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洗劫”案与中国网络黑产_风闻
董家沟-关注港台军事以及外交问题2019-01-22 17:28
以销售廉价商品著称的电商平台拼多多,遭遇了一场“网络洗劫”。
北京时间1月20日凌晨,有用户发现拼多多系统出现漏洞,可以无限制领取100元(1元人民币约合0.14美元)通用优惠券。大批用户闻风而动,连夜用抢到的礼券购买话费、虚假货币等商品,还有人晒出充值超过50万元的账单。
该漏洞直到第二天上午10时才被修复,随即所有优惠劵被平台下架。
据网上流传的消息,拼多多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接近200亿元。但拼多多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实际损失或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此事涉及的利益和责任纠纷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也让所谓“羊毛党”走入了公众的视线。
目前,拼多多已向警方报案,并在一份声明中称:“有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
根据这份声明,拼多多将此事件定义为有组织的“黑灰产团伙”,利用平台漏洞实施“盗窃”行为。但究竟是否存在有组织的“黑灰产团伙”,目前仍有争议。
多数评论者认为这是一起“薅羊毛”事件。“薅羊毛”是一个中文网络流行语,指像搜集羊毛一样,从金融行构及各类商家处搜集优惠信息,并通过广泛传播获得最大程度优惠的行为。
如果是个体性的分享和传播,这是商家乐于看到的引流方式。但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商业竞争激烈,各类优惠活动和福利规则五花八门,围绕如何“薅羊毛”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据互联网科技媒体“雷锋网”文章《羊毛党的趋势和羊毛党的新招数》中所述,许多专门的社区、论坛和社交网络群组都有负责人,除了会及时共享优惠信息外,也会就如何寻找漏洞、制作刷单软件和抢票工具等展开培训。
而具体到拼多多事件,是否存在这类有组织的“羊毛党”活动,成为争议的焦点。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20日凌晨1时,漏洞已被部分用户发现。两小时后,网上开始出现大量拼多多漏洞的信息,更多网友参与领券。5时左右,公开论坛上也出现了相关信息,参与的网友越来越多。
有分析认为,较早公布漏洞信息的那些人,可能是已经领取几十万元的职业“羊毛党”。他们对外公布拼多多平台的漏洞,目的是吸引更多人领取,制造人人有份、“法不责众”的效果。
但这种说法只是猜想,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
另有网友指出,即使可以证明“羊毛党”是团伙行事,也有一些用户是在未知情的情况下领取了100元优惠券。这些用户并未使用不被平台认可的违规方式交易,而是当作一次正常的福利领取,其行为并无不当之处。
但拼多多为了追回这次事件中的款项,已禁止所有用户使用领取的100元优惠券,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或许有失公平。
如何追责
就如何向用户追责的问题法律界人士的看法也存在分歧。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律师等人认为,拼多多因系统出现漏洞,以致产生巨额亏损,有权向利用系统漏洞诈骗优惠券的职业“羊毛党”索赔,而普通用户也应返还不当得利。
但另一些律师则指出,事件中普通用户根据拼多多的活动规则,成功提交订单,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已经成立。如果要对用户进行追责,需要说明其操作方式不符合双方协议的具体条款,而依据不同用户的情况,这种判断会很复杂,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在争议中,许多媒体援引以往发生的类似案例,指出为损失埋单的通常是企业自身。
如2018年11月,东方航空的应用程序出现漏洞,多条航线头等舱商务舱往返机票最低只需90元。事后,东方航空发布公告,表示漏洞是由系统维护产生,而售出的所有机票全部有效,旅客可正常使用。
拼多多此次涉及话费、会员、虚拟货币等商品,相比之下款项更难追回。而与此类似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的视频网站曾在2018年初出现“0.2元开通VIP”的漏洞,最终也选择了自掏腰包为错误买单。
就目前披露的消息看,拼拼多在系统安全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严重疏失,是事故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一方面,功能上线前未通过内部试运行,全面排除法律和运用上的漏洞;另一方面,在风险发生过程中,相应的报警、熔断机制几乎不存在,以致损失持续了接近10小时。
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让用户为企业的错误买单,也不合市场逻辑。
不管最终的处理方式如何,对成立3年就在美国上市的拼多多来说,此次事件都是一个严重的警示。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是否进行了管理系统的升级?是否因为过分逐利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
另外,就算拼多多能够追回订单款项,因此而造成的商业信誉损失,以及技术、管理问题对企业形象的冲击,在短时间内恐将难以挽回。这对于一个原本就因产品质量问题饱受争议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