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雄到阶下囚,戈恩跟日本财团的爱恨情仇_风闻
正经社-正经社官方账号-发现公司价值,解读财经大势,警示投资风险2020-01-06 18:37
重塑日本核心汽车生产商荣光,应是日本朝野共识。日方各大财团先后三次提出收购日产汽车股权的想法,但戈恩无法理解他们似乎想“摘桃子”的沟通方式。
文丨瑞新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
2019年12月31日,全世界都在辞旧迎新之际,一场惊天大拯救发生在东瀛日本。
跟拯救大兵瑞恩相同的是,一堆前特种兵将知名的企业家戈恩从日本被监视居住的场所放入音乐盒成功救出。
这几乎是一场好莱坞电影的现实翻版,迅速成为全球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所有的吃瓜群众都在关心逃跑细节。正经社通过查询外媒得知,由于整个过程太过玄幻,甚至已经有好莱坞的编剧预定了剧本的改编权。
戈恩在日本几乎是家喻户晓。
明仁天皇曾给他颁发蓝绶褒章,时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曾模仿他搞改革,他的工作成绩还被很多商学院写进了教科书,甚至很多日本人视他为民族英雄。
正经社发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用20年时间成功地将日本经济的象征——日产汽车从濒临破产的地位中拯救了出来。
甚至后来的三菱汽车,也因为他的入股而脱离了可能解体的囧境。
但为什么几乎一夜之间,这一个日本人的英雄就被口诛笔伐落到了阶下囚的地步?乃至需要处心积虑地利用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方式来逃离日本?
其实,这一切都是钱闹的。
01
拯救车企专业户
正经社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戈文回到家中所享受的是国家元首级别待遇。
在黎巴嫩,他出入都有特种部队全程保护,而且回来的第二天就面见了总统。甚至为了保护戈恩,黎巴嫩还破天荒的拒绝了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
原因其实很简单,出生在巴西的黎巴嫩裔法国人卡洛斯·戈恩是一个命运之子。毫不夸张地说,在拯救汽车企业的路上,目前还没有人能跑得过他。这要从他上大学说起。
法国虽然是最早废除君主制标榜民主的西方国家,但他们骨子里的那种贵族情怀一直存在。这就使得很多出身不好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很好的上升通道。例如闻名遐迩的法国国立三大学院,没有过硬的背景,你几乎都找不到进去的门在哪。
但很幸运,作为 6000 名候选者中的 300 名优胜者之一,来自黎巴嫩的戈恩大学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综合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又经过同样激烈的竞争进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物学院,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因此,他可以进入法国最知名的公司工作,而且一上来就展示了自己那个无以伦比的天赋,
戈恩拯救的第一家公司,叫米其林。
1978年,毕业后加入米其林集团公司的他,在不久后的石油危机中,被派往巴西。
那时候的巴西分公司,业绩在整个集团倒数第一。本来是被人排挤到一个不容易出成绩的岗位,但他用了18年的时间,盘活了负债累累的米其林巴西分公司,还将其塑造为米其林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分公司。
之后,他就被米其林公司派往美国,负责整个北美地区的业务,
由于身处国际汽车生产中心,米其林美国公司总裁一般都会被看作是集团总裁的继承人。正经社没有查到戈恩在美国工作业绩的具体报道,但五年后就被米其林公司召回担任集团常务副总裁的结果,证明他依然发挥了自己非常独特的天赋。
到了1995年,法国政府因雷诺公司濒临倒闭,向米其林公司求援。
正经社查询发现,雷诺公司由法国政府掌握44%股权,属于西方的国营企业,长期的官办性质让雷诺的产品和市场份额都很羸弱,对于市场的应对情况并不理想。
在当时法国政府的协调下,1996年戈恩离开米其林入驻雷诺,担任执行副总裁,负责企业内最重要的采购、生产和研发。他通过削减开支、关闭出现巨额赤字的比利时工厂,以及积极扩展欧洲市场等方式,在砍掉15亿美元的成本后,仅用两年时间就让雷诺成功盈利,实现了转危为安。
从此,戈恩被称作汽车业的“神奇小子”。
02
日产危局
戈恩跟日本的关系,是从1999年日产大溃败开始的。
日产这家公司,在日本的汽车业具有特殊地位。这个成立于1933年的品牌在日本人心里的分量很重,被视为“日本人的骄傲”。
二战期间日产是生产最多军车的企业。上世纪70年代,全球接连遭遇两次石油危机,高油耗的美国汽车惨遭冷落,价格低廉又省油的日本汽车趁势崛起。而因为此前就在长期默默深耕海外汽车市场,日产就此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业务范围覆盖五大洲。
于是,日益膨胀的日产在90年代提出了“901计划”——“90年代,世界第一”。在这个计划的感召下,日产研发出了很多的先进技术和优秀车型,比如号称“东瀛战神”的GTR,第七代、第八代公爵等。
但受制于油价的快速上升,高耗油车型市场拓展逐渐受阻。然而,日产仍旧没有顺应市场需求,不搞改款车型研发,反而减少了产量。于是乎,其高端路线最终被泡沫经济崩溃冲击得一败涂地。
正经社查询到的数字显示,到了90年代末期,日产在日本国内销售了46款车型,只有3款盈利,连续亏损7年,负债近200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从最高时的74%跌至1998年的不足20%,海外市场占有率不到5%,
一系列连锁的失败让日产濒临破产。
为了拯救日产,日本和法国达成了协议,法国政府旗下的雷诺汽车花了54亿美金,收购了日产36.8%的股份。
这被后人看作日产再次崛起的契机。当然,在法国人看来这是一笔好生意。而法国人的信心,就来自于戈恩。
03
20年重生路
戈恩确实是一个高人。
由于日产在日本国内的地位,再加上日本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在很多国家它被看作日本的国有企业。
因此雷诺刚收购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铺天盖地。但戈恩仅用一个动作,就将所有的质疑化之于无形。
他在公开场合不断强调雷诺和日产携手,是结盟而非收购。这让日产内部和日本民众的品牌尊严和爱国情结得到了安抚。
而接下来,戈恩祭出的是屡试不爽的“成本控制”。
他的第一刀砍向了日产的供应商。说起来非常搞笑,日产当时各种零件材料供应商加起来有1145家,采购成本已高达汽车制造成本的60%。
通过优中选优,戈恩最终砍掉了600多家,仅这一项每年降低的成本就超过了20亿美元。
接下来将目光投向了日产的生产线。让人感到非常荒谬的是,日产的年产量有240万辆,但由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能销售的每年只有128万辆,产能使用率仅占53%。
看来国有企业庞大臃肿、效率低下的通病,哪里都一样。
戈恩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关厂。那些效率低的工厂被他逐一关闭,而生产效率较高的他还给增加产能。
当然还有裁员。其实日本战后一直使用的都是大锅饭用工制度,所谓终身雇佣,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因此,当时日产的不少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在混日子。
戈恩大手一挥,日产原来全球共有148000名员工,到2002年裁掉了21000个职位。
这三板斧砍过后,奇迹出现了。2000年日产盈利27亿美元;2001年盈利增加至29.7亿美元,债务缩小至30亿美元,工厂运转率提高到75%;到了2003年,日产的盈利突破49亿美元,偿还完了所有负债。
仅用四年时间的一场华丽逆袭,彻底把戈恩推向了神坛。这次令日产起死回生的管理案例,被日本人称为“戈恩奇迹”,也被写进了很多MBA的教科书。
2014年雷诺-日产联盟的全球总销量达847万台,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稳居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这成为戈恩控制的联盟最后的高潮。
04
迷雾中的“政变”
戈恩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人会从日本人的车坛神话,变成阶下囚。
其实这个结局在20年前就已经种下。正经社发现,日产是一个典型的日本财阀企业,他的靠山就是日本最主要的商业银行-富士银行。
由于企业向银行转让股权,是战后日本政府发展企业最核心的战略,有业内人士认为,最不愿意看到雷诺收购这一幕的是日产曾经的出资人富士银行。
但当时,富士银行深陷危机,没有余力救助日产集团。再加上日本政府和法国政府谈判的速度很快,很快就造成了雷诺入股的既成事实。
而四年后摆脱负债、十年后位列全球第四,日产这样的亮眼的成绩,吸引了众多日本财团的目光。
2014年开始,以富士银行为核心的日本财团纷纷向政府提出回购日产的想法。
雷诺控股日产的方式非常有意思,股权只是相对控股的状态,但投票权雷诺公司却要了一个超过50%的绝对值控制。也就是说,戈恩可以否决任何一个股东提出的决议。
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显示,日方各大财团前后三次向戈恩提出过收购日产股权的想法和建议,但都被他无情拒绝。作为一个崇尚契约的西方人,戈恩无法理解日本财团似乎想“摘桃子”的沟通方式。
但他没有意识到,这届日本政府是踩着纯粹主义的边上台的。而收回日产重塑日本核心汽车生产商荣光的理念,其实是日本朝野的共识。
正经社认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在这件事上就是所谓的“事不过三”。之后就是全球吃瓜群众都知道的新闻。
2018年11月19日,卡洛斯•戈恩刚从专机下来,就被东京地方检察院控制并带走。
雷诺汽车公司随即宣布,首席运营官蒂埃里·博洛尔将接替戈恩。紧接着,戈恩被解除了三菱汽车集团老板的职务。
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就在戈恩被逮捕当晚,日产时任CEO西川广人在位于横滨市的日产公司总部召开紧急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不仅没有日本企业面对丑闻时“鞠躬谢罪一分钟”的常见桥段,取而代之的是西川广人怒斥戈恩的种种卑劣行径。
其神情之激愤,言辞之激烈,仿佛戈恩是全民公敌。
然后13个月零12天后,戈恩用一个大片中才有的桥段金蝉脱壳。
最新的表态显示,他将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彻底说清自己被冤枉的细节,揭开事件中间的迷雾。
坐等续集。【《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后台留言,可在文章发布后24小时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