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逃离日本与阴谋论:一只黎巴嫩凤凰是不会被日本太阳烤焦的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12103-2020-01-02 19:46
来源:微信公众号“孤烟暮蝉”
电影剧本一般的传奇故事居然真的发生在了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两度交保的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总裁,卡洛斯戈恩离奇地在2019年最后几天逃离了日本。
怎么跑的?
**其实现在我们是不知道的。**没有任何来自于有关国家的官方消息透露出这一点。全部都是引用黎巴嫩媒体的说法。
而戈恩的妻子对路透社的记者**表示,所谓音乐会逃亡只是虚构的故事,**但也没有具体说明是如何逃亡成功的。
现存的版本大家都大概知道了,简单说就是以过新年为借口,邀请一支乐队来家里表演,并用矮小的身材蜷缩进了乐器的器材箱中,然后在日关西机场登机去了土耳其,最后转机去了黎巴嫩。这个版本最初就是黎巴嫩的一家报社和一家电视台提供的。而日方媒体现在纠结的真假护照说等等其实是依据这个说法下在进行推论。
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究竟是怎么跑的。这种事情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
“一只黎巴嫩凤凰是不会被日本太阳烤焦的。”这是黎巴嫩内政部长马奇诺克在2018年12月,戈恩第一次被捕后力挺他的话。
在刚刚发生的戈恩逃离日本之前,是绝不会有人相信这句话的。戈恩在日本两度被捕,两度保释,24小时超强规格的监视与行为限制中,居然真的成功的跑了。
真是神仙剧情。
1月8日,戈恩将召开记者会。当然我们也不用寄希望于能了解逃亡故事,记者会的重点绝不会是这个。
戈恩的故事简单的说一下。
“任我行”般地神奇逃脱的起点,就是从反腐剧变成了宫斗剧,最后变成了像“任我行”一般的西湖湖底成功脱困而逃。
戈恩版的“任我行”崛起之路
戈恩曾经是日本媒体与大众熟知的产业英雄。在日本得到了很多荣誉与社会声望。
1991年到1999年,日产汽车连续8年市占率下滑、7年大幅亏损,公司债总计达到了2万亿日元。濒临破产。1999年5月28日,雷诺汽车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产汽车36.8%的股权,日产交叉持股,正式成立雷诺-日产战略汽车联盟。
时任雷诺汽车副总裁的戈恩临危受命,赴日上任日产汽车社长。并在10月推出“尼桑复兴计划”,表示将实现2000年财年扭亏为盈,2002财年利润率超过销售额4.5%,如果完不成他将立即辞职。
这看似不可能的承诺,戈恩居然真的完成了。
2000年财年尼桑实现净利润27亿美元,2002财年其利润率达到9%,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在日经历的完美与成功,使得戈恩在2005年5月被任命为雷诺汽车总裁兼CEO。
戈恩版的对“任我行”的不满情绪在滋生
与日本民众与政府对戈恩长时间在产业上的巨大成功表达尊敬和敬佩情绪不同,**戈恩是标准的西式的职业经理人。**他不理解日本在过去应对危机时的企业界的表现,不理解日企在大环境危机下选择抱团和员工降薪不裁员。戈恩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日本文化与企业经营哲学的无感。
戈恩在日产汽车的成功就是完全西式的那一套**:关闭日本本土的五家工厂、裁员14%共计21000个职位,将日产航空等非汽车主业的资产全部变卖,引入供应商竞争机制打破了日本的企业协作文化。**(熟悉日剧韩剧的同学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这个事儿在日韩那是很大很大的事情)
大家可以想象,戈恩的这些举动会得罪多少日产汽车的利益相关人,又会得罪多少关联企业,更别说打破了日企上下游协作文化引入了供应商竞争机制这种挑战日企经营文化的事情。
而与此同时,戈恩一方面得到了日本大环境的一致夸奖和崇拜,又一方面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日本文化与企业经营哲学的无感。
熟悉日本这个民族的同学们应该可以想象,其实在2017年戈恩卸任日产汽车CEO的职位之前,已经存在了对戈恩的大量不满情绪。对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董事长的戈恩,有日媒形容:戈恩的成功是建立在几万个日本家庭的破碎之上的。
戈恩遭遇了“东方不败”式奇袭
2016年,日产收购三菱汽车34%的股份,成为三菱的大股东,雷诺日产汽车联盟从此也成为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这个时间,日产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雷诺。
戈恩更是雄心勃勃,在2017年联盟的“Alliance 2022”规划中,他有意让雷诺与日产完全合并。当时雷诺占有日产的股权比例已经达到44.4%。而日产仅仅持有内诺的15%无投票权股份。
可想而知,日产虽然被戈恩救活了,做大了,但最后要吃蛋糕了,却发现这个蛋糕有可能要变成法式的了。无论是日方还是日产汽车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2017年4月接替戈恩成为日产汽车新任CEO的西川广人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要保持日产汽车作为日本第二大车企的独立性,2018年5月,西川广人正式否认,雷诺与日产在进行合并谈判。
2018年11月19日,戈恩因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第一次被捕。而在被捕前,有媒体曾爆料,戈恩将在新一次的董事会上撤换日产汽车CEO西川广人的职务。这与任我行被东方不败前的剧情何其相似。
从反腐剧到宫斗剧
日本东京检察院特别搜查本部以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进行逃税为由,在2018年11月19日逮捕戈恩。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只是个反腐剧,但事情很快有了极大的变化。
2018年11月20日,在戈恩被第一次逮捕之后的第二天,法国出手,法经济部长勒梅尔表示,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应该尽快成立临时领导班子。
2018年11月27日,阿根廷G20 峰会,马克龙对安倍晋三表示,希望日本谨慎处理戈恩被捕一事。
法方出手的原因很简单,**法国政府是雷诺的大股东,占有15%的股权。雷诺尽管在价值上远低于日产,但雷诺依然凭借当时在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中的股权结构中占有日产股权43.4%,**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联盟总裁:戈恩。
法国是绝不能接受到嘴边的鸭子又飞走的。日方当然也不会服气,日产汽车的价值远超雷诺,更何况加上三菱。
可以说,从戈恩被捕的第二天,这事儿就从反腐剧变成了宫斗剧。至于戈恩涉嫌经济犯罪到底真相如何,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各位同学还有认为西方世界司法独立的么?看看这事儿法国在干什么。
安倍与他的夫人陷入金钱风波,日本东京检察院特别搜查本部不就没动静么?
戈恩的声明与1月8日的记者会
戈恩抵达黎巴嫩后,发表了一份声明:“我不是畏罪潜逃,只是躲避日本的政治和司法迫害”。他的团队宣布,戈恩将在1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戈恩逃亡一事你以为还是司法么?这是妥妥的政治事件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简单:
1.从戈恩抵达黎巴嫩后的声明内容来看,其试图控诉的根本就不是案件本身的司法环节了,而是诉之于政治。
2.从戈恩第一次被捕,法方介入之后,这就不是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牵涉到企业产业变更与布局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事件了。
3.黎巴嫩的新总统是特别欢迎戈恩的到来的,也与他见了面。**黎巴嫩新总统米歇尔·奥恩和总理迪亚卜是什叶派的,而不是西方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黎巴嫩传统支持的逊尼派,米歇尔·奥恩是急需一个好故事来巩固讨好国内民众的,而戈恩正是这个好故事的最好人选,戈恩在黎巴嫩是一个英雄和成功者的形象。**甚至之前被黎巴嫩的内政部长称为:黎巴嫩的凤凰。
所以黎巴嫩的新总统将会力挺戈恩,保护戈恩。在这么大的诱因下,戈恩本身在日的司法案件还重要么?
阴谋论总是受欢迎的
戈恩大逃亡事件是如此的离奇,如此的神仙剧情。各种难以想象。在这样的事情发生后,阴谋论当然是第一个出来的,阴谋论总是特别的受欢迎的。
目前主流的阴谋论是:
日本东京检察院特别搜查本部是听老美的,法国又对安倍施压,所以干脆就两边不得罪,把烫手山芋扔了,自己就没压力了。
我是完全不同意这种阴谋论的。
1.日本的压力真的被释放了么?真的没压力了么?
所谓两边不得罪,自己没压力的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
请问,如果这事儿如果发生在我们这边,网上舆论会什么样子?
**同样道理,在日本也是一样的。**莫名其妙备受关注的知名嫌疑犯跑了,这对日本司法、日本海关、日本形象是什么样的海啸式的打击?是巨大的羞辱和对日内部各种机构、各种规定的严重的挑战和问责。
对外释放压力,那对内呢?是外部压力重要还是这种自我摧毁式的内部压力爆棚重要?
2.这种阴谋论的基础是建立在日本实力极弱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判断上。
**我就问一个问题:日本的实力比法国弱么?**日本不是没有遭受过外部压力,反而几十年来和美拉锯过程中,早就习惯了外部压力,因为法国压力把烫手山芋扔了?这逻辑是怎么来的?
至于受美方压力那就更好笑了,我写的文中和各类分析人士写的,外媒的报导中,从戈恩第一次2018年年末被捕开始,大家写的都是这个汽车联盟中的日本与法国的利益纠缠问题,怎么就突然扯到美方身上了?这个联盟日本本身是有着巨大的利益的。
把烫手山芋扔了,汽车联盟接下去就好办了?恰恰相反,是局面更加复杂了。
说美方搅局、挑拨在逻辑上是有这个动机的,阴谋论这点也说得过去,但是因为美方搅局,日就把烫手山芋扔了是绝对在逻辑上站不住脚的。
这个联盟在日方的规划中,在日产汽车很多人的规划中,是牵涉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日本家庭生计的,有着重大利益的,在这个事实面前,日方最好的选择就正如安倍在2018年11月27日,阿根廷G20 峰会,马克龙对安倍晋三表示,希望日本谨慎处理戈恩被捕一事后,安倍的回答:日方不干涉司法独立。
3.看看戈恩的声明:“我不是畏罪潜逃,只是躲避日本的政治和司法迫害”。以及观察黎巴嫩官方的行动。
如果阴谋论成立,那正常逻辑应该是各方都闭嘴。大家含含糊糊就过去就算了。尤其是戈恩本人。
**现在戈恩的行为就是把这个事儿的本质进行改变,就是指控日方是政治和司法迫害,这事儿就是政治事件,而黎巴嫩方面的行为也是一样,就是取政治利益。**戈恩在黎巴嫩方面现在的局面就是一张对黎巴嫩内部的政治好牌。
如果阴谋论成立,戈恩何至于如此高调?这有利于谁?
现在事情的发展就只有利于他个人。对法方方面都很麻烦。
在这里我就挑战阴谋论,1月8日戈恩的新闻发布会,将必然呈现控诉对准日方的局面。
以上。
最后提一下阴谋论,阴谋论有趣,但阴谋论往往都没道理。经不起细想和逻辑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