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违规”总量下降65% 阿里推营商环境共治让商家少“踩坑”
(观察者网讯)12月30日,阿里巴巴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成绩单,260万商家加入“营商保”参与平台治理、全年商家向平台反馈的恶意行为投诉量减少70%、商家主动整改让无意违规量下降65%、配合公安机关对网络恶意行为开展了26起专案打击。这是阿里巴巴首次从赋能商家经营的角度公布年度平台治理数据。
阿里巴巴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成绩单,全年商家向平台反馈的恶意行为投诉量减少70%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8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发布首个营商环境治理产品“营商保”。“营商保”不但全面整合了阿里多年来沉淀的恶意订单防控、商品合规检测等各项营商环境保护能力,还汇聚了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商家、消费者的力量,创新性地提供了一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平台治理、提升平台营商环境的解决方案。
据阿里巴巴方面介绍,“营商保”上线4个多月来,通过一系列围绕商家痛点展开的全链路治理行动,让全年商家向平台反馈的恶意行为投诉量,与2019年3月相比下降了70%。
阿里巴巴表示,商家不仅能享受平台对诸如恶意评价、恶意投诉、恶意退款等网络恶意行为的主动拦截与防控,更能够通过向平台反馈信息而不断培育“营商保”的人工智能模型算法,促进“营商保”安全风控能力的全面进化。
截至2019年末,已经有超过260万商家主动加入“营商保”,在享受平台的风险防控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兼职人工智能训练师”,为“营商保”提供治理新场景,协助“培养”新解决方案。
据悉,除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各方协同共治,阿里巴巴还通过“营商保”的预警、报告、建议等服务,帮助商家提前规避经营风险。商家不必再用人工低效审核、而是可以依靠平台提供的工具又快又准进行风险排查,从而在经营中少踩坑。
通过最新的自检自查工具,商家们可以提前整改经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规问题,今年以来商家无意违规量下降了65%,平台变“处罚”为“赋能”、从管理到治理,帮助商家合规经营;而在品质提升方面,阿里巴巴则通过品质预警帮助商家发现劣质商品问题,其中53%的商家主动进行了调整。
此外,阿里巴巴还在不断提升商家的经营体验,今年已经在开店流程环节完成了10个模块的优化与升级,降低商家经营成本,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高速发展所需的平台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便捷。
“阿里巴巴一直在呼吁全社会共建‘让好人一路绿灯,让坏人寸步难行’的营商环境,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要区分犯错者和作恶者。”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表示,区分错与恶是数字经济治理中的难题,阿里巴巴已经通过上线“淘信用”构建商家端信用体系、开展分层治理。
阿里巴巴表示,商家“淘信用”分值越高,拥有的经营保障服务就越多,包括恶意行为预警与举报、特色市场准入保障、营销活动保障等保障服务,让近90万信用优良、品质过硬的商家,能够获得更好的商业机遇和成长机会。
“对好人,我们提供赋能工具,为商家打造经营安全感;对坏人,我们坚决打击,对恶意行为,我们坚决说‘不’!”郑俊芳强调,“无心犯错的人,我们希望能够帮他少踩坑;而那些通过恶意行为牟取个人不当利益的真正作恶者,是我们要坚决惩处、追杀的对象。”
据介绍,2019年,阿里巴巴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了针对网络恶意行为的26起专案打击,帮助商家挽回十余万元资损。而除了专案打击协助外,阿里还通过“营商保”创新性地实现了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对接,让监管部门、商家、平台之间能够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来处理所有需要协同响应的事项,助力“最多跑一次”在数字经济时代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针对职业索赔现象,“营商保”的职业索赔联合治理工具,可以及时识别、预警各种滥用诉权、消耗政府资源的恶意举报行为,执法机关无需线下查找经营者就能在线对商家进行教育指导和自查自纠,而经营者也可在线零距离配合政府检查并举报职业索赔线索,真正做到了“纠纷不出门、矛盾不上交”。
据悉,在12月15日举办的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大会上,阿里巴巴“营商保”从297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19年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优秀案例,并名列十大社会共治优秀案例榜首。
“通过营商环境协同共治,数字经济的各方参与者得以实现持续的信息交互,平台也实现了治理能力的不断进化,‘营商保’是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社会治理的一个具有可复制性的样本。”郑俊芳表示,通过以“营商保”为核心的赋能机制,持续打造科技共治的风险治理体系,阿里巴巴未来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做到让商家安心卖、让消费者放心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