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看创业_风闻
nemozhang-2020-01-08 17:18
《孙子兵法》全篇就讲一件事:“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掌握主动权。
创业者读读孙子兵法是有好处的,比如,作为决策者,对于每个重大决策该怎么做出?做出后怎么达到预定目标?我们有时为主,有时为将,为主时能否做到将能而君不御?为将时是否具有为将之道?
这首先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所以开篇就是五事七计,道天地将法,庙算一番,较之以计,然后知胜负。
什么是五事七计?
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道,就是为多数人谋利益,上下同心,得道多助;天就是时机与天气;地就是地形与远近;将即其智信仁勇严的品质;法即制度及其执行。
七计就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五事中道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是天地将法,天就是天时,地就是地利,将就是人和,法是法度。这两天听一位老师说,为什么儒家的那么好的文化后来成为吃人的工具,原因就在于三纲压了五常,人道压了天道。人的因素重要,但第一是道,接下来是天、地。
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这个看一家企业到底能不能成功。如果这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忽悠欺骗,企业就是行在道上;如果企业内部上下同心,那就是有道;如果再能得到各界帮助,那就是得道多助。
孙子兵法的整篇都强调了“知”的重要性,所以首先要“知”:
1、知五事七计,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2、知胜之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知兵,也就是了解用兵,了解战争规律;
4、包括整个“用间篇”,技术上的获取信息,都是用于知。
这个“知”,说白了,就是有高度,有专业,懂敌人,懂自己,才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然后是料敌机先。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时间和空间上,避实击虚,制造我方的优势;
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是求胜,是求不可胜;
3、“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先立于不败之地,稳扎稳打;
4、“先胜而后求战”,“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都是事先要准备充分;
5、“先处战地”,“后发先至”,这都是以逸待劳。
料敌机先都是自己有知有备。
然后就是造“势”。什么是“势”?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也就是为营造对自己有利的态势而灵活机动。
“善战者,求之于势”并能“因敌制胜”。
势,分奇正,分虚实,如同二进制,奇正相生,虚实相依,如环之无端,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造势,则要善动敌,形之,予之,以利动之。经典的动敌之法,“攻其所必救”,围魏救赵就是典型案例。
若发生激烈的竞争,可以结合诡道,
1、隐真示假:“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形人而我无形”;
2、因事应对:“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避实击虚”;
3、因人应对:“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4、最终做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这就“谓之神”了。
孙子兵法讲究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方面“非利不动”,一方面局部制造绝对优势:“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不相信完全的以弱胜强。
日本学了“率然”之法,研究出一字长蛇阵,败给戚继光的鸳鸯阵。戚继光就做到了因敌变化而取胜,其根本之道,还是在局部制造绝对优势。
用兵的目的是“全”,是“利”,安国全军,“善用兵者,以全争天下”,“非利不动”,这里的利是符合根本利益,不是诱之即动的小利。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争取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以全为上,以破为下,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方为善之善者。
而不战屈人之兵的前提,必然是以实力为后盾,或者有骄人的过往战绩。
再说一下为将之道。
首先,“将者,智、信、仁、勇、严”。智,有智慧、有才能;信,言必信、行必果;仁,安国全军,爱兵如子;勇,担当勇敢;严,纪律严明。
其次,“修道而保法”。修道,即行大道,修明政治。保法,严守法度。
其次,“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为公不为私。
再次,“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每逢大事有静气,严正有条理。
最后,将有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也即是说,拼死、贪生、易怒、洁身自好、因爱民而失大,这些性格缺陷,都将在战场上带来覆军杀将的危险。
最后说一下带兵,“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可以,但不能“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是我们带团队时要避免的。
《孙子兵法》其实可以指导我们的创业、竞争和谈判,希望我们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