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医者姐姐接受采访,隐情更应受改革重视_风闻
码万祺-提高效率,推动发展2020-01-02 15:21
据孙英介绍,孙文斌早年曾在“北二外”做过印刷排字工人,后辞职,并做过养牛、养猪等,但都赔本,后来离了婚。目前无业的孙文斌自己在外租房子住。曾与孙文斌在“北二外”共事过的一位学校员工称,孙文斌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惹事”。
某医学界媒体最早转发了这篇采访文章,在评论区招致激烈吐槽,但也有部分评论认为:应该了解双向的声音。我认同“任何情况下都不该杀人”的道理,但看到一条评论说“不想了解动机,也不想了解杀人犯的心路历程,只求他死”,我为这样的评论感到可悲!我愿意就陆续披露的内容多做些思考。
无论如何,我会是一名患者,相信你也必然是,包括所有医生在内,人,没有不生病的。医生职业神圣、患者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我这么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对,重点是太腔调。下沉到本次恶性事件本身,我尝试从一名理性的患者角度出发,与诸位主治医生一起分析下:案情重点、疑点是啥?
一、从喘到输液反应到急诊开销
孙英说,12月4日一早,她和孙文斌将本来与其大哥、大嫂一起居住的母亲魏某护送到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目的是“想给老人输点营养液”。当天值班的大夫正是后来遇害的杨文副主任医师。
孙英称,在来到民航总医院之前一段时间,魏某曾因“有些喘”,在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住院,出院时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合格。而在民航总医院急诊科输液后,本想离院的魏某因状况不佳而在该科继续治疗,身体情况却越发糟糕,出现了高烧不退、昏迷等情况。
患者是耄耋老人,95岁了,有些喘。孝顺的家人一早送老人看急诊。从双方均认可的信息回看,是输了营养液“治疗”。激动的评论者指出:1、95岁了,还想怎样?遍观古今国内外,我称之为混蛋逻辑。2、治喘为啥输营养液?可能是当事医生处方,也可能是患者要求的,我不便盲目评价。
有人提到:听说大夫给患者输的液是中药注射剂,这个信息有待求证或由医院事后披露。从双方均认可的信息回看,是有输液反应的。这是案件的第一导火索,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需要留观。于是,患者自然捉住当事医生要后面的说法、救法;我们作为患者,希望了解急诊到底花费多少。
二、从急诊不能报销到无法住院
孙英说,他们和医院的另一矛盾在于能否将母亲从急诊科转向住院治疗,但得到的回应是医院没床位。她说,在急诊治疗下去意味着无法使用医保而需要自费,但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据孙英介绍,随着母亲病情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让孙文斌不满,他总是唠叨,“想住院又不让咱们进,医院就想置咱们于死地,让咱们把钱都花在这儿,倾家荡产”。
这是案件的第二导火索,反映了两方面现实矛盾:一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只能适度保障,报销对老年人急诊、对经济困难者急诊能网开一面吗?又或者能不能督紧急诊门诊医药费用合理?二是三级医院住院难,有关系托门路是最有效的、可能的即时疏通手段,这现象到啥时候都难杜绝。
我们是人情社会,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是人性社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评论为医生逝者鸣不平,又有一些声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呼吁不要息事宁人,而要看清、问清伤医患者的动机和压抑。华西医院保安可以更强硬。“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守本分的,也是容易统治的”,不是么?
接下来,结合医改目标,我还想谈谈:
一、医院、医院之间存在的问题
事发当天凌晨,魏某再次出现“喘得很厉害”的情况,其他医生给开了药,但不见好转。当晚,孙英和孙文斌轮流陪护,孙文斌负责后半夜,此时正值杨文当班,最终发生了杨文被杀害的悲剧。
有评论说“如果各个科室不踢皮球,医生不会死,如果医院上级能够安排住院,医生也不会死”,虽然有些片面(因为一家医院的医疗资源总是有限的),却也包含着很大意义。医患关系矛盾在本案中崩盘,虽然其中很大部分是患者一方个体化特征导致的。医院、各科室、各医生在相互协调、保护个案中的医患关系避免升级方面,做了么?做得足够么?我们看到评论在控诉伤医患者家属冷漠的同时,有没有反思医院中是否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医院内部提高没动力,怎么办?
本案中,患者是先在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住院过的,家中小住一段时间后,又来到民航总医院看急诊。但是,两家医院之间,需要去调查患者前后相连的病案么?网上猜测一片,各种揣度像无头苍蝇,但质疑声不盯无缝的鸡蛋。我作为一名患者,我就觉得门诊急诊费用不便宜。我也感到我在这家医院、这名医生这里看病花了再多钱,与我下次到别家医院、别个医生处看病,或仍然来这里看病没有信息联系,自己想找到统计也很难。于是,患者是不是怀疑自己很容易被过度医疗?
二、分级转诊、转院遇到的困难
有评论说“为什么没有向公众解释该患者不能转院的原因?好像民航总医院拦着不让病人走”,我的看法是:从本案情节看,很可能是患者不同意转出治疗,因为患者认定了是该由医院和医生对输液反应负责。但是,如果分级转诊制度在未来能进一步完善,类似本案的事情就可能出现完美转机。
当为患者健康或报销需要时,如分级转诊能尽量帮患者减轻手续麻烦,且由转院前主治医生继续远程负责或参与治疗跟踪,个别患者就算再愚昧,大概也没有理由拒绝它。有评论说“倾家荡产成为行凶杀人的理由的确很奇葩”,很冷漠。有评论问“医院年底担心用完医保指标是什么情况”,啥情况。
三、住院医保、家庭医生的改革
有评论说“大家没觉得医保确实存在问题吗?规定必须住院才给予一定报销,这样就造成门诊大额费用支出患者无力承担,特别是一些高额检查费,治疗费,医药费。另外也造成医生为了能报销接收了很多进院检查的非必须住院治疗的患者,结果搞得床位紧张,真的需要住院的患者倒住不进去了!若规定门诊费用达到个人住院起付线时,超过的部分按照住院标准给予医保报销,这样是不是就能解决一些矛盾呢”,这条评论,我一字未删,觉得说得在理儿。医保既要救大,更需要救急。
当前,DRG改革主要针对住院病例,如果立行有效,可能导致医院门诊急诊费用在目前危险水平继续蹭蹭上蹿。那么,医改将面临极为被动局面。我们为什么医改?因为系统有过载,比如本次案件发生,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次过载。有评论说“是时候呼叫我们的家庭医生了”,是的,家庭医生需要医保定点支持,否则谁会去?家庭医生了解患者长期病史和身体条件,极大地避免了输液反应的发生概率。为遇害医生哀悼,但血不该再次白流,期待能痛定思痛,切实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