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基:于敏解决的问题,对共和国来说有多重要?
【文/ 扬基】
昨天(1月16日),这个我曾耳熟能详了20年的名字,突然成为了历史。
所以,今天这篇不是计划,但必须写。
多少人曾热衷于子虚乌有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氢弹持有国(三相弹被开除氢籍也是滑稽)”;也有不少人纠结于敏构型和T-U构型(其实T-U构型也不是什么严谨说法,只是一个通俗的媒体式简称)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我看来,这些能争论这和那的无关紧要,全都是因为于敏在50多年前就把问题给解决了,才让他们如此闲得蛋疼。
于敏解决的问题,对于共和国来说,其实很简单,有和没有。
有和没有,有多重要?
“我就不发表意见了,让个高的那个说,他很想发表一下意见”
共和国的第一枚氢弹,是1967年6月17日由图-16投下的。于敏在解决有无的时候,还把第一步的小型化给解决了。都知道美国人那第一颗是80吨的大家伙,只比氢弹稍早展开的中国原子弹研制,1964年爆炸的第一颗,那也一样是塔爆测试的。
哪怕龟兔赛跑,但求只争朝夕
所以刚过一年,1968年12月,改装后的轰-5甲就携带进一步实用化轻量化,改用钚239做材料的5XX型模拟弹头,把东风-3的弹头测试给提前做了。没有这几步的顺利,携带这型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的东风-3要想顶住种种压力在70年代初投入战备值班,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没有5XX型的顺利研制,首次采用两级构型的东风-4,也不会在立项后很快就确定技术方案和指标——携带改进后重量提升为2.5吨的热核弹头,射程以打击莫斯科为基准。1970年1月,东风-4遥1首射成功,两级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技术突破,不仅使得中国在面对越发逼近的大国核讹诈时更加游刃有余,更是在美苏中三国关系中,及时找到了更为稳固的支点。
1972年,尼克松访华,此时在东风-4基础上研制的长征-1已将“东方红-1”发射入轨一年多
之后就是东风-5的水到渠成,洲际弹道导弹与500万吨级热核弹头的结合,让年轻的共和国挺直了昂首重返联合国、归位五常的腰杆子;在军队和国防事业服从经济建设转型大局的日子里,它们又为祖国和人民守住了最宝贵的枪杆子。
1976年11月17日,东风-5号配套核弹头进行空爆测试,这次500万吨级的核试当量,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而今回首望去,从全局高度上说,在1965年,让经费条件非常不富裕的共和国,敢于践行钱学森钱老等航天科学家提出的“八年四弹”规划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在(热)核弹头技术领域,以邓稼先、于敏为代表的核科学家群体给国家吃下的这颗定心丸。
2018年,当于敏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荣获改革开放奖章时,很多人还只是将其理解为,这是表彰于老领导研制的第一代核武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大功。诚然,即使于敏在一代核武功成名就之后开始教书育人,不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凭此成就,已可当一句“国士无双”。
1984年,在核试验基地的邓稼先和于敏。1996年7月29日,共和国将最后一次核试验选在了邓稼先逝世10周年纪念日,成为五常中最后一个停止核试验的国家,我一直觉得,这事儿特燃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远不是他事业的终点。
不久前,我们曾经分享过强-5投掷“狂飙一号”的助爆级原子弹的故事,而“狂飙一号”的缘起,正是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的配套小型化热核弹头项目。上世纪7、80年代研制的巨浪-1/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2和东风-23两型第二代远程弹道导弹,都迫切需要配套弹头的小型化。
正如很多人忘了熊猫以前吃肉那样,很多人也忘了东风-21一开始是核打击型
在于敏的领导下,小型化热核弹头研制团队通过80年代初期的若干次核试验,就掌握了提高初级裂变材料的利用率的裂变气体引爆技术;为了适应小型化弹头的尖锥外形,完成理论验证后的气体助爆初级的外形也被设计成不规则形。最终,东风-31的配套核弹头于90年代初期的地下核试验中取得完全成功。
年纪大些的军迷,可能还记得一份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这份于1999年“炸馆事件”后三周出台的报告,一方面“称赞”东风-31小型化弹头设计水平极高,仅比美国最先进的W88核弹头稍大;一方面又一口咬定“中国一定是窃取了美国的技术”,充满了对中国核武器研发能力的藐视。
徒呼“美奸”李文和,不知中华有于敏
二代热核弹头的研制成功,最终为巨浪-2/3、东风-31/41等重大型号的研制确立了研制基础,和一代热核弹头共同扛起了战略核威慑的重任;在本世纪初波诡云谲的日子里,数量不多却机动隐蔽的“沉默雷霆”,是中华民族平稳度过一次次危机时的终极底牌。
就在于老辞世前不久,巨浪-3和东风-41相继胜利迎来了重大节点
世人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手中的两代核盾牌,其基石都是在这样一位貌不惊人、“脱密”前从未出过国的老人的主持下奠定的。在不列颠空战中,为表彰与法西斯德寇殊死搏斗的皇家空军,丘吉尔曾经感慨:“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少的人,为如此之多的人,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今天笔者斗胆把这句话借用在以于老代表的那一代两弹元勋们的身上,聊表寸心。
记得1999年刚刚听到这一个个名字的时候,想去了解那个波澜壮阔年代的想法就油然而生
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共和国23位功勋卓著的科技工作者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这份名单是按姓氏笔画排序,所以于老的名字是排在第一位的;23人中,有10人来自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及核工业领域,于老是这十位光耀千古的共和国“核元勋”中,最后辞世的一位。
享年93岁,虽则高寿,然而于老的猝然离世,仍然留给后人无尽的追思与感慨。看着今天的央视报道,我首先想到的是,幸好这次荣誉没有迟到。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2015年,于老荣获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成为改革开放100人之一……
也许再多的荣誉也不足以体现其功勋之一角,但多少能让我们这些在少年时就听到的这位伟大的名字里,最后留下几笔辉煌的记忆
就在昨天,“两弹元勋”后继者中的杰出代表,曾参与过我军全部45次核试的前总装备部某试训基地研究员林俊德院士的挂像仪式,在其生前所在部队举行。也许不用过多少年,他的名字也注定会被“社会主流”所遗忘,然而正是于敏、林俊德等一代代“大写的人”接力打造出来的一柄柄大国长剑,才是让“社会主流”可以“心安理得”去忘记他们存在的根本原因。
作为非主流,我们选择永远铭记,正如20年前第一次听到您的名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