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东: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22)_风闻
李禹东1988-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20-01-11 19:42
透支世界的游戏:美元霸权的前世今生
目录
金银大战 丨 血腥一战 丨 风云二战 丨 美苏冷战 丨 透支世界 丨 次贷危机 丨 尾声
四、美苏冷战
49.
一场游戏,穷人有穷人的玩法。
富人,也自有富人的玩法。
大面积的对外援助,对于一个生产力严重匮乏的国家而言,那显然是行不通的。
然而,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来说,他们却可以通过向欧洲大把地撒钱、并迫其反向购买美国产品的方式,扩大自身市场、消耗过剩产能,并大幅度地抵消共产主义带来的风险。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在盟友那里,捞得一个“救世主”的头衔。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对于眼前的种种诱惑,战斗民族早就在他们的《国际歌》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他们从来也并不相信什么救世主。
一开始,“马歇尔计划”好似一只诱人的蘑菇,但靠近检查,才证明那是一只可怕的毒蕈。
——一位苏联官员这样如是评价。
事情的本质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清晰。通过得到美元的资助,西欧的经济将逐步走向复兴。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美元的涌入,它们也终将势必受制于美元。他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将高度依赖于美国,他们的政治活动,也必将受到美国人的影响。它们可以发展、可以振兴,也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但它们的综合国力、世界影响力,它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角色,都必须为美国马首是瞻。而在区域内尚有一席之地的英镑,则被彻彻底底地取代了。
换言之,在经济上,西欧将成为美国的附庸。在政治上,它们将沦为美国的打手。“马歇尔计划”的未来,美国一旦出现重大经济危机,西欧将必须成为其替罪羔羊。美国一旦要在联合国里与人为敌,西欧也将必须成为其投票的机器。
历史告诉我们,霸权终将成为美国人用以躺着获利的重要手段,在许多年以后,人们才终于恍然大悟,在美国人所制定的国际标准之下,谁也休想在公平的竞争中超越他们。
因为超越霸权,就等同于断其财路。
世界的霸主,是不允许这种事随便发生的。
只可惜,这话如若放在当时的西欧,恐怕并没有太多国家愿意接受。
从根本上说,西欧各国,人口至多不过几千万,规模最大不及美国的一半。它们无需在综合国力上超过美国,就可过得潇洒自在。
从政治上来说,这些国家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曾先行崛起,普遍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除此之外,它们的资本家欢迎美国金援,美国金援,也足以铲除由贫富不均而生成的共产主义土壤,同时软化那些愤愤不平、正摩拳擦掌的广大民众和政界中的部分进步人士。
对于西欧越发牢固的资本主义化社会体制,远在东方的苏联,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战斗民族的血液里,终归还是充斥着某种强悍的基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面对已逐渐成为大患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人绝不会轻易选择束手就擒。
1948年2月20日,本就占据相当影响力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遭到其国内中产阶级力量的无端发难之后,最终决定率领劳动者与武装人员走上街头,发动了一场彻彻底底的、以建立新的民族阵线、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势力为主旨的大政变。
在民众的拥护下,政变最终取得了成功。
而至于这场政变的来龙去脉,即便是到了“冷战”早已远去的今天,在美国人所写作的历史资料中,他们依然坚定地认为——其幕后推手,一定只有、也只能是他们那强大的对手——苏联。
苏联究竟是不是幕后的推手,这并非问题的重点。重要的是,就在这件事爆发后的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发表了一场激情洋溢的重要演讲。
讲话中,他毫不犹豫地宣称,他们的国家眼下所面对的这个对手,正好像1938~1939年时,那个恐怖的、希特勒时代的纳粹德国。想要压制这个可怕的对手,他们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将“马歇尔计划”推到顶峰。
十多天后,国会批准了对欧援助的经费。杜鲁门如愿以偿。
4月3日,在他正式签署的《对外援助法案》中,美国向西欧所提供的援助费用,达到了133.2亿美元。令欧洲方面倍受诱惑的是,这其中90%的资金用于捐助,只有另外10%,作为贷款。同时,它还提到“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将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贷款,予以结算。
不过,资本家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法案在给予对方慷慨援助的同时,还制定了——受援国家必须尽快撤销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等要求。
其背后目的,就是为美国产品打开一个宽阔的市场。让美元成为西欧的主宰。让美国人,成为西方的“上帝”。
不,美国人的谋略,并不止步于此。
就在马歇尔计划被批准之前的一个月,他们还宣布了一个有点儿刺激的消息。
美国总统杜鲁门
50.
“二战”。德国。恐怖的侵略者。落魄的战败国。
战争结束后,昔日野心勃勃的帝国,陷入了一场久久的沉默。从东边涌来的苏联红军大踏步向前,从西边杀入的美、英、法军联手冲锋。接着,希特勒自杀,纳粹投降。强大的帝国从此不复存在。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
——就在纳粹德国宣告投降后的1945年6月5日,经过一番协商,根据《苏美英三国雅尔塔会议公报》以及《苏美英三国波兹坦公告议定书》等文件,盟军以各自所占之土地为基准,将其划分成了四大块。
而在位于德国东部占领区的首都柏林之内,四国军队的身影,更是全部清晰可见。
再没有什么纳粹。再没有什么狂人。在自此以后的四十余年里,摆在骄傲的、德国人面前的,都始终是一个分裂的家园。他们不再强悍。他们不再恐怖。他们的记忆中,再没有什么“帝国的荣光”。
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自信。
摆在他们面前的,唯有那一段段苦涩的回忆,和一个个企盼着团圆的雨夜… …
而就在这四分五裂的没落帝国之外,一场激烈的争斗,正迅速拉开了大幕。
1948年3月,正筹划着“马歇尔计划”的美方突然宣布,他们这一宏伟的计划,同样将适用于由美、英、法三国所控制的德国西部占领区。除此之外,他们还将以选举的方式挑选代表,组织制宪会议,并在占领区内,推行一种标准的货币。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刺激了。
当这一消息传到东方的时候,整个苏联高层的精英分子,恐怕都要炸开了锅。
为了抵御共产主义的扩散,也因即将受益于美国的金钱援助,英法自然是坚定选择了自己的队列。在此基础上,这一构想的实现,将变得简单易行。而在苏联人的眼里,这样的举动将意味着什么,他们再清楚不够。
统一的宪法、统一的货币、共同的代表。
——没错,一个被合并在一起的“西德国家”,即将横空出世。
而这个相对统一、工业化、亲西方、并随时可能被武装起来的西德——在苏联人看来,它必将成为用以抵御共产主义运动的桥头堡,也无疑将成为其所占之东部德国的一个重大威胁。
是呀。威胁。
也许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其同僚们,对于生长在严寒地带的苏联人,早就有了精准的评估。
面对威胁,战斗民族所给出的回复,从来都只有一个——用超强硬,对抗强硬。
而这,却正是美国人最想看到的结果。
不出所料的是,三个月后,超强硬的苏联,终于决定行动了。
大国博弈,要么就绝不出手。
出手,就必须致命。
经过一番研究,苏联人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们进行反击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柏林。
单就地理而言,柏林压根儿就是东部德国小小的一部分。如若不是因希特勒在此办公,或者它压根儿就不是个首都,那么美、英、法的军队,也就没有在此地久留的必要。
东西双方,也就绝不可能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用以对峙的焦点。
而综上所述,也正因这柏林在整个德国的独特地位和其对于西方阵营而言,无暇顾及的地理位置,苏联领袖斯大林相信,当他的棋子落在这里的时候,那些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们,一定会表现得惊慌失措。
于是,就在1948年6月24日这天,随着领袖的一声令下,苏联军队迅速出击,封锁了整个柏林城内外,所有的陆上交通。一时之间,美占区、英占区、法占区——所有那些置身其中的西方占领区,全都被孤立了起来。
他们出不去,进不来。两眼一抹黑,仿佛成了瓮中之鳖。
要么放弃西德国家,要么放弃柏林城。
——这就是战斗民族的态度。
而这战斗的态度,无疑,正在为傲慢的西方人,带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坚硬的拳头、不屈的意志——面对危机,这是战斗民族的武器。
而同样面对危机,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他们又拥有什么?
答案是,很多很多的钱。
就在柏林危机发生的几乎同一时刻,美国政府便立刻做出了回应。
苏联人封锁了陆路。没有关系,他们还有强大的空军。
只见杜鲁门大手一挥,大批大批的飞机,便忽然成群结队向柏林飞去。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供应,以每三分钟一次的夸张数量,不间断、日复一日地往返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
更夸张地是,为了进一步向苏联方面施压,杜鲁门总统甚至还亲自下令,突然派出一队可以携带核弹头的B-29战略轰炸机,驻扎于英国境内,随时准备执行打击任务。
也许连强硬的斯大林本人,在纳粹战犯希特勒的面前,也从来不曾受到过如此这般威胁。在对手这番不计成本的还击之后,强大的战斗民族,非但不曾给对方制造困境,反而把自己搞得手足无措起来。
而就这样,在对手摆出的强大阵势面前,1949年,长于斗争的斯大林终于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柏林的封锁,非但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给自己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
5月,他终止了其在柏林的行动。
而在这场冷战开始后,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交锋中,在对手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面前,社会主义苏联,事实上,已某种程度上,暴露出了自身的弱点。
6月,在这场危机过后,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升腾而起的恐慌,美国人顺水推舟,一呼百应,又成立了一个“冷战”时期极富标志性的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51.
大把大把的美元,诱人的“马歇尔计划”——世界老大亮出钱包请各位吃一顿美味佳肴,作为老大哥的苏联私下里自然也不会不了解,它那些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弟兄们,恐怕是没理由不动心的。
然而,别无他法。现实中,苏联人必须要认清的是——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而既是斗争,就注定少不了激烈的针锋相对。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首先进行了一轮口头威胁、强行促使东欧各国放弃参与到“马歇尔计划”之后,1949年1月,为了把这些近邻更加彻底地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一个**“社会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苏联的牵头下,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既是针锋相对的产物,那就不难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从本质上来说,它成立的目的,和“马歇尔计划”应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欧洲想要复兴,本身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路径,实在没有必要花着美国人的钱,沦为美国人的附庸。
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协调各国间的经济计划,促进国际生产专业化,推动成员之间贸易协作、科技合作、以及共同投资协作,理论上来说,是一个平等的经济合作组织。
但在现实中,**经济互助委员会,却又更像是一种苏联模式的扩大。****同时,这种“全面的合作模式”,又必将推动其范围之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这个“一体化”的经济体中,每一个成员国的经济计划,又都必须与苏联的计划相互协调。****苏联需要什么,你就得生产什么。****苏联生产了核心,你就要生产配套产品。**久而久之,其他成员国对苏联的依赖越来越大,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沦为它的卫星国。
“马歇尔计划”培养了附庸。
“经济互助委员”培养了卫星国。
只不过,前者的金钱是流动着的,后者的金钱,却只是一张凭证。
自由经济的钞票总是会朝着最有利益的地方流去,在通过刺激欲望而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吹起了泡沫。
计划经济过滤掉了那些不该存在的泡沫,追求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平均,却也因其不可能精准计划所有的生产消费需求,又因其拒绝通过刺激人的贪欲而提高生产消费的效率,而同样存在着自身致命的短板。
两种经济体制都绝不能算得上完美无缺。
几乎是周期性在美国上演的经济大萧条,此处已无需多言。
而就苏联来说,其经济制度在确保国民经济无投机、且几近平均分配的同时,由于民众的经济生活都是被提前计划出来的,是以国家利益为主、个人利益为辅的一种行动,也由于这种体制为确保自身对经济生活精确的计划,而从根本上否定私有制的存在,弱化人类对于财富的贪欲——故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自然降低了生产者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两个阵营,两种体系。两种体系都各自有各自的问题,但就现实而言,实力远不及美国的苏联,所要面对的问题,显然更加复杂。
计划经济在资源稀缺、或是苏联建立之初的时候,由于其以强制配给的方式打破了社会财富的不公,因此是非常适用的。然而,随着苏联的逐步壮大,其产业类别自然会相应增加。不断增加的类别,又势必会衍生出越发复杂的生产模式。成倍增长的生产、彼此纠葛的生产模式,却又最终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精确计划,带来相应的难度。
没有市场的自我调节,一切均依赖于提前的计划。所造成的结果——国家的对未来经济的计划中,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整个国家的经济就将酿下大祸。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其粮食进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西欧。
可是要想从西欧进口粮食,他们就必须备足相应的美元。
怎么换取美元?
答案是,石油。
从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到医药、农药、化肥、油漆,再到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现代生活中,石油的身影,早已是无处不在。
它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料。
它被人称之为“工业的血液。”
因此,对于苏联而言,作为一个天然的产油大户,石油自然是它所掌握的一把利刃。
却也是一把可怕的双刃剑。
北约的成立
未完待续
每周六连续更贴三篇
公众号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