好协定的范围,在未来与西方的战斗中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
“我永远不允许德国变弱。”
希特勒反复琢磨了这几句话,最后他对里宾特洛甫也玩起了高深莫测,他对这位外交部长说,他们和苏联人之间的哲学鸿沟太大,无法填平,两国日后必起争端。
猜心(下)
猜测一个独裁者的内心世界,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猜测一个代议制国家未来的政策走向则要容易的多,因为每个党派,每个议员都要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研究一下这些党派的势力起伏状况,无论希特勒和斯大林都可以得到一份详尽的报告。但是很奇怪的是,两个独裁者对英国政策的猜测出了错误,而对另个一独裁者的猜测宛如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准确。
在进攻波兰之前,希特勒始终认为英国不会履行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的《英波盟约》。而斯大林在签订《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一直认为他们可以也和英国达成一份协议。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英国绅士们不会跑到社会主义这面墙下来挖纳粹主义的墙角,因为这完全违反他们那个世界的处世规则。一旦苏德之前达成了一份协议,那么除非这份协议破裂,英国人不会要求和苏联签订一份“阴阳合同”。无独有偶的是,而希特勒在1940年下半年时,也认为英俄之间正在秘密搞鬼。
在威廉二世的时候,德国就在检讨俾斯麦于奥匈签署的《德奥盟约》,还有与俄国签署的《再保险条约》是否相互冲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份协议互相矛盾,损害了德国的荣誉,因为一旦俄奥开战,那么德国就没办法同时履行两份协议。在一战之前,英德谈判的每一份协议达成之前,英国都会详细的研究《英法协议》,看是否会出现英国无法履约的情况。严格恪守协议是旧精英阶级进行自我组织的核心原则,所以不会签订阴阳合同,也不会要求别人签订阴阳合同。
对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不能理解的,他们行动都是不讲究任何原则,以利益为一切的出发点。既然有利可图,为什么英国人不做,这些公子哥们脑袋都长秀逗了吗?
如果从个人角度观察,希特勒和斯大林是完全不同两种人。斯大林是典型的暴君形象,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一种,他喜爱权力,也喜爱弄权,热爱各种感官享受,喜欢豪华的别墅,美酒佳肴和漂亮女人,为了霸占别人的老婆会威胁他的丈夫要把他投入集中营。总之,斯大林是非常标准化的“男人”,一个“正常”男人喜欢的事情,他都喜欢。
而希特勒则属于人群中的少数派,一种高度理想主义者。他不喜欢享乐,一生也只有一个爱娃一个情妇,生活单调。作为独裁者,他也很少像其他独裁者那样把权力视为禁脔,他慷慨让他的同僚们一起分享他的权力,无论是沙赫特、戈林、施佩尔,还是希莱姆和戈培尔,他都让他们大胆的放权去做事,但是设计伟大蓝图的人必须是希特勒自己,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是这个蓝图的建设者。他有设计蓝图的嗜好,除了第三帝国的伟大计划,还有很多建筑物,武器系统和甲壳虫的汽车,大部分设计都极有想象力,一些也许很杰出,但是另一些则明显不切合实际,当有人反对这些构想时,总是让他暴怒。
斯大林则缺少这种远大目标,在布尔什维克内部,他一会支持左派,一会支持右派,最终决定他的方针政策的核心是要确保自己的权位的稳固。只要有可能,他对于任何威胁到他权力的或者曾经威胁到他权力的人都给予残酷无情的报复。而希特勒则非常宽容,他一直知道在国防军内部的高级将领中正从事反对他的活动,对此他轻蔑的称他们为“小爬虫”,直到“狼巢”的会议室被炸开花之前,他都从来没有对这些人采取报复,这种宽容出现在一个可以把几百万犹太人送入死亡集中营人身上是很罕见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希特勒认为在第三帝国的伟大蓝图中,个体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是不重要的,只要不妨碍他实现这个蓝图,那么一切都可以容忍。而斯大林则是典型的“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
排除这些不同点之外,他们也有很多相同点。都是草根出身,都非常喜欢读书,可以看空整个图书馆,而且都记忆力超群——当然喜欢读书,记忆力好这几乎是所有成功独裁者的必备条件,包括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列宁、卡斯特罗都是如此,这是适应独裁者这个岗位的先决条件。
也就是说,独裁者这个职位需要很高的天分,有很高天分的人善于揣测人心并不稀奇。但是为什么他们都不善于揣测英国的人的行为?我觉得更多的应该从他们的出身的阶级来看待问题——在一个社会的最顶层的人重视传统和他们那个阶级特有的道德,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老祖宗传给他们的东西,都是有利于稳固他们的阶级统治的。一个社会中间偏上的阶层里,重视知识和方法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让自己走向成功的关键。而在希特勒和斯大林出身的那个阶层,人们更加重视经验,尽管在希特勒哪个时代,第一次出现了受过大学教育的平民阶层,但是无论学习过多少知识,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世界观是不变的——他们不愿意相信他们没看见过的东西。
斯大林从来没看见过代议制政府,而希特勒虽然远远的见到过,但是在1929年进入政治舞台中央的时候,魏玛政权已经奄奄一息,他对这种政府的印象也是模糊的。而且在1935、1936、1938的一系列事件中,外交部专家的研究结果总是错误,而事实证明,希特勒的经验和直觉更管用,那么他无疑就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静坐战(上)
德国的闪电战和波兰的闪电崩溃,震惊了法国军事界。
后来的历史宣传学家们,对法国军队没有趁德军主力位于东线时发动进攻,而进行口诛笔伐,认为是法国人导致了波兰的灭亡。但是这种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按照和波兰的约定在动员后的第三天,法国将发起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而法国在9月2日发布总动员令,5日对暴露在齐格菲防线外侧的德国萨尔地区,发起了进攻,迫使驻守德军撤回齐格菲防线后面,说明法国已经履行了第一步承诺。
在动员后的15日将使用主力部队,约35到38个师对西线德军发动进攻,以牵制德军,减轻波兰的压力。这时法国开始向齐格菲防线前方部署重炮,准备对齐格菲防线做试探性进攻。但是在17日,传来了波兰军队主力被包围,波兰政府和军队将领们丢弃了首都华沙,纷纷逃亡消息。得到消息之后,法国总参谋部取消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因为进攻是为了牵制德军兵力,现在波兰已经战败了,就没有必要继续。
应该说法国基本上履行对波兰的军事承诺,是的,法国没有使用最迅捷的方式进攻德国。那是因为德法之间的边界上是几十公里纵深的防御阵地,密布着地雷、堑壕、铁丝网、碉堡、反坦克锥、各式各样的火力点。所以法国需要部署重炮、工兵、坦克等各种设备,然后一点一点的,试探性推进。如果强攻的话,必然造成极大的伤亡。
按照德国总参谋部的估计,如果法军正面强攻的话,将要付出50万人的代价,而且法国总参谋部则认为会高达60万人。对齐格菲发起强攻就意味着让整整一代法国青年全部倒在血泊中,或者落下终身残疾——任何人作为军队统帅都没有资格下这种命令。尤其这基本上是一场英国人的挑起的战争,英国怀着悲天悯人的万丈豪情,要消灭希特勒主义,保卫自由世界,他们不惜让让成千上万的英国青年去死,牺牲整个帝国的。那么就应该让英国多死些人,英国承诺的远征军数量还远远没有到位,波兰崩溃前,只有四个英国师度过海峡。
唯一可以迅速侵入德国的办法是通过比利时,但是比利时人已经中了元首的催眠术,坚定的自信自己可以保持中立直到和平再次降临到欧洲大地。所以甘末林和法国总参谋早就提议,一旦开战,就应该立即占领比利时。但是入侵一个和平的民主的自由的比利时,对于英国和法国这种既要当婊子,有需要贞节牌坊的国家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
而且英法政治家们过高的估计了波兰人的智力和军事力量,认为波兰可以坚持很久,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说服比利时,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比利时参加同盟。但是波兰人在不足三个星期内,就已经没有抵抗能力了。得胜的德军开始沿着铁路和高速公路,迅速的返回西线,现在不是德国担心盟军进攻,而且英法担心德国发起进攻的时候了。
静坐战(中)
从1929年从美国开始全球经济危机,在1931年终于降临到法国头上。此后法国的经济就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一直到二战开始之前,法国依然没有恢复元气,1938年的法国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低于1929年。1931年开始,法国因为财政枯竭,大幅度的削减了军费。到了1933才开始重新增加军事开支,但是主要部分都用于修建马奇诺防线。直到1937年,法国军队才有一些闲钱来更换自己已经严重过时的军事装备,而这时德国已经开始了四年计划,军事投入成倍的增加,1937到1938年,法国的军费不足德国的五分之一。
1939年开战时,法军的状况是一片灰暗的。军队使用的主要装备都是20年代生产的旧货,有一些甚至是一战时的装备。当法国预备役人员骂骂咧咧的重新被召集到部队时,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悲哀。他们会发现法国军队的装备永远是这么“经典”,他们几乎不需要学习任何新的东西,光靠回忆就可以重新熟识这些老迈的兵器。
装甲部队当时是法国军队中少数的新式装备的部队,36年后,法国陆军把有限的财力大部分都投入坦克的采购,用来代替一战时期的雷诺FT-17坦克。到二战爆发时,法国已经拥有了2000多辆新式坦克,数量和德国相当。似乎法国人已经意识到了,未来战场将是坦克的天下。但是悲催的设计理念再次让这笔投资变成了沉没资本,这些坦克大部分是两人坦克,少部分重型的S-35是三人坦克。
而在二战时,一个典型的闪电战坦克需要五名机组成员:车长——负责观察战场,指挥战斗,给炮手分配目标,和上级与其他战车保持联系;炮手——负责使用炮塔上的火炮和机枪;装填手——负责装填弹药;驾驶员——负责驾驶车辆;机电员——操作电台,辅助车长进行通信联系。
而对于法国的主力车型雷诺R-35和哈奇开斯H-39坦克,坦克只能容纳两名成员,在它那小小的单人炮塔上,他的车长必须独立负责炮塔上的37mm火炮的上弹、瞄准和开炮,还要观察战场环境,使用机枪,指挥驾驶员前进。这种坦克设计最开始是用来给步兵们提供一个机动火力点,所以车长也用不着观察战场,只要对着正前方使劲行了。而且主要是使用机枪射击。哪门短短的37mm炮是用来对付碉堡的,偶尔遇到就给它几下子,由于使用率不高,也不用考虑射击速度。但是应用于大规模装甲机动作战,这种坦克根本适应不了。
这些坦克最开始设计时决定不配备无线电系统,即使后来给骑兵师和新组建的装甲师的坦克加装无线电,由于的无线电系统自动化程度很低,车长没有机电员协助,也很难有效利用无线电。缺少无线电通信设备也是当时整个法军的另一个短板,尽管开战之后,在英国的资助下恶补了一批,但是仍然低于德军的无线电密度。而且即便配备了无线电,法国军官们也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并不能有效的利用无线电指挥。而且受到惊吓之后,就用明语在频道中大喊大叫,被德军无线电监听之后,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军队位置。
静坐战(下)
德国在波兰使用装甲兵战术也极大的引起法国军事界的注意,他们立即制定了自己的装甲兵计划。包括组建四个全新的装甲师,并把骑兵部队改编为装甲和摩托化部队,这样法国的装甲兵规模将不下于德国的水平。
但是现实是困难的,法国没有适用的坦克,缺少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等各种装备,官兵普遍没有受过适用无线电指挥作战的训练,对大规模装甲机动更是一窍不通,被作为法国装甲兵战术的先驱者——夏尔·戴高乐被任命为第一装甲师的师长,后来证明即便是他对装甲兵战术也是一知半解。
法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德国经过15年反复试验训练的装甲兵建设显然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四个装甲师暂时被定名为第一到第四预备役装甲师,暂时调入一批配备了电台的H-39、B-1坦克作为人员训练使用,到西线战役打响时,这些装甲师需要个各种装备仍然停留在设计图纸上。古德里安称德国装甲兵在使用训练坦克打法国战役,实际新生的法国装甲兵连训练坦克都很蹩脚。
法国并没有把全部坦克集中起来使用,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新的时代来临麻木不仁,而且大错已经铸成,那些用旧思想设计出来的坦克即便集中起来也没有用,就像你没办法把一群骑驴的步兵集中起来,变成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一样。
空军拥有1500架飞机,不仅规模小于德国,而且技术水平比德国空军落后一个时代。其余的各种步枪、机枪、迫击炮等各种装备大部分是都是一战后者20年代的产品。到了战争快要开始的的时候,法国正在急切的要更新自己武器库,因为从19世纪时开始使用的8mm口径子弹已经严重不适应新形势,打算换成7.5mm的新式子弹,结果新旧口径混杂,造成补给混乱,很多部队装备了8mm却收到7.5mm的弹药,而装备了7.5mm的却收到8mm弹药(法国人早都干嘛了)。德国统帅部对法国军队的评估是,法军除了重炮之外,其余各个方面都落后德国,尤其是空军和装甲兵方面,德国拥有巨大的优势。而且重炮在德国的现有战术下不属于核心装备,因为德国主要依靠空军提供重火力支援。
1939年的法国军队看似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只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客们才误以为法国军事力量很强大,这其中以温斯顿·丘吉尔最为乐观,他认为法国拥有世界上组织最好、规模最大的一支陆军,足以对付德国的进攻。他从简单的数字对比来分析问题,法国拥有多少个师,多少万军人,多少大炮,多少坦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所有数据都曾劣势,所以完全不是法国对手。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时几乎所有的外行人都对法国充满信心,而几乎所有的内行人都对法国没有信心,不仅德国高层对打垮法军自信满满,甘末林和法国总参谋部对自己的状况也是忧心忡忡,他们向政府提出了一项庞大的军事装备现代化计划,认为只有实现这个计划,到41年和42年时,才有能力进攻德国法国军队才有能力和德军正面对抗。
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最佳战术是蹲守在坚固的马奇诺后面,因为时间对盟国有利,德国由于海上封锁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工业会受到严重影响,英法的军事优势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强,到了1941到1943年时,盟军军事力量就会大幅度增强,而且美国也可能会参战。当然这个小算盘这是建立在德国不会在1941年前打过来的前提下。不过就像法国没有强攻齐格菲防线一样,德国也不会在马奇诺防线上撞得头破血流,解开僵局的关键仍然是比利时,德国进攻必然通过比利时方向,所以甘末林仍然建议,应该在德国发动进攻之前,占领比利时,这样才能改善盟军的防御。
黄色计划与1939年的国际形势
在完成了对波兰的战事后,希特勒立即开动了所有的外交和舆论渠道要求和英法进行和平谈判。元首的和平大单包括:建立一个波兰国家(当然还能保留多少领土不确定);犹太人问题;德国的一战前殖民地问题;裁军问题;贸易问题;欧洲少数民族问题等等,都可以在谈判桌上讨论,只要德国能够得到他应该获得的利益,那么可以在欧洲建立持久巩固的和平。
此外元首还努力去拉拢法国人,他禁止德国的潜艇攻击任何法国船只。他认为法国人并不想打仗,只是被英国人硬拉了进来。这么理解显然没错,但是他不明白的是,法国人不可能像他和斯大林那样把盟约当做废纸来看待,绝不可能甩开英国和德国单独媾和。法国的达拉第政府对于希特勒的和平建议表示谨慎的欢迎和保留意见,但是除非法国得到“真正的和平和普遍的安全,否则,法国决不放下武器。”
最后的球被踢到到了英国的脚下,如果英国表示赞成的话,那么战争就有可能结束。但是张伯伦已经无法左右政局,内阁中已经有了丘吉尔这样的一批主战派,议会里的工党和自由党坚决要消灭希特勒,美国人也在上下煽风点火。最后张伯伦给出的答复,既非肯定有非否定,他指责希特勒对所有的问题的提议都是含糊其辞的,如果他想要和平,“就不要光说空话,要拿出行动来。”。
但是丘吉尔为首主战派对张伯伦的暧昧态度立即起了警觉,他们要防止张伯伦再次走回绥靖道路上,必须把所有和平的道路堵死。他们给德国需要作出的实际行动划定了范围——除非德国退还1938年以来占领的全部领土,并且赔偿各种损失,还要大幅度裁减军队,以表示对欧洲和平不造成威胁——毫无疑问,希特勒绝对不可能吐出自己的战利品,即便是他自己想吐出,德国人民也不会允许——剩下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战争。
希特勒下令立即制定进攻英法国的作战方案,最好将在秋天结束之前就发动进攻。国防军将领们表示反对,认为时间太仓促,部队需要修整,坦克车辆需要保养,储备的弹药不足等等。但是希特勒毫不犹豫的教训他的将领们,这些困难都不是理由,因为敌人的准备更不充足,而时间明显是站在敌人一方,德国越早发起进攻,那么胜算就越大。
接着希特勒给将领们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英法拥有制海权,可以获取各种资源,而德国则不能。战争爆发的太突然,德国甚至没有做好战略储备。当前德国除了煤炭之外,各种资源都缺乏,和俄国的条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缺乏。俄国为德国供给了粮食、石油、铜、锰和石棉。此外,橡胶、镍等资源是日本负责“代购”的,但是也要交由俄国负责运输,这些矿产在中国的大连上岸后,经过满洲铁路进入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到德国东部。日本拥有世界吨位第三位海军,所以英法暂时还不敢招惹日本的商船,如果换成俄国船就会被登船检查了,但是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很难说。
当然斯大林不是来学雷锋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德国付账,而且要价很高。但是在俄国除了一小部分享受特供商店的人士外,普通俄国人不消费外国商品。所以德国能提供给俄国的只有机械设备、先进武器等。希特勒下令必须不计代价的保证完成俄国的订单,必要时宁可延迟德国军队的订货也要满足俄国的需要。
现在俄国人的向背对第三帝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德国军队主力位于西线,在德俄边境只有十个德国师部署。而斯大林从来都没有停止对德国的恶意,也从来没有停止和英国之间的勾勾搭搭,虽然现在德国的东线暂时安全的,但不意味着未来也是安全的。而最能让斯大林打消在德国背后捅一刀的办法,就是展示德国的力量,所以越是尽早进攻英法,那么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就越安全。
最后涉及到世界其他中立国的问题,战争拖得越久,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就越大,必须在罗斯福制服国内孤立主义之前,强迫英法接受德国的和平条件。而意大利在1915年时曾经背叛过和德国的同盟,今天也依然存在这个可能,如果墨索里尼死掉或者背刺杀,都有可能导致意大利反水。最后一旦比利时和荷兰顶不住英法的压力,加入同盟国,那么德国的形式就会急剧恶化。所以只有尽快发起进攻才是解决德国目前面对的所有难题的方法。
黄色计划与施里芬计划(上)
一旦决定下达下来,那么德国总参谋部就以它特有的高效率行动起来,实际上他们几乎对所有德国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做出过详细的研究。用于进攻英法的“黄色计划”被很快制定出来,这份计划和当年施里芬计划有很多相似之处。
施里芬计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担任总参谋长期间(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国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其主要目标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俄国与法国(英法联军)的夹攻。
现在德国面对的情况和当年非常类似,他必须速战速决,有限的时间内打赢西线战争,不然就有可能要面对两线作战。第二,德法边境存在大量永久性工事,使正面进攻变成不可能或者注定要伤亡惨重。
所以当年的施里芬从汉尼拔的坎尼战役得到灵感。他认为法国一旦开战,必然渴望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会从正面发动进攻。而施里芬计划以少量的部队(8到10个师)部署于德法边境,作为部队的左翼,用于牵制并引诱法国深入。当这支数量很少的的部队受到法军主力重压的时候,必然后撤,将法军主力远离自己的要塞群,引入更深的位置。在中轴部署10个师左右,而其余的70到80个师全部部署在右翼,他们将穿越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南部,攻入法国境内,横扫巴黎,然后从背后攻击法国修建的防线。
对于后来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修改,不明就里的人对他颇多非议。认为他不应该削弱右翼而加强左翼,按照施里芬原定的计划,把左翼兵力减弱到最低限度以使右翼达到空前的强度。即令法军攻入洛林,压迫德军左翼后退,也仍不能阻止德军右翼的攻势,而且愈深入则愈危险。这好像一扇旋转门一样。若法军向前推这一面,则后面的一面就会倒转过来打在其背上。压迫得愈重则反击也愈加重。当后来小毛奇在左翼部署了23个师,而右翼部署了55个师,这导致右翼的攻击不足,而左翼又太强大,反而将法国主力赶了回去,使法国拥有足够的预备队反击右翼。
但是军事计划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在地图上画几个箭头,它要包括大量的细致的工作。从后来的战争来看,德军右翼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军力不足,而是补给问题。德国总参谋部一定做过大量反复的推演,证明比利时的铁路和运河系统不足以让更大规模的军队机动和获得更充足的补给,这可能是小毛奇拒绝在右翼部署更多部队的最主要原因。
后来的施里芬计划和原版最大的不同不是军力部署数量,而是小毛奇放弃了施里芬取道荷兰南部的计划,如果能进攻荷兰南部,德国的补给线将利用莱茵河水道直通安特卫普,并且将国内运河网和低地国家的运河网连接在一起。而进攻荷兰南部也可以迂回列日要塞,从侧后方攻击它。
在这里德国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军事策略的问题,而是军事和政治难以协调的问题。英国是低地国家荷兰和比利时传统的保护国,后者即使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屏障,又是英国货进入大陆市场的门户。进攻低地国家意味着和英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大的加大,这可能是导致小毛奇放弃取道荷兰的主要原因——毕竟少进攻一个国家,那么和英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黄色计划与施里芬计划(中)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时也是政治通过外交手段无法达成目标时采取的终极行动。但是战争和政治有着在运用原则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战争中,大胆迅速又有创造力的军事行动,往往能取得惊人的回报。而在政治上,循规蹈矩,以缓慢的节奏寻找新的突破点,才是最佳策略。因为所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存在复杂关系,过度攻击性的举动,会让所有人侧目,收获更多国家的敌意。
小毛奇放弃进攻荷兰没有收获英国的中立,因为进攻比利时已经让整个英国上下沸腾起来。施里芬计划的原版里显然没给政治和外交留有任何余地,他认为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下一次战争可能要打4到7年,即便打赢,任何一个国家经过这样的战争之后,剩余的实力都没办法在列强林立的世界上保持原有的地位,所以要通过一次大胆的军事计划,一开战就给高卢鸡来一个大放血,让他彻底丧失继续战争的能力,而且最好在战后的二十年内都不对德国造成威胁,这样德国才有能力从容应对其他列强的挑战。
而且小毛奇显然考虑到了给政治和外交留有一定余地,但是这些余地远远不够。当德军越过比利时边境是,德国的外交大臣质问小毛奇,“为什么我不知道有这么个计划?”“因为这是国家的最高机密。”“那现在应该怎么办?”“那是你的工作。”小毛奇如此回答。
普鲁士被称作是拥有国家的军队,但是它到底是军队还是国家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种模糊的既非国家有非军队的位置反而让他的军事和外交陷入更大困境,他们不知道到底是应该以军事行动为轴心进行活动,还是让军事行动作为政治外交的补充,最后两者都不讨好。施里芬计划是德国的最高机密,只有德皇和军队高层才了解它的存在,德国的政治家们都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德国的军队在近二十年时间里,都在设计和演练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计划。
如果完全以军事行动为轴心的话,德国选一个“良辰吉日”,按照原版计划对荷兰、法国、比利时发起进攻,然后说不定就打赢了战争。施里芬计划的前提是在俄国动员之前发动西线战役,但是在之前德皇威廉二世是迟疑不决的,当俄国已经完成一半动员之后,他还在询问是否德国有没有可能单独对俄国作战,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决定实行计划,这导致德国提前进入了两线线作战。
由于拒接入侵荷兰,导致右翼的攻击力下降,补给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力突入法国境内的速度。而且放弃了荷兰境内侧面迂回列日要塞的打法,就必须正面强攻,在这座要塞群下,德国损兵折将。而且这场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星期,使法国总参谋部有了警觉,使整个计划丧失了突然性。
在1939年底的时候,德国的状况要比1914年更加有利。东线仍然是不稳固的,但在短时间内俄国的斯大林还不会撕毁协定,所以德国在西线有更大的时间发挥。更重要的是,希特勒是比威廉二世头脑更清晰,意志更坚定的领导人,当英国拒接和和平之后,他就把德国的全部工作都设定以军事行动为中心上。他坚定的驳斥了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有的人反对军事进攻,主张寻求更多的渠道和英国进行谈判。有的反对进攻低地国家,因为这样就更难和英国达成和解。但是这些都被希特勒坚定的拒绝了,他坚持军事行动为第一目标,而且必须同时入侵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给军事行动留出更多的施展空间。
黄色计划与施里芬计划(下)
拿到黄色方案的第一版本时,希特勒非常失望,因为这个计划毫无创意可言,而且有可能造成德军的重大伤亡。元首决定亲自主持对计划的修改。
很多历史宣传品中习惯把希特勒描绘成一个完全不懂军事,却要坚持胡乱干涉战场指挥的人。但是实际上这正好和事实相反,包括当年盟军的情报部门对希特勒的研究得出结论的都是认为,他是一个非凡的军事战略家,善于接受新事物,甚至精通很多武器技术上的细节问题,而且有着花岗岩般坚强的意志。
希特勒似乎天生对军事地图有着惊人的理解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一战时被选为传令兵的原因,干传令兵不仅需要勇敢——在电话线被炮火炸断的时候,顶着敌人的炮击穿越火线传递命令,而且需要擅长记忆和理解地图。即便是在这些被选拔出来的传令兵中,希特勒的能力也是令人吃惊的,他可以迅速记忆大量的命令,而且能够在地图上轻易的找到涉及到命令的所有细节(这是否和画画用到同样的脑区?)。
但是这个人的性格上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他非常有想象力,并且具备找到从现实通向伟大蓝图的道路方法的技巧。但如果在这条道路上,一旦偏离他原定的计划太远,他的缺陷就会被明显的暴露出来——他似乎明显的缺乏一种灵活性——他总是用毫不妥协来代替更有建设性的变通。这一点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和外交上都可以看出来。在魏玛末年在和施莱谢尔之间的角逐中他差一点被打败,在苏台德、但泽等问题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军事上,当事情超过了原计划的控制能力的时候,就往往会演变成灾难性的“不准撤退”的命令。
而且他熟读各种古今战史,对历史上的各种战役都非常熟悉,对自己亲自参加的一战时的施里芬计划也很有研究。在施里芬原版的计划中,右翼越过比利时后,一部分向巴黎进军,另一部分横扫海岸从侧翼包抄巴黎。后来小毛奇削减了右翼之后,改为单独向巴黎进攻。一战后,一些军事史学界认为当时向巴黎进军是个严重错误,当时的德军右翼已经是强弩之末,要攻下有重兵屯守的巴黎一点都不现实。不如改为向大海进军,越过索姆河,夺取法国港口重镇勒阿弗尔和布列塔尼半岛。这样楔入了英法之间,让法军和英国远征军没办法相互支援,并且可以从侧翼持续威胁巴黎。失去了重要的海上门户的巴黎,这座几百万人的大城市,无论是从军事防守,还是从补给上,都会成为法国的一个巨大负担。
希特勒非常赞赏这个观点,而且他认为在现行的国际形势和技术条件下,向大海进军比当年可以取得更大利益。因为这等于德国将会占领从荷兰南部到布列塔尼大半个英吉利海峡,他可以用自己的空军来威胁英国人,迫使他们和谈。而且他没有告诉将领们的是,德国政府已经和闹独立的布列塔尼人互相“勾搭”有些日子了,向这个方向进攻,可以得到当地抵抗组织的援助。
于是希特勒下令,把进攻方向从巴黎改为向大海进攻。他认为一旦达成这个目标,法国受到重创,英国受到空袭威胁,那么英法就会乖乖坐下来,听他关于重建欧洲和平的一揽子建议了。
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计划
从低地国家攻击,虽然避开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但是在比利时依然存在一些系列的防御工事。由于在一战后,比利时也参加了瓜分德国领土的活动,因为害怕报复,他们也修建了防线,其中一些还受到了法国的财政和技术援助。
其中正面面对德国的是著名的列日防线,它以列日为中心,以马斯河为屏障,沿着比利时东部成南北伸展,坚固程度可以媲美马奇诺。为了防止德国从荷兰南部迂回列日防线,以阿尔伯特运河为屏障,比利时又修建了另一条等级稍低的防线——阿尔伯特运河防线。它东西向伸展,从列日防线北端一直到大海之滨,依凭运河修建,掩护则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不受来自荷兰方向的迂回攻击。
在两条成九十度夹角的防线节点的地方就是马斯特里赫特城,比利时人知道,一旦这个位置失守,德国从这里攻入,可以向南迂回列日防线,向背迂回阿尔伯特运河防线,两条防线就都成废物。所以在运河和马斯河交界的位置,他们把一座高南北长900米,东西宽700米的花岗岩小山掏空,在山体内部修建兵营仓库和交通壕,几乎成90度与地面垂直的山壁和山顶修建炮台和火力点——这就是埃本·埃美尔要塞。
而在埃本·埃美尔要塞北面就是荷兰人修建的一条防线,这条防线也是凭河立阵,而且周围带有很多会让坦克和机械化部队陷住的烂泥滩。无论是部署重炮强攻,还是绕过这座要塞,都是会让整个军事行动丧失突然性。希特勒对陆军参谋部提交的所有攻击方案都不满意,他决定自己想一个计划。
他很熟悉空降兵,但是伞兵降散布太大,不足以形成突袭,但是他知道空军有一种秘密研制的滑翔机DS230,可以实现精确降落。他招来德国传奇式的女飞行员汉娜·莱普,她是希特勒最推崇的两位女性之一(另一个是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和奥运会纪录片的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1945年的时候,就是她开着飞机穿越盟军战斗机的封锁和苏军防空炮火,把爱娃·布劳恩从巴伐利亚送到被围困的柏林。她是当时公认的世界最优秀的滑翔机飞行员之一,也是DS230的主要试飞员。
汉娜·莱普看了资料后,认为只要飞机的刹车改进一下,DS230完全可以降落在要塞的顶部。得到这个肯定的回答之后,希特勒下令制定空降突击的计划,并把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任务交给戈林的空军负责。400名精锐伞兵被集结起来秘密集训,在苏台德的前捷克的防御工事中选了一个酷似埃本·埃美尔进行改建,用于训练空降突袭。在德国的一个空军基地里仿制了几个炮塔,用于训练使用武器装备——尤其是一种全新为了伞兵设计的火焰喷射器和带有空心装药的手雷,用来破坏炮塔。
经过这两次改动后,希特勒基本上对计划满意了,黄色计划做好实施准备。
作者:淼水有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