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读过这些书的朋友,请自觉拉黑我_风闻
日月光-需要锻炼身体的小编2019-01-22 20:11
本文转载自有间大学公众号(ID:youjian-university)”
作者:小新同学
众所周知,每到年终岁尾、新年伊始,年轻人们会纷纷化身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浑身插满Flag。
这些Flag包括但不限于少吃外卖、多跑步、尽量少买化妆品、不熬夜、不逃课、和爸妈在电话里好好说话等等,以及最最空泛又最最常见的一项:
多读书。
在搜索栏敲下“读书”两个字,你的眼前至少会跳出数十条相关朋友圈,而且集中发布于元旦假期,尤其是跨年的那一分钟里。
在年轻人形形色色的年终总结和来年展望里,读书已经是政治正确般的存在。
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你怎么能够不爱读书或者不假装爱读书呢?
01 读书,需要理由么?
大学生活百无聊赖,读点书充实自己;工作以后压力骤增,读点书提升自我;在情感生活中迷茫无措,读点书拯救灵魂。
书本仿佛是一剂良药,面对任何时代病都能药到病除。当然,有时候只要把密密麻麻的书名贴在墙上,上网找几篇书评和梗概来读,或者直接下单把书买回家,调好姿势和封面来一张合影,这剂药就能生效,至于要不要把书从头到尾真正读完,那就要看个人选择了。
书打开,可以开始拍照了。
有些人会用一年时间把立下的Flag一个个拔掉,而另一些人会让Flag屹立不倒,高高飘扬,直到下一个跨年总结日。
在踌躇满志地写下新一年Flag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2018年哪些书让你后悔阅读,哪些书让你相见恨晚,哪些书与你擦肩而过?
或者,2018年,你读书了吗?
02 今天,是阅读外刊的第73天……
韩寒说,潮流就像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泛泛之辈是无论如何追不上,只能站在站台上死等下一趟列车,服饰妆容的潮流如此,音乐娱乐的潮流如此,读书的潮流也是如此。
不过发明这个比喻的韩寒应该不会想到,他自己的书很快就成了少人问津的过气列车。
站在流行顶端的作品的变化,也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甚至有的书可以十几年如一日地作为畅销书,占据中国年轻人的阅读时间。
正所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各大高校图书馆每年公布的借阅数据,也许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大学生群体的读书情况。而如果对比一下近几年的借阅榜就会发现,大学生们最爱看的书出奇的稳定。
**《平凡的世界》《藏地密码》《明朝那些事儿》《追风筝的人》《万历十五年》《百年孤独》以及金庸老爷子的那几本经典之作,**都是借书榜上的常客。
图/《平凡的世界》
一代代人最爱看的书大致相同,但是看书的方式,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几年前流行的精美的手账式读书笔记早已不再流行,年轻人的阅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甚至觉得kindle都显累赘,恨不得所有阅读都能通过滑动手机屏幕完成。
精明的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许多阅读软件应运而生。它们还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人的社交心里,只要坚持每天阅读,并且分享在朋友圈,还能逐步退回开始缴纳的费用。
坐飞机坐高铁不带kindle,你不是我们文青的朋友。
催促自己读书还能省下一笔钱,怎么看都像是一件好事,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会让朋友们点开自己的朋友圈时,有一种误入微商年会的错觉。
于是,我们也有幸见证了社交软件上各路好友的阅读进度。随随便便分享一个链接,实在对不起自己读书的努力,更多人喜欢分享截图:
xxx用六个小时在xx读书平台读完了一本书,读完一本书不在结果页截图,似乎比跑完步才发现没有记录足迹更难受。
当代“读书人”最大的痛处,忘记打卡。
更高级一点的,则摇身一变成为朋友圈书评作家,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字的感悟,但必须至少达到让朋友圈或者微博显示“展开全文”的字数,才能让这段阅读经历显得足够沉甸甸。
既然读书有了社交属性,那对很多人而言,逼格就变得举足轻重。
**在朋友圈读什么最显逼格?当然是外文咯。**在2018年,这样的场景成为常态:
难得坐下来刷一刷朋友圈,一半的内容是朋友分享的精读外刊链接。也有些人自知刷屏不雅,自觉把朋友圈变成了三天可见,点进去一瞧,整整三天全都是每日英文阅读。
朋友圈三天可见,天天都是每日英文阅读。
与其说年轻人是在省钱的同时提高阅读自控力,不如说实在享受正在阅读的感觉。总而言之一句话,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在读书,通知到所有人我在读什么书。
当阅读的形式成为享受本身的时候,阅读的实质反倒无关紧要了。
03 销量不相信豆瓣!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数据往往不会撒谎,各大图书电商网站的数据,能帮我们更细致地勾勒出2018年的阅读风向。
以去年八月京东公布的上半年图书畅销榜为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市场不相信文艺青年的眼泪,大众也不太相信豆瓣知乎众们的口碑。
比如在新书销量榜前十中,《高兴死了!!!》赫然在列,这本鸡汤大合集用极其直白的方式给焦虑的当代人灌饱了心灵鸡汤,也让它一举冲进畅销书之列——尽管在豆瓣上,它的评分只有可怜的6.6分。
高兴死了!!!鸡汤太好喝了!!!
再比如总销量榜排名第八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尽管作为靶子被高逼格文青连续捶打了数年,但依然挡不住普通人的购买热情,甚至在大多数实体书店,这本书都能入选最先映入眼帘的十本书。
无独有偶,当当网公布的2018销售数据也体现出相似的趋势。
在销量前十的图书中,**大冰老师的《你坏》**成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存在。细数大冰老师最近几年的作品,光是题目就态度满满,能够俘获不少都市人渴望远行的内心:
2013年的《他们最幸福》和2014年的《乖,摸摸头》完成了一次精妙绝伦的单押,2015年的《阿弥托佛么么哒》和2016年《好吗好的》透露出作者洒脱的境界,至于这本2018年最新的《你坏》和2017年的《我不》,则有理由相信它们之间某种微妙的联系,值得我们买来仔细研读。
集齐大冰老师的一套书,能去他丽江的酒吧免费续杯么?
不知道集齐大冰老师的这样一套作品,能不能去他远在丽江的酒吧里免费续杯?
当然,这本新作在豆瓣上同样不受待见,只获得了5.1的未及格分数,将近四分之一的人给出了一星评价。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一条阅读第一定律,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们互相认为对方在阅读垃圾。
04 当我们不再阅读升职与恋爱
如果说上面的几大商业网站覆盖面太广,还不足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年轻人的阅读口味,那么多抓鱼的数据可能更具代表性。
毕竟这是当下最流行的二手书交易平台之一,而其七成以上的用户,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基本覆盖了在校大学生和刚刚步入社会的社畜们这一群体。
在多抓鱼的畅销榜上,余英时、东野圭吾、村上春树、金庸、王小波排在前五位,而比畅销榜更惹人注目的,是该平台很不厚道地列出了滞销作家榜,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杨红樱、安意如位列前五。
有畅销同享,没想到在滞销榜上也有缘相见。
除了杨红樱作为童书作家,作品很难在二手平台流转之外,其他四位的作品遇冷似乎也不难理解。
年少时不懂事,一时冲动买回来,阅尽千帆之后,早就忘在角落里。忽然有一天翻出来,拂去灰尘,放到二手平台上出售,又有多少人想买一本几年前的韩寒呢?
想来现在混迹于互联网上的只有两种读者,一种是看过韩寒和郭敬明的人,另一种是没看过但也没兴趣的人。
在这份长长的滞销榜后面,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蔡康永、张小娴、落落、毕淑敏……当然,还有大冰老师。青春情感和职场作品成为滞销的重灾区,难怪多抓鱼给出了“这届读者不再关心升职和恋爱”的标题。
如此看来,在大众一如既往地拥抱鸡汤、消费平庸的时候,一部分年轻人的阅读倒是确确实实经历了脱虚入实——读一些更硬核、更实在、更有趣的干货了。
真的,我希望你读书不为了什么,就为了快乐。
读书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我们也没必要赋予书籍本身过多的意义。相比于其他越来越多元的视听娱乐方式,阅读能带来的感官刺激的确在下降,但总有一群人——最好是年轻人,能在读书中找到有别于追剧、打游戏和谈恋爱的乐趣。
书是进步的阶梯,但这一溜阶梯具体要通向哪里,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