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回忆洗澡堂_风闻
李非ABC-2020-01-09 12:30
老成都回忆洗澡堂
李非
那年代家家户户烧蜂窝煤,都没有热水器。洗澡的问题,夏天还好办,用冷水或温水抹一下就行了。冬天没得办法,就只能进澡堂洗。一般是一个月才去洗一次,甚至有人一冬就是在春节前洗一次。所以城市澡堂很多。印像中成都在春熙路一家,总府街一家,西御街一家,玉沙街一家,德盛街一家,都是大澡堂,名字搞忘了。平常人不多,冬天多些,特别是春节前,洗澡排长队,甚至可能要排半天。
澡堂一般有好几个池子。最外面一个水最温,也比较大。越往里面的池子越小,水温也越来越高。最里面池子烫的简直不敢坐下去。但朦朦胧胧的蒸气中,就看到有人在这个池子露个脑袋,泡半天。这通常都是老年人。
据网友们回忆,洗澡堂里“大池”一角四分一张票的时候,“盆堂”是三角一张票。“大池”涨成一角七分的时候;“盆堂”是五角一张票。当年在全城这都是通价。
买了澡票,进去就领个竹子或铝片做的号牌。这个牌子用松紧带套个钥匙。然后发给你一小块肥皂。就像现在的一次性打火机那么大。是用普通肥皂切出来的。当然,讲究的人自己带香皂、香波之类。那年代没有沐浴露、洗头水之类的东西。有用皂角煮水洗头的。妇女爱用。在街头常看见当街这样洗头发的。味道不好闻,有一股馊稀饭味。但洗后确实很光亮柔软飘逸。进了澡堂,按牌子上的号找到衣柜,用发的钥匙打开。把脱的衣服装进去。柜子下面就是个垫白毛巾的大躺椅。对,有拖鞋,而且是木板拖鞋,脚型的木板,后面有跟,跟有两厘米厚,前面厚约一厘米多。走起路来,“挂嗒”、“挂嗒”响。把衣服脱光,裹上白浴巾,穿上木板拖鞋就进池子。到了池子边,一大堆木板拖鞋。洗完澡出来,你就分不清楚了,随便穿一双合适的就是。
进澡堂门口挂一堆大毛巾,出来就可披上,或在腰间一扎,在躺椅躺一阵,抽只烟。这时有修脚的师傅就上来问你修不修脚。出来躺在躺椅上,还有服务员给你递张滚烫的小毛巾擦脸。这个小毛巾是一大叠放在蒸气上蒸的,所以很烫。
澡堂里还有专门搓背的师傅。这个好像要另外买票,进去也是换个牌子。这些师傅就在池子边上候着,你进去看谁在给人搓背,并穿个火徭裤,一般就是了。这个牌子交给他。他就叫你等他干完手上活,马上就来。搓一次背,啥子过场走完,也至少要十几二十分钟。
要洗澡,最好赶早,头汤干净,去晚了水就很脏,而且不太热了。这个泡大澡堂,在当时算是一种享受。那年月到北京出差更惨。不是住地下室,就是睡澡堂。这个澡堂我到北京出差睡过多次。到晚上街上吃了饭,就买张澡票。泡到池子里泡够。到十一、二点钟,本地洗澡客散了。就在澡堂躺椅睡下。到第二天清早三、四点钟,澡堂要开业,就被赶出来了。权当混了一晚上。
现在公共大澡堂几乎绝迹,可能是病太多了,怕交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