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奋进圆梦新时代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参观了百年校史主题展览,察看了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同部分师生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师生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做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用好南开校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一部南开办学的历史,就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教育史,是一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好教材。抗战爆发后南开率先罹难,成为为抗战而牺牲的第一所中国高校。抗战中,南开与清华、北大合组西南联大,于春城弦歌不辍,为民族复兴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涌现出无数投笔从戎走向战场的英雄儿女。抗战胜利后,张伯苓校长曾以南开校友无一汉奸而为最大的褒奖。张伯苓的四子张锡祜也在抗战中英勇献身,他的最后一封家书,饱含忠孝大义、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以“两弹元勋”郭永怀烈士为代表的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南开校友,用汗水甚至生命书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篇章。南开将自己的办学史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史,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瞬间。这部校史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珍视这部校史,努力弘扬这部校史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营养。
在新时代,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实践中选择了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拥护中国人民经过牺牲和奋斗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爱国从来不是虚无的,而是具体的。我们爱的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无数爱国群众用他们改天换地的理想和实践铸就起来的人民共和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民族复兴奋勇前进的永葆青春朝气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少年中国。
“知中国,服务中国”是南开的光荣传统,也是厚植爱国情怀的源泉。1959年,周恩来同志视察南开时要求“南开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校风,有新的教学重点,要保证质量,真正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将来共产主义服务。”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只有这样,爱国主义传统这个“南开的魂”才是具体的,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是能够凝聚和激励万千师生在“公能日新”的南开精神的指引下,将深沉的爱国情怀找到扎实的落脚点,从而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把小我融入大我,自觉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百年变迁,不变的是爱国的初心,当代青年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也才是对南开爱国主义传统最好的传承。
1957年周恩来同志视察南开大学时,曾对学生们讲:“求得了高等知识,要进入社会为人民服务,要能够很好地解决六万万人的问题”,这就是要求青年知识分子要把个人的事业融入民族复兴,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成就自己。以杨石先为代表的那一代南开人,正是践行周总理教导的表率和榜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时代表达。
在1月17日的现场,师生们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气氛热烈,催人泪下。歌中所唱“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正应和着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容”是他人,是大公,是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欲”则是自己,是小我。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只有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始终保持激昂的斗志,才能永远奋进在追求日新月异的征途上。
今年是共和国七十华诞。走过七十年峥嵘岁月,民族复兴的曙光就在前头。一百年前,年青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预言“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今天,这百年前的惊天预言已经像望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已经像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时代发出了新的召唤,“百年曾不过一瞬,新纪且期我腾骧!”走过百年的南开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写好新百年的奋进之笔,在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南开人新的历史篇章。年青的南开,不负年少!(作者是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