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导师与师娘彩虹屁的论文作者,发文阐述自己心路历程_风闻
兄弟萌-2020-01-12 18:27
近日,知网上这样一篇论文引发了网友的关注:文章全篇,作者都在夸导师和师母的光辉事迹与崇高品性,加上各种人生感悟,文章结尾作者还写了打油诗再次夸赞导师与师母,“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手持倚天剑,学海驾云涛;师娘慈溪女,容德美如玉.守着芙蓉剑,厨房舞翩跹。”
该文章于2013年发表在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冰川冻土》中,当时,文章作者徐中民正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而其文中提到的“导师”则是《冰川冻土》的主编程国栋。今天下午,《冰川冻土》表示,将对徐中民的相关文章进行撤稿处理。
这篇争议论文的作者徐中民(疑似)1月11日在其个人公众号发布了题为《科研之路的认识过程—感师恩》的文章,详述了其心路历程以及写出这篇论文缘由,全文转载如下:
回想自己科研生涯的整个历程,整个认识过程,全都受益于程国栋辛勤的牵引和指导。是啊,人怎么勾勒身边未来的图景呢?最便捷的无非是以边上优秀的人为榜样罢了。但这么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人通常都是贵远贱近的,远的东西才有魅力,单从魅字就可见一斑。魅字从鬼步,远的世界有太多模糊未知的东西所以对人有吸引力。改成由近及远,从周围欣赏出美来,表面上只是要求个人心大一点,眼大一点。但实际上这里发生了转折,有一个跨越情景空间褶层的问题。
下面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发展理论认知形成过程图,其实也是我个人研究思路转化路径图。1999年初,我用了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部分内容,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坐等答辩的日子,真如春风楼中坐,怎一个美字了得。高我一级的赖远明(此人没有想到10年后成了院士,真是绝艺如君天下少!),王根绪(过了几年他也成了杰青)都还没有搞出论文来。怎么办呢?不能让当时哪个“闲人似我世间无”的人闲着啥。程国栋正要搞生态水文和生态经济的工作,于是安排我去搞点可持续性评价的工作。记得当时王浩他们提出了个净福利函数的指标,就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扣除环境损失的成本。做点加减法那好办,我接手后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那还搞什么呢?程老师送了我本国外生态经济的杂志,是围绕一个人的工作讨论热力学熵与生态经济的。后来我当然知道,这个作者是Herman Daly的老师,堪称生态经济的开山鼻祖。记得当时的实力还看不太懂,但是对生态经济有了朦胧的认识,开始了在图书馆闲逛,并时不时找点书翻翻。也就是在这时候,我看到国外生态足迹的工作,发现好模仿。于是问程老师要了35美元从国外买回了生态足迹的计算软盘,开始了生态足迹的研究工作。生态足迹的工作后来发表在地理学报上,记得当时兰州片人文地理在地理学报上还没有出现过文章。这篇文章没有想到后来有那么大的影响,竟然名列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论文高被引频次的第三名。
我数理基础本来还好,加上硕士三年基本上在兰州大学学了3年数学,去打数理基础也是程国栋指引的。有数理基础当然模仿别人的工作快,所以什么条件估值,选择模型等都能很快的模仿过来,所以文章到处乱飘。但事情在3年后发生了转折。2003年我被聘到日本当了副教授,也就是在日本工作期间,我发现了生态足迹工作理论与实践结果不一致的地方,美国日本都是不可持续的,怎么大家还趋之若鹜呢。于是考虑到问题的两面性,考虑到社会资源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其实还具有缓解和适应环境影响的能力。从而开发了考虑社会资源作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等式ImPACTS。这篇文章曾获得过nature的审查意见。后来知道拿到Nature的审查意见其实挺难的,70%一来就拒。所以弄得我现在还一直想Nature。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单位将我提拔成了研究员。记得当时同在日本工作的邱国玉教授看到ImPACTS一文后,曾说你确实已经有了研究员水平,闻此当时还有些不解,现在看来感受颇深,单位那么多教授帽子很多但有ImPACTS等式工作水平的实属凤毛麟角。尽管由于当时所处位置的限制,考虑不到社会资源转移环境影响的作用(Rothman的这篇文章影响很大),但由此开始我个人开始摆脱模仿的套路,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
2004年回国后,我就开始按ImPACTS等式布局生态经济小组的研究工作。生态经济小组成员脱产学习的博士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这说明学科方向布局是比较成功的。2005年,冷疏影在地理学报上发文,认为人文地理的研究要么就是跟上国际前沿,要么就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发符合自己国情和实际的研究工作。我比较喜欢历史,初中的时候就翻过资治通鉴和蔡国藩的中国通史。加上当时自己已经是研究员,程国栋还经常讲生态经济就靠你啦,于是我就悄悄的开始了搞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探索之旅。尝试去解决ImPACTS等式都没有解决的人朝哪个方向走的问题。这些工作比较突出的有,在《人地系统中人文因素的分析框架》中总结了人文科学和研究方法的演化范式;采用历史的视角,兜底思维的方法研究了张掖市面向幸福的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提倡生态经济研究应采用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并重点研究人。即使如此,依然没有解决人往什么地方走的问题,还是处于一种四顾路茫茫的状态。知道要去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但不知怎么解决,也知道自己还没有解决。怎么办呢?2011年流域科学计划重点基金的答辩通知我都没有及时回信,此举显然不妥当。还好,程国栋指引我去登下泰山。也就是这一次,我的研究思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我后来很多想法的来源,都是程国栋指导登泰山那次领悟出来的。登上泰山顶,仰观山顶上,还有白云还,云卷云舒多自在。往下看,才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结果是如同俯视一个茫茫的原野,尽管视域开阔,但啥都看不清,认识深度浅。这和平常我们搞个优化配置研究资源配置一样(我读过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知道农民的资源配置效率高的结论),其实当地状态是一种演化的结果,原本就已经是处于一种优化状态,你去搞优化配置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当地实际情况(诸多矛盾)的一种冲动之举。人往高处走,所以发展是要往上看,不是往下看去搞什么资源配置工作,农民种地的本领原本就比我们强很多。就是这一下,理解了向上和向下的不对称,彻底搞清了发展和配置的区别。还弄清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自大原来是人最大的毛病。
回来后就拿起笔开始反思性总结的过程,先写下论科研团队建设一文,然后到基金委参加流域科学计划答辩,因为似乎知道了前进的方向。答辩回来后写出了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幸福之路生态经济涣有丘的序曲等文章,对程国栋多年的教诲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十年铸一剑,海纳百川都在哪些总结文章中有介绍,这里尤其需要介绍一下当时推导十年铸一剑的结构时采用的折射法,就是现在用外现的行为推导内在隐情的方式。前面说过,反思性总结是主动创新的开始。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陈克恭在张掖市开展了转型张掖的实践和总结活动,宋晓谕,邓晓红和我等有幸参加了这项工作,这不正是解决地区发展中怎么走的现实例子啊。
完成转型张掖经验的总结工作后,回来后马上就想到怎么总听人指挥,难道不知道学人指挥吗?于是立马从被动接受程国栋的教诲转向了观察他的工作和行为上,观察他怎么做的,然后可以模仿啊。人家喊一下就动一下,自己的主动性在哪里呢?就这样视野发生了转折。转折点可是创造性的本质。于是迅速完成了《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的论文,勾勒出了共同的发展之路,作为个人未来的图景。紧接着从哲学层面完成了卓越之路,探讨了任何理论都要包括的变化持久和永恒三个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再接着就是将共同的发展之路写成英文,是从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两种相对抗的作用力入手的,当然科技含量与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要高得多,成果有幸发表在国家科技评论上。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挺高的,这篇文章也成为人文地理经济地理里面影响因子最高的研究论文。接着来的工作就是四位一体的方法论,阐述如何观察得到共同发展之路的结构的。然后是情景空间分析方法,将迈上共同的发展之路分成逐鹿中原和纵横捭阖展其势两个阶段,采用兜底原则解耦了其中的攀登机制。这种有结构有机制的研究成果就是这里呈现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发展理论。
通过对科学探索过程中元结构的认识,还可以论证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发展理论是程国栋地下冰分凝机制(学界称为程氏理论)的对偶理论。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届因2003年底我曾写信问老师,他的程氏理论是怎么弄出来的,他一直没有告诉我,但我一直盯着这个问题。这里阐释出来,一是论证隔行不隔理,二是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还有这种统一途径,这对统一地理学,统一生态学都是有帮助的。实际上前面已经介绍将研究视点转到生计途径上,是很好的研究人地关系耦合的地方,可以一改当前人地关系研究华而不实的作风;三是强调地理学科学预测未来指导思想的局限性,要补充加上站在未来设计现在的思想。另外,其实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攀登共同的发展之路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从穷(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状态变化到富裕状态的过程,照猫画虎,这个工作理所当然可以用来扶贫。而且沿此路径,探讨穷人经济学的研究,让自己知道自己格局的不足,让自己具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其实是如何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难道不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舞台吗?
师其言,不观其行,乃取善之方。师其言,观其行,乃用人之法。取善用人把问题弄复杂了。在人生之路上,其实很简单就是服务于别人发展自己。这样一个人肯定可以理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后想问一句,你觉得上天安排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发展理论出来是不是最好的安排呢?我感师恩!
写到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写的啦,这套东西能不能用于扶贫,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只是突然想听笑傲江湖的主题曲“苍海一声笑”。就此打住,作为结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AVgC1MeLMkuLhRln73W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