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解读磋商成果需要正确的战略心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2019年1月7日至9日,中美最新一轮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在北京进行。磋商引来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如何解读磋商成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这是2018年美方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摩擦以来的最新进展,也可以看作是更加宏观层面的中美战略博弈的最新表现。解读磋商成果,以及展望未来发展,需要正确的战略心态。
这种战略心态,建立在人们最近经常提起的《论持久战》等经典战略论述中所清晰阐明的分析框架基础之上,以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为支撑,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论持久战》这本经典的著作,伴随中美战略博弈的深入发展,日趋引人注目。同样的,人们就应该记得,《论持久战》的问世,正是针对当时面对日本对华侵略战争,国人中弥散着的“速败”、“速胜”两种错误认知而提出“中日较量是持久战,最终必然属于中国”的战略论断。对《论持久战》的学习和解读,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展开。
毫无疑问,中美战略博弈是一场持久战。但人们同样必须记住,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具体议题领域,必然也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博弈。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
从基本的概念上说,此次中美在北京进行的是“磋商”,而非“谈判”;磋商是谈判的实质性阶段,目的在于认清分歧存在,以及对导致分歧的原因进行讨论,以谋求建立共识。中方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完美地阐释了“磋商”的含义:
“1月7日到9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双方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为解决彼此关切问题奠定了基础。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
这段声明如何解读?
1、整体基调是“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这可以解读为双方初步形成了某种不再继续升级,尤其是不再单方面升级的共识。但这种共识是否稳固、能够持续,更多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后续发展,取决于美国领导人的个性特征,取决于美国领导人能否协调其团队内生的不确定性。
资料图:东方IC
2、磋商的对象“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这可能是在技术层面上最值得留心的细节之一。因为这意味着中美双方开始把看似宏大的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细分,将其拆解为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这同样意味着可能形成先易后难的解决路径,梯次解决问题;这同样意味着至少此次磋商阶段,双方,尤其是美方,都开始表现出了务实解决问题的诚意,而不是坚持具有显著霸凌和单边主义色彩的捆绑解决。
3、磋商的过程是“广泛、深入、细致的”,这个是对关起门来磋商的房间内真实发生的事情的精准描述。此次磋商报道中各路媒体聚焦于延长了时间,而具体谈判方则坚定地守口如瓶。
其实“广泛、深入、细致”这些形容词充分反映出了某种可以猜想的场景:大家认真、务实、细致地就一个长长的清单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礼貌而坚定的磋商。或者说,从7日关起门来一直耐心地吵到了9日,没有一方做出什么大幅度的让步,大家都在为各自的国家利益锱铢必较地认真磋商着。
4、磋商的主要结果和成效是“增进了相互理解,为解决彼此关切问题奠定了基础。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磋商不是谈判,中美双方认真关注的是如何保障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谈判而谈判,不是为了磋商而磋商,更不是谋求达成某种匆忙的成果。以后有的谈了。
“相互理解”和“彼此关切问题”的字样,充分说明了此次磋商不是“美方给中方布置作业”的单向模式,而是中美双方相互提出要求和问题,然后进行磋商,并谋求近似对等解决的过程。“奠定了基础”这样的表述,意味着距离达成最终成果,仍然有着可观的距离。
在磋商结束之后,中国政府的心态,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康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看见:
“我可以确认,中美经贸磋商已经结束,磋商的结果我相信很快就会发布。至于这里面是否包括下一轮磋商什么时间、怎么举行,也许发布的消息里会有。”
“我刚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已经说了,正式的结果很快会出来,大家稍安勿躁,可以等待正式的结果。但我相信,如果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不仅对中美双方都有利,我相信对世界经济也是一个好消息。”
这就是通常说的“不卑不亢”,“有利有礼有节”。这是与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相匹配的:本来在2018年的6-8月间,至少有两次,明确信息显示已经达成了某种解决方案,结果美方无止境的要价以及建立在对华误判基础上的鲁莽行动,导致了事实上已经被避免的中美贸易摩擦最终发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确立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利益观、角色观基础上的大国国民心态,保持充分的战略定力,淡定从容地看待和理解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的磋商。
在更加宏观的中美战略博弈的问题上,就更加需要确立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正确心态,既能够在黑云压城的某些时候,胜似闲庭兴步地对待偏好投机性极限施压的对手;也要能够正确理解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战略博弈的具体特征,避免从纯粹的形式化的方式和话语上去机械地理解当下的大国战略博弈。
具体言之:
1、必须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化、复杂化以及不确定性,形成充分的认识,在思想、心理和能力上,形成足够的挑战。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实力高速成长,欧美传统发达国家发展动力相对减弱,以及政府能力非对称发展导致的。除非中国做出不再发展的承诺,否则欧美国家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一定会对中国的成长表现出某种排斥性的非友好反应。另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欧美国家确实愿意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和策略。
对所有不偏好中国选择“自我了断”的人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中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为此做好足够的准备。认为一次磋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不成熟的。
资料图:东方IC
2、必须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并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让君子言利变成了比较尴尬的事情,但当代国际体系是奉行小人文化的欧美国家建立的,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奉行自我中心主义,就是理性和理智的本质。谈判和磋商,就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中方需要克服战略文化差异的影响,选择强势行为体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谈判和磋商。中国民众要学会用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衡量中国的行为,更不要用西方教科书,或者是外星人的利益,来衡量中国的行为。
3、必须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选择偏好。
无论措辞如何华美,无论包装如何精致,欧美国家主导建设的国际体系遵循的是强权即真理的原则。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国家利益是以肌肉为保障的,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拿不到。这类不怎么符合自由主义小清新的话语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民众的常识。
那些因为小孩出国不方便就认为中国应该无条件答应美国要求的;那些认为美国战略施压构成在中国搞民主化推墙战略机遇的;那些认为美国一发话中国就要跪下深刻反省的……这些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时空环境下形成的错误认知,伴随着时间的流失,将因为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而被梯次淘汰。
磋商只是一个小小的节点,更艰巨的挑战和考验还在前面,但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