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少宇:2018——外交“有”小事元年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外交无小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据说,这是在1949年11月8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对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的谆谆嘱托,要他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旧中国积弱积贫,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需要在全世界争取形成统一战线,而新中国的外交干部绝大部分并无经验,“外交无小事”是必要的准绳。
然而常年累月下来,“外交无小事”不仅从过去的特殊岁月传承至今,还从外交系统溢出,各行各业只要是有与外方打交道的场合,负责人往往会对下面的人来上这么一句。
狭义的“外交”原则,被放大到广义的所有“对外交往”上。
你有没有见过,办事的人因为“外交无小事”,对各种并不重要的细节反复推敲,改来改去?
你有没有听说过,要押金要不回来,假扮外国人写封邮件,瞬间就搞定了?
因为“外交无小事”被滥用,以至于有些人已经对这句话满腹牢骚。
有趣的是,2018年外交部倒是给出了不同的方案:“外交”是有“小事”的。
在回应杜嘉班纳辱华风波时,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本质上不是外交问题,中方也不希望其上升为外交问题,与其来问外交部发言人,不如去问一问中国的普通民众,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外交部的回应,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火药味,但理应入选年度十佳,因为一下子点透了,把刻意拔高成“大事”的问题,打回了“小事”的原型。
不能再用旧思维看中外互动
首先,中国民众有相当的自由,对涉外事务表达观点。中国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包办一切。
外界一遇到事情就盯着政府问,显然只是遵循了一种“妖魔化”的思维定式,仿佛抵制、批评背后都有中国政府的影子。
在部分外媒的渲染中,中国民众没有独立思想,千人一面,只要政府一声令下,就会集体戴上欢迎外宾的笑脸;换一个命令,就变成怒目圆睁,抗议抵制。
只要在中国住上一阵子,和普通老百姓有真诚的接触,就会发现事情不是这样。可架不住有些外国记者,即使身在中国,也要继续贩卖那些错误认识。
其次,由于大强度的人员流动、信息流动,中国民众对外界的认识,也有了飞跃。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最初的情绪波动之后,人们对于各种“辱华”事件也能够有理有据地展开更多讨论。
比如,一个拉美人做“眯眯眼”是否刻意辱华,还是无心之失?中国超级英雄被设定为傅满洲之子,如何看待?
同样地,中国政府要统一这些观点,显然也是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抵制也好,谅解也罢,远征、对喷,都只是民间的“小事”。
中西民间的碰撞才刚开始
除了杜嘉班纳风波,2018年还有一件涉外“小事”引发广泛争议:瑞典旅店事件。外交系统在这件事情上是出手了,但仅限于瑞典官方在处理过程中不合常规之处。
而关于旅客、酒店对错的是是非非,并没有过多干预,基本上停留在民间的“小事”状态。
这件“小事”同样值得玩味。
国内关于酒店风波的舆论高度多元化。许多人认为首先是中国旅客行为欠妥,自己的入住都还没有完全处置妥当,出门转一圈就带回来一个陌生中国女性,引发酒店的警惕和不满很正常。但也有人理直气壮地说,出门在外,就是应该帮助同胞。
许多人认为旅客后续的表现完全是“撒泼打滚”,但也有人觉得看见家人可能有恙,孝心、亲情使然,可以理解。
在网友们的你来我往中,似乎隐隐浮现一种“中国意识”。从中国人的思维出发,探讨当时中国人的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但真要把它在中西差异上拔得太高,反而“大事化”了,脱离了现实。
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历史与西方有诸多不同,可仗义、尽孝这样的美德并非中国独有。
西方不是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从教会传统的救助到“白左”帮助穆斯林难民,有些“善心”都能超乎大多数国人可以接受的范围,甚至让你“瑟瑟发抖”,细思恐极。
习惯、理念的表现,还与环境有关:环境不同,交往边界自然发生变动。比如出国在外,基于个人安全也不应鼓励与陌生人(无论国籍)过多接触,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以免被毒贩或其他犯罪分子利用。
甚至接受帮助也要保持清醒。女留学生在海外孤立无援时,因为得到帮助(同样无论国籍)而感激,萌生感情,最终却被欺骗,也是常事。留学生群体里,这种故事一把一把,就不展开了。
西方民众与血亲的关系,未必符合“冷漠”“疏远”的标签。国内对当事人呼天抢地的多元评价,也反映出“孝道”对某些行为的解释并不能赢得公众的认可。
中西民间在初步交往之后,形成了一些“标签化”的印象,但随着交流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则将进入碰撞的新阶段。
出国的人从外交官、学者,扩展到高学历学生、商人、富裕的游客,再到低龄学生、大爷大妈,西方所见的中国人,其面貌越来越多样。
双方都会逐渐认识到,虽然总体上中外有别,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多样化的,西方人或其他国家、族群的人,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在这种去标签化的碰撞中,在一堆“小事”产生的多元化认识中,可能会慢慢重新浮现出新的“总体印象”,但将与过去的刻板印象大为不同。
从反对辱华的“底线”,到商店、酒店的管理方式,也都可能在“小事”中逐步带上与中国人碰撞后留下来的痕迹,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中国人的观念、习惯。
当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没有必要过多指责酒店事件的中国当事人。
一提“外交无小事”,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自己在外国人面前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国家的形象云云,这自然小不了。从这个标准看,酒店事件中国当事人的行为怎么说都是有损形象的。
但“外交有小事”的基础,正是交流规模越来越大,维持一个固定的刻板印象,越来越难。负面个例对整体印象的破坏力,也会降低。当事人确实是中国人,却不能代表全部,而只是中国人的一部分,可以让“小事”止步于“小事”。
西方有些人,想要维持对中国人刻板的旧印象,无疑是徒劳的;有些中国人要维持“无小事”的旧习惯,一涉外就“神经过敏”,也是白白劳心劳力。
至于夸大中西区别,拔高成新的“标签”,既正中某些西方人的下怀,也和“小事”碰撞增加的大趋势不符,更有可能背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愿。
中国的体量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在内的全世界,都要慢慢习惯各种各样的中国人不断向外“自然生长”。
而曾强调“外交无小事”的周总理,看到在中国国力增长的支撑下,对外交往空前繁荣,甚至能够向“外交有小事”转变,想必也会感到欣慰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