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生职称评定涉及论文造假的建议】_风闻
锦绣云溪-2020-01-03 11:50
前些日的一篇网文——杀医事件外的另一尴尬:中国人办的期刊,却拒发中国医生的论文_风闻社区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19017&fixcomment=19400355
其中讲到“客观地说,这些年,中国医院一直是论文造假的重灾区”。
简单梳理一下。这几天,有网络统计,2019年中国学者被撤稿的论文有447篇,创下5年新高。很不幸,医学论文是撤稿的重点领域,有140多篇,共有70多家医院卷入其中。严格讲,撤稿≠造假,但是有极大的造假嫌疑。先前有研究说,中国论文被撤稿主要原因是剽窃、学术欺诈(如编造、篡改结果)、虚假同行评议。可以说,撤稿几乎就是造假。撤稿数量最多的3家医院——
2017年,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宣布,在调查后发现,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有107篇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这107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而且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国内的医院,共涉及524名医生、125家医院。其中不少是三甲医院,比如,就有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等。
**中国医生为什么偏偏去论文造假?**医生当得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去论文造假?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大部分医生都头痛的问题:要升职,就要发论文。就拿湘雅医院来说,卫生技术系列主任医师职称评审必备条件共9条,其中有一条就明确要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篇以上,其中被SCI收录1篇以上、被Medline收录2篇以上。这样的要求其实非常普遍。比如,河北省中医院对正高职称要求,要么出版著作,要么发3篇SCI,或者发6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2篇)。河南全省也对学术发表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是《河南省卫生计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节选。
评职称,就要发论文,几乎是大大小小医院的普遍要求。越是大城市,越是好医院,要求也就越高。这种制度设置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把临床经验总结出来,可以为同行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去找论文也能了解前沿发展、先进的治疗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治病救人。但是,把发论文和评职称,尤其是间接和收入挂上钩,这个事就麻烦了。现实中,很多医生一天要做两三台手术,光站在手术台前就要六七个小时,根本没时间去琢磨写文章,更不要说去核心期刊或者SCI期刊上发论文。
还有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临床经验丰富、技术也很好,但是论文写作能力却比较欠缺。提到论文,很多医生都头痛。有人总结:医术厉害的人不写文章,而写论文的人往往不看病。至有种极端的说法,做1000台手术,可能都不如发1篇SCI。
用山东省立医院冠心病科主任崔连群的话说,“部分医生更注重做动物试验和写论文,对临床工作没兴趣且缺少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甚至不会看病。晋升时却非常占优势,很快晋升到正高和副高级职称。”其实,这也会误导患者,因为患者基本只能从职称(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来判断医生医术好坏。
然而,职称高低取决于论文多少,多过医术好坏。能发论文,就能晋升,也就能获得更多名利上的回报。无奈之下,不少医生就选择造假。著名的医学论坛丁香园曾有个调查,37%医生存在买论文、挂文章、修改数据等造假行为,还有将近40%的医生表示如果有压力也可能选择造假。
造假的其中一个手法,就是买论文。有媒体调查,医学SCI期刊论文发表,“一条龙”全包价格最低要3万块,高的可能需要上十万。期刊越好,价钱越高。这还是2年多前的价格,估计现在已经不止这个数了。
(“北京时间”报道中提到的一个论文代写机构报价)这些中介,根本没有研究能力,也不会去做研究,只为最快速度发表,所以,东拼西凑。论文被查出造假,也就见怪不怪了。
文章最后说道:
杀医,是当前医疗环境中最极端的事件。现实中,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三甲到基层医院,有多少医生治病救人的同时,还焦虑自己能不能凑够论文?所以,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不光让医生不再担心会有一个疯子拿着刀冲上来,也不用天天苦恼论文。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医生,要做的只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其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
这里引用了文章的好大一大部分,放在这网文里作为建议的根据,不知是否涉嫌抄袭。这文章提出了问题,却没有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单摆问题固然是事实,难道能解决问题的有关单位不知道这样的存在么?为什么不愿提出建议?因为建议不好提出心里没底么?我这里不自量力,冒昧提一个,仅供参考,以尝试使这篇文章更完整。
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般还是要回到医生治病求人的基本活动,还是回到资历上来想办法。本人虽不是医生确实知道,医生技术专业,离开了行医历史过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引文中已多次提及其危害,不再赘述。
可否这样:
一,医生专业技术职称确定,必须有具体执医时间,定一个符合实际的不能太少的杠杠,共同遵守。必须是具体执医时间,别其他的可以混。学校的情况知道点,高职称的往往先都是大小领导,人挤破头,对课堂教学基本不怎么关心,更不说备课批改作业一类具体工作。为什么有资格参评,美其名曰管理是教育工作啊!呵呵,能说不是吗?
二,医生要要求必须一线工作时间,得扣除病事假的一线执医时间后计算确认那个杠杠。此要求在于防止钻时间计算的空子,我们社会不乏这种人,教育上见得太多了。如果真是担当领导,还挂职称,那也一定得在一线执医时间够数,否则免挂,当然也就不享有相关待遇。
三,就该有技术区别了。但你想,既然能考入像样的学校,取得执医资格,智力一定尚可,掌握的知识也不会少,关键是行医态度。可以查出勤等情况,可以查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最后才是技术处理表现!现实状况下,这些本就和医生当时的收入挂钩了,清查不应该有困难。
高级职称数量有限,以上述三条定评的人数也是参差不齐的,最好的当然先扶上马。不要说,谁和谁相差不多,除非你有影响医院外的特殊贡献,否者就不能跨越。当然,这些做到公平公正也不容易,数据公开也不会容易,可对比论文而言还是容易做得到的,也总比一般论文好。
真这样,并不需要一线人员论文,也免得勉为其难推动作假,还遭人嘲笑,或招致外刊撤稿。你还想登高,那还真得货真价实的独树一帜的优秀论文,可造假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