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再起!谁能跻身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3807-2020-01-08 16:43
文|凯风
新年伊始,国家中心城市之争再起。
01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近日,山东济南出台《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济南城市能级要大幅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间表,还是2035年;后来进一步提前到2025年,如今再进一步提前到2022年。
当时,济南对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还是“建议支持”和“争创”,如今已经变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积极性可见一斑,势在必得的气势相当强劲。
就在同一周,沈阳两会透露消息:沈阳已经具备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当地表示,沈阳正在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步伐,以此带动辽中南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发展,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建设。
而在2019年年中,江西南昌加入战局。
江西印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提出**“支持南昌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再往前,杭州、南京、青岛、长沙、厦门均提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中心城市的赛场上,至少已有8个城市入局:山东的济南、青岛,长三角的杭州、南京,东北的沈阳,中部的长沙、海西的厦门,乃至江西省会南昌等。
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谁家?
02
目前,我国共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
这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众所周知,国家中心城市属于城镇体系层级的“塔尖”城市。用国家文件的话来说,这些城市“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目前,“以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发展”正在成为城镇化的指导原则,能否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则决定了城市能级能否得到跨越式提升。
正因为这一点,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越发激烈。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从已落地的国家中心城市及相关规划可以看出,作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至少应满足三个层面的要求:
**一是中心区位。**所在城市必须是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卫中心,中心性是第一位的,这正是广州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所在。
**二是经济优势。**城市经济实力要强,区域辐射力要广,人口吸引力要强,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作用。
目前已经获批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除了西安还差临门一脚之外,其他均为万亿GDP之城。
**三是城市群优势。**一个强大的城市群,是中心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没有城市群作为依托,中心城市的实际辐射作用并不强。
不难看出,广州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成都重庆背后是成渝城市群,郑州背后是中原城市群,武汉背后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西安则有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依托。
03
用这些标准来衡量,济南、青岛,杭州、南京,沈阳,长沙,厦门,南昌,谁最有希望跻身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
先看经济,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杭州、南京、长沙均遥遥领先,青岛和济南位居中游,厦门、南昌、沈阳经济体量过小。
未来一到两年,济南有望跻身万亿GDP俱乐部,而厦门、南昌、沈阳均有相对较长的距离。
再看资金总量,这是衡量一个城市财富集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资金总量上,仍旧是杭州和南京遥遥领先,都是3万亿以上的量级,与其他城市拉开较大差距。
长沙、沈阳、济南、青岛都在1.5万亿量级,厦门、南昌还在1万亿量级。
从首位度来看,中心城市一般都是区域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方面,成都、武汉、西安都是遥遥领先,而南京和济南,则处于垫底位置。
不过,随着中国进入强省会时代,济南、南京的首位度未来将得到提升。
从区域角度来看,华北、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和中部均有国家中心城市。
在国土板块上,东北地区缺少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而在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同样也存在空白。
04
那么,谁最有可能跻身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区位无疑要放在第一位。一个区域不会出现太多国家中心城市,而不同区域的国家中心城市也不应存在空白。
就此而言,沈阳的赢面无疑是最大的。
沈阳不仅是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而且还肩负着振兴东北的时代重任。
在前不久高层的重磅文章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有新的战略性举措,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参阅《“城运”来了!这10个城市被点名》)
所以,东北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而这个棋子很大概率要落在沈阳身上。
05
从国家战略来看,山东也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山东是我国经济第三大省,GDP高达7万亿之巨,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同时,山东还是我国第二大人口大省,常住人口仅次于广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参阅《“六大国家战略”,这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沿海省份,山东无疑要在黄河经济带中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山东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或在情理之中。
新的问题在于,山东拥有两个大市,济南和青岛,究竟谁能脱颖而出?
究竟谁能代表山东和黄河经济带,谁能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引领作用,谁的经济辐射力和人口集聚力更强劲?
在经济上,即便合并了莱芜,济南相对于青岛的优势并不大。
不过,济南正在谋划一系列大动作。
根据最新文件,济南将推动建设黄河下游城市群,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
同时,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中国算谷、智慧名城等。
黄河下游城市群,这一概念,显然对应的是2019年刚提出的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这一概念,跻身国家战略之中,为济南提升城市能级提供更多可能,应是当地的主要考虑之一。
06
济南、青岛、沈阳之外,还有谁有希望跻身国家中心城市?
首先可排除南昌。
南昌虽然喊出了“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口号,但由于经济、产业、人口以及所在省份经济均不占优势,这一举动这更多像是刷城市存在感的表现,展现要做大省会城市和大南昌都市圈的决心。
其次可排除长沙。
长沙发展势头相当强劲,一个公开遏制炒房的城市,经济增速丝毫不弱,这体现长沙的发展潜力。(参阅《长沙,一个拒绝炒房的城市!》)
问题在于,在长沙周围,一南一北,已有三大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武汉和郑州。
广州位居华南,辐射范围甚至蔓延到湖南南部,而武汉和郑州均位居中部,中部地区已经诞生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在这一地区再布局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不大。
厦门,则要看未来的形势。
厦门是计划单列市,而且对望台湾,在未来的国家战略中地位举足轻重。
不过,厦门却面临一些现实层面的掣肘。福建是经济强省,但省内缺乏龙头城市,泉州是GDP总量最高的城市,而福州是省会,厦门的经济总量弱于这两个城市,靠厦门来带动福建发展,似乎担子有些重。
至于杭州、南京,则存在很大悬念。
毕竟,在刚刚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上海被确定为唯一的龙头,而上海也是最早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换言之,长三角是否还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或者说,长三角是否急需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存在一定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