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岁演 20 岁的自己,好莱坞「回春」特效是怎么做到的?_风闻
重度选择恐惧症患者-2020-01-08 10:06
来源:爱范儿
作者:方嘉文
虽然近日在金球奖颁典礼上没带走任何奖杯,但《爱尔兰人》仍旧是 2019 年其中一部最多人关注和备受争议的影片。
《爱尔兰人》争议最大的地方在于电影采用了「减龄特效」,让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和乔・佩西三位七旬演员饰演年轻版自己。其中,「减龄」跨度最大的德尼罗甚至饰演了 20 多岁的自己。不少观众都觉得那「看起来怪怪的」。
《爱尔兰人》中德尼罗和他的「自己们」,图片来自 Daily Mail
有趣的是,去年也是一个好莱坞「减龄特效」的小爆发年。除了《爱尔兰人》,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和漫威的《惊奇队长》均在主要角色上采用不同的「减龄」技术。这意味着,这些「看起来怪怪」的角色将贯穿整部影片,而不是像从前般只出现一两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奇「回春」技术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
「减龄」特效一直都在,但你不知道
没有人看起来是和电视电影里一样的。每个人都被修过。
Claus Hansen 在接受《Mashable》采访时说,他从 90 年代后期就开始给 MV 和广告里的明星做「特效美颜」。而在电影行业,Lola Visual Effects 通常被认为是首家专门做特效美颜的公司,成立于 2004 年,独立前隶属于 Hydraulx 特效公司。
《X 战警:背水一战》中年轻版的「X 教授」和「万磁王」也是 Lola 的出品
最近接受《Hollywood Reporter》采访时,Lola 的 Trent Claus 透露,应用在《惊奇队长》中的「减龄特效」平时更多用于「美颜」。至于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为「大多都签了保密协议」,现在因为电影叙事需要,他们才能出来说这个事。
很多特效公司都会用一个名为 Flame 的软件来处理视频特效,据 Hansen 介绍,「你可以追踪某部分皮肤,移动它们,调整脸部或身体曲度。虽然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好了,但有时候你还是得一帧帧地处理。尤其是近镜。」
譬如,某特技公司设计师在处理某超级英雄片男演员的鱼尾纹时就遇到了瓶颈。无论怎样改,男大咖就是觉得近镜处理得不够自然。最后,这设计师从另一位稍微年轻一点的男演员脸上「偷」来鱼尾纹,然后 P 在男大咖脸上,顿时就自然多了!
到了像《惊奇队长》里 Nick Fury 这种跑完整部戏的角色,镜头得去到 500 多个,并得确保所有改动连贯统一,工作量之大和经费燃烧程度可想而知。
电影中年轻版 Nick Fury
有趣的是,当我默认像 Jackson 这样皱纹不算多的演员处理起来应该更省心时,Claus 却说这其实是「双刃剑」:
如果我们简单地将演员脸上皱纹抹掉,那一下就能减 10-15 岁,但正因 Sam 皱纹不算多,所以我们得对他的肌肉结构、皮肤质感,脖子和下巴的坠感处理。
2019 现实中的 Jackson
不过,连 Lola 团队也承认,归根到底,这项技术在过去十年里其实并没有非常大的飞跃,而实际在进步的,是特效处理人员对人类身体和脸部的了解。
巧合的是,《双子杀手》和《爱尔兰人》却因为不同原因,无法采用「特效美颜」技法,带来了两套不同的技术实验。
120 帧的《双子杀手》容不得「PS」
当 4K 和高清摄像进入电影和电视行业,原本用于遮挡皮肤细节的妆容变得不够「裸妆感」,于是「特效美颜」成为更「自然」的「补妆」工具;
但当李安坚信 120 帧才是未来电影模样的时候,后期增加的「特效美颜」也开始显得粗糙。
于是他们决定从 0 开始建造一个数字化的人。(有趣的是,120 帧能更如实地呈现现实世界,但同时也「逼」出一个完全是由数字搭建出来的「假人」。)
在用高分辨率镜头获取大量 Will Smith 的表情信息后, 由 Bill Westenhofer 和 Guy Williams 带领的特效团队打造了一个 23 岁的版本的 Will Smith 数字模型,并持续进行「毛孔级」的优化。
有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这坐着一房间成熟中年人,围着屏幕在聊粉刺到底要怎样反光才合适。
Williams 说道,觉得有时候大家的工作情景也挺滑稽的。
而到正式开拍后,Will Smith 会在片场穿着特效标配的连身衣,脸上标着一堆标记,头上架着针对其脸部的摄像机,演绎 Junior(年轻版)的角色。随后,特效团队会将 Smith 的动作信息套在 Junior 模型中。
在拍摄「自己打自己」的场景时,Smith 会先演年长版自己(Henry),和代替 Junior 的演员对戏,然后再在下一场演 Junior,和代替 Henry 的演员对戏,之后特效再将两场结合在一起。
《爱尔兰人》的「表情控」
当我们说起「特效大片」,立即想起的都是充满打斗和爆炸场面的动作或科幻片,但《爱尔兰人》是一部三个半小时的剧情片,主角们的脸部表情就是看的重点,尤其当你的主角们是德尼罗、帕西诺和佩西。
德尼罗和帕西诺,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保留和呈现演员的表情至关重要。
减龄特效处理后的效果
一般来说,如果电影得做动作和表情捕捉,演员就得穿上奇怪的连身衣,身体和脸上都得贴上用于影像追踪的标记,然后还得在绿幕前演出。但导演斯科塞斯一开始就说了:不要脸上贴标记、不要头戴摄像头、不要隔离式拍摄,我要一个正常演戏场景。
《爱尔兰人》拍摄现场,图自 IMDb
工业光魔还真做到了。
Pablo Helman 带领的工业光魔团队设计了一款新的摄像组合,由一台主摄像机(中间)和两台用来拍摄红外影像的摄像机组成,重达 64 磅。拍摄时,中间的摄像机就是导演看到的内容,而两旁的摄像机负责捕捉更高密度的立体信息,用于后期建立 3D 几何模型。
被称为「三头怪兽」的摄像机,由三台摄像机组成
据 Helman 介绍,在这套技术下,连人在说话时产生的轻微颤动也能捕捉到,远比在脸上贴标记细致: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做人脸特效时,会丢失对话的意味。当我们将辅音和音素组合时,脸部会以特定方式颤动,像节奏一样……依赖标记没法捕捉到这个,因为软件不够敏感。当两位演员对戏时,他们会相互影响,相互反应,他们的眼睛、脸部和身体都会受影响,这也会影响表演的节奏。如果这一切都能捕捉到,那就是非常棒的一个镜头了。
数据采集完成后,特效团队将通过为该影片研发的软件 FLUX 来手动「减龄」。
为了让效果更自然,工业光魔在前期围绕三位主演建立了庞大的影像数据库,每做好一个镜头,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就会自动调出和效果相近的历史图像以作参考。
AI 的配对
「减龄特效」也救不了你的地方
当我们在选题会上讨论这个技术时,也有同事提出,让年纪大的演员来出演年轻人,「眼神不会很浑浊么?」
而当 Will Smith 在宣传影片时,也表示李安让他在演绎 Junior 这个角色时,「减少下演技」,要忘掉这些年来的「成长」,才能演出角色的「青春气息」。
虽然这些「感觉」看起来很玄,但部分组成它们的动作和声音却是非常具体的,这也是「减龄特效」救不了《爱尔兰人》的地方。
虽然一开始就找来了体态动作指导,但《爱尔兰人》里三位七旬的主演动起来还是有种老人家的感觉。有一次,帕西诺的角色站起来时,就被导演吐槽「这不像 49 岁的人站起来的样子」。
《爱尔兰人》其实在演员上半身也会放标记,图片来自 Before&After
Cnet 编辑 Richard Trenholm 表示德尼罗在戏里的动作像极了自己也是七十多岁的爸爸,他在看电影时会有想去扶着他们的冲动:
电影里有一幕德尼罗得迈过湿滑的石头去河边把抢给扔了,我都想要去屏幕那里扶稳他了。
《Vulture》为这个 bug 找到一个「挽尊」的解读:
当我们回忆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会将现在的自己套入回忆的自我,而不真是当时的自己。
而《Slate》也给出类似看法,认为这是一个老人对悲惨生活的回忆,无论他是在回忆 20 多岁时参与战争,还是中年当杀手的生活,一切都笼罩着死亡和终结的气息。
而在《美国队长 3:内战》里回到 20 多岁的「钢铁侠」虽然胶原蛋白要满到溢出银幕,但转身一开口却是现在小罗伯特・唐尼的声音,顿时让人出戏不少。
特效年轻版的小罗伯特・唐尼
所以说,「减龄特效」的下一步,是不是得开始往这些方面攻克了?
「像不像」不是关键,行业标准才更重要
无论是《爱尔兰人》还是《双子杀手》,其中的主演都是北美观众非常熟悉的演员,如果看完他们的作品,真的有种「看着他们长大/变老」的感觉。
因此,这些观众很难避免会将这些用特效年轻化的角色拿去和演员真实演出作对比。但对于特技团队来说,这个「减龄」处理的关键不在于复制演员在过去的其中一个角色,而是创造合适的角色。
以《双子杀手》为例,特效团队虽然有参考家喻户晓的情景喜剧《新鲜王子妙事多》里的 Will Smith,但他们在设计 Junior 的时候进行了很多调整。
譬如,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刺客训练的人,Junior 身材上就不像「新鲜王子」一样纤瘦。根据剧情,Junior 的内心也很压抑,没有「新鲜王子」般快乐开朗。综合而来,一个整天皱着眉头啥也不愿意讨论的年轻人看起来就不像人们心目中年轻快乐的 Will Smith 了。
皱眉日常的 Junior
一言不合跳起舞的「新鲜王子」
对于《爱尔兰人》,Pablo Helman 则认为演员即便在同一年龄段,演绎不同的角色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每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年轻德尼罗都不一样,要做出让所有人满意的年轻版不仅没可能,同时更违背常理。
同一年龄段里演员演绎不同角色感觉也不同
因此,当我们在看「减龄特效」电影应放下「像不像」的纠结。
此外,也有不少人担心,有了「减龄特效」后,年轻演员的机会是否也会被扼杀。就正如用数字技术「创作」一个演员的「年轻版本」是个结合了演员、导演和特效团队功底的综合主观创作过程,是否选择特效年轻化的老演员也是制作人在创造上的主观艺术/成本选择。
事实是,就像「特效美颜」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早已渗透至大部分好莱坞影片,能让演技受到认可的演员继续「年轻」的「减龄技术」也将继续演化,成本也将随着技术成熟逐渐降低。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也许是这种技术将带来的版权问题。
在接受《连线》采访时,Will Smith 表示,自己会很愿意看 Junior 去「拍」浪漫喜剧,而且还说自己多年前曾梦到年轻版的自己和赫本拍戏,「现在这技术真能实现!」
但事实是,现在拍完戏后,所有关于 Junior 的数据都坐在特效公司的硬盘里,他 连个底都没:
法律上来说,我控制自己的肖像权,但他们控制实质性的信息。
另一边厢,负责特效的 Westenhofer 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则表示:
(关于让 Junior 再次登上屏幕)我们需要去讨论演员的权利,以及他们处理自己数据的方法……我知道 Will 持有 Junior 的使用权,但实际的数据呢?我不确定那该属于谁。
而且这也许不只是《双子杀手》得面临的问题。
《Mashable》于 2014 年的特写文章指出,现在很多年轻演员也会到特效工作室做素描,主要是为了以后在「修」的时候,能有更好的对照,做出更好的效果。《Hollywood Reporter》也曾援引 VFX 负责人 Scott Squires 指出,现在的肖像素描建档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如果有任何情况你得特效,基本都要扫描一次,通常会在影片开拍前完成。我还听说现在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让演员做扫描,(不是为了影片特效,)是为了建立档案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