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占长春开始,国军在东北就注定了要失败_风闻
萧武-自由撰稿人-外来务工人员2020-01-02 10:58
四平之战结束后,国军统帅部认为应该停下来,不要继续北进。实际上,在进攻东北的问题上,国军统帅部一开始就是非常犹豫的,曾经一度认为国军只要守住山海关就可以了,关外都可以丢给解放军。因为从统帅部的角度看,进攻东北不仅要面临和苏联的外交问题,还要投入比较多的兵力,所以并不划算,不如直接放弃,把兵力投入到华东战场。
但杜聿明不这样想。抗战结束后,在进攻东北问题上最为积极的不是别人,就是杜聿明,一直在不断的游说统帅部和蒋,努力推动进攻东北,并做出了一个进攻计划。当然,杜聿明的理由也很充分,东北有日本人留下的工业基础,尤其是沈阳的兵工厂,如果国军攻占了,将可以成为国军最主要的军工基地,而且东北解放军并无主力,攻占不会太费劲。
最终统帅部同意了进攻东北,但在占领四平之后,统帅部又认为应该停下来,不能再继续北进了,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而国军能够抽调到东北的兵力有限,占领的地方越多,在战略上会越被动。杜聿明则认为,既然已经占领四平,那么就应该进占长春,并且占领吉林市等,尤其是小丰满水电站,子确保东北电力供应,同时可以全部占领长春到沈阳的铁路,这样就可以机动防御。
为了阻止杜聿明进攻长春,统帅部特地派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到东北视察战况,并了解实际情况。杜聿明向白崇禧汇报了东北战场的情况之后,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认为四平之战后解放军已被击溃,很难再组织起大规模的会战,所以向长春追击没有多少军事危险,进占长春之后就可以和解放军隔松花江对峙,再向南进攻,肃清南满的解放军。
实际上,在四平之战后,延安已经确定了在东北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也就是放弃了长春到沈阳的铁路沿线,将主力向北撤退到松花江以北,开始剿匪,搞土改,巩固根据地,在南满则积极抵抗国军的进攻,也就是东总说的南拉北打。所以,在从四平撤退后,就直接向北撤退了,在长春并没有组织抵抗,整个松花江以南都没有组织抵抗,就直接放弃了,让给了国军。
就在这时候,杜聿明认为东北大局已定,国军统帅部也弹冠相庆,以为解放军在东北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但解放军很快就在局部发动了反击,并歼灭了比较孤立分散的师团级部队,这时候国军在东北战场就已经比较被动了,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处处分散,处处被动,整个转入了被动防御状态。所以,国军虽然认为陈诚到来是东北局势逆转的关键,其实就是杜聿明继续在东北,如果不增加兵力,也会是一样的被动。而且,杜聿明被调走,也是因为他连吃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