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大毛:建成世界一流,这支队伍必须非常强!
作者:单大毛
(一)
1935年1月28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主力行进到贵州赤水土城镇的青杠坡。
一场激烈艰苦的战斗很快在这里打响。
在面积还不到1平方公里的青杠坡北端营盘顶,红军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杀,最终攻下阵地。但不久,敌军大量增援部队陆续赶到以优势兵力火力组织反扑,并一度突破红军防线,一直攻到军委指挥部前沿,局势万分危急。
生死关头,一支红军精英部队突然出现在阵地,向敌人发起连续猛烈的反冲锋,最后以付出百余人伤亡的代价,扭转了不利局面。尤为重要的是,他们成功掩护了处于险境中的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安全转移。
这场战斗也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促成了中国革命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危难时刻,这支不计伤亡、猛冲猛打,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特殊部队,是一支什么队伍?
战斗结束后,毛主席一句十分惋惜的话,讲出了这支部队身份的“秘密”:“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对干部团的学员用是要用的,但这样用不行,以后要注意哩!”
毛主席口中所说的“干部团”,就是当时以红军大学为主体编成的队伍。干部团的根脉源头是毛泽东创办的井冈山教导队,其发展延续是名扬天下的抗日军政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国防大学。
长征途中,干部团且走且教、边战边研,有时在紧张的行军途中,前面同志的背包上都会挂着一块“黑板”。面对拦路的敌人,他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为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几十年来,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种政治自觉早已深深融进这支队伍的血脉,成为根深蒂固、延续至今的红色基因。
(二)
有这样一组数据:25种语言、30多个国家、六七十个版本、3亿多册……这一连串数据属于“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毛泽东选集》,他的作者毛泽东是近千年来中国最著名的教员。
当年,延安的凤凰山下、陕北公学门前的广场上、桥儿沟鲁艺的院子里,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学生席地而坐,聆听毛泽东的授课或报告。这期间,毛泽东先后讲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名篇著作。渐渐地,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西北部的延安,有一所教授抗日救国真理的“窑洞大学”。
*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知名度、影响力,往往取决于这所大学的教员。*搞剧团要有梅兰芳那样的名演员,开医院要有手到病除的高明医生,办学校则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纵观人民军队院校不同时期发展历程,除了毛泽东,还有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杨献珍、许涤新等名家任教,也有杨得志上将讲授《金城战役》、杨成武上将讲授《清风店战役》、吴克华中将讲授《塔山防御作战》、丁盛少将讲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瓦弄战役》,更有外交部长陈毅的外交报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尖端技术方面的报告……
教之本在师。几十年来,不乏名师大家的人民军队院校,源源不断地为党、国家和军队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强将高徒,为我们各项事业壮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
一支军队不仅要善于回望,更应善于远眺!
站在时代的桅杆上,我们可以发现冰山、把握未来,检视自我、保持清醒。
首当其冲担此重任的,最应当是军队教员。
早在100年前,麦克阿瑟带着“重振军校”的使命来到西点军校,提出“我关注的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教条,而是根据未来需要,培养机械化战争人才”,明确西点的办学宗旨: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战争培养合格的军官。在这种强烈的未来意识感召引领下,美军院校的教官十分注重瞄准未来战场,为机械化战争培养了大量人才。结果,美军在二战中名将辈出、屡建战功。
时至今日,美军院校的教官们仍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不断尝试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眼里始终盯着下一场战争。美国国防大学的课程每年更新,为学员提供的读物有86%跟去年不一样,并每3~4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一次全面审查,把旧东西全部取消,保证学员广泛接触各领域最新信息和最新思想。
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越来越迅猛,昨天还是“新概念武器”,或许明天就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织布机”。瞄准未来战场设计未来战争,军队教员必须先人一步,保持十分的敏锐嗅觉和洞察力,尤其加深对尖端科技的认识学习,不断增强技术理解力。
智能化时代已悄然到来,这种意识和能力将不可或缺。唯此,军队教员才能成为按准地球脉搏的“战争设计师”,我们这支军队才能早日建成世界一流。(作者为环球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