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事儿(四)——圣母那些事儿_风闻
吕华阳-公众号“夜语春秋”作者2019-01-24 16:25
(来源:微信公众号“夜语春秋”)
说起圣母,那不得不提的,就是《三体》里的程心——这个被人收养长大的孤儿,用她那博大的不可思议的爱心,成功让人类两次面对灭亡,而讽刺的是,她却最终成为了地球面对降维打击时,仅存的两名幸存者之一。
第一次,她面对三体星人的进攻,没有启动广播;第二次,她面对维德的研究,选择了终止。
然而由始至终,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过——从始至终,她只是懊悔于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丝毫没有去反思自己错在了哪里。更可笑的是,当她从罗辑口中得知真相之后,她甚至于去痛恨维德的遵守承诺而非自己的阻止。
换句话说,她觉得自己是因为负责而做错,所以不需要为做错而负责。
忍辱负重?确实是,可这辱和重不都是你自找的吗?
他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会感动于自己的忍辱负重。
这其实就是很多圣母的普遍问题:第一,随意承担自己完全超出自己能力的责任,第二,沉迷于自身承担责任的动机而自我感动,第三,以负责的名义对后果绝不负责,第四,以忠于人性的宗旨干出灭绝人性的事情,第五,以自己为典范让所有人跟着自己犯下前四条错误。
所以,总结一下——什么是圣母?通常来说,一个坚持去做没有好结果的好事的好人,就是圣母。
关于为什么会有圣母这种人群存在,好像很多大家都从政治历史经济等多角度分析过他们出现的原因,而相比起那些它们未必认识我而我则一定不认识它们的理论,我更倾向于将圣母的出现定义为……
吃饱了撑的。
事实就是这样,当你家里月入五万的时候,多远的亲戚来了,都能下馆子搓一顿,当你家里月入五百的时候,给自家孩子买块泡泡糖你也得咬牙半天——是你家孩子不如你家远房亲戚来的亲近?
当然不是。
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你吃饱了,而且还有余量。
圣母也是。
十字军时代的欧洲人大略不会想要和萨拉森们和平相处,里斯本条约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多半没心情对蛮人土著浪费感情,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英国人也应该不会对黑人有多深的同情心,从日不落手中刚刚脱离时的美国大略也不会对印第安人的悲惨境遇有什么同理感。
同情他们?开玩笑——圣城你打啊?金银你给啊?机器你开啊?橡胶你割啊?农场你送啊?茶叶你种啊?所以,比起同情那些“人肉机器”,如何使用他们才更能吸引那时的殖民者的兴趣——在自身财富积累尚未完成的时候,不把别人家的财富抢光就算道德高尚了,还用自己的钱养活别人……你死不死啊?
虽说殖民者发家的过程相当牙碜,可多少也是自个儿一刀一枪杀来的,而现在,这一切都不需要了——他们不需要去世界各地掠夺,因为祖先已经做过了,他们已经不需要和殖民地土著斗智斗勇,因为殖民地已经独立了,也不需要在美苏夹缝之间艰难求生,因为苏联已经解体了。
距离1991年最后一股可能引燃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被掐灭,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年,二十七年的平静生活,已经足以让他们忘记,自己现在享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了。
他们理所应当地忘记了那些财富上的鲜血与灵魂,并天真地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并藉此建立起了一种莫须有的优越感——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因为善良而有钱,然后又因为有钱而更加善良。
这种逻辑自洽,让圣母们不论何时何地都显得那么理直气壮且难以说服。他们总以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超脱了普通人,并且坚决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他们的想法来作为行事准则。
子曾经曰过,不怕信教的,就怕拉你入教的。
因为信教的最多就是自己斋戒茹素,可拉你入教的,不单要让你斋戒茹素,还得帮别人准备素斋白袍——为了这么神圣的事情,花点钱又怎么了?好吧,确实没怎么——圣母们很不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不愿意为了做好事而花钱,其他人也很不理解圣母们为什么花别人的钱花得那么顺溜。
然而圣母们显然是不愿意费时间考量别人的意见的,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世界的人类只有三个组成部分:理解自己的,需要自己帮助的,其他。
然而可惜的是,他们的篮子里,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五饼二鱼,而当他们当真肚子空空的时候,他们总还是会慌的——八月份,德国表示,要和那些担保让难民入境的德国居民掏点银子供养那些他们担保入境的难民,当初大手一挥担保一堆的居民,纷纷表示老子只负责担保,不负责其他。翻来覆去总结一下,就是你们政府这是在坑人,是骗子,总之难民要你养,钱别找我花——就是不知道,当再有难民需要签字的时候,他们还会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把字签下呢?
说实话,我还是蛮期待的。
可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圣母,多半也都是可以被物质基础所拯救的。只是这到底是时代的荒诞剧还是悲喜剧,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