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彭德怀是志愿军司令员的最佳人选?_风闻
西方朔-2020-01-05 19:30
一
历史上,毛泽东选择入朝作战的主帅,费了很长时间。
从1950年6月朝鲜战争开始,最初确定粟裕为主帅,到10月4日下午最后确定彭德怀,先后有粟裕、林彪、彭德怀3个人进入考虑的视野,中间有3个多月时间反复考虑这个问题。
限于多种因素作用,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毛泽东选择了彭德怀,而没有选择林彪和粟裕,并没有充分的确切资料留给后人,这就只能以对历史的分析来加以解决。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解释,最公开的说法是粟裕和林彪因健康原因而未被选择。另外,还有林彪不赞成出兵,也是原因之一。
以中共的习惯来看,当不选择某一个高级官员时,健康原因是最合理的一个可以照顾到各方面子的理由。林彪,尤其是粟裕的确身体有病。
林彪因平型关战役后负伤,导致终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林彪当时并未因病停止工作,还与周恩来出国去苏联参与谈判。
粟裕的伤病也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当时粟裕也去青岛疗养,后又去苏联治病。粟裕曾先后6次负伤,其中头部、手臂各有两次负伤。有3块残碎弹片一直留在头颅中,直到1984年逝世后遗体被火化时,才被家人从骨灰中发现。战伤后遗症和过度的劳累,使刚到中年的粟裕就患有高血压、肠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征,经常头晕头痛,靠戴着健脑器工作。
但是,粟裕此前从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直在受命准备攻打台湾的战争计划。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开始,7月7日,粟裕就知道毛泽东点将让他作为入朝作战的主帅。7月13日,粟裕已经被中央正式发文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
但是,粟裕几乎就是在刚一得知自己要作为入朝作战主帅的同时,就向军委和毛泽东请病假。7月14日,也就是中央正式发文的第二天,经中央军委、华东局批准,粟裕到青岛疗养。这个时间点上如此的高度重合,难免给人留下某些遐想的空间。
粟裕的伤病,并且去青岛疗养,无疑会促使毛泽东重新更深入地考虑主帅人选问题。
从逻辑上说有两个可能,一是粟裕的伤病的确已经达到不能作为主帅的程度,二是粟裕内心里认为他非常不适合作为入朝主帅的人选,他只是以请假去青岛疗养而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以此促请毛泽东重新考虑人选。
如果以上仅仅是逻辑假设,就是一种无端的猜测。为了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出一个题目:
假设完全不考虑林彪和粟裕的伤病,只以某个客观的能力模型来评价,粟裕、林彪和彭德怀3人,谁是最合适的入朝作战主帅人选?
我们以本书(《超越战争论》)的战争理论和主帅能力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彭德怀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而最不适合的,恰恰是刚开始最被毛泽东看好的粟裕。
二
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选择入朝作战主帅的主要标准,也就是其能力模型应当是什么?
入朝作战的主帅,至少应当满足如下4个最重要的标准:1.具备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2.极为强大的战争意志力;3.对战术细节的高度创新能力;4.绝对避免大规模全军覆灭式惨败的能力。
先来看第一个标准。1950年的解放军,可以说是将星云集,符合这个标准的,至少有10人以上。粟裕、林彪、彭德怀当然完全符合。因此,另外3个标准才是极为关键的。
再看第二个标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尤其是军队高级将领,在“入朝作战必然面对巨大困难和极大伤亡”这一点上,具有高度共识。当时面对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最先进的陆海空武器装备。这样的对手,是以前的国民党军,甚至日本军队,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就在几年前的抗日战争中,与日军非精锐部队作战时,共产党军队都打得极为艰苦。虽然经过3年解放战争,解放军武器装备和技战术能力突飞猛进,但要与把日军最精锐部队在太平洋战场杀得一败涂地的美军作战,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无论战争结果如何,中国军队将承受巨大的伤亡,是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初曾计划的伤亡数量是20万人,而最后,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是40.86万人,成倍超过了当初已经是把困难想得尽可能充分的估计。作为主帅,如果没有极为强大的战争意志力,在面对这种伤亡情况下,根本无法支撑把战争持续打下去。
接下来看第三个标准。美军不仅武器装备精良,技战术水平极高,而且其从将领到士兵,从军队到社会,都具有在战时根据战争进展持续改进技战术和武器装备的优良传统,根据对手实际情况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
众所周知的案例是,李奇微将军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很快就发现了志愿军因后勤补给困难,所携带的补给只够一星期的进攻所需。因此,他迅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磁性战术:
在志愿军进攻时有序撤退,每日只撤退15--20公里,这是志愿军一夜行军进攻的路程。这样有效保持接触,在第二天白天利用空中优势对志愿军进行大量杀伤。而在一个星期之后,志愿军给养耗尽,美军迅速组织大举反攻。这一战术,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困难。
另一个案例是砥平里战役之后,美军迅速总结经验,将其称为“环形战术”加以推广。这就是当被志愿军包围时,不要急于撤退,而是就地选择有利地形,利用汽车、坦克等重装备,火炮,以及其他轻重火力,组成一个环形阵地。以此在夜晚抵挡住志愿军的围攻之后,到白天在空中优势掩护下再突围。这种战术的确非常奏效。面对被包围的美军,严重缺乏重武器的志愿军,基本上无能为力。
因此,如果志愿军一方没有技战术创新能力上更大的作为,以及把有限武器装备运用到极致的能力,就很难平衡掉美军的武器装备优势、技战术优势和灵活机动的战场适应能力优势。
最后看第4个标准。共产党军队的极高士气和战争意志,并不是靠承受大量被敌方歼灭的极大伤亡磨练出来,而是靠让敌方承受这种伤亡的持续胜利积累起来的。客观地说,像苏联在二战中那种方面军规模上百万人的愚蠢的伤亡,对于中共军队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充分论证了在面对强大敌人时,宁可以持久战的消耗积小胜为大胜,也绝不可贪求速胜而导致极高伤亡。
因此,中共的军队,在历史上只可见到极少量师一级规模、万人以下全军覆没的败仗,几乎见不到万人以上的军一级规模全军覆没式的惨败。
但是,在朝鲜战场上,与全球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种万人以上全军覆没式的惨败的可能性,显然高度存在!
而避免这样的惨败,主帅就负有极大的责任。
三
根据前面提到的主帅能力模型,我们可以在这3个关键指标上给3个候选人评分。
评分结果是:
在战争意志方面,彭德怀95,林彪40,粟裕90;
在战术创新方面,彭德怀90,林彪100,粟裕60;
在避免大规模覆灭方面,彭德怀95,林彪96,粟裕50.
最后总得分,彭德怀280,林彪236,粟裕200.
下面详细说明给出这些评分的原因。
先看彭德怀。
彭德怀有强大的、经过考验的战争意志。百团大战虽然在战略上有可商榷之处,彭德怀也因此曾受到毛泽东批评,但从另一方面表明了他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超强战争意志力。他在解放战争初期,以少量军队与超过自己10倍的胡宗南大军转战陕北高原,经历多次苦战与恶战。
彭德怀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是共产党军队内部不多的科班出身的职业军人,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把握,至少可以做到最充分地吸收共产党军队内部所有创新的程度。
在第5次战役打得不是很顺利之后,虽然也筹划了第6次战役,但却最终放弃了这种大规模决战的模式,而转入坑道作战。这种战术创新,一直到战争结束,美军都束手无策。
虽然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中,是有充分对付地下工事的作战经验的。所不同的是,日本的地下工事,主要是利用天然洞穴加工而成,而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坑道,全部是人工设计挖出来。在采用坑道作战之前,美军平均每40---60发炮弹会造成一个志愿军官兵的伤亡。而在采用坑道作战方式之后,美军需要660发炮弹,才能造成一个志愿军官兵的伤亡。即使美军采用范夫里特弹药量的炮火密度,也依然无法降低志愿军的战力。
另一方面,志愿军不再追求大规模歼灭战,而是以更接近游击战的方式,每次只抓住对手少量军队进行歼灭性打击,这被毛泽东称为“零敲牛皮糖战术”。志愿军的这些灵活战术变化,有效应对了美军的战术变化。
以上只是朝鲜战争中的事后证明。事实上,在此前的战争实践中,彭德怀在技战术细节上的掌握和创新能力,就有突出表现。
在转战陕北时,彭德怀承担了保卫中央的特殊使命,其胆大心细,进退有节,使中央机关秋毫无犯。作战不利时,他可以迅速调整技战术策略,甚至及时放弃最初的作战计划。例如,1947年7月第一次榆林战役时,彭德怀就在战况发生超出预计的变化时,及时中止了最初的作战计划。因此,在战争不利时,他有使志愿军避免大规模全军覆没式伤亡的磨练和能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给予最高综合评价280分。
再看林彪。
林彪是黄埔4期毕业,论军事科班出身,他是绝不亚于任何国民党对手的难得人才。而且,他对于技战术的把握和改进能力,也是共产党军队中最为出色的之一。
正是他领导的4野,创造了攻下防护坚固的大城市,可以用小时计算的奇迹,这是以大量技战术创新和改进为前提的。事实上,这种以蛇形战壕不断延伸到敌方城墙,从而可使军队以最少的伤亡代价出到最佳攻击位置的方法,是17世纪由法国元帅发明的,但林彪领导的4野,将这种战术改进和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增加了将火炮通过这样的堑壕抵近对坚固的城墙平行射击的绝妙方法。因此,在这一项上,林彪得分可以说是最高的。
在避免全军覆没式伤亡方面,林彪也极为突出。他极为讨厌自己军队受到伤亡,只喜欢打让对手全军覆没的仗。如果没有极充分的、达到7成以上的把握,林彪从不轻易开战。
林彪自己对于粟裕的敢于冒险,并屡屡获得奇迹般的胜利真心羡慕,他为此曾说过:“我因为长期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担子很重,打仗较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7成把握才打,只有5、6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有了8、9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孤军作战,一般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5成把握。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
因此,在这一项上,林彪得分也是最高的。
但是,林彪在战争意志上却存在重大的弱项。他因为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的精锐部队遭受过一系列失败,的确存在过很多畏难的精神状态。如果他打顺了,会打疯,而如果遭受稍多的伤亡,其战略判断力就可能会走样。在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毛泽东对粟裕是给予了可临机专断的授权,遇大事可不经请示先斩后奏。但对于林彪,却始终不完全放心。
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问题上,林彪一再犹豫,甚至军队都开到攻打锦州前线一半了,他还想打退堂鼓。如果不是毛泽东一再严厉催促,锦州战役的决策最后都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可以想见,如果是林彪指挥志愿军,别说是在第4次和第5次战役中志愿军遭受的一些挫折,就是前三次打得算成功的战役中,志愿军遭受的损失,也会让林彪痛心疾首。到第4次和第5次战役中,林彪很可能就不听中央指挥了。
4野之所以在攻城等作战中的技战术创新上达到如此极致的程度,也正是林彪极其不愿自己军队遭受伤亡所强烈促动的。
如果在朝鲜与美军交手中,一旦经历几次大的败仗,很难保证林彪的决策不走样。而要想在朝鲜战场上,每一仗都获得打败美军7成以上的把握,怎么可能?!这样的要求,几乎就意味着,整个战争根本就不要打了。
这才是林彪最终未能成为主帅的关键原因所在。
因此,给予综合评价236分。
四
最后来看粟裕。
粟裕在国内的战争期间,表现极为出色,打过许多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被称为是“神仙般的”、表面看好似违反军事常识的仗。他深受毛泽东的欣赏,甚至早就曾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但粟裕自己心里是很清醒的。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计划让粟裕带领10万人先过长江,更加深入地在敌人后方插进一个钉子。但粟裕极力反对,并且说服中央放弃了这个先过长江的计划。
其最为擅长的,是创造瞬间战争维中数量优势的能力。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战争维”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我在研究粟裕指挥的孟良崮战役等战例时发明出来的。它补充了以往过于粗糙的“战场”、“战区”概念,可以用以解释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
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基本概念---战斗单位,它指的是战争中双方交战的最小单位,如一个士兵,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艘潜艇,甚至一艘航母等,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毁伤能力。
我们把直接加入某个战争的战斗单位所涉及的时间空间范围,和其所对应的所有战争资源,称为“战争维”。
一般情况下,交战双方军队,其中一方的潜在战争维,是以己方军队基地为圆心,以击毁距离为半径的圆。圆内就是己方的战争维。如果有多个基地,就是多个基地决定的战争维空间之和。
交战双方的战争维,是双方战争维的重叠部分----双方战争维集合的交集。
以往的“战场”、“战区”概念,往往把双方的军队、武器装备视为其真正实力。而在战争维视角看来,只有真正直接加入了战争之中,并且能够真正给敌人造成了毁伤的战斗单位,才体现出了真正的实力。而不能毁伤敌人的战斗单位,无论数量多少,都在战争维之外,对于这场战争,等于不存在)
比较典型的,就是淮海战役60万消灭80万的奇迹。从总兵力看,国民党军队有优势,但是,在淮海战役的每一个局部战斗中,粟裕都能够集中几倍于敌人的兵力,迅速消灭敌人。通过这样的战场分割,粟裕创造了一个个有利于我方的战争维,最终60万人消灭了80万敌人。
粟裕的这种能力,最充分地演绎了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思想。这样的例子,还有解放战争初期,苏北的七战七捷。粟裕以总体数量弱势兵力最后打赢战争的案例是最多的。
因为与陈毅长期在敌后最艰苦条件下作战,因此,其战争意志力与彭德怀不相上下。
正是以上两点,使毛泽东一开始就把粟裕列为主帅的人选。但是,这却是毛泽东因过于偏爱粟裕而再次对他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与林彪、彭德怀不同,粟裕没有上过任何军校,虽然两次考上师范学校,但都没有上成,因而最终只算是小学学历。粟裕成为杰出军事家,完全是自学成才,和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正因如此,他有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高度战略机动能力。
粟裕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军事培训,不能不说始终是一个隐患。这在七战七捷之后就遭受一连串挫折,以及金门战役挫败等里面,已经隐隐体现出来。金门战役失利,主要是对海战时潮汐影响这一看似很小的关键战术细节关注不够,而这正是渡海作战与渡江作战关键的不同点所在,尤其是当时使用的是吃水很浅的木船,受潮汐影响非常巨大。第一批进攻的船只,因退潮而陷在金门海滩,绝大部分无法回来运送后续补充的军队,使过海的近一个师陷入重围,最终导致全军覆灭。
在粟裕能不断创造瞬间战争维的极大数量优势情况下,技战术的不足会被很好地掩藏起来。但如果是与美军较量,一旦因某些战术细节原因,导致志愿军陷入美军可能0伤亡作战的状态,数量优势就会完全失去作用和意义,而其技战术上的弱项,将很容易暴露无遗。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的确有好多次都因为后勤补给的困难,而陷入拥有空中和装备优势的美军的穷追猛打状态。
瞬间进行大规模战役的决策,本身就难免会在战术细节上考虑不周,这在与国民党军队较量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在与美军较量时,一旦这样的决策有任何一个致命细节上的失误,粟裕强大的战争意志力,极易变成招致志愿军大规模全军覆没式惨败的可能性。
所以,给予综合评价200分。
粟裕创造瞬间战争维中机会和数量优势的突出能力,并不是绝对的,需要至少两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1.相对于敌方机动能力的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利用瞬间战机迅速完成战役部署以及歼敌任务。这也是毛泽东为什么授予了他临机专断权力的原因所在。他的打法如果要层层汇报和开会讨论,战机早就错过了。
2.对敌情高度准确的情报获取能力。粟裕很多表面上看似冒险的决策,实际上并不冒险,而是以获得了高度准确的情报为前提的。
但是,这一战法在与美军较量时,和与国民党军队较量时的情况完全不同。
美军的机械化程度,远远高于国民党军队。事实证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确有很多次,本身非常优秀的合围美军战略意图,都因为美军机动能力实在太强而最终没有实现。例如砥平里战役,志愿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围住了美军23团和法军一个营。李奇微的想法是,让他们作为诱饵,吸引志愿军在此地予以大量歼灭。这是与孟良崮战役非常相似的一个局面。但是,一方面志愿军缺乏重武器,难以快速解决战斗,并且伤亡过大。而另一方面,美军增援部队的一个坦克团,尽管遭受了很大伤亡,但仅一天多时间就到达并且与23团会师了。
其实,美军通过砥平里战役总结的环形战术,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新鲜战术,在淮海战役中,在双堆集被围的黄维第12兵团,采用的就是这个战术。黄维利用车辆等抗轻武器打击能力较强的设备,形成外围坚固防御的汽车阵,以及堑壕工事。黄维兵团可是10多万人的重兵集团,并且也成功地使中野初期的围攻遭到挫折。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整体上的机动能力都很弱,在被围的20多天里,连蒋经国都加入了增援部队,但国民党外围的增援部队就是上不来。
与解放战争中大量全歼国民党整军、整个集团军相比,志愿军很少能够全歼美军一个团以上,关键原因就在于,美军的机动能力和火力,远非国民党军队可比。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本来已经大致完成对联合国军20万军队的合围,如果不是美军强大的机动能力支持,这20万军队很可能就已经被志愿军全部吃掉了。
另一方面,在朝鲜战场上,很难具备获得比对手更完整准确情报的能力,并且即使获得了也很难确认这些情报。而在与国民党较量时,我们甚至能够做到比国民党军队最高指挥官提前知道作战计划。另外,美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空中立体侦察手段,迫使志愿军不得不把主要军事行动都安排在夜间进行。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必备条件的支持,像孟良崮战役那样的涉及双方六七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才能在5天之内完成。而5天时间,在与美军交战时又太长了。设想一下,如果是与美军进行孟良崮战役,以美军的机动能力,仅仅方圆不到100公里,双方几十万人早就完全缠斗在一个战争维中,而绝对不可能被分割成为6个以上战争维了。可以挡住黄百韬的山顶临时修的简易阵地,在美军的飞机集群轰炸下,很难支撑下来。而在朝鲜战场上,如果没有充分修筑的庞大坑道工事,志愿军阵地根本无法抵抗美军的狂轰滥炸。这些,都将使战场上存在的变数,远远超过解放战争时期。
因此,开始最被毛泽东看好的粟裕,其实在入朝主帅标准的得分上,却是最低的。我们认为粟裕自己事实上深知这些。但此时不像当初过不过长江,可以直陈原因。如果粟裕说像他这样杰出的主帅出战,都有可能使志愿军存在大规模全军覆没式的惨败,会严重影响对战争的总体决策,以及上上下下的士气。因此,粟裕只能以伤病为理由,极力婉拒毛泽东过高的期望。
我们做出这一判断,并非没有事实根据。因为,这已经算是他第二次对毛泽东过高的期望进行坚决的婉拒了。
五
最终选择彭德怀作为主帅,是毛泽东经过长期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及粟裕的明智婉拒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这是志愿军的幸运,也是中国的幸运。
这里,我们特别希望读者注意:前面对于粟裕评价的得分,仅仅是针对入朝主帅这样一种特定岗位的需要而得出的。事实上,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如果仍然有一个评价,我们认为,粟裕的得分基本上是最高的。或者说,他是最适合对付国民党军队的中共将领。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国民党军队的“克星”。在所有的共产党将领中,他指挥歼灭的国民党军队是最多的。(参看另一个帖子《战神粟裕》)
我们认为,粟裕是一位对于自身优势和弱项,以及战争客观规律始终保持清醒的人。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坚持要求只做陈毅的副手,不做正职,还是1955年3次上书辞掉元帅的职衔;无论是解放战争时说服毛泽东不要让自己过长江,还是极力婉拒出任入朝主帅,都体现了他对于自己一生清醒的认知。
战争,是一种很容易让人超越理性而发狂的事业。即使曾经百战百胜,只要有一次关键战役的失败,就足以让一个战神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与粟裕相比,麦克阿瑟的发狂,不仅使自己被总统解职,更使美军保持了近200年对外战争不败的记录从此被打破。
当他指挥军队越过三八线时,他以为只是把北朝鲜军队赶得更远,而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在准备与朝鲜、中国和苏联同时开战。如果麦克阿瑟能够清醒地明白,他必须准备好打到莫斯科、北京、昆明甚至乌鲁木齐,那么,他指挥的区区30万军队,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吗?
在讨论朝鲜战争时,很多军事家广泛认为,志愿军是以“人海对火海”。但不要忘了,志愿军入朝时,手里拿的主力装备是苏制“波波莎”冲锋枪,它的击毁效率事实上远高于联合国军(弹夹能装71发子弹,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发)。后来志愿军不断装备大量苏制坦克、火力远超对手的喀秋莎火箭炮、大量机械化的重炮、专用反坦克装备,等等----让整个西方世界从此完全丧失与中国陆军作战信心的,仅仅是志愿军英勇的战争意志吗?
志愿军空军驾驶的,是米格---15和更先进的米格---15米斯喷气式战机。基本上一致公认,它们的作战效能远远超过美军在朝鲜战场的F-80和F--84战机,只有F--86可以与其对抗。
因此,志愿军同样也是火海对火海。尤其是在战争后期,志愿军陆军的地面炮火强度,已经开始接近甚至超越联合国军。
有趣的是,对于志愿军的火海,无论是我们还是美军,在宣传上都视而不见,却相当默契地过度宣传志愿军武器装备劣势,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对于联合国军,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是其战争意志的主要心理支撑。如果宣传志愿军拥有了足以抗衡,甚至超越他们的先进武器装备,这将使其战争意志的最后防线完全崩溃。
关于战争双方的损失数字,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双方公布的地面部队成绩和自己损失基本接近,甚至中朝方面公布的战绩,比联合国军自己后来公布的损失还少了很多(中朝公布战绩是歼灭联合国军109万人,而联合国军发言人称其人员损失总计为147万人)。
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先进武器装备都不是中国自己研发的,而中国能够获得的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完全取决于苏联的意愿和能力。这显然是很不可靠的。因此,在朝鲜战争之后,我们必将长期面临以劣势装备对付优势装备之敌的问题。因此,宣传可以用劣势装备战胜对手,这也是中国战争意志的重要精神基础之一。
但是,这样的宣传,可能对于双方都造成了非常错误的理解。因为,今天的局面正在发生全面和根本性的转变。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正是延续了这样一种错误理解前提下的战略,这是另一个麦克阿瑟式的决策。
仅仅中国的巡航导弹,现在是以千枚计算,而在战争中将以万枚、十万枚计算,还有轰炸机、火箭炮、核潜艇。美军说要将60%以上的军力配置在亚洲,本质上,就是要将60%以上的美军完全配置在中国火炮、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这种亡国亡军的战略,竟然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军界的广泛支持,为什么?难道是麦克阿瑟附体了?!
(本文根据汪涛《超越战争论》部分内容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