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娃”不会让华人过得更好_风闻
叁里河-叁里河官方账号-2019-01-24 11:28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星爸爸
80后新移民家长疯狂“推娃”,其实是一种中国人的路径依赖,他们对少数族裔如何在美国生存这件事一无所知
80后在上学的时候被是这样被教育的,“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中考和高考这两次“改变人生轨迹”的大考之前,又会被告知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说”,然后父母和老师会给考生营造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备考冲刺阶段。
其实,一考定终身的口号并没有应验到大部分人身上。千军万马独木桥只能描述那几年的紧张感,掉下桥的考生们并没有淹没在河流里,复读上重点、读普通高校,甚至下海经商,都能获得比父母辈更好生活。
也许主要因为那个时期的社会还处于混沌阶段,各个阶层尚未形成,各有各的出路。但即使是刚刚摆脱贫苦生活、把读书当作子女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的老一辈父母,在当时也没有表现出 80 后父母眼下的焦虑。
上周关于美国家长推娃的文章在转了一圈之后,瞬间引起共鸣,激起不少家长的不安:没想到隔了一个太平洋,美帝华人家庭的教育还是同一个配方同一种味道,学区房、补习班、高价兴趣爱好和名校崇拜一个都不少。
不过,这篇文章所描述的推娃过程太过极端,贩卖焦虑的姿态过于明显。
在活跃度很高的华人论坛上,转载帖子下面不赞成这种鸡血式样推娃的家长还是占据多数,一个家长就说“因材施教,适当推推就好了,不用走火入魔”。但也有人表示“不是美国家长”,而是“新移民家庭” 在奋力推娃。
其实无论中美,中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操心更多都是常态。根据皮尤统计的数据,美国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参加课外活动要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子女,年收入 7.5 万美元以上的受访家庭中参加额外体育运动的比例达到 84%,3 万~7.5 万美元之间的家庭比例为 69%,3 万美元以下的则为 59%;至于志愿者活动和音乐、舞蹈等课外项目,参与比例也与家庭年收入成正比。
至于国内家庭,小升初、初升高,乃至于这两年幼升小和各种课外补习班的鸡血故事早已使家长焦虑到麻木。
而在美国,八零后第一代移民的子女站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父母的肩膀之上,起点是要高于 99% 同龄人的。他们作为同胞中的佼佼者的父母,按理说应该更容易拥抱自由开放的基础教育理念,但因为放弃一切离开了原生文化,移民来到新大陆之后,没有安全感的一部分精英父母们把推娃进名校当作救命稻草,重演了一次靠“教育改写命运”的戏码。
只不过这一次,重视教育的传统、中产阶级身份焦虑与新移民初来乍到那种危机感相叠加,使一些父母认为此刻的赌注要远胜于当年。因此,美国亚裔社区里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承受的压力是要大于国内同胞的。
可能是从自身的经历里总结出的经验,“快乐的童年”和 “快乐的成年” 无法共存已经是这类移民家庭的共识。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至于泯然众人(这个常用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普通水平及以下的娃),中、韩、印度裔为主的亚裔家庭把补习 -- 考试 -- 名校的路线完全照搬到美国。顺带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国内七零八零后一批大学毕业生移民美国,补习行业也慢慢在东西海岸的亚裔社区落地。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 2017 年的数据,纽约市 411 家备考中心超过半数在亚裔聚集的法拉盛和日落公园附近。西边加州的圣塔克拉拉和洛杉矶县等华裔第一代中产移民最偏爱的落地点,更是有 860 多家类似的补习点。
而在另一个华人留学的热门国家 -- 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里的亚裔补习班同样也是引起过社会讨论的议题。
英语班、计算机班、乐器班、领导力、SAT 补习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名师班等等,你能想到的科目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补习服务。更具体一点的还有常春藤名校冲刺班、名校访问夏令营、初高中及大学阶段不同考试的针对性训练,横跨各种领域。
最新的趋势是中文补习班,一部分有条件的家长会带孩子回国上国际学校,美国本土的中文教师也开始走俏,甚至出现国内一些老师拿旅游签证带娃去美国上幼儿园而自己顺便教中文的例子,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了。
在推娃一文火了之后,原作者又迅速推了一篇,里面总结了华人成功推娃的“简单粗暴” 公式:
名校鸡娃标配 = 好成绩 + 1 项体育+ 1 门艺术 + 10 项社会活动
这是西海岸华人推娃基准套餐,确切地说,是中产推娃的基准套餐。搭配兜售当然还有所谓精英的身份认同和阶级提升(保中争上)。“普通人的孩子才是快乐童年,精英子女都是苦逼过日子的“,一名家长如此辩解。
带着优于同龄人的条件来到美帝,中产父母不计成本以上流家庭的投入标准推娃的目标反而显得很朴素:让孩子“至少过上和爸妈一样的生活”。
曾经在 2011 年引起过激烈讨论的《虎妈战歌》一书中,亚裔虎妈狼爸的代表蔡美儿把“family decline”当作自己激进推娃的主要动因。虎妈的教育方式在国人看来可能并无多少可指摘之处,她的十大家规和一些刻薄语言在华人社会里不知道被多少家庭身体力行着。
更重要的事实是,虎妈成功地把上面那条粗暴公式走通了,验证了苦推能出高端娃的理论,也达到了“如此辛苦地推你,是为了让你过上和爸妈一样的生活”这个目标,而她的女儿在给 New York Post 写的文章里也表示“这种教育方式很成功,我以后也会是一个虎妈”。这给了很多移民家庭树立一个模板,在他们眼里,虎妈的成功是可以循环复制的。
于是,这部分新移民家庭就把自己的经历结合美国国情,将推娃做到了极致。除了在上面提到的各种培训班里练习刷题,兴趣班上打卡乐器之外,各种社会活动也一并展开。成绩当然是有的,华裔医生和律师越来越多,藤校、斯坦福校园里华裔比例逐年增高,湾区、纽约的优质公立里也是坐满了黑头发黄皮肤的学生。
如果把名校当作唯一的评判标准,这种教育模式从整体上来看是有可取之处的,哈佛、斯坦福等名牌高校里华人比例逐年增高,顶级公里高中坐满了亚裔学生。
但正如那边爆款文章最后提到的那样,父母能做的也就是把孩子“送”到 18 岁,“以后的人生还是要靠自己了”。推出来的高端娃,在父母放手之后能不能继续走好这条路却要打个问号。
未名空间站上前两天就有一个很应景的帖子讨论了 “中国移民家庭下一代的培养重点”。
在医院工作的楼主通过自己的观察对华人移民的第一代精英子女们做了评价,“总体上来说近几年亚裔越来越多”,但是能走到手术医生和麻醉医师这种高级职位的只有极少数人。而华裔实习生们虽然“非常聪明、学习刻苦”,但是在社交技能和兴趣爱好这种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软技能上却远不如外国甚至是亚裔同辈。
“在工作中不擅长或者更不没有意识建立 warm relationship……几乎不可能突破职业上升的天花板。”
而在评论区,很多网友也附和这种声音,指出身边一些非常优秀的家庭里,孩子却表现出与成绩不相符的冷漠和不近人情。亚裔群体天生的拘谨和内敛本身在西方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和个性的环境里已经是个相对的短板,父母亲威权式的培养和模式化的成长路径又再次强化了个弱点。
家家户户都按照公式来培养孩子,出来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好学生。
之前在哈佛诉讼案时,就有家长发问,每一个亚裔孩子都是科科高分加钢琴小提琴和一两项体育运动,回答起问题一板一眼千人一面,身经百战的招生官一看就知道“是推出来的娃,还是真正的牛娃”。而家长们挤破头都进的天才班,也是被“各种刷题加提前训练的娃所占据”,搞得“天才班里一片资质普通的早熟娃”,完全背离了本意。
其实,鸡血推娃的虎妈式教育是否能真正得到复制也是需要好好讨论一番的。
纽约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客上有一篇研究美国华裔育儿模式的文章提出一个发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间,华人威权式的育儿模式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父母本身靠谱的前提下,即使是通过强行灌输思想和刻苦训练学术技能,第二代也往往能够成功取得不错的学术成绩和社会成就。
但是在第三代身上,这种教育方式就会失效,甚至有负面作用。
其原因是,第二代子女在移民父母所代表的原生文化和美国文化同时熏陶下成长,他们即能理解父母为自己放弃一切来到陌生环境里重新开始的辛苦和所付出的代价,也能吸收西方文化的思想。而在第三代身上,完全西化的孙辈根本无法理解东方的教育模式,他们看待中式教育的角度就像美国人看待中国父母的角度一样,“正确解读中国育儿理念的方式在传递中消失了”。
也许刚刚移民的父母能够通过推娃避免眼下的阶级滑落,但是隔代之后,这种“衰退” 可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了。在华人论坛上,经常也能看见疑似新移民不解地提问“为什么很多 ABC 明明家长非常的优秀,自己却像白人一样平庸呢?”
这里的 “家长很优秀” 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通常理解中湾区华人是在美华裔社区里收入和学历程度最高的一群人,同时也是推娃努力程度最高的一群人。 尤其是移民第一代的成分以上世纪祖国大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为主,本身就是以中产或准中产的身份留在美国的。他们的第二代成绩好,收入高本身本身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信你你看东海岸的纽约。经过了几代的美国化之后,少数族裔群体中贫困最高的亚裔群体。是他们离开祖国太久忘记了“推娃”的种族技能了吗?不是的,华裔同时也是纽约精英公立学校里占比最高的群体,在课外补习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下一代。
两者结合看,似乎是得出通过提高成绩进入高级学校改变命运的作用是不足以和阶级本身的力量相提并论的。而且现在很多被推的移民二代也完全美国化了,表示即使停止推娃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将无法达到自己本身的高度,为了给子女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也愿意接受这种“阶级滑落”。
然而所谓平庸就一定是中产们所害怕的“阶级滑落”了吗?根据国家大学和雇主协会的数据,2016 年美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是 5 万美元左右。而在皮尤 2018 年的统计中,加州家庭年收入达到 7.3 万左右就能归为中产,一个由两名本科毕业生组成的两口之家就能轻松超越这个水平。
可见从长周期来看,推不推娃对是否会造成 family decline 是毫无影响的。
在之前上海国际学校的文章里,我们就说过,目前大城市中产中的一部分人在教育上向富裕阶层看齐,进行不计成本地投入,由此产生的焦虑只不过是自讨苦吃罢了。而这次通过爆款推文号的内容来看,更像是一场补习机构的推销广告,实际上,这位博主的另外两篇推娃文章也都是某个夏令营和在线英语产品的营销文。
可以说在教育这件事上,中产们除了自产自销外,还学会出口转内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