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奥卡菲娜刷屏的日子,忍不住要吐几个槽_风闻
看海听涛-2020-01-10 16:09
一个美国人,拿了个美国电影奖,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屏,是个啥逻辑?
就因为她有一半华裔的血统?
二十一世纪都过去二十年了,这种“沾点华人的边,中国人就应该欢呼和自豪”的行为逻辑,居然还有生存空间?
1、看到这张照片,我脑子里跳出的第一个词是……左宗棠鸡。
一个美国人以为很“中国”,但会被中国人强烈拒绝的东西
图片网上找的,如果不说,我还以为是盘糖醋里脊
奥卡菲娜的长相,其实只是引发热议一个方面,甚至不是主要方面。其实,绝大多数中国网友反感的是,“这并不是我喜欢的,也不是我想关注的,为何要端到我面前,强行要求我关注和喜欢?”
你想给即将上映的电影打广告,可以,可是做营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谦恭一些?别摆出一副,“让你看影后的电影,是看得起你”的逼样?
或者美国人的营销策略都是这样?就好像昨天那个人造肉CEO一边说着“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一边透过扭腰时报说,“中国人吃一块肉,亚马逊冒一股烟”?
这是美国人对待意向客户的态度?
老实话,奥卡菲娜的剧照,基本是素颜,没怎么化妆,其实只能说长的比较路人,但“丑”倒也说不上。电影宣发方,如果用这张剧照搞宣发,我想效果会好的多!
不就是想宣传吗?我帮你们宣发一把
可是刷屏的却是她在领奖台上浓妆艳抹的照片,不客气的说,这确实有点挑衅中国普通网民的审美观,而且不会有几个人因为她是华裔就产生任何的亲近感,因为她这个笑容……太美国了!
不管是不是奥卡菲娜,换任何一个中国女星(包括章子怡)在台上笑成这样,也被群嘲“丑八怪”、“傻大姐”,所以这根本不是针对她好吗?那些自媒体能不能不要这么玻璃心?
中国的审美是含蓄,值得赞美的笑容叫“笑不露齿”,就算大喜之下,露了牙齿,也应该是……八颗!
好吧,开个玩笑
所以,她是个美国人,纯粹的!
就像她的成名作《摘金奇缘》一样,那是一部美国人拍给美国人看的电影,讲了一个他们以为华人/亚裔喜欢看的华人/亚裔的故事,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美国合家欢,跟真正的华人社会、中华文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美国人也不要以为,你挂上“中国”这个定语,弄出来所有东西,中国人都会无条件接受。对,我说的就是《上气》,就是《花木兰》(我对神仙姐姐没意见,但她显然只是个演员,对电影并没太多发言权),“木兰”的造型,对我说非常劝退!
两个妆容其实差不多,可看起来咋就好像天上地下呢?
在美国,真的有“两个中国”,其中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中国,还有一个,是美国人想象当中的“中国”。
包括美国的电影人在内,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扯淡位面,构建了一个真正中国人基本看不懂的“中国”。
就像那盘左宗棠鸡。
2、选奥卡菲娜当“金球奖”影后,背后的逻辑就是被强行“拉黑”的小美人鱼,政治正确使然。
这条美人鱼,也很劝退啦
作为白左的大本营,为了怕被人骂“种族歧视”,连原著都可以不尊重,硬拗造型,好像这样就“公平”了。
殊不知,这种搞法,恰恰是歧视最为直观的体现——你获得这个角色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的肤色(性别、宗教信仰),没人在乎你适不适合,这和“公平”有一毛钱关系?
全世界这么干的,当然不止好莱坞,还没美国的高校录取、印度为低种姓保留若干高校入学名额;以及在马来西亚被华人深恶痛绝的“固打制”……这些都是打着“公平”的旗号,最终导致了更大不公平的鲜活案例。
缺什么,才要强调什么,没毛病!
选了个亚裔当影后,丝毫不能掩盖美国亚裔实际社会地位低于白人、非裔甚至拉丁裔的现实。
有些自媒体,居然把奥卡菲娜当选影后称之为“创造历史”……这“历史”也太不值钱了吧?她这次当选,对美国亚裔的价值,抛开民族主义不谈,我感觉远远比不上杨振宁李政道和杨致远,甚至比不上塞满美国顶级高校的中国留学生,那些人至少证明了亚裔善于学习善于创造;
可杨振宁李政道和杨致远们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美国亚裔的处境改善了吗?
奥卡菲娜能证明什么?能改变什么?
她无非证明了,美国人在努力做出一副“我们不歧视亚裔”的姿态——而背后根本的原因是,这种歧视不仅存在,而且日益严重,所以才要涂脂抹粉文过饰非。
力捧她的自媒体们,你们如果真爱她,就别给她加诸那么多她根本扛不动的赞誉和责任。
被人当成“工具”已经很惨了,就别再破坏性使用了!
图自网络,图文无关
3、西方标准的奖项,我们当个快餐新闻看看就够了,那对中国没什么意义,连风向标都算不上!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但终归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设计制造一个商品,首要明确的,就是目标客户是谁,需求是什么。你只能根据客户需求来订制作品,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过去二十年,中国电影走了一段不小的弯路,那些“第X代”导演们,总是想拍出一些“有深度”的作品,既能体现中国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又能得到国际的认可——结果排出了一些中国人歪果仁都看不懂、不爱看的东西;或者被一小撮歪果仁力捧,却被观众所抛弃的“获奖作品”。
这其实不能全怪他们,那很大程度是那个时代,国内整体浮躁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
只有得到歪果仁的认可,才是“宣扬中国文化”,是荣誉、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其实……那是自卑!
中国导演,用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符号,拍出来的中国电影,目标客户居然不是中国观众,这也许是最大的讽刺了。
让人欣慰的是,这两年,终于有一些中国导演想明白了,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国内观众开心、喜欢,外国市场?有枣没枣捅两杆子就够了,歪果仁喜不喜欢,who care?
放弃取悦外国的评委和观众,是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最大进步!
其实,这个逻辑连一直被大家伙群嘲诟病的电影管理局都想明白了,所以最近几年选送参加奥斯卡的作品,压根就不是冲着拿奖去的,而是真正展现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和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风采而去。2017年,《战狼2》,2018年,《邪不压正》,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都是两手空空而回,但这一点没有妨碍国内观众不断调高对国产优秀作品的期望值。
再加上没有被选送“冲奥”的《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很多优秀作品,真正让中国观众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和中国电影人的情怀。
我们“取悦”自己的目标客户,并不需要看不透这些作品深刻中国内涵的外国奖项来加持光环。
4、额外多啰嗦几句无关的。
审美是个很主观的事情,决定喜不喜欢的权力在我自己,别硬拗!
中国人喜欢浓眉大眼,而且中国人浓眉大眼的比例并不低,可很多西方人就是偏执的认为,中国人/亚裔(墙外头的主流舆论论调,坏事多用“中国人”,好事多用“亚裔”,所以这俩词我合并同类项了)就是“眯缝眼”,嗯,就是“傅满洲”那样的!我不知道着是不是美国人对“丹凤眼”这个词有什么误会,真正丹凤眼,是《白蛇缘起》里小白小青那个样子(当然,动画片有点夸张,但造型就是那样);
中国人“以白为美”,是过去两三千年时间形成的审美观,有这个成语的时候,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其他肤色的存在,这居然也能成为中国人“歧视深色皮肤”的证据?且不说“不喜欢”并不能和“歧视”划等号,中国人对任何歪果仁都没有亏欠、也没有历史包袱,别拿你们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人!
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尊重文化差异,如果把全世界不同的族群集合起来,比较“同理心”或者“换位思考”的偏好,中国人总体上肯定名列前茅,因为这就本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以己度人”却是个很明确的贬义词——而这,恰恰是西方人最喜欢干的事。
所以别教中国人该如何做人如何讲道德,你们没这个资格!
传教是个很让人讨厌的行为,任何形式的传教士都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