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山火背后的政治较量与人类前景_风闻
挪威TALK-挪威TALK官方账号-追求基本的道德与健全的常识2020-01-09 10:20
文 | 挪威
这是新90后早起推的第 206 篇文章
今天的文章,会有点长,有比较多的资料与数据。
因为我想,一场大火烧了4个月,我们总不能哭一哭,骂一骂,煽动与扇耳光,就这么过去了。
我想,我们应该需要知道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正在经历什么?
思考很痛苦,但正因其痛苦,所以值得。
跳开这场大火来看,仅2018年,类似的极端天气导致的气候灾害就让超过6200万人受灾,无数生灵涂炭。
希望你能耐心地看完。
因为这场灾难,可能很久以后,会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1、
山火和气候变化到底有没有关系?
澳大利亚巨大的山火,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抖音微博公众号,到处都有。
血腥的天空,屠杀一般,浓烟滚滚,遍地动物尸体,烧焦了,皮肤黑炭似的,火光冲天,冲到卫星都能拍到。
▲直升机救援人员看到的天空,完全腥红
▲背后是火光冲天
▲熊熊大火,滚滚浓烟
对于这场大火的现状,我用几个关键词总结一下。
「1」4个月
这场大火,到目前为止,已经烧了整整4个多月,从2019年烧到2020年;
「2」几乎涉及澳大利亚本土的全域
这是一张NASA用技术处理过的一张可视化的图,着火的地方,都裂缝了,有深红色,像岩浆。
你可以看到,几乎涉及了澳大利亚本土的全域。
▲NASA3D卫星可视化图片
「3」5亿动物丧生,2万只考拉死亡
《新西兰先驱报》的报道,据悉尼大学生态学家的估算,本次大火,已经导致6000万公顷的林地被毁,5亿动物葬身火海,超过2万只考拉死亡。
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从上海一路烧到了广州,你可以想象一下。
「4」像极了物种大灭绝
有科学家联想起了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森林大火,用了一句话形容这场大火:
像极了物种大灭绝。
当然,这可能是夸张性的描述,但足见这场大火对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原因呢?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呢?
或者二者都有,但我认为人为因素占据主导。
这么一场大火,一烧烧4个月而不灭,愈演愈烈,即使考虑到澳大利亚的地形,森林主要以桉树为主所以易燃等等因素,我还是认为与人类有关,那就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极端气候,越来越明显了。
对,我说的人为因素,不是所谓政府应对不利的方面,尽管那也算,但是小头,大头,是气候变化。
确切来说:
是澳大利亚政府的气候政策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愈加明显。
这次大火也气候变化有没有关系呢?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意思是:
大火和气候变化是没有关系的,大火就是大火,不要扯别的,更不要说我们的气候政策不合理。
相反,我们制定的气候政策是「合理的」,政府已经「尽本分」
▲中国新闻网
与之相反的,是科学家、消防部门前主管,以及受山火影响的居民们的意见,他们统一认为:
2019年的山火比以往更严重,与气候变化有关;
并且,科学家们认为,随着全球变暖,这类极端气候会越来越严重,山火会进一步肆虐,更加难以控制。
事实上,不只澳大利亚的气候学家们是这么说,全球的科学家,都在这么说,只有政客在否认,例如特朗普,例如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类似的警告,澳大利亚的气候学家们在2年前就已经给了。
2017年,澳大利亚气候理事会(Climate Council)发布报告,报告内容很惊悚,在那一年,澳大利亚正在经历极端气候。
具体来说,超过200项气象纪录,在那段时间里被打破。
中部地区酷热,爆发山火;西部地区则暴雨连连,洪灾泛滥。
澳大利亚量大城市,堪培拉和悉尼,都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南部港口城市阿德莱德气温甚至高达41.3度,度过了70年来最热的圣诞节。
▲《时代邮刊》
澳大利亚气候问题专家威尔施特芬是这样说的:
落后的能源消费模式,是极端天气在澳大利亚频发的首要原因。
具体来说,就是烧煤和石油,导致大规模的碳排放。
接着,这位教授说了一句预言式的话:
极端天气在澳大利亚还会继续恶化。
今天,一语中的。
整整4个月的山火,到处都在烧,5亿动物丧生,6000万公顷森林被毁。
但讽刺的是,直到现在,澳大利亚的总理仍然不认为自己的气候政策有问题,并且,拒绝收缩煤炭行业。
这背后的意义就是,拒绝改变落后的能源消费模式,拒绝大规模的减排目标。
▲环球网
我想起了刘慈欣《流量地球》的开篇那段话: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灾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2、
澳大利亚气候失控两步走
气候失控。
——这个词听起来挺严厉的,但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我给澳大利亚扣帽子。
这个词,是澳大利亚气候理事会(Climate Council)发明的,用来形容澳大利亚本土气候。
2018年,他们发布了一篇报告,标题是:
气候失控,2018年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
▲全球变化信息研究中心
这篇报告和往年的报告没什么不同,再次陈述澳大利亚正在饱受极端气候之苦,包括高温、炎热、山火,和不可控的洪灾。
2018年比打破200项气象记录的2017年更甚。
因为2018年的全球海洋温度,已经超过了2017年。
并且,这份报告很直白地说了一句话: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目前的气候政策极度失败。
而今天的这场大火,某种程度上,就是其气候政策失败的恶果。
可怕的是,从打破了200项气象纪录,到「气候失控」,再到这场堪称人类历史上巨大灾难之一的大火,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
「溃败比我们想象的速度更快」。
3、
第一步:取消碳税
气候政策极度失败,是由两个步骤开启。
第一步
废除碳税法案。
在7年前,2012年,澳大利亚是一个开征碳税的国家。那时候,你可以看到这个国家马力全开,誓要把本国的碳排放降下来。
所谓碳税,简单来说,你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的一种税费,排得越多征税越狠,用这种方法,逼你节能减排,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最终目标,是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碳税法案,是工党执政时,与绿党共同推出的。
绿党在澳大利亚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由之前的水利环保运动和接触核武运动发展而来的,基本理念就是环保,「可持续发展」。
绿党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党派。
工党执政,为了争取绿党支持,开征碳税,也不是什么怪事。
从2012年7月份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将向企业收取碳税,大约为每吨24澳元。
当然,这些成本是不可能由企业承担的,最终都会由消费者买单,体现在结果上,就是能源物价上涨,电力价格上涨,最终还会影响就业。
开征碳税,大约会使一户澳大利亚的家庭增加多少成本呢?
有学者折算了一下:
大概是550澳元,也就是人民币2623元左右。
为了减少碳税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开征碳税时,政府就设立了补贴基金,高达150亿澳元,还将对退休人员和有子女的家庭,进行额外补贴。
换句话说,最多也就是不到2700块钱一年的生活成本。
看起来我说得很轻松,这是因为澳大利亚不同于中国,这是个发达国家,人均GDP高达5.73万美元,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广东省的人均GDP的4倍还多。
而且,开征碳税的背景是,澳大利亚落后的能源消费模式(以煤炭为主)让该国成为人均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全球排名第二的国家。
▲人民网
即使如此,即使人均GDP很高,人均碳排放量超高,即使有补贴,征收碳税法案还是引得民怨沸腾,超过66%的民众表示反对征收碳税。
揣摩一下民众的意思:
谈环保可以,我也喜欢环保,喜欢可爱到处乱蹦跶的小动物,喜欢蓝蓝的天空,地球表面都是绿色,讨厌污染,讨厌刺鼻的工业排放废气。
但你别把环保的成本压到我头上,我还要去旅行呢,去蹦迪呢,去享受生活呢?钱花哪儿不是花啊,干嘛花在碳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
看着今年这场大火,我又想起了刘慈欣那句话:
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民意的背后,就是政治较量。
总会有政客为了选票,去迎合民意,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用脚投票做出的选择。
2014年7月17日上午,澳大利亚参议院投票通过,正式废除碳税法案。
澳大利亚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废除碳税的国家。
▲澎湃新闻
讽刺的是:在一年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公布这份草案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刚刚发布其第五次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
可以证明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科学可靠性已经上升至95%。
但,那又如何呢?
4、
第二步:实质上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
《巴黎气候协定》,这是一份在2015年双十二期间在巴黎通过的具有全球约束力的一项协议。
目标就在于,把全球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以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但仅仅几年时间,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不再受该协议的约束,当然,减排目标也不必设定了,当初的承诺也当屁放了。
澳大利亚,也紧随其后,实质上放弃了对《巴黎协定》的承诺。
▲腾讯网
▲光明日报
我来说一组数据:
美国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而澳大利亚的人均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
▲光明日报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差不多等于宣告全球国家耗尽心血谈下来的《巴黎气候协定》有点名存实亡的感觉,毕竟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已经不玩了。
澳大利亚资源部部长马特·卡纳万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原话是:
我们必须建设发电站,《巴黎气候协定》中的任何条约都无法阻止我们建设各种发电站,燃煤电站也不例外。
虽然澳大利亚没有像美国那样,明面着要直接退出《巴黎协定》,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这么做了。
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气候变化科学家Lesley Hughes说:「他们悄无声息地采取了行动,希望没有人会注意到此事。」
即使这次大火这么严重,你也看到了,总理莫里森依然表示,拒绝收缩煤炭产业。
一边在《巴黎协定》上玩手段;另一边,上马了很多煤炭项目。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印度能源巨头阿达尼集团的卡迈克尔煤炭项目。
现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是自由党党首,与煤炭行业的关系亲密性,街边大妈都知道。所以当看到莫里森上台和连任后,小孩子都在高呼:
澳洲的煤炭出口也许要大大增加了!
卡迈克尔煤炭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处盆地,是全球最大的煤炭项目之一。之前之所以进展缓慢,迟迟没有动工,因为存在巨大的环保争议。
大家都知道煤炭意味着什么。
很直接的,意味着的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雾霾,各种污染,等等。
我们的认知同样深刻。
所以,该项目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激烈反抗。
结果呢?结果当然无效。
建设已经启动,阿达尼集团预计在2021年,卡迈克尔煤矿将实现首批煤炭外运。
另外,就在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私营煤企彭布罗克资源公司(Pembroke Resources)旗下的炼焦煤项目,也获得批准。
曾经,澳大利亚的环保人士为了讥讽总理阿博特对气候变化「不以为然」的态度,做了一件令全球环保者都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就是他们把头埋在了沙子中。
图片中,还极具讽刺性地写道:
汤斯维尔向澳洲政府在对抗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致敬。
有意思的是:
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曾经否认了2013年10月发生于悉尼西部的号称「毁灭性」丛林火灾与气候变化有关,并且斥责了联合国官员关于「大火与气温升高绝对有关」的言论。
那场大火烧掉了超过200户房屋和12万公顷土地。
现任总理莫里森如出一辙,在面对2019年这场持续了4个月的大火时也坚决否认大火与气候变化有关。
尽管抗议不断,发生的灾害不断,尽管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越来越严重,那又如何呢?
5、
恶果
恶果就在于两点:
第一,从2014年废除碳税以来,澳大利亚的碳排放一直在大幅增加,并且落后的能源消费模式,一直没有动力改善。
▲人民网
这意味着,所谓的节能减排,完成碳排放减少的目标额,那就是个笑话,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第二,极端气候加剧,灾难难以控制。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中明确指出,越来越多证据指出,澳大利亚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有关。
而要命的是,政府居然不承认这一点,居然还继续在推动那些碳排量高企的行业发展。
▲澳大利亚当地居民接受采访
2018年的12月,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大理石酒吧,监测到了高达49.1度的高温,而当时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平均气温也高达39.2度。
这比往年同期当地的平均温度要高出10~14摄氏度,非常夸张。
高温会带来极端干旱的天气,干旱意味着没有降雨,农业会受到极大困扰,山火也会频发,海洋温度升高则会破坏大堡礁的生态环境。
一份澳大利亚当地媒体这样形容他们经历的天气:
冰火两重天:澳大利亚未来24小时内将会同时迎来大雪和43度的热浪天气。
▲澳大利亚当地媒体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研究则显示,按照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到了2050年,澳大利亚就没有冬天了。
而且会出现一个新的夏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
一位学者的原话是「30年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冬天将不复存在。除了塔斯马尼亚州少数几个地方之外,澳大利亚各地都将见不到冬天了。」
全球性的气候研究机构公布的年度气候变化指数报告给澳大利亚政府的作为,下了定论:
在气候政策方面,澳大利亚得0分,而美国排倒数第一。
▲环球网
甚至有一部分澳洲民众直接去联合国把澳洲政府给告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愤怒。
▲澎湃新闻
现在,再来问一下这个问题:
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和气候变化到底有没有关系?
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有100%的证据证明有直接关系,所以才出现各种争议,但我们正在经历越来越频繁的大规模灾害,这是事实。
这是一个最好不要得到验证的结论。
因为一旦验证,那就是人类末日。
至少,对澳大利亚人民来说,极端高温天气与极端干旱天气越来越频繁与明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这类天气,是引诱大规模山火的直接原因之一。
6、
赢家与受害者
大火,只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恶果。
澳大利亚受此影响的人们,只是目前直接但终究会过去的受害者。
我们都知道,大火总会灭的,而他们的家园,总会重建的。
另外有一群受害者,他们只是现在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但一旦受害,家园就永远没有了,他们一样值得关注。
那就是那些小的岛国居民。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个国家:
图瓦卢。
这个国家位于中太平洋南部,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
这个国家最绝望的地方在于哪里呢?
它们的平均海拔只有5.4米。
这种海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海平面稍微上升一点,它们整个国家将面临沉入海里的危险。
所以图瓦卢被联合国视为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
图瓦卢的总统曾在一次国际性论坛上对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说:「你只关心澳大利亚的经济,但我要做的,是拯救整个国家。」
用的是「拯救」这个词,意思是,生死存亡之关键时刻。
而像图瓦卢这样的国家,还有很多,例如斐济等等。
曾经有17个太平洋岛国严厉批评澳大利亚的气候政策,但现在看来,莫里森依旧不为所动。
这些岛国居民,会成为真正的受害者,永久的受害者。
到时候,用来形容他们的,会是两个词语:
气候难民,无家可归。
当然,最终真正无家可归的,只是那些平头小老百姓,那些手握巨资的能源巨头,那些善于长袖起舞的政客,那些精英人士,是不用担心的,毕竟钱能解决一切。
所谓政治较量,都是一些政客的极度利己毫不利人。
不过我相信,没有全人类的积极行动与作为,真到了这一天,到最后,包括他们在内,全人类,都会成为受害者。
7、
写在最后
最后说一个笑话。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骆驼喝水太多,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大幅增加碳排放量,所以他们打算射杀一万头野生骆驼,以此降低该国的谈排放。
▲环球时报
你们是来搞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