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18年历史学新书(46)_风闻
史学研究-史学研究官方账号-2019-01-24 07:45
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年: 2018-6页数: 436定价: 330.00
本书讲述了中国这一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文明直到今天如此巨大的历史跨度里,地理地貌发生的巨大改变。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安定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方殖民入侵、内战所打断,而在现当代工业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地景观再次进行强有力的重塑,这其中有令人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人忧虑不安的眩惑。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已出版《秦汉交通史稿》《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社会意识研究》《秦汉交通史新识》《中国蜀道·历史沿革》《秦汉交通考古》《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中国古代交通文化论丛》等学术专著40余种。
隋炀帝
作者: [美]熊存瑞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副标题: 生平、时代与遗产译者: 毛蕾 / 黄维玮 出版年: 2018-12定价: 66
本书熊存瑞教授的博士论文。关于隋炀帝的研究,国内虽已出版若干学术类著作,但该英文版的著作,与国内论著以传主生活的时间和事迹为写作顺序的结构不同,尤其从第六章开始的专题讨论部分,对隋朝的政治、经济、礼制、宗教、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阐述,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可以补国内学术研究之缺。
熊存瑞(Victor Xiong)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博士,美国西密执安大学(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历史系中国中古史研究著名教授。《史通》的英文译者,著作有《隋唐长安》 (Sui-Tang Chang’an (583-904) : A Study in the Urban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隋炀帝》(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His Life, Times, and Legacy)、《中国中古历史辞典》(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edieval China)、《古代洛阳》(Capital Cities and Urban Form in Pre-modern China: Luoyang, 1038 BCE to 938 CE)等。
宋本群經義疏的編校與刊印
作者: 李霖 出版社: 中華書局出版年: 2018-12定价: 78.00元
所谓“群经义疏”,是指唐代孔颖达、宋代邢昺等人为儒家经书所撰“正义”和“疏”;宋本义疏包括宋刊单疏本、八行本、十行本三套丛刊;编校与刊印则涵盖了版本从孕育、诞生到面世的全过程。本书具体讨论群经义疏这三套丛刊,各自选择何种底本,如何编纂,怎样校勘,刊于何时何地,曾刻几种,在何时何地补版,文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约到何时不再印刷。期待通过这些研究与思考,对义疏读者有所裨益,同时对“书”的生命历程获得更丰富的理解。
李霖,1983年生,山西太原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借助文献学的方法研治中国经学史。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作者: 宋杰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年: 2018-11定价: 238
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书作者对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军事重镇、军事方略进行细致考索和论述,对三国时期战争的路线、关防、部署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一部有特色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研究专著。书中绘制了52幅战争地理图,具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
宋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經典秩序的重構
作者: 魏綵瑩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副标题: 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出版年: 2018-12-11页数: 544定价: NTD650
魏綵瑩的博士論文:《經典秩序的建構: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採取不同於以往的切入視角探究廖平的經學與思想。廖平以研究經學、實踐孔子之道為本願,他以經典面向現世理論最大的特點,就是思考如何讓「孔子」走入當下的世界,以經典規劃中國與世界的秩序,因此廖平的「世界觀」就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本論文從兩個層面切入探討,首先是廖平如何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用孔經重構世界秩序廖平的思想所展現的,是另一種如何為中國定位的典型。他要以三綱為精神、〈王制〉為架構的天子--諸侯體制普及於世,讓世界成為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倫理共同體。也因著中國有三綱倫理為主體的經教,故能成為世界的「諸夏」,立足於中心的地位,從來不曾被邊緣化。
因此廖、康兩人的孔子改制內容並不同調,本文的研究也點出了近代《公羊》學者內部思想、政治理念的多元面相。 本論文呈現的第二個層面是廖平的學術所表現的時代性。例如對陰陽五行宇宙觀的新銓說方面,他已經大力表現了對氣化宇宙觀知識系統之質疑甚至否定,之後的古史辨派學者會用學術史的眼光重新考辨陰陽五行學說的來歷,也是源於本有學術權威的崩潰,廖平可說是站在承先啟後的位置。總之,擺盪在原有的信念與西學新知之間,廖平的學術體現了西潮蕩擊下的傳統學術、思想與信仰變遷的軌跡。
魏綵瑩 原名魏怡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現為博士後研究人員。關注領域為近現代經學史、學術史、思想史。著有《世變中的經學:王闓運《春秋》學思想研究》及學術論文數篇。
香港西醫發展史
作者: 羅婉嫻 出版社: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年: 2018-11-9页数: 432定价: HK$118.00
首本香港西醫發展史的通論式著作 香港是否在殖民早期即大力推展西醫?本地華人在接受西醫的過程中有否出現衝突,最後又如何妥協? 雅麗氏紀念醫院、香港西醫書院的成立,對香港西醫的本地化進程有何重要影響? 1894年香港鼠疫的爆發原因為何?
1950至1960年代香港的肺結核傳染有多嚴重?這些疫病如何改變了香港西醫體制的發展? 今日香港西醫的醫療水準,深獲世界認同,更是亞洲地區醫療服務和設施最為完善的地方之一,這當中有着怎樣的歷史發展軌跡?政府又扮演着甚麼角色?本書運用大量一手原始檔案,如香港政府憲報、立法局議程、殖民地醫官報告、醫療報告、殖民地部與港督的往來通信等,重新拼湊出西醫在香港從殖民早期到醫院管理局成立這一百五十年間的發展歷程。目前有關西醫在香港發展的研究,大都以個別醫療機構或疫病個案為主,從宏觀視野研究的並不多,此書誠為首本香港西醫發展史的通論式著作。
羅婉嫻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講師。主要研究香港、新加坡及近代中國的醫療史。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
作者: 伊莎白 柯临清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标题: 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出版年: 2018-12定价: 58.00
本书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
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伊莎白(Isabel Crook),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多伦多大学荣誉博士。1938年获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辅修人类学。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2年与英国记者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在英结婚。二战结束前夕,曾入伦敦经济学院(LSE)攻读人类学博士,后因夫妇同赴华北采访并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中断学习。
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他们夫妇曾合著出版《十里店》二卷(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 Mile Inn; Ten Mile 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阳邑公社的头几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女性研究项目的策划者。
工地社会
作者: 刘彦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标题: 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革命、集体主义与现代化出版年: 2018-11定价: CNY95.00
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集体化时代,大型水利工程何以成为可能?本书以1958~1962年甘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兴修为例,综摄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学的解答。本书勾勒了一个为引洮工程修建而结成的特殊的“工地社会”,描述工地上具体而微的各种生产与生活实践,以此来揭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交互作用的日常图景。
刘彦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地方知识与自然阶序
作者: 李如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标题: 华西的植物研究与人类学出版年: 2018-8-1页数: 224定价: 69.00
既往的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研究表明,中国人类学的早期研究一度繁荣,一些学科史的研究者认为该时期内中国人类学曾出现过“南派”、“北派”与“华西学派”。本文以1920~1937年间任职于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学者在华西展开的博物学活动中的植物研究为主要考察对象,旨在探析华西人类学研究的博物学基础。
在将植物研究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景中考量之后,笔者发现,华西协和大学的植物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该区域展开的人类学研究密切相关,在与同时展开的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互往来中,植物研究从一开始便与华西的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此后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延续。
李如东,男,彝族,贵州六盘水人。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人类学学术史,中国西北与中亚民族研究。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讲师。
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
作者: 李竞恒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8-9定价: 60
本书稿主要从先秦史和考古材料角度切入,围绕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代中国各地关于龙、凤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先秦史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石堆龙到红山玉龙、濮阳蚌塑、东部滨海区域鸟夷文化圈、二里头绿松石龙、铜牌龙、殷代卜辞所涉凤鸟信仰、铜器所见龙纹的世界观到西周、东周伴随政治文化变迁,龙凤文化的各种形态。最后,从思想史角度考察了东周时代中国“轴心突破”大背景下龙凤文化含义的变迁,最终从巫觋的世界观中脱离而出,成为儒、道、墨等诸子人文观念中的象征符号。
李竞恒,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著有《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研究》、《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参与合著《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在《读书》、《文史知识》、《原道》、《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无情之战
作者: [美]约翰·W.道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副标题: 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强权原作名: war without mercy:race &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译者: 韩华 出版年: 2018-12页数: 440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人看来,太平洋彼岸的岛国日本生活着一群“小男人”。这些人时而恭顺,时而好战,是原始人、幼童和疯子的综合体。 相反,在日本看来美国才是威胁亚洲的魔鬼和野兽。日本作为神选之民,有责任带领亚洲其他国家抗击列强,吊民伐罪。 种族主义一旦成为战争工具,其威力堪比任何枪炮,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精心设计的宣传策略下,种族偏见助长了暴行,暴行又煽动起更严重的种族仇恨。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种族主义并未消失,反而扎根于现代社会,伺机再次燃起战火。为了将人们从种族主义和战争的恶性循环中解放,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约翰·W. 道尔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我们剖析并展现出了“二战”中日本和美国间的那一场“无情之战”。
约翰•W•道尔(John W. Dower) 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美国历史学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近现代日本史和美日关系,是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著作多次获包括普立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重要学术奖项。他的《拥抱战败》获普利策奖。
Women and Politics in Wartime China
作者: Vivienne Xiangwei Guo 出版社: Routledge副标题: Networking Across Geopolitical Borders出版年: 2018-12-4页数: 236定价: GBP 115.00
Focusing on Chinese elite women as a special socio-political group, this book places the sophisticated networks they formed in the shifting geograph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paces of wartime China, where their political engagement, knowledge-making, and network-building in support of ’national resistance and reconstruction’ (kangzhan jianguo) unfolded.
By examining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networks as an unsettled, fragmented process - a process that lasted through the extended wars and upheavals in China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50s and that moves beyond party ideologies and geopolitical borders, the book seeks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war, politics, and gender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Vivienne Xiangwei Guo is lecturer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Exeter,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