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获中国2018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共有5位外国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Sir James Fraser Stoddart)也在微博发文庆贺。
本文图自微博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SirFraserStoddart 1月9日在其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我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来自中国国务院总理颁发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证书。同时,在另外一个场合,获得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授予的奖章。
另据科技部消息,本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授予了5位外国科学家。
一. 简·迪安·米勒
Jan Dean Miller
美国
简·迪安·米勒,男,1942年4月生,美国籍。美国犹他大学艾弗·托马斯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由云南省提名。
米勒教授是冶金和矿物加工技术领域著名科学家,在国际上第一个将矿物三维CT扫描技术应用于矿物结构解析和资源回收,迄今出版专业书籍9部,发表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曾获美国采矿、冶金和勘探学会杰出会员奖、云南省政府外国专家彩云奖等。
35年来,米勒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冶金与矿物加工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先进矿冶技术和发展理念带到中国。长期坚持与矿冶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开展合作,帮助成立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米勒教授在犹他大学为我国培养包括博士、硕士等中青年领军人才在内的留学人员及访问学者150余人,开展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中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等700余人。在浮选表面化学基础理论、高分辨率X射线显微层析软件开发及应用、喷气式水力旋流浮选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矿-水界面的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原创性工作。他与昆明理工大学等合作,为我国西部中低品位冶金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回收、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低品位钾矿高效利用及盐湖资源利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显著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资源利用率提升,有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现代矿冶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
James Fraser Stoddart
英国/美国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男,1942年5月生,英国美国双国籍,有机超分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曾获得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提名。
斯托达特教授是全球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他创造性地发展出了机械键——一种基于分子机械互锁结构的全新化学键,并成功合成了人工分子机器。斯托达特教授所提出的机械键概念成为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化学领域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斯托达特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中美科技合作,他积极与我国学者开展分子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显著拓展了中国分子科学领域学者的国际视野,有效促进了中国分子科学研究机构的国际交流,极大提升了中国分子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望。他在中国捐资设立人才基金,专门用于鼓励更多优秀的中国年轻人才从事化学领域研究;他积极推动在我国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为我国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一流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多次向我国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建言献策,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提升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三. 朱溢眉
Yimei Zhu
美国
朱溢眉,男,1952年5月生,美国籍。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终身教授,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前沿电子显微学研究所创始人、所长。由中国科学院提名。
朱溢眉教授是世界电子显微学领域的权威和领军人物,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学家。他在尖端显微物质结构测试设备和分析方法领域取得重要开创性成果,推动了物理、化学和材料等学科发展,提升了人类在原子尺度、超快时间分辨、表面及原位物质观察的水平,迄今共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引用18000余次。他多次受美国政府委派组织科学设备方向蓝图会议,为世界基础科学仪器和设备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获美国显微学会的最高学术奖励“杰出科学家奖”等。
朱溢眉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美政府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受美国能源部委托,他多次组织高规格超导和量子材料领域双边研讨会,开辟了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能源部全新合作领域与机制。他积极促进双边科研合作, 为中国原子尺度表征和电子显微学领域技术发展以及多个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平台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成功组建了“中科院功能氧化物材料与应用国际创新团队”和“中科院卢嘉锡国际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搭建了全球领先、国内首台两百千伏超快四维电子显微镜,上海交通大学搭建了世界首创三兆伏、飞秒量级超快电子显微镜。多年来,他指导培养了众多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子显微学、凝聚态物理和纳米材料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领军人才。
四. 彼得·乔治·布鲁尔
Peter George Brewer
美国
彼得·乔治·布鲁尔,男,1940年12月生,美国籍。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资深科学家,曾任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所长。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07年分享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2016年获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海洋学最高荣誉莫里斯·尤因奖章,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由中国科学院提名。
布鲁尔博士是国际知名海洋地球化学家,开创了海洋酸化研究,提出了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的新观点,并在世界范围内领导海洋科学考察。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11篇发表在自然或者科学杂志。
近十年来,布鲁尔博士一直致力于与我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交流。从邀请我国科学家参与美国深海探测航次到分享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的深海研究经验;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到参与“发现”号深海ROV机器人设计、建造和应用,布鲁尔博士一直在推动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他与我国科学家联合开发深海原位探测技术,首次发现深海沉积物中甲烷的浓度被低估了约30倍,被自然和科学杂志同时报道和正面评述。在他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深海极端环境与特殊生态系统创新国际团队,取得了大量合作成果,包括使用我国深潜器平台和自主研发的系列原位探测技术,在南海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并在自然界中发现存在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引领了西太平洋深海科学发展。除中国科学院以外,布鲁尔博士还和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个团队有深入合作,推动了中国深海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五. 孙立成
Licheng Sun
瑞典
孙立成,男,1962年8月生,瑞典籍。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首席教授,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由辽宁省提名。
孙立成教授长期从事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科学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在高效水氧化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以及光解水制氢分子器件设计与制备等领域取得了令国际同行瞩目的科研成果。他是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德国Wiley期刊ChemSusChem编委会主席,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沃尔玛克奖、国际先进材料协会智能能源技术奖等国际奖项。
从2000年起,孙立成教授开始与中国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他在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从海内外引进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分子催化水氧化等前沿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合作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在解决人工光合作用关键科学问题方面,研制出目前效率最高的水氧化分子催化剂;提出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新策略,为研制高效稳定的人造树叶奠定了基础。他建立了该领域中欧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渠道,为我国培养、锻炼和输送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他与李灿院士共同发起并成功主办了五届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 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在他的积极策划下,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多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研合作,推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化进程。18年来,他搭建了一条国际科技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推动了我国人工光合作用研究在国内普遍开展,为中国站在该领域的世界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