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努·安瓦尔:中国崛起改变欧洲地缘政治格局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在成功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它也逐步站上了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今天的中国比过去更加雄心勃勃,其目标不仅是成为地区强国,更要成为全球大国。
2017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中国通过经济渠道在世界许多地方扩大影响,同时也对外输出政治影响力。在中国模式最积极的支持者口中,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异于西方民主模式的选择方案,而这正使得许多西方分析人士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强国。
中国的叙事已经对埃及、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菲律宾、苏丹、土耳其等许多国家的政府产生了影响,这些政权大多被西方称作“非自由主义政权”。最新的情况是,中国在塞浦路斯、捷克、希腊、匈牙利、马其顿、黑山、波兰、葡萄牙和塞尔维亚等欧洲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中,上述部分国家成为了中国在欧洲的据点,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成了中国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中国为了平衡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整体提升中国在欧洲大陆的存在。
中国已经成功塑造了一种新的叙事——如今在捷克和希腊等国,媒体和政治精英们谈论中国的方式,已经与过去20多年完全不同。它们与中国建立了新的联系纽带,当地的商界与中国企业密切接触;当地记者前往中国采访报道,普通百姓也开始在各大中院校、孔子学院或中国文化中心学习中文。
在过去的两年里,欧洲政策和学术界开始大量关注中国越来越强势的地缘经济。面对中国对能源、交通、港口、机场施等领域,尤其是信息与数字科技产业的兴趣,欧洲内部展开了热议,因为中国可能通过这些领域对欧洲社会产生更强大的影响力。
据美国研究机构荣鼎集团统计,2016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从上一年的200亿欧元飞快地跃升至360亿欧元。在多数情况下,欧洲欢迎此类投资,因为中欧双方都是这段贸易关系的受惠者。
地区性趋势
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呈现出较强的地区性趋势。在东欧,中国投资的重点是巩固欧洲大陆和东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联系。在南欧,中国企业参与了自欧元区危机期以来的私有化浪潮。例如在葡萄牙收购港口、航空公司、酒店,以及主要电力公司的股份。此外,中国还在危机期间向希腊提供了宝贵的资金。
在德国,中国主要投资高科技企业,部分德国企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中国达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帮助中国进一步实现工业技术自给自足。2018年2月,吉利收购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近10%的股份,德国有关机构对此倍感警惕。中国媒体将这桩交易描绘为中国企业的胜利,这没有起到好效果。
除此之外,中国也在动用金融实力换取政治影响力。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希望他的国家能够成为中国在欧洲“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去年,希腊曾在联合国论坛上阻止欧盟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在“南海仲裁案”沸沸扬扬之时,匈牙利和希腊制止了欧盟对仲裁结果表示支持。面对这种情况,谨慎的欧洲人自然会感到紧张。
中国最终想要的是什么?将中国的种种行为过度归因于某种宏大战略可能是错误的。中国不像俄罗斯,它对瓦解欧盟没有兴趣。恰恰相反,欧洲的开放和富裕在中国看来都是有利因素。
曾经有一段时期,中国考虑过欧洲是否可能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伙伴。2003年,法德极力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当时中国乐于见到西方世界内部发生分歧。中国也曾努力学习欧洲特比是北欧国家的社会市场模式,是这股学习热情并没有持续下来。如今中国乐于向各国大使和来访的欧洲领导人指出西方的失败之处。
中国领导人从未忘记他们的根本目标,那就是使中国成为其它国家不敢妄议的现代化超级大国。在中国的愿景里,欧洲是一个富足而富有创新力的地区,并且能够助力中国实现其目标。相比之下,中国更在意美国,认为美国作为一个衰老且怨毒的霸权国家,有可能阻碍中国的道路。中国一度在某些领域将欧盟视为潜在伙伴,甚至是某种模范,但现在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欧洲了,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超级市场,随时可以从中提取利益帮助中国崛起。这样做能防止西方团结一致遏制中国,部分抵消中国外交政策面临的阻力。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性行为体,其雄心超越了地缘经济范畴。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其它地方——甚至也包括美国——都需要重新评估这种新的情势。尽管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最终可能会促使中欧改善关系,但中国仍然会从竞争性角度看待中美关系。
当前的形势对欧洲提出了挑战。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欧洲如果不能遵循习主席的箴言,抓住“汲取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那便是愚蠢的。
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尽管中国国内对本国的国际定位存在争议,但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实现远大抱负充满信心。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了中国的国家实力:“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观察者网张成译自《亚洲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