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医之父厉家福:祈百姓之福_风闻
东方观察-观察中国的窗口,中外交流的平台2020-01-05 07:00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作者:丁锦洋
乱世浮萍中不为名利羁绊的清风傲骨,战火硝烟中一心救人济世的侠之仁者。他,就是中国第一代西医,浙医之父——厉家福。
▲晚年时期的厉家福先生
破旧立新,先生果敢勇毅
明末清初,清军攻破山海关,一路南下,沿途烧杀抢掠。清军为了控制汉族人,强迫民众剃发留辫,否则就屠城。当时一度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久而久之,辫子演变为清朝压迫人民的象征,甚至就连许多接触过西方先进思想的留学生都不愿意丢掉自己的辫子。而当时的厉先生,思想先进、勇气可嘉,毫不犹豫地剪掉了自己的辫子。
济世救人,先生高风亮节
随后,厉先生与刎颈之交鲁迅、钱均夫先生一同考取赴日公费留学生,于1902年赴日留学。学成归国后,他于1909年考取了“医科举人”,并于1910年,参加了末代清帝的“保和殿复试”,当即以“殿试一等”的成绩被授予医学部主事的头衔。
由于当时国内能与厉先生的学识比肩的医生很少,加之其闻名遐迩,许多达官贵人都请厉先生为他们看病,连慈禧太后也对他十分推崇。
▲杭州市国医公会委员合影,编号2为厉家福先生
一起学习日语时,鲁迅先生曾对厉先生说:“做医生不为赚钱,而是为劳苦同胞治病出力,清政府以民脂民膏供我们出国留学,我们应报答劳苦大众。”厉先生接受了鲁迅的建议,并与其一同学医。后来,鲁迅每每路过杭州,总要来厉先生家作客,两人交情深厚、无话不谈。二人生活上相互照应、精神上相互鼓励,可谓是令人艳羡不已的知己。
此时的钱均夫已改向教育,但二人并未分道扬镳。钱家有人病了,都请厉先生看,其中就包括钱学森。钱学森小时候很羸弱,得过两次很厉害的病,差一点夭折——一次是脑膜炎,一次是伤寒。后来都在厉先生的照料下转危为安。1946年钱学森回家探亲,拜过高堂之后,第一个来看的就是厉先生——他当时是下跪的,说:‘伯大人,没有您当初的照顾,就没有我钱学森的今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救助送入杭州的大批受伤的抗日爱国将士,厉先生在杭州创办了三所伤兵医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期间源源不断送入杭州的伤员的收治问题。1945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厉先生放弃了院长和在政府内等的行政职务,自办诊所,从“官医”走向“民医”。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的厉先生将更多时间都花在病人身上,以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
创办学校,先生计之深远
▲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校门
厉先生进入金泽医科学校后,结识了同学韩清泉。1910年回国后,因不满教会医院对中国百姓的压迫,二人决心开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医院与医学院。因此,我国第一所西式医院浙江病院就此成立。医院专为中国人治病,对于贫困病人不收取分文诊费。
后来为培养更多医学人才,厉家福先生又与韩清泉先生一起创办了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即如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前身。这是中国国人自己筹资兴办的最早的医学专门学校,设置与当时西方医科大学专业基本相同的课程,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如黄鸣龙、黄鸣驹兄弟等。
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开启了中国自办高等医学教育的先河,在中国现代医学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世代书香,先生家风卓绝
▲厉家福先生所作扇面
1998年,厉先生因其在中国近代医学事业上取得的卓越成就被《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收录。
▲厉先生是厉麟似的长兄,厉声教的大伯父
厉先生不仅是浙医之父,他还是清代文豪厉鹗的后人,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厉良玉的长子,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厉麟似的长兄,民国高级将领厉尔康的大哥,当代著名外交家、国际法泰斗厉声教的大伯父,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开拓者厉矞华的父亲。
傲骨卓然,家风优良。穿越百年,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厉家福先生当年意气风发之姿。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风骨,更是对作为后来人的我们的无限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