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好学,流淌在义乌人血液里的精神_风闻
杨四川-做事必先学会做人!-2020-01-03 21:14
(图:源自网络)
浙中新报 记者 王志坚
“义乌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旧时义乌,优学褒奖,助学成风。现在,义乌很多村庄依然有‘优学褒奖’之习,设立奖学金重奖优秀学子,举办大学生成才礼告诫学子们不忘初心、早日成才,报效祖国。”义乌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乡村举办“成才礼”等各种创新礼仪活动,既是对好学家风的弘扬,也是彰显一个村庄、一个集体的崇学态度,是对“勤耕好学”义乌精神的传承。
本份敬业,务实有钻劲,义乌人血液里流淌着勤耕好学精神
有专家认为,勤耕好学传承了中国作为5000年农业社会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但义乌的“勤耕”体现出一种本份、敬业的性质,而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好学”则体现在务实方面的钻劲,而不在于名份上的虚空,所以在纯文化学术方面有了陈望道、冯雪峰、吴晗这样的知名文人,也有在改革开放后对商业学习悟道的钻研而一步步兑现富裕梦想的千万商人。概而言之,义乌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里子,是货真价实的果肉,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具象化。
1920年的春夜,在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里,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一名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回答:“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来却发现儿子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这个蘸着墨汁吃粽子的年轻人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就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如今,“望道元素”、红色基因印刻在义乌大地上,共产主义的真理和共产党人的信仰在这片土地上接续传承、生生不息。
义乌人冯雪峰是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诗人、作家。他勤奋好学,18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世纪20年代初,他与诗友在杭州西湖之滨成立湖畔诗社,共同出版了诗集《湖畔》,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集之一,也使冯雪峰赢得了“湖畔诗人”的美誉。1925年,冯雪峰来到北京,一边打工,一边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凭着惊人的自学能力,他不久便能翻译诗歌、散文和小说。冯雪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是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的开创者。
义乌人吴晗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爱国民主斗士,出生于上溪镇苦竹塘村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自幼博览群书、笃志好学,是远近闻名的“蛀书虫”。1930年,清华大学因吴晗文史成绩优异,将他破格录取为历史系二年级的插班生,勤奋好学的吴晗受到师长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由于成绩优异又热心史学界的活动,吴晗成了众多用人单位争抢的毕业生。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早在吴晗毕业前几个月就向清华大学提出,希望吴晗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则再三要吴晗去北大任教;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黻却坚持要吴晗留校任教。吴晗最后选择留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上明史课。吴晗忘我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尤其是在明史的研究中独树一帜,很快被学术界公认为最有前途的明史学家。吴晗的卓越才华、谦虚热情的品格,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史和政治史上都留下了浓重而又不可磨灭的一笔。
有人说,义乌地处浙中金衢盆地,一不靠海,二不沿边,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成功的背后是义乌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的推动和发展。义乌人自古重视文教,好学向上,学必从优。勤耕好学,是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也是义乌人勤劳致富的基石,这种勤耕好学的精神,流淌在义乌人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