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删微信好友了吗?_风闻
比耶男孩-比耶男孩官方账号-我们与世界平等地交换意见。微信搜“比耶男孩”2020-01-11 13:33
昨天,“微信之父”张小龙通过视频发布了一堂公开课。其中他讲了很多关于微信对人的影响、未来的变化,但我对他说过的这句话印象最深:
之前我们限定一个人最多5000个好友,现在有将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
看完这个数字,我默默打开了自己的微信通讯录,数了数自己的好友人数,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到一千,726个。
这个数字是我刻意保持的,换句话说,就是时不时删好友造成的。之所以不想好友太多,是我记得扎克伯格曾说过:
Facebook是一个促进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工具,微信也应该是这样。
微信好友多,不代表你有时间跟他们联系。那些多余的僵尸好友,留着干嘛呢?他们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好友”呢?
曹雪芹老师曾经说过: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深以为然。
1
删好友这件事,是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
为啥呢?表面上看,你删好友是个人行为,自己的通讯录自己负责,但如果你把这事儿放到朋友圈里说,那就成了一个社交行为了。
对,朋友圈就是一个社交场合。
微信最初起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记得2012年微信刚出现,许多人从微博的大广场转移到微信,一下子进入到了熟人之间的联络关系网中:失散多年的小学同学联系上了;辞职十年的前同事又是好友了;老家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知道彼此近况了。
微信一下似乎拉近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尤其是朋友圈的出现,让每个人时不时发布自己的状态,而不是点对点跟人聊天,既避免了无话题的尴尬,又可以增进跟朋友间的互相了解。
所以,所谓自媒体,首先就应该是指朋友圈。
记得早年MSN时代,每个人只有登录才显示,你只有发起对话才能跟对方交流。记得当年看过一位网友写道:
打开MSN,对着长长的联系人列表,却不知道该跟谁聊天。
社交网络中的孤独,可见一斑。
在这个意义上说,微信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再也不用登陆才在线,你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是时刻在线的。
慢慢的,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从熟人向非熟人扩散,直到成为陌生人建立连接的渠道,初次见面,互不相识,但互加微信好像就意味着关系得到固化,我们成了彼此的“人脉”。
这些人脉本质上还是陌生人,大多数人你也只不过打了个招呼而已,之后就静静地躺在你的通讯录里,但当你发个朋友圈时,他却会看到,你发的朋友圈就是跟他的社交。
因此,社交场合必须要注意言行,哪怕是删好友这样的事情,说出来也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被删的心里有气,不被删的也觉得你矫情。
其实,做到八个字就好了:想删就删,只做不说。
2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屏蔽了一些人,把他们设置成不看他们的朋友圈,这些“好友”的共同特征是:
只发自家公号内容,其他内容什么都不发。
谁都知道,随着新媒体创业的繁荣——或者泛滥,每个人都有与之关系密切的公众号,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司的,抑或是朋友的,总有需要你转发的公号。
新媒体时代,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情商。
你需要确保自己的朋友圈,既不会被人屏蔽,又要巧妙地为自家公号代言,这样你就必须得做到,不能只发自家内容。
至于其他内容,你选择转发什么,这就是你要考虑你的人设了。因为基本上,即便你在转发一篇文章的时候,什么都不说,也意味着你赞同这篇文章。
是你转发的文章打造了你的人设。
比如你信不信中医,关注不关注美伊冲突,北大女生自杀、澳洲大火、养生常识等等,每次转发前总要想想你转发后的结果是什么。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喜好是,你转发的音乐是新裤子还是凤凰传奇,爱看的剧是《切尔诺贝利》还是《都挺好》,赞同罗振宇还是卢克文,都影响了别人对你的判断。
朋友圈还是部分出让私人信息的地方,你有选择地将自己的私人生活、个人趣味、生活行踪展示出来。
当你已经部分地展示之后,换来对方一个空空如也、除了转发自己公号的朋友圈,不屏蔽他还等什么?
3
朋友圈的互动是门学问。
朋友A告诉我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天,他在一次饭局中认识了朋友B,两人互相加了好友。于是,双方在朋友圈开始了社交。
先是B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自家文章,A给他点了个赞。过了几天,A又转发了一个自家文章,但B毫无反应。
这样的结果是,A立刻把B屏蔽了。
道理很简单,互相点赞,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从陌生人往朋友方向转化的一个必须步骤。
当然,即便能互相点赞也不能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有多牢靠,最能检验微信朋友关系含金量的是,对某一具有争议事件的看法。
前些天,南方周末发布了一篇关于北大女生自杀的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紧接着三联生活周刊便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批评它的文章。
南方周末(上)与三联生活周刊(下)在同一天发布的两篇文章
很多人在朋友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看法,有支持南周的,有支持三联的。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两个陌生好友的价值观了。
如果俩人观点一致,就会深化两人的认同,也更有可能将非常脆弱的关系牢固化,如果不一致,很有可能会立刻将对方屏蔽。
此后大概率的情况是,你们也不会互相点赞了。
4
记得去年看过一条新闻,河南某大学的一门《社会化媒体运营》课程,竟然有一项非常奇葩的要求。
这门课程的老师要求学生以微信新增好友人数作为平时成绩,新增1000个以上好友才算及格。不少学生吐槽,加好友加到心累。还有学生说,简直是社交恐惧人士的噩梦。一位网友调侃:
学校为你关上了及格的门,但为你打开了微商人生的窗。
相比于上班族,学生的社交人群要少得多,即便这些学生能加到1000人,也是硬凑的,这些好友更没意义,也很难检验学生对《社会化媒体运营》的理解。
有人做过统计,当你刚刚踏入社会后,社交人群将增加20%。但即便增加了20%,也不意味着你会跟这些人发生多大的关系。
社交关系中有个著名的**“150定律”,也被称为“邓巴数”**,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一个理论。
Wolfram Mathworld:Rule 150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后,大约是150人。人类固然有着无限喜爱社交的天性,但维持自身社交网络的稳定性、高效性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局限。
也就是说,无论你怎么想社交,让你自身感到幸福的,或者有意义的社交人数也不过150人,这距离5000人的微信好友上限实在太远。
可以说,5000人中的大部分人,不仅你不会联系,他们也更不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他们发的朋友圈,成为垃圾信息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你要那么多好友干嘛呢?
5
昨天,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的信息后,许多朋友留下了他们的好友数字。
有人1200,有人1600,有人1800,三位都是媒体从业人士。按理说他们结交陌生人的速度显然高于常人,他们之所以人数没有想象的多,都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就是没事儿就删好友。
删除好友的本质,其实是对你所获取信息的主动选择,说白了,你很警惕你的好友会发哪类信息,会不会跟你有更多交集,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这些人通常也会非常在意,自己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公号,获取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最终想得到的结果。
这是具有一定媒介素养的表现。
既然有主动获取的信息,当然有被动获取的信息。我们都活在这两类信息的轰炸之中,日常稍微失神,就可能陷入被动获取信息的汪洋大海里。
信息泛滥的社会,过于依赖被动信息,会让人变得茫然、焦虑,也会变得不舒适。
总体来说,阅读朋友圈或者微信文章都属于轻阅读,是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而不是引发你思考的阅读。
你可以刷朋友圈,但不能一直刷,刷朋友圈当然有快感,但快感会慢慢消失,直至转化成一种烦躁和失落。
相反,深度阅读会提供另一种快感,那是一个不同层面的、更让你身心舒服的快感。一位对电子设备始终警惕、有深度阅读习惯的网友说过:
在阅读过程中,你会逐渐进入“深阅读”状态:这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和无尽的快感,这是人与文字和知识进行着亲密无间的交融,没有阅读习惯或称“癖好”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出神的状态的。
Digital Trends 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Technology makes our lives easier, but is it at the cost of our humanity?,意思是技术在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容易的时候,会影响我们的人性。
技术的大潮没有人可以抵挡,也不可逆转,但我们应该需要对电子设备保持适度的警惕,对社交媒体进行主动控制,保证我们的社交质量。
每个人既有一个虚拟世界,也有一个现实世界。但你并非只活在虚拟世界中,在我们遭到全面信息轰炸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多花些精力在现实世界中。
**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社交的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
罗宾·邓巴说得好:
当我们哭泣时,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信息。
作者 @ 林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