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曙申:民进党强推“反渗透法”的图谋
作者:汪曙申
12月31日是蔡英文设定的“反渗透法”草案在“立法院”过关之日,在台湾政坛和民间对此存在巨大争议的背景下,民进党显然是想利用“一党独大”优势确保该法在“立法院”尽快通过。
所谓的“反渗透法”以大陆为敌对方,有关“渗透来源”的定义非常模糊,可能被执政者任意解释和滥用,因此也被称为是新版“戒严法”,“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在台湾重现”。蔡英文和民进党急迫完成“反渗透法”立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考虑:
首先,是为了冲高民进党“大选”选情。蔡英文在施政不彰的局面下,一年来为保政权,将“抗中保台”作为选举主轴,民进党全党配合。“反渗透法”极力渲染“大陆威胁论”,有利于催出年轻选民的选票、凝聚绿营基本盘,拉抬蔡的得票率。此次选举,民进党“立委”席次与蔡英文选情息息相关,民进党力推“反渗透法”也是为了冲高“立委”席次,谋求一党席位继续单独过半。
其次,是为了对冲两岸融合发展。在“陆强台弱”大格局下,大陆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提出两岸融合发展战略,对台湾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近两年来,大陆相继出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和“26条”后,台湾民众在大陆学习、生活、创业、就业享受同等待遇,精准打击蔡当局紧缩两岸关系的政策。
蔡当局为降低对大陆经济依赖、限制两岸社会交流融合,以构建“安全防护网”为名推动“修法工程”,单方面设置两岸交流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民进党营造和渲染“绿色恐怖”社会氛围,恐吓岛内友陆群体和“两岸族”,制造寒蝉效应。
再次,是配合美国对华政策。由于华盛顿将中国视为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首要威胁,一些美国鹰派人士主张中美“脱钩”。蔡当局从一开始便配合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迎合美方的“脱钩论”,推动两岸走向脱钩。在完成所谓“国安五法”修法、阻绝未来两岸政治协商谈判之路后,台当局又将“经济脱钩”“社会脱钩”列入立法议程,通过“反渗透法”即是重要的一块拼图。
从影响面来看,直接受到“反渗透法”规制的对象包括在大陆的台商、台干、台生和台籍教师。这些“两岸族”在经商、就学、就业等正常交流活动中难免与大陆党政机构接触,若返台参与政治活动,比如支持特定政治人物或资助蓝营政党,均可能被民进党当局界定为从事渗透活动,以“触法”重罚。在岛内主张两岸统一的中华统一促进党等统派组织和人士,可能被罗织戴上渗透台湾的“罪名”,其未来活动将受到限制。岛内政党与大陆正常的党际交流,也会因“反渗透法”的通过面临更多的障碍。
对民进党拿“反渗透法”破坏两岸关系,大陆坚决反对,可以以更开放和包容的举措,给予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冲蔡当局的限缩政策。大陆方面将推进与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岛内各界交流对话,民进党若将“反渗透法”作为党争政争的工具,必会引发两岸社会更大反弹,终将自食其果。(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