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如何打造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作者:杨建国
*1月4日下午,中原HDR创新发展峰会在郑州举行。笔者应邀在会上做主题分享。*本次演讲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这个标题其实取自2018年6月份,河南省委召开的人才工作座谈会。
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提到,推动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支撑。
而这句话,为新一阶段河南人才工作定下了总基调。
这句话,其实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河南高质量发展,一个是人才强省,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今天咱们这场人力资源发展大会的宏观背景。
高质量发展方面,去年两会后,笔者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把2018年称为“高质量发展元年”。
一年之后回看,过去一年,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各个省份纷纷开始探索、实践具体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各地在共性要求下,也开始注意突出个性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谋划,也涌现出了很多高质量发展的“个性化”路径。
具体到河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产业集聚区,是推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对于河南来说,必须要以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来赋能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一个信阳市的数据:
笔者2018年8月去信阳考察,截至当年7月底,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 79.2%,拉动信阳全市工业增长 6.9个百分点。
这两个数据,充分说明了产业集聚区对于信阳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去年以来,笔者先后考察、梳理过中西部数个省份,以及不少地市、县域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方案,谈到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动能转换时,大都直接面向企业群体,这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难题: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发展要素,如果离开产业园等载体和平台,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无法真正集约、有效地落地生效。
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包括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在内,普遍存在着,主导产业关联度不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存在“散、乱”现象、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招商引资针对性不强、主导产品还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还比较低等等情况。
可以说,抓好了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建设的“牛鼻子”,做好了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践,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发展资源的“凝神聚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助力,借由这个载体和平台,传递辐射影响带动更大范围内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第二,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发展动能持续转换,新产业正在成为支撑河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这方面,我想以周口为例。
*传统产业方面,*周口商水县呈现出了县域产业升级的一种样本: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加上在此基础上的系列创新,成功取得了专项技术历史性突破,引进、吸收、创新、突破,最后到市场接受和认可,一条完整的升级链条。
比如郸城县坚持招商引资与盘活僵尸企并重,通过租赁经营、技术改造等手段,使得企业转型升级、获得重生等等。
再比如回归经济、返乡创业的样本:鹿邑县的尾毛化妆刷加工产业等等。
*新兴产业方面,*周口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亮点。
周口市各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显著,正在从商业模式、电商产业,循环经济、文化旅游等多个角度,不断革新优化着周口市产业结构。
第三,以百城提质建设为主体的高质量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城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从河南实际出发,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把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着力打造县级城市作为城镇化的载体和平台,推进农村人口向县级城市转移。
从实际效果来看,百城提质建设,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型、融合型、适度型、集约型、高效型的城镇化路子,为全国同类地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
第四,以乡村振兴战略,破题乡村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我国农业在产业端面临着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具体包括: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等。
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方面,举渑池的柳庄为例。去年“十一”黄金周,柳庄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达30万元。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需要更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拓展产业链、价值链,从而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而柳庄紧跟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势,开发荒山、栽植果树、建蔬菜大棚,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经过数年发展,柳庄摸索出来了一条集生态种植、养殖、旅游、文化、农产品加工等于一体,生产、生态、生活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融合和乡村休闲经济发展,同时也助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上四点,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重要方向。而想要真正做好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就需要针对性从这些方向上着手。
企业家以及嘉宾们,考虑人力资源工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重视当下河南县域高质量发展过程,包括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包括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方面,人才的缺口非常大。
当下很多人才市场存在着一个明显错位,人才的培育以及使用大都围绕着郑州,以及地市进行,县域某种程度上,成了“真空”地带。
而对于河南高质量发展来说,县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围绕解决县域这个人才缺口,是留个下一阶段河南人才工作的关键之一。
其次,如何做好返乡创业以及回归经济,这也是河南人才工作的一个关键。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以及人才输出大省,在各地纷纷加大力度招才引智的情况下,河南也应该用好这种优势,用好这些人才,通过返乡创业,以及回归经济等形式,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这方面,河南不少县域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下一阶段,可以在总结现有经验基础上,有一个更系统、全面的方案,让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回归,而且能够留的住。
第三,要做好就业风险管控工作。
刚才谈到的都是,河南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好的态势和成绩,接下来,也得谈一谈,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
比如,河南有不少产业集聚区过去一段时间招商引资的企业,本地培育的企业,这两年都遇了不少问题,很多园区,目前存在着产业集聚区空心化的问题。
比如,有些县域之前招引的企业,因为经济形势恶化,现在很多员工发不出工资了,成了县域发展的重大风险和难题。
在经历了2018年高质量发展元年之后,2019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的关键一年。经济增速换挡还没有结束,经济阶段性底部还没有呈现;结构调整远没有结束,结构性调整刚刚触及到本质性问题;新旧动能转化没有结束,政府扶持型新动能向市场型新动能转换刚刚开始。
可以说,2019年将呈现出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风险暴露共存的现象。
这时候,地方,尤其是县域一定要做好备案,及时解决和控制这一类的风险,避免企业”爆仓“后的就业风险以及社会和经济难题。
演讲最后,我想分享一句话: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
而当下河南正在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而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人才支撑,需要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