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如何测量数字经济的小美与大好_风闻
光明观察-2020-01-08 12:43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既需要大而好的企业,更需要小而美的公司。大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小企业是社会活力和创新的源泉。小美与大好的社会经济价值究竟如何衡量?如何评估或测量数字时代的小美与大好?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应该引入创新力、消费者福利、平台治理创新、可持续发展、创造创新等指标。衡量市场的可竞争程度,要看到是否存在足够的创新。鼓励创新、促进竞争,是发展数字经济小美与大好的重要法则。
2020年1月4日,在第五届新经济智库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以《测量数字经济的小美与大好》为题,就“如何评估或测量数字时代的小美与大好”进行了精彩演讲(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回复“小美与大好”,获取高红冰演讲完整PPT)。以下为其演讲摘录。
测量数字经济的小美与大好
高红冰
拥抱创新:助力中小企业
如何评估或者测量数字时代的小美和大好,或者说如何评估数字化平台的商业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我们会用财务报表衡量一个企业的商业价值,也会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数字时代的来临,如何能够对企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作出全面评估,我想用阿里巴巴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的例子来讨论这个话题,可能是再恰当不过了。
图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
怎么样看待阿里巴巴?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家企业必须有强大的市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且有能力把这样的竞争和创新,资源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创造,再传递给市场、传递给社会、传递给合作伙伴,甚至传递给竞争对手。重要的是,在自己不断创新的时候,要为更多的小企业带来成长的机会,创造发展的机会,这就是我们讲的创造商业上的普惠价值。更重要的是,当一个数字经济的平台服务于消费者的时候,必须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要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从这些角度衡量企业价值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思考和洞见。
怎么看待阿里巴巴?常常有人误以为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这可能是因为每年的双11做得太精彩,把阿里的科技属性和科技基因给掩盖了,事实上,阿里巴巴是一家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电商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公司。阿里巴巴不卖货,不送货,不做金融的业务,它提供的是各类平台服务。它不送货,但是它建立了一个数据化和智慧化平台,让物流企业更好地送货;它不卖货,但是它搭建一个帮助卖家和买家完成交易的服务平台。阿里巴巴是一个用数字化驱动的数字经济体,它不断地用技术创新去帮助交易、帮助支付,帮助物流、并提供各种数字化服务,帮助各个合作伙伴实现它们的诉求,用一个平台生态体系解决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并以数智化创造新需求和新供给的连接,实现高效率的供求匹配,进而来推动整个经济效率的提升和整个经济社会成本的下降,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创造新的商业文明。
更重要的一点,20年前马云带着18个人在长城脚下立誓做一家产生于中国、影响世界的公司时,就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作为阿里人的使命。阿里巴巴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把它的商业模式打造和普惠价值创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阿里巴巴并不追求成为一家强大的公司,而是追求成为一家好公司,一家对别人有帮助的公司,这就是阿里巴巴的初心和基因。
今天,阿里云已经建立了一个云产业生态系统,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帮助小企业创新,帮助大企业做数字化转型。40%中国的网站受阿里云安全能力保护,每天抵御36亿次攻击。今天A股50%企业、中国科技企业80%都在使用阿里云,阿里云累计为这些企业节省了超过2000亿元的IT投资。
大家知道,2019年末,王坚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国第一位民营企业产生的院士,这很具有标志意义,这不是王坚个人的成功,不是阿里巴巴成功,而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中国的民营企业向社会证明,我们今天的创新可以有院士产生。2009年阿里云成立,立志做一套中国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阿里云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小企业可以和大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那一年,王坚说,一个能用好云计算的公司,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以拥有万人公司的计算能力。这是公共云的价值,小微企业不需要重投资,就可以迈过了巨大的数字经济投资的门槛,快速进入数字化的轨道,就可以使用今天世界一流的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从事数字经济,进行自己的商业创新。
(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回复“小美与大好”,获取完整PPT)
阿里巴巴20年,是不断创新科技、不断创新商业的20年。大家看到阿里跨行业、无边界的创新一个又一个出现,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创新的持续产生?阿里巴巴有很多失败项目,它的失败比成功多得多,比如2013、2014年阿里有一个集阿里全集团之力打造的“来往”,但是“来往”失败了。但阿里的可贵之处就是我们不停止创新,我们持续投入,失败了再来,再失败再来。终于我们产生了另外一个产品叫钉钉。今天在企业层面上,钉钉是一个世界级的先进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已经有一千万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过2亿人在使用钉钉,它成为将一个组织快速变成数字化的工作组织化平台。
阿里巴巴20年发展史就是20年创新史。过去20年不间断创新,因为我们相信要丰富这个生态系统,关键是创新!创新不容易,成功的创新背后是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的失败。但是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创新,而创新更重要一点,是要坚守自己创新的目标,要为更多的小企业、为更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去创新。
创造变化:做数字经济的造风者
作为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面对市场快速变化和动态竞争的态势,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市场的快速变化,动态竞争和更短的替代周期。
(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回复“小美与大好”,获取完整PPT)
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动态竞争不断演变,更迭的速度在加快,更迭周期在缩短。起初70年有一次重大变革,后来30年一次,再往后10年、5年、3年甚至1年产生一次重大变革,整个产业发生底层式颠覆或者技术体系更迭的时间不断地被缩短。处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10年以后这些Top10公司会在什么地方?新的Top10名单里会有谁?会有乔治·吉尔德讲到的密算经济企业吗?我们10年后再来观察验证。
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竞争,我们也看看中国的数字经济或者互联网应用的创新。从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开始,就不断有新的互联网公司诞生,不断地有新的互联网公司消亡。中国的数字经济或者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是一个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
其次,未来的竞争不是单纯的某个企业的竞争、某一行业的竞争,市场在发生快速变化,事实上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竞争。当亚马逊的云计算有10万多个合作伙伴,微软有7.2万多个合作伙伴的时候,当一个企业要从事云计算创新的时候,今天遇到的不是开发一个产品的竞争,而是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创新的环境,依靠价值链的良性竞争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几十年前,熊彼特总结颠覆式创新的理论,他讲到,有价值的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织形式的竞争……这种竞争打击的不是现有企业的利润边际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它们的生命。这就是我们讲到的颠覆式创新。
马云也讲到,今天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企业变成巨头,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巨头不创新。
所以,衡量市场的可竞争程度,要看是否存在足够的创新,以推动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担当责任:与消费者共创美好生活
数字平台要以保护消费者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这是创新的基本尺度和底线。
淘宝平台在过去十年里,不断帮助农村地区发展。十年来,淘宝村从2009年的3个,增加到2019年的4310个淘宝村。这些淘宝村、淘宝镇的村民把商品卖到了全国,2019年获得了7000亿元的销售额。有了数字平台的支持,有了淘宝村创业者的不断创新,就可以让乡村连接到全国大市场,通过卖货而让自己富裕起来,把产业带动起来。大家可以想一想,同样的7000亿商品,从农村卖到城市,还是从城市卖到农村,它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为农村农民增加了真正的可支配收入,甚至带动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从而具有了普惠的经济社会价值。
阿里巴巴在金融方面的创新,支付宝和9个海外本地钱包,让12亿人获得了普惠金融服务。支付宝不仅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第三方的信用建设,弥补了中国一直以来市场信用体系方面的缺失。网商银行坚持帮助小微企业,累计为2200万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提供信贷超过4.2万亿元。阿里巴巴要用技术创新去协助解决社会问题。
(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回复“小美与大好”,获取完整PPT)
如何评估数字平台的价值?阿里创造了一个数字化平台的公益模式,叫“公益宝贝”。大约在2007年,为响应一些淘宝商家帮助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阿里搭建了一套平台公益的服务体系,这套体系是由公益机构、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组成的。商家设置商品成交后的捐赠金额,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候,捐赠的金额自动捐出给公益项目。2019年,252.8万商家通过设置公益宝贝,4.76亿消费者通过购买公益宝贝参与了公益。全年捐款笔次达到95亿笔,捐赠金额4.41亿元,平均每笔捐赠金额0.046元。
商家和消费者可以从平台上查询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是一个社会化的、透明的、正向激励平台。一个个正能量不断产生,变成生态化的公益,这是商业和公益的完美组合。“不以善小而不为”,近5亿人,终于因为数字平台得以实现参与公益。
从淘宝村、第三方担保支付和数字化公益平台的建立,我们看到阿里的创新是紧密围绕着消费者福利、普惠和可持续发展来展开的。
GDP VS GDP-B
我们看到一个数字化平台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我们需要对两者都进行评估和测度。GDP是衡量经济增涨的一个指标。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GDP这个概念。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从此,GDP便风靡全球。然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对福利的贡献以新商品和免费商品的激增为特征,这在目前的国民账户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衡量。
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提出一个新的指标GDP-B,建立一套工具和方法,测量数字经济时代的这些新商品和免费商品的福利贡献。他将此框架应用测量,包括Facebook,结果得出如果将Facebook的福利收入计算在内,美国每年的GDP-B增长将增加0.05至0.11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用来讨论今天的话题。尽管GDP-B的科学性还有待论证,但是我希望未来,在研究数字经济的社会价值评估方面,能够引入创新力,引入消费者的视角,引入平台治理的创新,引入可持续,引入环保,引入更多的创造创新的指标,来衡量这些非经济、非商业的价值。
小美和大好之间,我们应该看重的不是“小”和“大”,而应该看到小的“美”,小企业怎么样可以优美地获得一个更好的数字化的营商环境,以便更好地创新和成长;应该看到大的“好”,不是一个强大的公司,而是一个好的公司。
阿里巴巴致力于做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就是要成为一家对别人有帮助的公司,这是它的基因使然。今年新经济智库大会讨论的主题—小美和大好,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一些思考,更希望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让中国的数字经济变得更加创新、更加美好。
报告推荐
关注“阿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获取电子版报告全文
《2019企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报告》
《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
《2019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告》
《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
《阿里巴巴2019“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报告》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09-2019)》
《2019阿里巴巴全球女性创业就业研究报告》
《钉钉商业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价值报告》
《阿里+毕马威发布4份智能经济报告》
《2019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
《女性创业社会责任大数据》
《阿里巴巴中高端消费指数报告》
《消费者运营健康度升级与最佳实践白皮书》
《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