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和董卿之间,差的不是专业_风闻
鸣鸠拂其羽-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2020-01-09 15:27
谈谈两种女性。
01
朱丹又被群嘲了。
这一次,是因为,她在录制节目时,将演员马思纯的名字叫成“王思纯”,随后又改口“马思恒”“马思河”。
这一波“丹式”操作,连坐在一旁的男嘉宾王嘉尔,都尴尬地不知所措。
这条娱乐新闻下,百万级的点赞和评论,全是对曾经红极一时的卫视一姐的嘲讽:
●“没关系的,朱军老师”。
●又来?业务能力不行就在家歇着吧。
●故意的,没礼貌,想上热搜吧。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三次就没必要了吧,是吧,蒙丹老师。
这些或尖酸刻薄,或牢骚满腹,或“不要怪我不够宽容,是你的专业实在不行”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不表达着一种情绪:
朱丹,你太让人失望了。
的确。
不仅仅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交礼仪上,准确叫出别人的名字,都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而在主持行当辗转16年、斩获综艺节目名主持大奖的朱丹,却在这个问题上,一再失分,形象大跌,实属不该。
2019年12月,在群星云集的Cosmo盛典上,她把模特张丽娜喊成“周丽娜”,把演员古力娜扎当成“迪丽热巴”,然后又把迪丽热巴,叫成“娜扎”,让一众明星甚是尴尬。
这事儿引发了观众对她专业素养的质疑,朱丹诚恳地道了歉,并承诺“这是一个专业主持人万万不能允许的,下不为例”。
朱丹的道歉
但是,仅仅一周后,她就再次跌落进同一条河里。
一周后的风格大赏活动上,朱丹采访年度商业价值艺人,两次将明星陈立农的名字,叫成“赵立农”,尴尬地让台下观众都忍不住提醒她“错了”。
然后,朱丹又道歉了。
然后,就又有了“马思纯事件”。
再然后,那个原本眼睛亮亮、笑容甜甜,像野百合一样充满蓬勃生命力(凤凰网评),无论什么场合都能游刃有余(新民网评),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独特的沉稳和灵动(新华网评)的骨灰级女主持,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她曾经的笑容
很多人不禁发问:
朱丹,到底怎么了?
02
喜欢朱丹的人,觉得她太累了,每天连轴转,从这个名利场到那个综艺秀,从这个颁奖礼,到那个大咖汇。
他们说:“她很努力,所以难免出错。”
讨厌朱丹的人,觉得她太作了,不管是出于流量故意制造“叫错名”的梗,还是出于疏忽而屡犯职业大忌,都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他们说:“她让人作呕,她太不专业。”
抛开这些争吵,我更愿意相信的一种观点是:
朱丹病了。
不管是从精神到心理,她或许都生病好久了,只是娱乐至上的人们没有察觉,而苦苦硬撑的朱丹也不愿停下。
知乎上,有个叫“孤鸿影过”的答主透露,10年前,朱丹就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知乎上,“孤鸿影过”的回答
那时,她是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一周三四档节目,一年三五次直播周,二三十场路演,每个月都有一次大型晚会。
她超强的现场把控能力,和招牌的“丹式”微笑,吸粉无数,治愈人心。就连她的搭档华少,都对她赞口不绝,说她聪明有天分。
那时候的朱丹
但作为一个表面阳光、内心匮乏自信的人,朱丹无法承受盛名之下的高处不胜寒。
“她一直不喜欢被称为一姐,因为她害怕她负担不起。在2009年,她拍戏,录歌,登上时尚杂志的封面,代言费以月为单位坐火箭上升。同时,她的状态开始出现问题,记不住台词,甚至有时出现幻觉。”
她的老东家浙江卫视,不是没有收到她的求助信号,但在流量和效益、大局和集体之间,选择的却是鞭打快牛。
加上人事斗争,朱丹停在台里的车还曾遭到人为恶意破坏。
种种压力下,2012年,离开浙江卫视时,朱丹已患上抑郁症,相关药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记忆力。
从那时起,她整个人都不在状态,主持水平一路下滑,就连笑容都非常勉强。
更要命的,还有她的婚恋。
03
朱丹的婚恋并不顺利。
2005年,她和相恋5年的男友结婚。但是,两年后,她的第一段婚姻就宣布结束。
朱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她是一个极度不自信的人。每每遇到问题,特别是亲密关系的问题,她都认为是自己不够好。
第一段婚姻失败于她的事业辉煌期,她将其归咎于自己太强势的缘故,所以,遇到第二任丈夫周一围后,她便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不管是在综艺节目,还是在微博访谈中,提到丈夫周一围,朱丹都是一脸盲目崇拜的傻甜,而有人若诋毁周一围,朱丹更是一副护犊情深的模样。
媒体给朱丹戴上卑微的帽子
而同为公众人物的周一围,面对朱丹的做派,始终坚持“三不”原则:不回应,不解释,不共鸣。
这让朱丹的卑微一览无余,也让她的形象大打折扣。以至于她被周一围克得死死的定论,成了媒体素材库里明星夫妻关系的反面典型。
“时隔多年后,再次从屏幕上看到她,她的语速变得很慢,甚至她的微笑都变得很慢,好像笑对她来讲,已成了一件很费力的事情。
目睹内地最有天赋的主持人之一,就这样沦为功课都做不好的境地,让人很难过。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也许有些是你我不知道的,但绝非‘不专业’这么简单。”
“孤鸿影过”伤感地说。
我觉得,这个解释,比一味地群嘲或一味地袒护更接近真相:
来自浙江金华的女孩朱丹,凭借努力和运气,承蒙专业和时代,的的确确创造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但在忙碌和焦虑的交替中,事业和婚恋的两难里,她内心的那个小女孩,太过弱小,以至于让舞台上的那个女主持,一步步从光环下退缩到争议中。
朱丹的处境,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主持人——董卿。
04
“我是一个活得特别用力的人。****”
这是《人物》的一次专访中,董卿对自己的评价。
董卿的父亲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一路靠苦读考上了复旦大学,所以,父亲从小给董卿灌输的,就是唯有勤奋才能改变命运。
董卿和父母
父亲从小让董卿当个全才:做家务,背诗文,练习长跑,锻炼所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种严苛教育的弊端,就是会让你不太自信,你必须要做得比别人好很多,你才有自信心。如果你和别人差不多,你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产生一些不安全感。”
董卿坦言,性格中追求完美的成分,让她在工作中时常充满防备和战斗性,甚至不惜以身体为代价。
最累的时候,她一年做130多场主持,累到摔断尾椎骨,硬是瘸着拐着撑下来,累到生理期紊乱,满脸长满痘痘,然后画上浓浓的妆,继续工作。
她对自己苛刻,对团队也严厉。
《朗读者》第二季,邀请数学家丘成桐朗读《归去来辞》。丘成桐成就伟大,时间宝贵,国际知名,董卿觉得节目能请到这样的大家,所有人都该全力合作,不出差错,尽快录好。
结果,录制节目那一天,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大屏幕上的字幕,一直对不上丘成桐的朗读,录制了一遍又一遍。
丘成桐倒是很有耐心,但事后董卿对节目组大发雷霆:
“太不专业了,太没有敬畏之心了,先生的时间都是以分秒来计算的,我们凭什么用自己的失误耽误一个数学家的时间?!”
以至于,《朗读者》第二季录制完后,节目组很多人谈及其中的压力和辛酸,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中央电视台安身立命的17年,董卿最闪光的地方,不是她捧红了几个节目,而是她不管做什么,都百分之百地投入,咬紧牙关做到最好,一定不让别人失望。
但,这种时刻紧绷、忙到极致的状态,也曾让她陷入困境。
05
“有一种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出来,因为主持人这个光彩的职业,很容易掩盖一些东西。
但是,慢慢地,别人就会知道,你在退步了。”
董卿说,2012年的时候,她总感觉自己不在状态,思来想去,决定按一下暂停键。
她选择了休息,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做好了“再回来这个行业已没有我的位置”的最坏打算,在躲开熟悉土地和人群的地方,将无法停下的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模式,在放松平静中,看着原来那个一直奔跑的自己,一步步退回到身体之内。
她将这称为“打磨内心的过程”。
在美国求学时的董卿
蛰伏两年多后,她又回到舞台中央,主持2015年的春晚,舞台还是那个舞台,话筒还是那个话筒,但是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是那个自己:
归来后的她,不再和人比,不再证明给谁看,不再想着比谁强,而是只愿找到最好状态的自己,对她说一句:“你很棒。”
06
2018年的春节,连续主持13年春晚的董卿,缺席了。
外界议论纷纷,多有猜测,但决定退出的董卿,心平气和地守在家里,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和父母吃个团圆饭。
她说,那种感觉很好。
而和父母的点滴相处,也让太忙的她,从源头上拥抱了自己。
她理解了穷苦出身的父亲,太怕她重复悲苦的命运,所以才在她童年时要求如此苛责。
她明白了过往的自己,之所以那么忙碌那么无法停下,是源于害怕丧失站在舞台中心的恐惧。
她接纳那个苛责的自己,感谢她一路的紧张逼自己快速成长,在锤炼中获得生命极致的质感,但她也接纳如今的自己,在改变和突围中更安然地走在向好的路上。
董卿也是妈妈,也有孩子和丈夫,不管是出于纪律,还是保护,她都很少提及曝光他们。
这不是男人和孩子不重要。
这是一个接纳自己也活出风采的女人,本该就有的姿态:
不过分消费家人,不刻意炫耀幸福,像一棵树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是啊。
生命的意义上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么全力以赴都不为过。但,我们只有找到安稳的自己,才能看见父母和孩子,伴侣和家庭,世界和众生。
07
今天,写这篇文,不是用朱丹的失误,去力捧董卿的专业,也不必用董卿的优秀,去贬低朱丹的退步。
我们要看见的,是这两种人生里,两种女性的困境和命运、突围和成长:
弄丢自己的人,孤独得活成了笑话。找到自己的人,坚实地活成了传奇。
其实,她们都吃过很多苦,作过很多难,付出了很多看不见的泪水和汗水,遭遇了镁光灯无法照射到的暗伤和挫败,甚至褪下光环,和普通女人并无二致。
但她们截然不同的姿态,还是向女人,或者说每个人,道出了这样的真相:
活成你自己。
跟随内心的感受,摆脱外在的恐惧,放弃别人的评价,看淡荣耀的加持,让身体跟上灵魂的召唤,当一个全力以赴又稳妥淡定的自己。
在高光的时刻,敢于蹲下身子拥抱阴影里的自己。在繁盛的时候,能够停下脚步靠近孤独的自己。在弄丢了自己的时候,坦然地转过身带上内心里那个哭泣的小孩。
在被别人遗忘的时候,悄悄对自己说一句:
“我记得你。
在这个万物争着向前冲的时代,是你一步步从阴暗处,把我带到光明地。
我爱你。”
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
本文授权转载自:闲时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