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教训——“奶嘴乐”变身“燃烧弹”_风闻
边走边看-2020-01-01 12:31
智利内政部近日发表了一份有关该国骚乱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抨击一些国外媒体、组织和公众人物通过各种方式对持续数月的社会抗议运动施加了影响。其中一项结论称,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表态支持示威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韩流”粉丝。据此他们认为,来自韩国的流行文化也是智利骚乱的“外部推手”之一。
媒体并没有披露报告是否就此提供更多更具说服力的证据,说明“韩流”在具体内容及其所传递的价值观层面与智利骚乱存在“正相关”的联系。仅就目前的消息看,如果从传播学研究的严谨性出发,这项结论站不住脚。但是,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层面来反思,报告的结论也并非空穴来风。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流行文化潜在的破坏力以及年轻网民蕴藏的巨大政治能量不容低估。
诚然,“韩流”本身并不明显包含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也不似有意输出任何模式的价值观,属于典型的“奶嘴乐”范畴。沉迷于这类“奶嘴乐”式流行文化的“千禧一代”也被认为是患上了“政治冷漠症”的群体,甚至曾让许多人担忧他们会成为“娱乐至死”的一代。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却让世人看到,在封闭的虚拟空间中自娱自嗨的“奶嘴乐”能够迅速变身为街头抗议的“燃烧弹”,一众不问世事的“小清新”也可能成为极具动员力和破坏力的“地狱天使”。
回溯历史,流行文化实际上并非纯粹“去政治化”的娱乐产品,而是凝聚共识和动员民意的有效工具。上世纪60年代末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就与富于叛逆精神的“嬉皮士”发起的抵抗新教伦理的“反文化运动”以及为女性、少数族群、同性恋等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等一系列社会抗议紧密相连。摇滚青年也成为“全球60年代”的代名词。
同样道理,以“韩流”为代表的21世纪流行文化虽然没有表达出鲜明的政治立场,但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具备了比以往更为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和行动力,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一呼百应的“死忠粉”“脑残粉”群体。他们一旦有了相似的感受、议题和诉求,便会发起比“前互联网时代”愤青的“集体行动”更为反常出格和难以控制的“联结性抗争”。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2019年全球社会运动的共通之处是精英与草根阶层的矛盾爆发。以智利为例,在这样一个早已迈入“1万美元GDP俱乐部”的拉美首富之国,却因区区30比索的地铁票涨价而引发了延续数月的骚乱。按照“奶嘴乐”理论的构想,缓解社会矛盾的方法是给年轻人塞上奶嘴,让他们安于短暂的娱乐快感中,远离社会政治议题,逐渐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智利的案例说明,“奶嘴乐”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权宜之计。基于社交平台的当代流行文化为“奶嘴乐”瞬间变身“莫洛托夫鸡尾酒”式的“街头燃烧弹”提供了无限可能,因而具有比老一代愤青更强大更持久的破坏力。因此掌握社会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精英阶层需要正视代际矛盾,为年轻人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和向上流动的机遇,防止社会矛盾积累并成为引爆大规模社会抗议的导火索。
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模式当中,向上、向善、向真和向前都应当成为主流价值的体现,流行文化也不例外。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建立起与青年一代有效沟通与引导的渠道,而是用“奶嘴乐”“随它去”的态度对待流行文化,那么就有可能落入“智利陷阱”的困局。
作者:史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