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满族从哪里来?_风闻
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官方账号-新疆在地观察家。公众号:西域都护2020-01-10 20:10
提到新疆,大家会想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民族。满族,在新疆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关于满族是不是新疆的世居民族,一些人拿不准。这就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世居——世居就是世世代代居住的意思,从现在算起,起码要5代人甚至更多代人居住在某一个地方,才算得上世居。
旗人
按照这个标准,满族是绝对的新疆世居民族,因为从清代前期开始,满族就大批集中的定居在新疆,保卫新疆、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就连新疆这个名字也是乾隆皇帝钦定的。新疆从清朝开始正式稳定持久的纳入中国版图,并且由八旗子弟驻军,中央直接管辖新疆。
国家民委认为,新疆的世居民族有13个。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回、哈萨克、满、锡伯、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俄罗斯、达翰尔族。这里面的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都是八旗子弟戍边才形成的世居。满族和各族人民一起,在祖国西北边防第一线上,为扩展中国版图、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下了赫赫战功,满族是国家认定的新疆世居民族,这也是对满族和清王朝开疆拓土肯定与认可,今天就来说道说道满族是怎么成为新疆世居民族的?
平定叛乱,戍守边疆
新疆满族在17世纪中叶逐渐进入新疆。雍正时,清军主要驻扎在东疆的巴里坤、哈密、吐鲁番一带。乾隆年间,大清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朝统一了新疆,曰“故土新归”,这也是新疆名字的来源。
康熙亲征噶尔丹
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在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等地派满族军队驻眷,当时的驻军是定期从内地选派换防,三年轮换一次,财政负担太大,为解决此问题,清政府决定从内地调遣大批八旗兵迁入新疆永久驻防。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明确指出:“前因准夷未平,凉州、庄浪等处为西陲要冲,故将西安驻防之满洲、蒙古、汉军兵丁派出数千名,分地驻防,今大功告成,巴里坤以西,皆成内地,凉、庄既非边缴。现在伊犁建造城堡,设立将军,驻防屯田,与其三年一次派兵更番戊守,何如以凉、庄兵丁掣眷迁移,较为省便”为此,为了减轻换防的财政压力,清政府在新疆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驻防官兵,掌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军政,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清军进驻之地兴建满城。
乾隆二十八年(1763)军机大臣傅恒等遵照乾隆谕旨奏朝廷:“将凉州、庄浪3200名满洲、蒙古兵,遵旨尽数携眷迁往伊犁永久驻防。”新疆满族人数大大增加。
清代新疆满文档案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首次允许当时和满族官兵一起出征的锡伯、索伦、达斡尔族官兵可以带家眷在新疆伊犁一带定居。带家眷的满族官兵主要在惠远城和东大村(即惠宁城,在今巴彦岱镇)驻防。这些满族官兵来自热河、凉州、庄浪和西安,他们就是现在伊犁满族人的先辈。
……
乾隆三十八年(1773)移西安、宁夏八旗2000余名携眷驻防巴里坤。据《钦定新疆识略》、《三州纪略》记载,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至三十九年(1774年)先后自凉州、庄浪、西安、热河五处调取满洲八旗一万一干五百名移驻于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等新疆重镇。
又据《乌鲁木齐事宜记》载: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止,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四满营人口如下:乌鲁木齐兵员3376人,男妇老幼眷口1591人;巴里坤兵员1076人,男妇女老幼眷口4890人;古城兵员1079人,男妇老幼眷口4312人;吐鲁番兵员564人,男妇老幼2528人。这样,满族遍布天山南北各要塞城镇,此后驻守各处的满族人口繁衍很快。
满清八旗制度
嘉庆年间,根据伊犁将军松筠调查:新疆满族人口已达68440人。其中惠远城满营22600人、惠宁城满营13340人、乌鲁木齐20000人、巴里坤6000人、奇台6500人。此人数也是新疆历史上满族人口的最高值,平均每兵携家口5-6人。这样,一个人口可观的满族群体遂加入了新疆各民族的行列。
以身殉国,人口骤减
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爆发反清叛乱。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天山南北几乎全被占领。在新疆建起几个地方割据政权,以艾拉汗为头目的割据势力在伊犁建立了苏丹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这些封建割据头目竭力煽动民族仇杀,互相攻伐,争战不已,给阿古柏匪帮和沙俄军队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在抗击阿古柏匪帮和沙俄军队的入侵中,新疆满族军民死亡极多。乌鲁木齐满营被攻陷后,都统平瑞自焚,官民殉难者万余人。
乾隆铠甲
同治年间,伊犁惠远、惠宁两城官兵、妇女拼死奋战,相持多时,因力不能敌,城被攻破,伊犁将军明绪及前伊犁将军常清皆被杀,全城男女或被杀,或纵火自焚。战乱之中,满营官兵损失惨重,新疆满族人口骤减。
收复失地,浴血奋战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伊犁将军金顺率领满汉等各族官兵英勇奋战,全力配合左宗棠西征,收复迪化、昌吉、呼图壁、玛纳斯诸城。
光绪七年(1881年),新疆的满族人总计4000多人,仅为战乱前满族人口的5.8%。在奇台的不到2000人,在伊犁的仅有2000多人。
光绪八年(1882年),又收回伊犁,并按图划界,重修被沙俄侵略者彻底毁坏的惠远城,终于使这座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西域名城恢复了昔日的风采。西征军中,满族官兵为驱逐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英勇作战,很多人战死在新疆。
八旗铠甲
光绪九年 ( 1883) ,伊犁将军经奏准,恢复满营营制,合1662人编为一营,驻惠远城,称为惠远城旧满营,其任务主要为维护伊犁将军府的安全。
但后来的情况并未好转,至清光绪末年,三处满营恢复后的人口大概保持在 3000 余人。
清末宣统年间,新疆的满族处境更趋困难。
清朝覆灭,化兵为民
辛亥革命后,满族“凭藉失所,生計日蹙,虽尚不致十分为难,但所处之地位,无异九天之於久渊矣”,大部分“满营”兵丁散于民间,四处迁徙。
八旗满族士兵
为躲避民族仇杀,一些满族人隐姓埋名,许多满族人不敢承认自己的族别,有的还将族别变更为汉族或是锡伯族,满族人口急剧下降。满族人相对集中居住区,也渐渐消失。
到解放时,全疆满族人口仅有1000人,仅占当时新疆总人数的0.02%。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许多隐瞒族别的满族居民自愿恢复了本民族的身份,加上支援新疆建设调来的满族人口,满族人口数量有所回升。
伊犁将军府
至1987年,新疆满族人口的猛增至12281人。
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新疆满族有19493人。
至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数据,满族人口达2.81万。
结语
新疆满族的祖先们长途跋涉、历经艰辛到达新疆,同驻防全国各地的其他八旗士兵们一样离开故土数百年,为祖国西部边陲奉献了数代人的鲜血甚至自己的生命。200多年来,这些驻扎在新疆的满族人同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为抵御外来侵略者经历了血与火的岁月。他们与新疆当地民族不断互动,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情与风格恫异的宗教信仰不断碰撞、交融、演变成一部史诗巨卷,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共存发展的格局,共同构建了了今天的多彩新疆!
**参考文献:**1. 苏奎俊:《满洲八旗驻防新疆及其人口变化》
2. 姜宇:《清代新疆满族社会生活研究》
3. 许秀芳:《清代前期新疆满族的社会生活》
4. 贺忠德,王平:《新疆通志·民族志》
5. 永保等纂: 《乌鲁木齐事宜》
6. 吴元丰: 《清代伊犁满营综述》
7.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实录》
作者:诺彦呼图克图,自由撰稿人。
延伸阅读
**联****系微信:**yt115301
您的转发点赞,是对劳道君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