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是骗钱的吗?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554801-2020-01-03 16:08
来源:微信公众号“沈嘉柯”
第一点:先说点往事,知识付费本来就是古老产业链。我在做编辑的时候,编李孟潮的专栏,他交来的稿子两三千字,文字晦涩,思维跳跃,术语突然就蹦出来。任何一个没有心理学研究基础的读者,看了都会懵逼,直接崩溃。
他的视角很专业,观点很有趣,直达深刻瑰丽的境界。他足够深入,但他没有浅出的本事。很多心理专家都没有这种本事。如果有,一定大红大紫。
我懂李孟潮写的东西,因为我长年累月就是在跟他们这批人打交道,专门研究如何科普心理学。我拿出我作为作家的功力,把他当稿子大部分内容重新表述一遍,要修改的生动形象,还得再浓缩到一千两百字。专栏版面固定一个页码。
一本杂志64个页码,除开广告,定价5块钱。相当于读者购买这一个页码的知识,只花一毛钱不到。一个已经出了好几本书行内成名的专业作家+一个勤学苦练业内知名的心理专家共同的心血结晶。
后来我发现这样太他妈费力不讨好,直接提出,别约专家写什么专栏了,七拐八拐绕弯子搞得烦人。于是开了个新专栏,我主笔,找曾奇峰当专家顾问,他负责就事论事,给出两三句心理学理论依据和观点,我负责把观点展开到几百上千字,语气俏皮逗乐好下饭。皆大欢喜。要知道,每次逼着心理专家们写稿子写得通俗易懂点,他们也痛苦不堪。
读者能够一毛钱读到,背后支撑这种产业链的,是广告费。广告费归杂志社,杂志社老板拿走了99%的大头。一本杂志本身纯利润几毛钱,冲抵编辑成本和稿费成本。
到后来,我直接先写好,等他邮件回了,对照一下完事。反正他发过来的观点,我已经能预料到。熟能生巧,我也成了半个专家。但我们必须由曾老师提出。这是旧时代的游戏规则。
开了一年专栏,曾老师反映,那些社会奇葩新闻看多了,他也没什么新鲜别致的观点了,腻味了。在这个传播形式上,杂志专栏把他给榨干了。
回头看看,我的编辑费是一百块,李孟潮的稿费是两百块。曾奇峰每期专家顾问费也是三百块而已。对他来说,充其量就是露个脸,打个宣传。我的稿费也是三百块,我用的一个马甲署名,更加得不偿失。
且不说我自己了,李孟潮、曾奇峰这些顶级心理专家,他们自己苦读多年,在医学院本科硕士,看个几十百本书,在中德心理班上过几十节课,才能酝酿出几篇大众小稿子,也就赚了这么点微不足道的名利。
所以啊,不是罗振宇们太赚钱。是过去的时代,这些工作在一线的知识生产者,太他妈廉价了。
新媒介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只不过资本转移到另外一波人手里。而罗振宇赚的,就是那99%的大头,并且翻了几百倍。他其实就是个传媒公司老板,旗下大大小小有几百个专刊。一本杂志以前一年几百万广告费,所以罗老板现在身家过亿。
所以,你看,以前花几块钱买本杂志,花一两百块订阅一年的专业期刊,得到的知识,跟到罗振宇那儿订阅课程,就是一回事。听比看更轻松愉快。其实就是把广播电台的生意也收割了。要知道,电台节目的主业除了音乐,还有一头就是读书。罗振宇就是从央视财经节目主持人出身。据说他当年没正式编制,还只是个“临时工”。这其实不重要。因为大家都懂,有本事能干事的,大多没编制。
纸媒倒闭,广播台衰败,电视台广告费下滑,迎来的是借尸还魂,并不是革新。在过去的作者、媒介老板、读者这个三方游戏当中,改头换面了一下,变成了订阅听课的听众、拆书解读人、罗振宇罗老板。
看那些简化的心理学有什么用呢?有的。可以促进你了解心理学,改善你的认知水平,提高你的人际关系质量,让你生活变好一点。
但你绝不会因此变成一个一二流心理专家,一个小时咨询费高达两三千,做一次综合开班授课,收费八万十万。你也绝不会变成当红经济学家薛兆丰,收入千万。
须知,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投机取巧。别人年年岁岁累积的人生经验,匹配的是一整套人生阅历和社会关系。你只是读书听书,就想无本万利,怎么可能。巴菲特都承认投胎投得好,还得感恩投资复利呢。
换句话说,还是老掉牙的故事:淘金的没发财,卖牛仔裤的发财了。
如果淘金的摆正心态,多一点外快,改善下生活,打牙祭吃点好的,善莫大焉。真想靠这个发财,走上人生巅峰?快醒一醒吧!
吸收知识的人,是知识的消费者,可以用来改善。但不大可能变成一个一线创造者。如今抬杠的多,我只好严谨点。但,我发自内心深处说,外行那么轻轻松松做个笔记听个课程就能变成内行?那真是活见鬼了。
消费者买一千件衣服,可以变成购物高手,但从消费者直接转换为大牌服装设计师,名利场上耀眼光芒,那是痴人说梦。
第二点:罗振宇的这种玩法,还是旧的。对于大多数具有原创能力的作者来说,要不要凑热闹,你自己心里得有数。
他们拆解讲书的编辑,找过我大学同学萧同学,一万块一篇,萧同学是财新的一线记者,做调查报道本来就查阅大量的书,理论上顺手捞个外快,不难。结果那编辑又是要提纲,又是反复提出修改意见,这活是把一本十万多字的书拆解浓缩到万把字左右,太费力了。她又推荐给我,我一问价钱,直接拒绝了。
有那个功夫,我出本畅销书至少也有十万块,而且是表达我自己的思想,干嘛给别人做嫁衣裳?我在旧体制里几百块给人做嫁衣裳还没做够嘛?2005年《新京报》找我约书评,我买了一本书30多,连夜看完写好书评,实得稿费两百块。我自己写篇小说还有一千块呢!
罗老板是精明的商人。签约一批头部作者力捧,利益最大化,笼络一批中小作者当备胎,覆盖一批没什么名气的微小作者构建行业防火墙。罗振宇成全了他自己,也成全一小部分流量作者。
这就跟娱乐圈流量小生一样。知识未见得是无可取代,但如果声音好听,学历高,名校背景漂亮,形象好看,人设高大,就可以获得超高定价的。
每一代行家,都这么做的。当年的郭敬明也是如此。天时地利个人冒出头,那就搭个平台,生产扩大化。海归的,青春貌美的,段落标点都理不清的作者,一样出书。爹妈文一代的文二代子女,也占了资源优势,炫耀正统。最后呢?郭敬明选拔了一批又一批,那些满怀憧憬的作者,极少数忠心的“臣子”亲密的伙伴分享了利益,郭敬明吃肉,他们还是喝到了一点汤的,之外的大部分签约作者,当然就垫底炮灰了。
我不觉得罗振宇在骗钱,因为他干的活,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老游戏。每个年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扮演这样的角色。
我也很理解出不了头的微小作者们,渴望抱大腿博出位,已经有了一席之地的中小作者,渴望更上一层楼,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大号作者们变现来钱快,名利双收,更是罗老师坚定的战友。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历史向来如此,于创作者而言:大部分人炮灰,一部分人温饱,极少数富贵。
于知识消费者而言:多学点东西,可以当谈资,可以让自己变好一点。何乐而不为。你那几百几千块,不给知识付费,也会拿去吃喝玩乐。旅行朝拜,净化心灵。
但你如果想抄捷径一步登天?或者对方让你有这样的误解和幻想,觉得自己可以一步登天,那么,韭菜就是你的宿命,傻逼就是你的天性。
老师们一声号召,你花上几万几十万去买p2p理财;在情怀忽悠下买某个牌子手机都激动万分,觉得与有荣焉;这就是韭菜和傻逼最骄傲的选择。正所谓韭菜太嫩,傻逼太多,镰刀会痒!
我说这些,只是供知识消费者、知识创造者参考,想清楚你自己的位置。名利非浮云,功夫在诗外。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那么,你就有机会少当几次韭菜,少做几次傻逼,回归读书学习的平常心。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大概率跟你没关。
最后再提供点“干货”——如果你们有心去翻查,会发现许许多多站到知识付费舞台中央的人,早年都曾经在央媒“混”过。无论他们承认还是否认,怨念痛恨还是深情缅怀,那其实就是他们的“第一桶金”。获得了个人名气,才有资格搭建平台。
央媒凭借的正是法定组织的官方部门,拥有统摄全国的影响力话语权。很多人的名利之源,就是这个缘起。至于商人们……我就不多说了。千丝万缕的故事,都在各大财经媒体里。
“把一条狗拉到央视溜溜,那条狗也会成为名狗。”这话是白岩松说的。何况是苦心经营,积极主动,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我这张胖脸露出去”的罗振宇。
抱大腿的,往往得到的是腿毛。还不如自己去当大佬。这才是罗振宇最有价值最闪光的一点。失败也不过就是原样嘛。
知否,知否?写作要拿下大报刊,赚钱要定出小目标。奋斗要去大城市,工作该到高平台。在牛逼炼成之前,你得先有这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