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柘孔氏录-孔希鲁家族_风闻
观望天下-2020-01-02 17:48
目录
一、商柘孔氏简介
商柘孔氏,为明朝太常博士孔希鲁后裔,世代主祀宋微子,绵延六百余年,据2009谱记载,现存男丁后裔6243人,分布于河南商丘睢阳、柘城等地。
孔希鲁,孔子56代裔孙,褒圣侯孔德伦(孔子33代孙)后裔,属孔氏宁陵派,为商柘孔氏始祖。
二、孔希鲁家世
1.宁陵派世系
唐褒圣侯孔德伦(孔子33代孙)长子孔崇基袭封,次子孔子叹有一子孔贤,孔贤即为宁陵派(今属河南商丘)始祖。
孔贤,孔子35代裔孙,字元亨,幼端颖,十岁能文章,登进士第,历太子中书舍人、深州刺史,政绩著闻。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上赐白金十斤、衡水庄一区、叙修宁陵林庙祭田五十亩,永免赋役。年五十九卒,有三子:孔蕴、孔蒙、孔蓄。
根据民国谱记载,宁陵派传至五十六代共45人,其中29人后裔存世至今,存世率64%。
宁陵派长支(孔贤长子孔蕴后裔)五十六代有25人,其中13人绝后,另有8人迁居河北、1人迁居山东,剩余3人(希贞、希贤、希先)留居河南兰考。
宁陵派二支(孔贤次子孔蒙后裔)五十六代有7人,其中2人绝后,另有3人迁居河北唐山,剩余2人迁居河南周口。
宁陵派三支(孔贤三子孔蓄后裔)五十六代有13人,其中1人(希祯)迁云南失考,另有9人居河南洛阳,2人(希贤、希则)居山东曹县,1人(希鲁)居河南商丘。
根据民国谱记载,宁陵派世系见下表:
2.孔希鲁家世
根据民国谱记载,孔希鲁为孔贤三子孔蓄后裔,属宁陵派第三支。
金末元初,宁陵一带遭兵乱水灾,孔之进(孔子52代孙,金朝仪封县令孔元相之子,孔希鲁高祖父)避居河南宜阳嵩山(今属河南洛阳),孔之进有三子孔泾、孔溢、孔湧,孔溢任元朝山东曹州路教授,后裔定居山东曹县,孔泾、孔湧定居河南宜阳嵩山孝感村。
孔之进后裔,见下表:
元朝末年,孔希鲁(孔湧曾孙)客居南京,明太祖北伐从军,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奉旨授太常寺博士(正七品),主祀宋微子林庙,授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象贤坊西街宅地一区、祭田五顷四十亩(即540亩),死后葬归德府孔家楼(今河南商丘睢阳区郭村镇东街孔楼村),后裔世代奉祀宋微子。
孔希鲁前代世系和后世主祀,见下表:
注:①孔希鲁前代世系和后世宋微子庙主祀源自民国谱,孔希尧后世嵩县孔庙主祀源自洛阳嵩县支谱;②民国谱载:43代孔谨宥逢黄巢作乱(黄巢起义时期为878-884年),44代孔宣在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任柘城主薄,40代孔元昌在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中进士。43代孔谨宥、44代孔宣父子相距百年以上,又与40代孔元昌中进士时间(871年)太近,应有错漏。
三、商柘孔氏家谱
1.碑文
(1)孔德伦墓碑文
孔溢考中元朝明经,任曹州路教授,后裔遂居山东曹县,有一子孔思齐。孔思齐考中元朝明经,任楚宫书院山长,有一子孔克仁。孔克仁在元末任宁陵县教谕,有三子孔希祯(工部屯田司主事)、孔希贤(太学生)、孔希则。
孔希祯,字士祥,通经博史,元朝任晋宁路(今山西南部)教授,明初以儒士保举考授河南涉县(今属河北邯郸)教谕,后升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正五品)。孔希鲁是孔希祯的五服族弟,二人同为孔之进玄孙。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仪封、曹县族人重修唐褒圣侯孔德伦(孔子33代孙)墓,曹县孔希祯(孔溢曾孙)请同学张昌(国子监助教)题写碑文,该碑文收录在清康熙《宁陵县志·褒圣侯墓碑》,碑文中孔希祯自述为唐褒圣侯孔德伦后裔。
碑文如下:
注:①张昌,元明间山西临汾人,字思广,元朝进士,以世乱不就显职,为晋山书院长。洪武初,聘至礼部,考究礼仪,太祖嘉之,除国子监助教,授皇太子经。有《存斋稿》。②曹县孔希祯,元朝时为晋宁路(元晋宁路,治所在临汾)教授,张昌为晋山书院(现址为临汾一中)长,对应碑文中“与希祯同为郡学官”。明初孔希祯升任工部屯田司主事(正五品),对应碑文中“既又官于朝者几三年”。③仪封孔希贞,元末以明经授静安(今属江西宜春靖安县)训导,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父葬仪封新桥,就近置业为家。孔希贞与山西张昌无交集,也没有任朝官三年,与碑文中“与希祯同为郡学官”“既又官于朝者几三年”不符。洪武十六年修褒圣侯墓时,孔希贞父丧在家丁忧,碑文中“及去官家居”,无丁忧之意。故碑文中孔希祯是曹县孔希祯,而非仪封孔希贞。④孔希祯所修褒圣侯墓碑,解放后被用于修筑河堤,埋没不见其踪。
(2)孔希贤墓碑文
孔希鲁五服族兄孔希贤(孔希祯二弟),元末太学生,明太祖授官不就,准返乡里守祖,与弟孔希则一起住山东曹县孔道口村。
孔希贤有4子11孙23曾孙,孔希则有2子5孙11曾孙,据2009谱记载,二人现存男丁后裔13819人,为曹县孔氏。永乐年间,孔希祯及五个儿子迁云南(据推测,因靖难之变后被化为方孝孺党羽所致),后裔失考。
孔希贤次子孔註,明永乐年间为国子监监生,历任刑部清吏司主事(正五品)、陕西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陕西布政司左参政(从三品),赠大中大夫、资治少尹。孔希贤遂以子贵。
明正统年间,子孙为孔希贤立墓碑祭奠,碑文中自述家世,为唐褒圣侯孔德伦、孔子叹、孔惟一后裔,并记录了四个儿子和长兄孔希祯、父亲孔克仁、祖父孔思齐、曾祖孔溢事迹,原碑存于山东曹县孔道口村,墓碑见下图:
碑文如下:
注:孔希贤碑文收录于曹县同治谱中。
(3)归德府孔氏族人优免差役碑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归德府立孔氏族人优免差役碑,碑文收录于孔府档案,记录孔希鲁后裔主祭帝喾、高辛、宋微子庙墓的朝廷恩例,为归德府文雅台等载在志书的嫡系正派,见下图:
注:归德府孔氏族人优免差役碑在民国时尚存,解放后不见其踪。
2.家谱
商柘孔氏家谱有乾隆谱、光绪谱、民国谱、2009谱四部,其中乾隆谱已佚失,现存光绪谱、民国谱、2009谱三部。民国谱、2009谱为全国统谱,见于图书馆、网络,光绪谱存于商丘柘城县。
光绪谱、民国谱列为宁陵派第三支孔蓄后裔,2009谱误列为河洛派睢阳支,现已更正,仍为宁陵派第三支。
(1)光绪谱
A.衍圣公孔令贻作序并盖钦印的光绪谱序,见下图:
B.清光绪谱载孔希鲁生平,见下图:
C.清光绪谱载孔希鲁上代生平,见下图:
(2)民国谱
A.民国谱载孔希鲁生平,见下图:
B.民国谱载孔希鲁上代生平,见下图:
四、明朝商柘孔氏族人
注:①标黄色代表历代宋微子庙主祀,下文皆同;②标灰色代表该支绝后,下文皆同;③1928年修谱时,大多数75代、部分74代未出生或年幼,未录入。
(1)56代
孔希鲁,孔子56代裔孙,褒圣侯孔德伦(孔子33代孙)后裔,属孔氏宁陵派,为商柘孔氏始祖。
元朝末年,孔希鲁(孔湧曾孙)客居南京,明太祖北伐从军,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奉旨授太常寺博士(正七品),主祀宋微子林庙,授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象贤坊西街宅地一区、祭田五顷四十亩(即540亩),死后葬归德府孔家楼(今河南商丘睢阳区郭村镇孔楼)。后失太常博士(因靖难之变后,被化为方孝孺党羽所致),但主祀仍旧,子孙世代主祀宋微子林庙。有一子孔试。
(2)57代
孔试,因父失爵以白身祀守宋微子庙墓如故。有二子孔公举、孔公选。
(3)58代
①孔公举,邑庠生(即县学生员,中等秀才),主祀宋微子庙。有三子孔彦士、孔彦儒、孔彦元。
注:童试分为三级,县试(一年一考,知县主考)、府试(一年一考,知府主考,通过县试方可应试)和院试(三年两考,省学政主考,通过府试方可应试),通过县试、府试的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称为秀才。秀才选入县学读书称为邑庠生,选入府学读书称为郡庠生,选入国子监读书称为监生(监生肄业,可同举人出身而做官;贡生是监生的一种)。秀才成绩优异者给予津贴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成绩良好者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无津贴,可递补为廪生),其他秀才均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无津贴,免费读书)。
②孔公选,有一子孔彦文。
(4)59代
①孔彦士,主祀宋微子庙,明朝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随宗子在太学观礼,赐冠带锦衣荣身。有一子孔承政。
②孔彦儒,无后。
③孔彦元,迁居商丘柘城县西北三十五里桑白庄,后裔居柘城县。有二子孔承京、孔承达。
④孔彦文,有一子孔承端。
注:孔希鲁后裔共孔彦士、孔彦元、孔彦文三支存世,孔彦士后代居商丘县城,孔彦元后代迁居柘城县,孔彦文后代居商丘县乡下。孔彦士一支主祀宋微子庙,至继字辈渐衰,由孔彦文一支主祀宋微子庙。
(5)60代
①孔承政,主祀宋微子庙,明朝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黄河决堤归德府城陷,宋微子墓与祭田均荡然无迹,遂移居归德府西南郭村集东孔家楼。有一子孔宏浩。
②孔承京,任凤阳府通判,正六品。有二子孔宏泰、孔宏仁。
③孔承达,无后。
④孔承端,有一子孔宏萤。
(6)61代
①孔宏浩,邑庠生,主祀宋微子庙。有三子孔闻礼、孔闻易、孔闻经。
②孔宏泰,有一子孔闻德。
③孔宏仁,有八子孔闻吉、孔闻庆、孔闻元、孔闻远、孔闻方、孔闻平、孔闻立、孔闻照。
④孔宏萤,有二子孔闻教、孔闻善。
(7)62代
①孔闻礼,邑庠生,主祀宋微子庙。有一子孔贞官。
②孔闻易,郡庠生,呈请知府重修宋微子庙,遂在归德府新城西北隅重建宋微子庙。又因祭田具失难以寻觅,出己资买文家集东南民田91.3亩以作祭田。有三子孔贞观、孔贞凤、孔贞奇。
③孔闻经,无后。
④孔闻德,有五子孔贞民、孔贞贵、孔贞新、孔贞成、孔贞礼。
⑤孔闻吉,有二子孔贞埙、孔贞篪。
⑥孔闻庆,无后。
⑦孔闻元,无后。
⑧孔闻远,无后。
⑨孔闻方,无后。
⑩孔闻平,无后。
⑪孔闻立,无后。
⑫孔闻照,有二子孔贞连、孔贞超。
⑬孔闻教,有四子孔贞乾、孔贞印、孔贞兰、孔贞平。
⑭孔闻善,有一子孔贞来。
(8)63代
①孔贞官,有二子孔尚古、孔尚策。
②孔贞观,有一子孔尚实。
③孔贞凤,尼山书院学录,从九品,主祀宋微子庙,富于田产,安于耕读,有田九十八顷(即9800亩)、城宅一处。有七子孔尚和、孔尚清、孔尚时、孔尚翼、孔尚达、孔尚英、孔尚智。
④孔贞奇,有一子孔尚聪。
⑤孔贞民,有一子孔尚昌。
⑥孔贞贵,无后。
⑦孔贞新,有一子孔尚泰。
⑧孔贞成,有一子孔尚化。
⑨孔贞礼,有一子孔尚灿。
⑩孔贞埙,无后。
⑪孔贞篪,无后。
⑫孔贞连,有一子孔尚松。
⑬孔贞超,有五子孔尚禹、孔尚汤、孔尚文、孔尚武、孔尚皋。
⑭孔贞乾,有二子孔尚典、孔尚则。
⑮孔贞印,分居商丘西南郭村镇孔家楼。有二子孔尚猷、孔尚伦。
⑯孔贞兰,有一子孔尚厚。
⑰孔贞平,有一子孔尚质。
⑱孔贞来,有一子孔尚友。
注:尼山书院位于尼山孔庙以北,又名尼山诞育书院,元至元二年(1336年)始建,设山长一名,主尼山孔子庙祀事,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充任。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改称学录,秩视国子监,从九品。清代又称国子监学录,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改定为正八品。
(9)64代
①孔尚古,有一子孔衍洙。
②孔尚策,有一子孔衍汤。
③孔尚实,有二子孔衍芳、孔衍美。
④孔尚和,有一子孔衍泗。
⑤孔尚清,无后。
⑥孔尚时,有一子孔衍珍。
⑦孔尚翼,邑庠生,主祀宋微子庙。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闯贼入陕西途中攻打归德府,孔尚翼参与守城,城破率家人杀贼十八人,身受十数枪,被捉后骂不绝口,被贼以刀刺喉倒卧城西门外五日不绝。有二子孔衍桧、孔衍楷。
⑧孔尚达,郡庠生,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闯贼入陕西途中攻打归德府,与兄孔尚翼一起参与守城,城破贼以其圣裔令讲论语孝经,为贼所信后,持令箭杀守者数人夺门而逃。无后。
⑨孔尚英,无后。
⑩孔尚智,无后。
⑪孔尚聪,有一子孔衍瑾。
⑫孔尚昌,有二子孔衍宽、孔衍恒。
⑬孔尚泰,有二子孔衍吉、孔衍庆。
⑭孔尚化,有四子孔衍裔、孔衍印、孔衍会、孔衍复。
⑮孔尚灿,有一子孔衍元。
⑯孔尚松,有二子孔衍义、孔衍理。
⑰孔尚禹,有三子孔衍宣、孔衍珩、孔衍周。
⑱孔尚汤,有二子孔衍公、孔衍侯。
⑲孔尚文,有一子孔衍鲁。
⑳孔尚武,有一子孔衍甫。
㉑孔尚皋,无后。
㉒孔尚典,有三子孔衍家、孔衍昇、孔衍祥。
㉓孔尚则,有二子孔衍卜、孔衍成。
㉔孔尚猷,邑庠生(即县学生员,初等秀才)。有一子孔衍华。
㉕孔尚伦,有三子孔衍会、孔衍箕、孔衍麟。
㉖孔尚厚,邑庠生(即县学生员,初等秀才)。有二子孔衍敬、孔衍奇。
㉗孔尚质,有一子孔衍常。
㉘孔尚友,有二子孔衍正、孔衍秀。
五、清朝商柘孔氏族人
六十五代共41人,传九世至七十三代(约清末民初)不绝者有17人,传世率41%。
见下表:
下面以六十五代中不绝的17人为主线,记录孔希鲁后裔情况,并对有突出事迹者进行记述,如下:
(1)孔衍桧
①孔衍洙,邑庠生,有一子孔兴名。孔兴名,邑庠生,迁居北小庄,有二子孔毓精、孔毓粹,二孙孔传绪、孔传玺,其后绝嗣。
②孔衍芳,有一子孔兴治,一孙孔毓儒。孔毓儒住张庄,有二子孔传世、孔传方,其后绝嗣。
③孔衍珍,微子庙奉祀生,有三子孔兴国、孔兴礼、孔兴灿,一孙孔毓立,其后绝嗣。
④孔衍桧,明朝庠生,在清朝任微子庙奉祀生,主祀宋**微子庙,**父孔尚翼遇害时己亦伤十余处,听父言逃亡,贼平寻父尸不得,衣冠招魂葬父,弟孔衍楷被贼掳走至南阳府,赴南阳找回。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官差扰累,具呈本县准免差徭。有一子孔兴远。
⑤孔兴远,清朝邑庠生,主祀宋微子庙,住商丘郭村镇西孔家楼。有二子孔毓藻(主祀宋微子庙)、孔毓蘩。
⑥孔传敬,清朝乾隆年间监生,任尼山书院学录,正八品,主祀宋微子庙,出己资修微子庙。有一子孔继中。
⑦孔传畬,代兄孔传敬管理微子庙,著微子庙祀典则例十条。有二子孔继宦、孔继赉。
⑧孔宪章,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一子孔庆镛。
注:孔府圣庙执事官,清朝置,为衍圣公属官,掌祭祀分献,并司爵帛香祝,名额设四十人,三品二人,四品四人,五品六人,七品八人,八品、九品各十人,由衍圣公会同山东学政拣选孔氏族人补授。
(2)孔衍楷
①孔衍楷,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闯贼入陕西途中攻打归德府,父孔尚翼参与守城,被贼所杀,己亦被闯贼掳走至南阳府,后由兄孔衍桧找回。有三子孔兴痒、孔兴学、孔兴序。
②孔兴序,住商丘郭村镇孔家楼。有一子孔毓成、孔毓才、孔毓贤。
③孔宪时,孔兴学七世孙,微子庙奉祀生。有二子孔庆华、孔庆荣。
(3)孔衍宽
①孔衍宽,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四子孔兴隆、孔兴舜、孔兴韶、孔兴禹。
②孔广有,孔兴隆五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一子孔昭彬。
③孔昭彬,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三子孔宪明、孔宪量、孔宪功。
④孔宪礼,孔兴舜七世孙,邑庠生。有一子孔庆祺。
⑤孔继俊,孔兴韶四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
(4)孔衍恒
①孔衍恒,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仲、孔兴乐。
(5)孔衍吉
①孔衍吉,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甫、孔兴俭。
②孔昭贵,孔衍吉七世孙,任孔府五品执事官。有三子孔宪恩、孔宪珠、孔宪安。
(6)孔衍庆
①孔衍庆,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三子孔兴渭、孔兴泽、孔兴勤。
②孔继亮,孔兴勤四世孙,任洙泗书院学录,正八品。有二子孔广居、孔广义,一孙孔昭富,其后绝嗣。
③孔昭阁,孔兴勤六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协修族谱。有一子孔宪台。
④孔昭宇,孔兴勤六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主持修族谱。有四子孔宪武、孔宪元、孔宪恺、孔宪悌。
⑤孔昭坤,孔兴勤六世孙,任孔府五品执事官。有一子孔宪家。
⑥孔昭来,孔兴勤六世孙,任洙泗书院学录,正八品。无子绝嗣。
⑦孔昭俭,孔兴勤六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二子孔宪玉、孔宪敬。
注:洙泗书院,位于山东曲阜,因地处孔林东北、泗河以南、古洙水以北,故名。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始建,设山长,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充任。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改山长为学录,主持春秋仲丁祭祀孔子(春季仲月即农历二月的上丁日,秋季仲月即农八月的上丁日,丁日属火且柔,象征文明之意,春秋丁祭孔子始于隋文帝)。明学录为从九品,清乾隆升为正八品。
(7)孔衍裔
①孔衍裔,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业、孔兴猷。
②孔毓瑾,孔衍裔孙子,乾隆壬申(公元1752年)科副榜,同举人出身。有四子孔传贤、孔传馨、孔传来、孔传礼。
③孔传贤,廪生。有一子孔继志,其后绝嗣。
④孔传馨,廪生。无子绝嗣。
⑤孔传来,乾隆壬午(公元1762年)恩科举人,任裕州(今属河南南阳市)教谕,正八品,曾以俸禄接济灾民,著《铭心录》、《太极图浅说》、《望罗文集》。有二子孔继洙、孔继忠。
⑥孔传礼,邑庠生。有一子孔继泰,其后绝嗣。
⑦孔昭然,孔传来曾孙,清朝举人,任裕州(今属河南南阳市)教谕,续修家谱。有三子孔宪璋、孔宪琮、孔宪真。
注: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三年一考,在省会举行,由中央派翰林主考,秀才方可应试)、会试(三年一考,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举人方可应试)和殿试(三年一考,在皇宫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方可应试,贡士皆录为进士,殿试仅为重新排名),通过乡试者称为举人(举人即可授官),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选入翰林院称为翰林,一甲三人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甲、三甲进士优异者任庶吉士。明清重臣多为翰林出身,明内阁阁员、清军机大臣权重但品级不高,加封大学士(正一品)方可称为宰辅。
(8)孔衍复
①孔衍复,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文、孔兴武。
②孔广重,孔兴文五世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二子孔昭明、孔昭亮。
③孔昭文,孔兴文六世孙,知名医生,善治痘疹。有一子孔宪周。
(9)孔衍珩
①孔衍珩,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龙、孔兴虎。
(10)孔衍公
①孔衍公,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二子孔兴明、孔兴德。
②孔毓吉,父孔兴明,住柘城县孔庄。有二子孔传位、孔传经,二孙孔继明、孔继亮。
③孔昭勤,孔继明孙,任九品登仕郎。有三子孔宪章、孔宪德、孔宪桢。
④孔宪德,孔昭勤第二子,任孔府五品执事官。有三子孔庆余、孔庆礼、孔庆祥。
⑤孔宪桢,孔昭勤第三子,清朝国子监监生。有二子孔庆埙、孔庆篪。
⑥孔庆云,孔继明五世孙,任九品登仕郎。无子绝嗣。
⑦孔庆斌,孔昭勤孙,修族谱。有二子孔繁珍、孔繁琨。
⑧孔庆平,孔昭勤孙,有勇力,任千总职,武官正六品。有三子孔繁琦、孔繁珩、孔繁琏。
⑨孔庆余,孔宪德长子,民国年间被选为省议员,以父母年老不就职。有二子孔繁琮、孔繁琛。
⑩孔庆昌,孔继亮五世孙,协修族谱。有二子孔繁儒、孔繁祉。
(11)孔衍甫
①孔衍甫,凤阳府通判孔承京六世孙,住商丘柘城县。有一子孔兴玉。
②孔广元,孔衍甫六世孙,孔府五品执事官,道光年间遭兵变,八里营地方官竟强派孔氏徭役,与族叔孔继亮(任洙泗书院学录)禀明府道长官,而准免差徭,并令知县于县署学宫立碑永照旧例。有一子孔昭邦。
③孔昭邦,清朝国子监监生,民国年间被选为县、省议员,未赴就职。有六子孔宪珩、孔宪玢、孔宪琛、孔宪瓒、孔宪瑞、孔宪珣。
④孔昭瑞,孔衍甫七世孙,庠生。有三子孔宪玺、孔宪钦、孔宪彩。
⑤孔宪文,孔衍甫八世孙,清朝国子监监生。有二子孔庆礼、孔庆仁。
⑥孔庆礼,武庠生。有二子孔繁训、孔繁震。
(12)孔衍祥
①孔衍祥,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有二子孔兴林、孔兴家。
(13)孔衍华
①孔衍华,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有一子孔兴仁。
②孔宪文,孔衍华八世孙,庠生,任孔府五品执事官,主祀宋微子庙,同治捻乱平后遂整理祀典、修庙宇、续族谱。有一子孔兴俊。
③孔庆俊,主祀宋微子庙。有五子孔繁昌、孔繁德、孔繁忠、孔繁进、孔繁丰。
(14)孔衍麟
①孔衍麟,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微子庙奉祀生。有一子孔兴玘。
②孔兴玘,微子庙奉祀生。有二子孔毓成、孔毓泗。
③孔毓成,洙泗书院学录,正八品。有三子孔传玉、孔传义、孔传智。
④孔昭泰,主祀宋微子庙,禀请归德府知府重修微子庙。有一子孔宪羿。
⑤孔宪智,管理微子庙,修缮微子庙宇。有一子孔庆本。
⑥孔庆家,管理微子庙,修拜殿。有一子孔繁治。
(15)孔衍敬
①孔衍敬,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微子庙奉祀生。有四子孔兴邦、孔兴第、孔兴贤、孔兴世。
②孔兴邦,邑庠生。有一子孔毓经。
③孔毓经,郡庠生,后裔居商丘市睢阳区勒马镇孔楼、孔庄。有二子孔传扬、孔传声,四孙孔继尧、孔继舜、孔继汉、孔继禹。
④孔继尧,有一子孔广业。
⑤孔继舜,邑庠生。有一子孔广纪。
⑥孔广业,任尼山书院学录,正八品。有三子孔昭新、孔昭彩、孔昭端。
⑦孔广纪,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二子孔昭荣、孔昭量。
⑧孔昭新,任孔府五品执事官。有四子孔宪谟、孔宪瑞、孔宪周、孔宪君。
⑨孔昭彩,任洙泗书院学录,正八品。有二子孔宪猷、孔宪典。
⑩孔昭端,任洙泗书院学录,正八品。有二子孔宪可、孔宪武。
⑪孔昭荣,任八品修职郎。有三子孔宪锟、孔宪锋、孔宪镔。
⑫孔昭量,有二子孔宪岳、孔宪仑。
⑬孔宪猷,微子庙奉祀生。有二子孔庆雷、孔庆余。
⑭孔宪可,微子庙奉祀生。有二子孔庆諴、孔庆宽。
⑮孔宪锟,国子监监生,任五品执事官,品高学优,教授生徒不计,修微子庙、续家谱,半出己资。有二子孔庆恩、孔庆朝。
⑯孔宪锋,微子庙奉祀生。有三子孔庆昌、孔庆峨、孔庆盘。
⑰孔宪镔,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三子孔庆琳、孔庆琛、孔庆璋。
⑱孔宪岳,微子庙奉祀生。有二子孔庆贤、孔庆杰。
⑲孔宪仑,有六子孔庆功、孔庆善、孔庆礼、孔庆智、孔庆吉、孔庆利。
⑳孔庆恩,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三子孔繁田、孔繁祚、孔繁祐。
㉑孔庆朝,国子监贡生,任河南府宜阳县(今洛阳市宜阳县)教谕,清光绪年间修微子墓庙、修族谱。有二子孔繁祉、孔繁祜。
㉒孔庆昌,管理微子庙,修族谱。有二子孔繁恂、孔繁忻。
㉓孔庆峨,协管微子庙,修族谱。有四子孔繁慎、孔繁愉、孔繁恺、孔繁惠。
㉔孔庆贤,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三子孔繁福、孔繁勤、孔繁俭。
(16)孔衍奇
①孔衍奇,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有二子孔兴安、孔兴祥,二孙孔毓进、孔毓昇。
②孔毓昇,清朝乾隆辛卯(公元1771年)科举人,大挑一等,浙江候补知县。后裔住商丘市睢阳区马塔庄。有一子孔传标,一孙孔继常。
③孔昭琳,孔继常孙,任孔府七品执事官。有三子孔宪典、孔宪铭、孔宪文。
(17)孔衍常
①孔衍常,孔彦文七世孙,住商丘县。有二子孔兴训、孔兴柏,一孙孔毓智,一曾孙孔传法。
②孔传法,后裔居商丘市睢阳区勒马镇林堂村。有三子孔继彰、孔继彪、孔继彬。
③孔继彰,任尼山书院学录,正八品,主祀宋微子庙,维修微子庙大殿拜殿。有一子孔广恩。
④孔继彪,有三子孔广惠、孔广智、孔广聚。
⑤孔广惠,有一子孔昭德,四孙孔宪鼎、孔宪书、孔宪礼、孔宪易。
⑥孔广智,主祀宋微子庙,赎回文家集祭田二十余亩。有三子孔昭魁、孔昭藏、孔昭武。
⑦孔昭德,国子监监生,同治捻乱期间,倡导族人筑寨以抗捻匪,修家谱。有四子孔宪鼎、孔宪书、孔宪礼、孔宪易。
⑧孔宪鼎,郡庠生,修微子庙墓。有一子孔庆麟。
⑨孔宪礼,邑庠生,禀请县尊修微子庙。有一子孔庆麒。
⑩孔宪易,管理微子庙,修拜殿、续族谱。有二子孔庆馨、孔庆振。
⑪孔庆麟,管理微子庙。有四子孔繁吉、孔繁古、孔繁告、孔繁占。
六、商柘孔氏历代主祀
(1)宋公往事
孔子后裔有两支奉祀,孔腾一支奉祀孔子,传至民国,孔鲋(孔腾之兄)一支奉祀商朝,断于西晋。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来到鲁地祭祀孔子,封孔腾为奉祀君,为中国皇帝册封孔子后裔之始。汉宣帝时孔霸以太中大夫授皇太子司经,汉元帝继位,拜孔霸为太师,赐爵关内侯、食邑800户,封褒成君,其子孔福袭封,以食邑租税祭祀孔子,以后历朝或侯或公(褒成侯、宗圣侯、奉圣亭侯、崇圣侯、绍圣侯、褒圣侯、文宣公、衍圣公等),奉祀不绝。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封长支孔鲋后裔孔吉为殷绍嘉侯,奉祀商朝,为二王三恪,食邑1670户,方圆百里,国于沛。孔吉长子孔何齐世袭殷绍嘉侯,在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1年)与周承休侯姬党(奉祀周朝,后裔封周承休公、卫公等)一起进封为公,为宋公。以后或公或侯(殷绍嘉公、宋侯等),侯(公)国亡于西晋永嘉之乱(313年),传国三百余年。
(2)奉祀宋微子
西晋之后商宋之祀断绝,唐朝偶兴未有持续,至明朝驱逐蒙虏、恢复中华,十分重视宗教、文化、血统传承,所以科举、祭孔、祭祖、修家谱盛行。孔希鲁因北伐军功受封太常博士(正七品),主祀宋微子林庙,为第一人。
民国时期宋微子奉祀依旧,最后一位主祀为孔庆俊,期间还发生了宋姓人(亦自称宋国公室后裔)争位的官司,蒋政府依明清旧例仍判为孔希鲁后裔主祀。解放后祭田土改、庙墓破坏,不再奉祀。2000年,印尼华侨宋良浩捐资重建宋微子庙,成为商丘旅游景点。
宋微子林庙主祀世系为:
①孔希鲁(56代)--孔试(57代)--孔公举(58代)--孔彦士(59代)--孔承政(60代)--孔宏浩(61代)--孔闻礼(62代),以上七代主祀均为嫡长子继承制。明弘治十五年(1502),黄河决口,水淹归德府,微子庙墓、祭田俱淹没无踪。明嘉靖六年(1527),经郡庠生孔闻易(孔闻礼之弟)呈请,于归德府新城西北隅复建宋微子庙,由于祭田淹没无踪,孔闻易出己资购民田91.3亩(在虞城县文家集东南约一里),以作祭田,此后由孔闻易后裔主祀宋微子林庙。孔闻礼传六代至68代(传字辈)绝嗣。
②孔闻易(62代)--孔贞凤(63代)--孔尚翼(64代)--孔衍桧(65代)--孔兴远(66代)--孔毓藻(67代)--孔传敬(68代),以上七代主祀均为嫡长子继承制。孔传敬为清乾隆年间监生,任尼山书院学录(元朝始设,明朝改称学录,属国子监,从九品,清乾隆升为正八品),久居外地,遂由其弟孔传畬代理主祀,孔传畬著宋微子庙祀典则例十条。经明末闯王攻归德府一战,长门彦士支渐衰,至69代(继字辈)希鲁后裔共107人,彦士后裔9人、占比8%,彦元后裔61人、占比57%,彦文后裔37人、占比35%,由于彦元后裔迁居柘城县,且彦文后裔多人考中秀才,此后主祀由商丘县族人推选族中贤达担任,官府亦予以认可。
③孔传畬(68代)--孔继彰(69代)--孔广智(70代)--孔昭泰(71代)--孔宪文(72代)--孔庆俊(73代),以上六代主祀为族人推选制。孔希鲁后裔共孔彦士、孔彦元、孔彦文三支存世,六代主祀中孔传畬为孔彦士后裔,其余五人均为孔彦文后裔。尼山书院学录孔继彰(住勒马林堂,彦文、贞平后裔)主祀宋微子庙,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宋微子庙。孔广智(孔继彰之侄)主祀宋微子庙,赎回祭田20余亩。孔昭泰(住勒马孔楼,彦文、贞印、衍麟后裔)主祀宋微子庙,于道光十三年(1833)呈请知府重修宋微子庙。孔宪文(住勒马孔楼,彦文、贞印、衍华后裔)考中郡庠生,任衍圣公府五品执事官,主祀宋微子庙,同治捻乱平后整理祀典、修微子庙、续族谱。孔庆俊(孔宪文之子)主祀宋微子庙,孔庆俊时已解放,微子庙收归政府,文家集祭田分给佃户。
注:孔府圣庙执事官,清朝置,为衍圣公属官,掌祭祀分献,并司爵帛香祝,名额设四十人,三品二人,四品四人,五品六人,七品八人,八品、九品各十人,由衍圣公会同山东学政拣选孔氏族人补授。圣庙执事官与宋微子林庙主祀是两码事,但孔希鲁后裔当选圣庙执事官或尼山学录、洙泗学录,推选主祀时占优势。
(3)奉祀长门后裔
明太常博士孔希鲁后裔分彦士、彦元、彦文三支,现存后裔占比分别为6%、52%、42%,奉祀长门彦士支在明末闯王之乱时收到重创,清朝亦不兴盛,仅衍桧(65代)、衍楷(65代)2人后裔传世,到清末传九世至74代(繁字辈)共42人,其中22人有男丁后裔,至77代(德字辈)共80人,主要分居在后杨庄、南翟楼、小周楼、盛周庄、北孔楼五个自然村。
见下表:
七、商柘孔氏功名、官职统计
截止1925年,孔希鲁后裔历经明清两朝近600年,繁衍19代,共计男丁1440人,考中秀才者21人,占比1.46%,举人10人,占比0.69%,无中进士者。官居九品及以上者39人(其中九品3人,八品12人,七品15人,六品2人,五品7人,五品以上者0人),占比2.71%。
见下表:
科举功名存在家族集聚现象,有几代陆续中功名者,有功名、官职者后裔繁衍骤增,后裔数量与财产及官职成正比。
明初太常博士孔希鲁(孔子56代),传至明末65代共41人,传至73代(约清末民初)共261人,41人不绝后者仅17人,传世率41%,其中5人后裔(孔衍庆、孔衍楷、孔衍公、孔衍敬、孔衍甫)占比56%,即清初10%人后裔占清末人口的60%,传宗接代竞争激烈呀!
据2009年新家谱记载,孔希鲁后裔男丁现存6243人,2009年中国人口13.35亿人,13.35亿除以2再除以6243,约等于10.7万。即,若以孔希鲁为平均数则现代中国人是明朝初年其中10.7万男丁的后代,即使以孔希鲁后裔的1/3为平均数,现代中国人也仅为明朝初年其中32万男丁的后代。
国家、民族之竞争,终为人口数量之竞争,个人之竞争,终为后裔数量之竞争,呜呼!帝王将相成云烟,巨商富贾家财散,百年之后回头看,唯有基因万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