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石:中国古代一直嫡贵庶贱?大批庶出表示不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越石】
随着电视剧《知否》的热播,嫡庶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影视剧中,女主角盛明兰因为庶出的关系而不受父亲和嫡母待见,甚至被嫡母赶出家门,继而引出了和男一号顾廷烨的情感纠葛。在关于古代小说的创作中,很多作者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往往会刻意突出“嫡庶矛盾”,过度渲染嫡子嫡女与庶子庶女的矛盾,有的兄弟甚至如仇敌。很多人受到影响,以为封建时代非常看重嫡庶,认为庶出卑贱如狗,嫡出尊贵无比。
网络上甚至产生了“嫡庶神教”这个群体(言情小说受众主要以女性为主),在她们看来大臣家的嫡子甚至可以鄙视皇家庶出的皇子、王公将相的女儿会因为受到嫡母的压迫而被迫卖入青楼。不可否认,封建时代围绕权力、家产继承权嫡庶子女之间会产生一些矛盾,但绝对不是如网络上大多数言情作者所渲染的那样严重,“嫡庶神教”无疑是在误人子弟和混淆视听。
其实,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真正了解过“嫡庶”的含义,我们可以看看“嫡庶”的真正含义。
孽,庶子也。——《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
首先庶孽的含义,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庶孽开始本不带歧视色彩,嫡次子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可以被称作“庶孽”,因为“孽”本来的意思就是树木旁出的枝干(除主干以外的枝条),所以人的支子也叫做庶孽,那么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嫡长子以外,不继承爵位的嫡次子也是庶孽,大宗以外的小宗都是庶孽,虽然大宗小宗的概念是相对的,小宗继续往下分封则小宗也可以变成大宗。西周宗法制度上的大小宗概念在帝制时代其实并没有消失,是一直都存在的。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宣传照
西晋晋武帝武元杨皇后去世,大臣在讨论皇后丧服的问题时只针对太子的丧服礼仪规格提出建议,并没有考虑武帝其他诸子的服丧问题。而武元杨皇后除太子司马衷之外尚还有亲子秦王司马柬。同为皇后所出而嫡次子司马柬却并无资格为皇后服丧,可见在西晋君臣看来帝后同体,身为嫡子的司马柬同样和其他庶出皇子一样是小宗,因此不可以为皇后服丧。
《旧唐书房玄龄传》:
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
房玄龄的话也很典型,我们知道杨勇、杨广都是皇后独孤氏所出,同父同母,母为皇后,自然都是嫡子,为何隋文帝废长立幼就是混淆嫡庶呢?因为相对杨勇的大宗地位而言,大宗以外的诸侯都是小宗,小宗自然就是庶孽了。因此在历史上即使是一母所出的两个儿子争夺储位,臣下对老皇帝(权臣)的进谏多会有“以庶代宗”、“混淆嫡庶”的话语,这原本不必奇怪。
那么从政治权利继承(包括爵位继承和祭祀权利的继承)来看嫡庶,是不是会有新的看法呢?同样是嫡子,因为杨勇是嫡长子是太子,所以未来杨勇继承的就是天下,而杨广等其他嫡子将来只能是个小小的亲王,当然亲王也是显赫无比,但是同太子的前途相比,这差别无疑是天上地下。可见哪怕同是嫡子,所继承的权力资源都有很大差别。其实这完全可以看作是继承人和非继承人之间的家庭矛盾,而且也不一定非得局限于嫡庶。
相对来说,秦西汉时期时人嫡庶观念比较单薄。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开始重视嫡庶之分;宋明清嫡庶观念亦在淡化之中。因为中古时代随着世家大族的崛起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族,作为一个阶层,(1)士族直接或间接统治农民;(2)世代世袭国家高官;(3)与“庶”相对,拥有“士”这种高贵的地位以及身份;(4)在文化上具有一般庶民无法参与的文化创造能力;(5)相对于皇权,有着一定的自律性。门阀贵族究竟如何获得了相对于皇权的自律性呢?
对此,渡边先生指出了重视血统的名门主义,形成封闭性通婚圈的人际关系,以及严格区分贵族与非贵族的同类意识等等。”因为阶级的分化,产生了士庶两个阶级,高门大族为了维护家族地位,联姻对象往往是选择门当户对的,士族的婚姻圈是很封闭的,并不如后世那般包容。在南北朝有“士庶不婚”的规定,如果士族和庶族联姻甚至会受到御史中丞的弹劾。与此同时,二史八书中也记载了很多嫡庶相争的事件。
长孙无忌
比较著名的就有唐太宗长孙皇后和其兄长孙无忌的故事,长孙皇后和兄长长孙无忌是一母所出的亲兄妹,长孙兄妹的母亲出身渤海高氏、北齐皇族,是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孙女、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后来嫁给关陇军事贵族出身的长孙晟。本来一个是北齐皇室宗女,一个是北周关陇勋贵,正常情况下两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但是北齐因为政治混乱而被北周所灭,渤海高氏一下子从皇族变成亡国贱俘,或许是为了维持家族地位,高敬德把年纪轻轻的女儿嫁给年长的长孙晟作继室夫人。
随后高氏为长孙晟生下长孙兄妹,但是在长孙无忌十五岁的时候,长孙晟去世,而长孙晟前妻所生之子长孙安业却容不下异母兄妹,把年幼的长孙兄妹赶出来家门,长孙兄妹无处可去,幸好此时,舅舅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回到自己家抚养,并把外甥女嫁给了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李世民。后来长孙兄妹因为李世民的登基而一跃成为皇后国舅,显赫无比。长孙安业怕长孙兄妹报复自己,便参与到了贞观初年的谋反案中去,此事被长孙皇后得知,她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替异母兄长求情。虽然北朝史书嫡庶相争的例子不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般来说史书记载的都是比较极端的特例。
有人说北朝隋唐是庶子最受歧视的时代,可能是受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的影响。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
学者陈爽认为嫡庶问题确实是南北朝社会的差异,北朝的嫡庶之争甚于南朝。但是差异并不是表现在嫡庶地位与身份上,而是社会因为观念与制度所导致的频繁后娶状态下家族继承关系的不稳定,史书记载的嫡庶之争多是发生在前妻所生之子和后妻所生之子之间,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嫡子和庶子之间。
北朝后期的嫡庶之争和鲜卑贵族同汉人高门大族普遍联姻有关,鲜卑妇女凭借帝室之资、王公之势冲击高门大族赖以维护家族名声的礼法。宗族矛盾也促进了家族的分化,以至于“在北朝后期的易代分合中,许多名家大姓已失去了固有的凝聚力,宗族成员为谋求自身的功名与权位,分别效忠於不同的统治集团,父子异邦,兄弟成仇。”隋唐以后,嫡庶观念应该是逐渐在淡化的。
其次不讲阶级,空谈嫡庶,意义就很有限****了。
跨阶层的庶子歧视几乎是不存在的(底层嫡出的儿子不可能歧视上层权贵庶出的儿子),本阶层的庶子歧视也从来不是作为社会共识而存在的,可以说出了家门,基本没人会在乎个人的庶出身份。对于士人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父亲(中古重视家族)所在的阶层地位,是高门贵族出身还是寒门小姓出身还是纯粹的底层出身。存在于家庭内部的嫡庶之分(歧视),其实质影响也有限。
毋庸置疑,历朝历代的法律都是以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和财富继承),财富继承中的“诸子均分”原则一直存在争议,这里先不谈。我们谈身份继承,法律规定以嫡长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同时,其实对于嫡次子和庶子而言,他们的区别并不大。嫡长子有爵位有荫职固然是值得羡慕的事,然而嫡次子并没有。
嫡次子和其他庶子的差距其实并不大。除非皇帝往下推恩,另封嫡次子侯爵或官职。在江左晋宋时期,拥有国公爵位的可以以员外散骑常侍的清官起家,依此论之,非继承人的子弟起家官职要低于员外散骑常侍。当然大臣的功劳能达到让皇帝推恩的水平,很多时候连庶子也一起推恩了,当然能推恩几个儿子,大臣能生几个儿子,这都是不确定的。
否则,在现有规定下,嫡次子也没什么好处,其所拥有的政治资源也是有限的,嫡次子和其他庶子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水平。
房玄龄爵位有长子房遗直继承,次子房遗爱虽然尚公主,“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高阳公主还是想让丈夫继承公公的爵位,可见爵位应该是比较稀缺的政治资源。继承爵位的长子和不继承的次子所拥有的政治资源并不平等,哪怕房遗爱和房遗直一母所出,也要相争。
嫡长子和嫡次子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如同学者所说,稀缺的政治资源要排除大部分人,只是这大部分也包括了非继承人在内的嫡次子们。这样一看,嫡庶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很多时候大臣也不是喜欢长子厌恶庶子,只是出于维护大宗地位的出发点强调嫡庶之别。
嫡庶有没有区别呢?肯定是有的,但也只是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不是包括整个统治阶层在内,歧视庶子的现象也不是普遍现象。小说里太傅丞相的女儿都能被卖到青楼里去,这其实是很荒诞无稽的设定。其实相对于和政治继承权没有牵扯的嫡庶女之间的区别就更小了,桓温出身龙亢桓氏家族,想和太原王坦之联姻尚且被拒绝,桓温虽然为东晋权臣,但一直被高门大族视为“兵家子”,在这里他应该不会在乎王坦之之女的嫡庶问题。
王导、谢安、王坦之有庶女的话,怕根本是无人敢歧视。在唐朝人们不会看出身于五姓七望庶女的庶出身份,而是只会关注其五姓出身。庶出怎么样,还是高贵无比,毕竟娶五姓女(而不是五姓嫡女)是很多唐朝士人的梦想。嫡庶之别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父亲的宠爱、官运等因素的影响,家族联姻一般也对年龄也有一定的要求。
即使是嫡女,若是在父亲封侯拜相之前嫁人,那么可能到头来反倒不如年幼庶出的妹妹嫁得好。若是嫡女年幼,庶长女年纪合适,那么也只会安排庶长女联姻。在权势面前,嫡庶之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三国时期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袁术看不起庶出的袁绍,以至于很多人喜欢举袁绍的例子说袁绍因为庶出身份而社会被歧视,但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谁在歧视袁绍,是袁绍的弟弟袁术,而不是整个上流阶层。
汝南袁氏家族的袁绍(左)与袁术(右)
我们对袁绍的第一认知还是汝南袁氏出身的公族子弟。换句话说就是在汝南袁氏家族内部,才会强调袁绍和袁术的嫡庶之别,然而其对外的身份标签却都是冠冕大族弟子。步入社会,人们更关注的是才华、名望、家族、姻亲,庶出之子或许不能获取母族的支持,但不意味着成为整个家族的弃子。除了母族之外,还可以争取妻族。
对于嫡母来说,庶子出头对嫡子就没有一点好处?《旧唐书职官二》记载“凡庶子,有五品官以上官,皆封嫡母。无嫡母,封所生母。”在封建时代,对于女性而言,能获得诰命之封是人生莫大的荣耀,庶子在嫡母和生母并存的情况下,只能请封嫡母。唐朝少府监裴通因为嫡母尚在而追封生母被人弹劾。其次古代医疗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因此死于难产的高门贵妇为数不少,孩童夭折率也非常高,并非所有嫡妻都可以生下嫡子并将其抚养成人。能重振家族声望,带领家族重新走向辉煌就够了,不会过多关注嫡出庶出的问题。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王导这一支,王导嫡子只有王悦,其余五子都非正妻所出,且嫡子王悦早夭,带领琅琊王氏家族走向辉煌的就是庶子,没人看不起王珣、王华,南朝也没有比琅琊王氏更显赫的家族。
王符位元组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
始(裴)潜自感所生微贱,无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
(王戎)子万,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有庶子兴,戎所不齿。以从弟阳平太守愔子为嗣。
有时对于高门大族弟子而言,**歧视往往不是来自家庭外部的,而是家庭内部,更多的是来自于亲生父亲的歧视,而不是嫡母的歧视和压迫。**王戎因为不喜欢庶子,宁愿让侄子继承爵位也不愿让庶子继承。裴潜因为外家不显而被亲生父亲抛弃,在天下大乱之际,独自一人前往荆州避乱,而他父亲裴茂在长安做官。
公孙瓒一开始担任卑微的郡吏是因为他母亲卑贱,也可以说是父亲的歧视才担任卑微小吏,后来因为岳父的赏识,有强大的妻族作靠山才逐渐崛起。王沈不立私生子是觉得有失脸面,王浚本人对嫡母荀氏并无怨恨,相反对嫡母还非常孝顺。除此之外,也看不到其他人歧视。
附带说一下妻妾,一日为妾终身为妾,基本不存在以妾为妻的可能。其次关键的问题在于搞清楚贱妾和良妾的区别,除了正妻之外的都可以泛泛称作妾,然而妾也是分等级的,被随意处置的妾是有的,不过多是歌姬舞女,这些人本身就是奴婢,被视为财富。良家女子、官家女子作妾却很难说可以允许被买卖。
历朝历代,都是严厉打击以良为贱的。唐代对良人身份变为奴婢身份控制极为严格,对私自将良人掠买为奴者,政府的处罚极重:“诸掠人、 掠买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隋书李谔传》记载“如闻朝臣之內,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財。”后代子孙嫁卖父祖姬妾这种情况应该是很普遍,但前提是妓妾都是奴婢,不是良人。
嫡庶之分是家庭内部的标签并非是社会标签,是为了减少由政治继承权而引发家族内部成员的矛盾,很多时候的嫡庶之争往往是在嫡子、一母所出的兄弟之间展开,如曹植曹丕兄弟、司马炎司马攸兄弟、杨广杨勇兄弟、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他们都是嫡出、一母所生,在大臣看来,仍然是嫡庶相争。士人一旦走出家庭步入官场或社会嫡庶基本失去其意义,并不具备社会标识的功能,其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