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接班的“中国陆航初代网红”,30年传奇始于给“黑鹰”当备胎_风闻
帧察点-帧察点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帧察点,微信之外第一分发平台。2020-01-10 06:45
在今年各部开训的热闹场面中,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的报道画面似乎显得有些寻常——好像既不惊艳、也没“哭穷”。然而下图里这架外观上看去“不就是一架‘河马’么”的直升机,其实已经是一架苏联时代出厂的“老兵”了。而根据米里公司2009年12月发布的相关公告,这些1991年之前交付的米-17基本型的日历寿命为30年,飞行寿命为12000小时,换言之,这也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机头侧面可见俄文字母Ми-17(Mi-17),注意旋翼顶部的黄色物体和机头的黑色凸起,这是在大修期间增加的减振器和气象雷达,下文将提到
说起这些老“河马”的引进,多少也有些意外成分。中国陆军航空兵于1986年10月正式组建后,一度曾计划在装备和训练上向西方看齐;例如1988年1月,陆航曾派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代表团赴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考察学习,不仅在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参观接触了“黑鹰”、“海豚”等型号的直升机,还前往意大利陆航战术学校学习了外军陆航的技战术理论。
▲1985年,赴西科斯基公司参加“黑鹰”改装培训和监造验收工作的中方人员与美方人员合影。相比这次接机培训,1988年时初步有了“黑鹰”使用经验的陆航,派出代表团的目的,更加重在了解外军对直升机的使用理念
然而在1989年之后,尽管法国仍与中国在许可证生产“海豚”——直-9项目上,继续保持合作;但在初创时期中国陆航急需的中型直升机领域,刚刚装备不久的美制“黑鹰”直升机不仅断了后续引进渠道,还因零备件供应中断,现役机队的出勤率都大受影响,因此不得不再度寻求苏制直升机。
▲作为最后一批严格意义上的引苏装备——在苏联解体前完成交付流程的军机,米-17和伊尔-76MD、图-154M共同见证了中苏军贸史的结束
https://wemp.app/posts/d2fee77b-e05f-446f-b217-be804d9de929
经过考察和谈判,1990年中苏签订了首批引进10架喀山直升机厂生产的米-17直升机的合同,并于1991年前全部交付。尽管米-17飞行品质、特别是高原飞行性能远不如“黑鹰”,部分机件寿命也较短,这些都客观体现了苏美直升机工业乃至航空工业水平的差距;**但该机机舱空间大、运载能力强,且价格仅为“黑鹰”的1/4,在平原地区使用十分经济。**因此我国在1991年又引进了第二批12架米-17,全部装备于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某陆航团。
▲陆航引进的第1架米-17,这22架米-17均为完全的民用型,表面没有我们熟悉的后期型“河马”上的各种电子设备天线等凸起
尽管这些纯民用型直升机一无武装二无装甲,但胜在皮实的米-17在使用中仍然得到了部队的高度评价。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一下子没了自用订单的两家“河马”生产厂(另一家是乌兰乌德厂,苏联时代被称作第99厂)都迫切需要外贸订单生存,形成了相互竞争、低价销售的局面,因此尽管陆航这一时期经费并不充足,仍在这一时期同时采购了喀山厂的米-17-1V型和乌兰乌德厂的米-171型。
▲对比上图的米-17和下图的米-171,明显可见旋翼桨毂顶端有无减振器的区别,减振器能降低全机振动水平,改善飞行品质。围绕我军装备的“河马”的型号区别,参见老文:
http://www.jintiankansha.me/t/5ZVNbxla2A
而作为全军装备米-17系列部队中最早形成战斗力的“陆航第一团”,第54集团军陆航团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也承担了大量的配套战法演练任务。尽管相比后辈们,这些纯民用直升机在使用上有着诸多不便,但它们仍然让济南军区很多步兵单位第一次体验到了搭乘直升机作战的感觉。
▲一场早期机降突击作战演练,注意地面上摆放的飞机模型,右侧一架明显能看出是机腹进气布局——模拟对岸空军装备的F-16
▲演练在野战条件下的机降作战,注意右下角战士肩扛的78式82mm无后坐力炮,一款如今早已被98式120mm火箭筒取代的装备
作为一型最大起飞重量13吨的直升机,米-17基本型最大内部载荷4吨,最大吊挂载荷3吨。但由于最大起飞重量构型(特别是最大吊挂载荷构型)在低空飞行时易引发振动、影响飞行安全,加上货舱门布局并不适合运送大件物资等原因,实际训练中很少会达到这个水平。
▲验证吊挂补给物资向前沿部队运送的米-17编队
▲“铁拳-2004”演习中的米-17,可见蚌壳式尾门的开启方式,人员上下机不太方便
从2004年开始,换装功率比米-17的发动机大了20%的VK-2500型涡轴发动机,飞行性能、特别是高原性能显著提升的米-17V-7,也开始交付陆航部队。除了“海豚头”之外,其带有液压驱动的单片尾门兼货物装卸跳板,是米-17V-5/7区分于米-17的最大特征。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第二阶段“两栖登陆”中,济南军区特种作战大队搭乘米-17V-5(下图近处)和米-17(上)机降突击,模拟破袭“敌”纵深要点,为该阶段划上句号
随着这批直升机的机龄陆续超过15年,米-17们也分批前往之前曾长期为空军和陆航的米-8直升机提供大修服务的5701厂。经保养一新,部分加以现代化改装后,这些米-17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出动率,在那个我军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的年代里,继续担纲运输直升机部队的主力军。
▲可见部分米-17尾梁上方的天线进行过升级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上面那张图,都会想到2008年的抗震救灾。尽管高原性能这一“胎里病”,使之无法像“黑鹰”和米-17V-7那样在更广阔的地域发挥作用,但从5月15日挺进灾区以来,米-17仍然勤勤恳恳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创造了斜坡单机轮着地安全运送物资等多项记录。
▲执行救灾任务中的米-17
随着米-17们进入服役的第三个十年,中国陆航的规模终于迎来了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集团军都有了自己的陆航团,原有的陆航团也开始扩编为旅。**但也必须看到的是,陆航的这一轮扩编中,主力军是直-10和直-19两型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的缺口依然严峻;**所以日渐老迈的老“河马”们,仍然必须顶在一线。
▲济南军区“前卫-2010”演习中的米-17
等到军改后的中国陆航开始向着空中突击时代跨越时,这些米-17已经完成了包括加装减振器、以及和米-17-1V类似的小型气象雷达等改进,在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麾下继续战斗,并且在今年的新年开训中不经意地亮了个相——其实说起来,这大概也能算是一种“哭穷”了吧?
▲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升级后,现役的米-17与米-17-1V基本无异
当年引进时,它们是“黑鹰”的备胎;如今它们马上就要抵达30年日历寿命的终点,即将取代它们的又是“中华田园鹰”直-20,这辈子可谓与“鹰”结缘。不过笔者总有一种预感,也许它们并不会在人民军队中的战斗序列中立刻消失,正如那些仍在人民空军中发挥余热的原装苏-27SK歼击机一样。
▲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的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