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为什么“威力强大”的陌刀到宋朝就被抛弃了?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39629-2020-01-10 14:10
问题如下:
唐朝靠陌刀打天下,为何威力强大的陌刀到了宋朝就被抛弃?
回答如下:
理由很简单,随着战法的进步,陌刀并不配套,就被淘汰了。
首先必须澄清一下,唐朝根本不是靠陌刀打天下的,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也从来没有这个说法,陌刀作为一种“神秘武器”的传播,是从社科院历史所李锦绣研究员的一篇《陌刀与大唐帝国的军事》开始的。
当然,作为严谨的历史学者,李教授并没有神化陌刀这种兵器,只是对它的源流、作用和失传做了研究,但是在互联网上,就有很多喜欢“秘密武器”的网友将它“神秘化”。
网上流传的“陌刀”用法,极度缺少常识
实际上,史书上对它确实有记载,见《唐六典》卷十六:
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你没看错,就这一段,网上有网文在后面添加了这么一段文字:
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问题是,这一段并不是《唐六典》中的记载,甚至不是唐代的原始记载,而是清代人王日卓在《兵仗记》中描写“斩马刀”的词句:
斩马刀,一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
也就是说,被今天的网文搞了移花接木,就此来谈陌刀,本身就是无稽之谈。
陌刀是一种武器,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它作为一种武器的使用环境到底什么样。
在《通典》卷一五七《兵典十·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中记载:
《卫公李靖兵法》曰:诸军弩手,随多少只,人各络膊,将陌刀、棒一具,各于本军战队前雁行分立,调弩上牙,去贼一百步内战,齐发弩箭;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
这个《卫公李靖兵法》写得是唐朝初年的军阵战法,陌刀在这个时期的使用,实际上是由军中精选的弩手与“棒”混合使用,这些弩手本身是武勇强健之辈,在整个唐军军阵的最前列,敌人逼近100步内用弩齐射,待敌军进入到20步,即持刀、棒与战锋队一同白刃突击敌军。
也就是说,“陌刀”和“棒”属于弩手的“副武器”****,使用场景为敌军突破火力线之后的“反冲击”。
注意,唐军战法,弓、弩实际上是在前发射的,也就是说敌军在顶着唐军弓弩的射击前进80步后,剩余的前锋必然散乱,弩手的“刀”、“棒”反突击面对的并不是密集厚重的敌阵,而是相对零散的前锋。
为什么要强调“零散”呢?
因为“陌刀”和“大棒”都是挥舞、击打杀伤的武器,其动作范囲远远大于“长矛”的“突刺”动作,所以,战兵施展需要较大的空间和间距,而非人们想象的肩并肩推进,那是发挥不出战力的。
之所以要弩手操“陌刀”和“棒”反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李卫公兵法》中记载的主力结阵是以50人为一纯队,**也就是50个步兵构成一个三角形或菱形的全“步槊”阵型,这样的结阵纯队,为了维持队形,行进速度就绝不会迅捷,**所以,要用“弩手”担当前锋散兵来硬挫对方的前锋,制造混乱,而这个任务,非精挑细选、身大力不亏的弩手莫属。
网上想象图
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不少关于“陌刀”的记录,1976年天山阿拉沟峡谷东口石砌古堡中出土唐代文书残纸中,其三号文书为“唐残甲仗牒”,残存3行,今引之如下:
(1)□甲□□头牟拾具 副膊拾具(数内壹具去六月内付子〔将〕曹暕将趁逆贼失)
(2)弩伍具 弩〔弦〕□具 弩箭贰佰伍拾具
(3)陌刀伍口
在一般认为记录盛唐之后军事制度的文献、李筌所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四“器械篇第四十一”中有如下字样:
弩二分,弦六分,副箭一百分……陌刀二分。
这是个武器装备的比例,对照上面断代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至大历十一年(776年)之间的“镇兵”配备**,弩5具,弩箭250支,陌刀5口,比例正好合适****,也就是说,在盛唐正常军队编制中,陌刀配置数量仍旧是与“弩”挂钩的。**
可见,盛唐时代的防守“镇兵”,弩手仍旧=陌刀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战例之中,这两者已经开始分离,如“陌刀粉”们最耳熟能详的李嗣业事迹,见《旧唐书》卷一〇九《李嗣业传》:
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步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天宝七载,安西都知生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
贼将李归仁初以锐师数来挑战,我师攒矢而逐之,贼军大至,逼我追骑,突入我营,我师嚣乱……**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刃而出,如墙而进。
这段记载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天宝初年募兵体制刚刚确立诸军编制时,陌刀是“初用”,而我们之前已经述及,唐初行军早已由“弩手”使用陌刀,何来初用?
这个“初用”,实际上是“结队”使用的意思,所以,才因为李嗣业擅用陌刀,“每为队头,所向必陷”。
“队头”为唐军50人队之首,而《李卫公兵法》中的“弩手”虽以“队”编制,却是全军弩手集中用于前阵雁行排列,并采取“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的全员突击战法,而李嗣业的陌刀“结队”突击,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用法。
这种“结队”,甚至在日后的安西军中提升到了“左右陌刀将”的地位,也就是说,当时马兵、步兵分衙(不成军曰衙)使用,在步兵之下,又分设兵种之将,已经进入了集中使用的时期。
这才有了后面安史之乱时,安西军的“前军之士”之前“攒矢而逐之”,后来又“尽执长刃而出,如墙而进”,这个“前军”应该就是李嗣业“左右陌刀将”统属的前队,混用了弓弩及“长刀”,是整个军队的步兵锋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根本原因就是唐代“行军”到“镇军”的变化。
所谓“行军”,即临时组建的大规模野战兵团,其兵员来自于百姓“应募”,选取其中的勇武强悍者为弩手、跳荡等,组成军阵方式,参见上文《李卫公兵法》记载。
所谓“镇军”,即长期留驻边疆的职业军人,以“军”为单位构成编制,其上以节度使统领,而各军的规模大小各异,编制规模也并不统一。
在“行军”时代,野战兵团属于临时编组,专事专用,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挑选。反倒是“镇军”时代,野战兵团从各个“军”中抽调,拼凑而成,尽管兵员均为职业士兵,质量远高于唐初。但是,各节度使辖下的兵额、马额都是有限的,兵还好说,“马”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反而“显少”了,或者说分配不均。
见《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
又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凡节度使十,经略守捉使三。大凡镇兵四十九万人,戎马八万余疋。
看似不少,理论上的马兵比例是16.32%。
但是具体到各军,大有不同,比如同在西域的:
瀚海军,在北庭府城内,管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疋。天山军,在西州城内,管兵五千人,马五百疋。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管兵三千人,马三百疋。
瀚海军马兵比例是35%,天山军、伊吾军就只有10%。另见:
范阳节度使,理幽州,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马六千五百疋。
东方的范阳节度使,马军的比例就更少了,7.11%。
而唐初的《李卫公兵法》中的骑兵配置,2万人(含战兵+辅兵),有4000骑兵,即20%,单算战兵是14000人,则占比为28.57%。
骑兵占比的减少,相应的就是“战场突击能力”的减弱,在唐初军阵中由“马军”负担的突击任务,只能由一部分步兵分担,那么,谁最合适?
只能是“陌刀队”,唯有他们才能承担战场反突击的任务,且能够拥有比普通的结阵步兵更好的战场机动能力,事实上,在中唐之后的多次藩镇战争中,“持长刀”的步兵,确实多次出现并担当迂回、突击的任务。
所以,盛唐之后“陌刀”大兴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缺突击骑兵”。
另一个形制的陌刀想象图
那么,陌刀在北宋之后为什么衰落了?
如果是因为“缺马”而“陌刀”大兴,北宋不是比唐代更加缺马吗?为什么北宋不大力发展“陌刀”战术,反而让它失传了呢?
答案是宋代军队的作战方式已经发展演化到了高质量“集团作战”,所以“陌刀”这样的“精锐选锋兵器”反而没有市场了。
这么说,有一些“反常识”,因为过往经常讲北宋“积贫积弱”,但是事实上,北宋是在众多割据势力中搏杀出来的“军事政权”,自其建立之初,就不是什么“文弱之辈”。
《宋史·兵志》记载:
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
也就是说,北宋固然缺马,却非常重视弓、弩等远射武器,训练占兵额的80%,剩下20%为近战兵种。
这是不是因为畏怯呢?
并不是。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写道:
**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他用一个科学家的量化指标视角,衡量了古代精锐的技术指标,北宋的弩手,可以射九石弩,为汉代衡制下的二十五石弩,比起“魏武卒”,1人当2人有余;北宋弓手有能挽三石弓者,是古代三十四钧的拉力,1人当古人5人有余。
最重要的是,“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也就是说,马步作战的技术,极尽华夏与蛮夷的极限水平,至于武器铠甲更是远超古代的工巧,所以武备极盛,前代未有。
相比于欧阳修之类的吹嘘唐朝“府兵制”的书生,沈括的量化视角无疑更有价值,至于北宋末年的武备废弛,那是王朝统治衰落之后的恶果,而非能够否定北宋前期武备强大的事实。
对比一下更有意义,见江少虞《事实类苑》:
至道初,李继迁遣其大校张浦入贡。上御便殿,召卫士数百辈,习射御前,所挽弓皆一石五斗以上。先是,赐继迁一弓,皆一石六斗,继迁但以朝廷威示戎虏,识非人方所能挽,至是,卫士皆引满平射,有余力。上问浦:“戎人敢敌否?”浦曰:“蕃部弓弱矢短,但见此长大,固已逃遁,岂敢拒敌?”
这是说,西夏开国皇帝的祖父李继迁时代,曾经派遣大臣张浦入贡北宋,**当时是宋太宗在位,**召集身边的卫士几百人当着自己的面练习射箭,人人都能射一石五斗的硬弓。
之前,宋太宗曾经赐给李继迁一张一石六斗的弓,李继迁以为这是北宋朝廷吓唬自己的,根本不是正常人能使用的玩意儿,结果,每个卫士都能拉满弓平射,且有余力,所以,宋太宗问使者,你们敢对抗吗?
使者说,我们的弓弱,箭短,只要看到这些高大壮士,早就跑了,还敢对抗吗?
直白地说,正因为北宋前期拥有远远超过古代的精锐武士,才能够构成以远射武器为主的“集团作战”军阵,这些在射程、穿透力上远远超过对手的“骑弓”的射击兵,构成了北宋军队的主体。
宋太宗亲自设计的“平戎万全阵图”
这种作战方式下,如何维持自身的“坚阵”不散,对各个方向形成持续、稳定、有效的火力输出,才是其首要考虑,事实上,在北宋中前期,只要步兵大阵布成,无论是契丹还是西夏,步骑兵的正面碰撞都没有任何胜算。
在此条件下,陌刀这种专用于“短促突击”的兵器和兵种,自然也就没有延续的必要,直到北宋衰落,在靖康之役后灭亡,与金朝女真人对抗的主力变成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中兴四将”,大量的职业化军人凋零,军队整体素质下降,“选锋精锐对抗”才重新抬头,比如岳飞的“背嵬军”和“大斧兵”,就是其中的典范。
说得直白点,如果岳爷爷的京湖大军10万人都能是北宋初年禁军的素质,根本就不会有这些“选锋精锐”扬名的机会,而是直接一路平推决战过去了**,“大斧兵”其实起到的就是“陌刀兵”近距离突击的作用,在敌军骑兵失去冲击速度之后,用重型兵器突击劈砍,为后续大规模的“低素质兵员”跟进撕开缺口,也就是说,仍旧是“突击骑兵”不足,整体兵员素质不佳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所以,之后的朝代里,只要拥有相对“充裕”骑兵的情况下,“步兵”的主力装备往往仍是以“长矛”和“射击兵”为主,比如明太祖时代:
每一百户,枪手四十名,铳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
到了清代,则大量增加火器射手,雍正年间,绿营鸟枪手和炮手已经占到了50%,乾隆年间讨伐准噶尔,绿营出征军队的火器比例甚至提升到了80%以上。
说到底,“陌刀”始于“副武器”,终于“被淘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并不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武器,而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