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2018年专八中译德试题中的背景知识_风闻
常晅-南京大学德语系教师2019-01-22 14:48
今年的专八考试中译德试题考了一篇“当代丝绸之路”的小短文,全文如下: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象征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和平之路,它繁荣了一千七百多年。
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为基础,提出“一带一路”的新战略,它赋予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伟大梦想,因此它符合全球和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
不要看就是一小段小文字,里面涉及的点还相当多,所以想借这个东西聊几句翻译背景知识的问题。翻译背景知识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如何处理译文,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策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的是硬知识点,所谓硬知识点,可以理解成待译文章中出现的名词、概念、术语等无法绕开的东西;有的并不以“知识点”的形式出现,但是背景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义,避免误译。
这篇小文中的知识点颇多,随便举两类说明一下:1,人名地名类:这里面有张骞和西域;2,专有概念类:如:“一带一路”。
人名地名类专有名词在翻译中一般可以采取“零”翻译,也就是说,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拉丁化的转写:张骞直接写成Zhang Qian就行了,不过好多考生还是纠结姓和名的顺序,其实在德语文章中涉及到中文人名的时候,就是直接按中文习惯,姓前名后来排列即可。但是,零翻译要不要追加意译的说明呢?一般来说,人名必要性不大。但此处可能比较特殊,因为后面有个“出使”,如果实在不会说出使,可以使用比较一般的动词如besuchen,然后点出他的身份是Gesandter,也等于把出使的含义说出来了。比较令阅卷老师惊讶的是,很多考生可能不认识骞这个字,所以拼音写的五花八门,简单收集了一下,已经有了He, Jian, Wu, Yu, Shan, Xian, Yuan, Sai等十五、六种错误。
西域是地名,写成“Xiyu”是可以的,维基百科上亦有这个词条,不过我还是建议在这种小段翻译中,还是应该提供一个意译的解释,让读者能有比较直观的印象,否则Xiyu只是一个无意义的音节组合。意译法的die Westlichen Regionen(作为历史专有名词,建议大写!)。然而考生对西域的处理失误颇多,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讲连接欧亚的时候再展开说明。
像“一带一路”这样的热词,其实应该是每个外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必会词汇,实在不行直接套用英语的“One Belt, One Road”,在实际翻译活动中都是可行的。德语的正确版本应该是“Ein Gürtel, eine Straße”,这个不应该写错!包括大小写,标点和词尾等。更新的说法可以表述成:die Initiative der neuen Seidenstraße。结果很多考生“一路”写成ein Weg,而“一带”则花样百出,从Bund, Band, Streifen, Strich这种还算有些沾边的,到Bereich, Seide, Liegen, Region, Kreis等令人比较费解的。
这类知识点中,前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并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去权衡;而后者则是靠平时的背诵和积累。
另外一类背景知识则比较隐蔽,不以知识点的形式出现,但它们在翻译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文,并把握译文的措辞。上文中张骞出使西域是一个历史事件,在翻译活动中它要求我们去激活一系列背景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译文时少犯常识性错误。以下举一些考生在“出使西域”,“连接欧亚”以及“繁荣了1700多年”的误译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出使西域这里的误译最多,其中有把西域翻译成die westlichen Länder的,还有的同学根据后面的连接欧亚的意思,直接翻译成Europa besuchen,但是实际上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到达那里。这是中学历史的必修内容。请看下图:
又有同学把西域处理成Westchina, den Westen Chinas,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当时这些国家连汉的藩属都不是,西域纳入疆域是唐代的事情。(当然,个别同学在译文中直接出现了Dynastie Tang,结合上下文中的Reise in den Westen,我突然觉得这位考生可能把张骞和玄奘的事迹混起来了)
所以说,通过背景知识,我们对上述文本陈述的事实梳理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这条路可以连接欧亚。但张骞本人应该并没有到欧洲去!另外,张骞作为使臣,并不是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本人,所以用Staatsbesuch来翻译出使也是不妥的。我看到一个不错的译法Zhang Qian besuchte auf Befehl des Kaisers die Nachbarländer westlich von China. 这里出使和西域都没有直译,但都通过很好的背景知识把意思讲明白了。
“它繁荣了1700多年”,这句话很多同学在翻译时可能都没有停下来问个为什么。其实从时间轴上来讲,很值得想想。2000多年前出使西域就已经开辟了道路,为什么只繁荣了17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是前138年。距今2100多年,1700多年的繁荣,减一下,还有400年去哪儿了?换言之,这个1700年是哪一段时间?虽然历史上丝绸之路在战乱期间其实是时断时续的,但结合历史知识,1700年的繁荣,只能理解成是指自西汉至清初的一段时间,清代中国是闭关锁国,丝绸之路自然也就关闭了。也正是由于这段历史,我们的改革开放以及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才更显得意义重大。能想到这一点,那么所有把这里处理成“Seit 1700 Jahren blüht die Seidenstraße.”的考生都犯了错误,并且这里用seit的学生我粗略统计有近六分之一。
最后我自己把第一段译成:Vor mehr als 2000 Jahren besuchte Zhang Qian Xiyu, die Westlichen Regionen, auf Befehl des Kaisers und bahnte somit die Europa und Asien verbindende Seidenstraße. Dabei ging es um einen den politischen, wirtschaftlichen und kulturellen Austausch symbolisierenden Friedensweg, der in den darauffolgenden 1700 Jahren seine Blütezeit erlebte.
我承认,darauffolgend是我自己加戏了,不过总觉得这样上下文连贯更强,后文赋予新的生命意义上也更通顺。第二段没什么难点,我就不展开了。
其实阅卷中发现基础知识不牢,基本句架子搭不起来造成的错误仍然还是较大部分考生的主要矛盾!想想四年德语学下来,如果一篇中译德kaum Syntax und Morphologie,也是挺伤心的!本次的重点是背景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下周的推送我来说点语言表达和选词方面的问题。
最后再说两句:张骞这个使臣很多考生都处理成了Diplomat或者Botschafter,我都觉得意思各有千秋;但我心里一直在等待Gesandter这个词的出现,今天下午的时候,终于得偿所愿,然后能用出这个词的人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的学生在考完八级以后问我:现在不是在正式场合不称一带一路战略,而改称一带一路倡议了吗?我想可能是该文本形成较早,所以未及时更改,不过现在来译的话,按战略或者倡议都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