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回忆之看电影_风闻
李非ABC-2020-01-12 11:12
老成都回忆之看电影
李非
那年代市民最主要的文化生活就是看电影。那时成都的电影院很多。前头摆过,光是春熙路就有好几家。新闻电影院、青年宫电影院,还有红旗剧场。然后旁边青年路还有个电影公司,也有电影院。听说冯喆(南证北战里头的营长)就在那儿工作,文革自杀了。然后人民南路还有好几家。四川剧场、新声剧场。祠堂街一家,名字想不起来了。成都东、西、南、北四门都有电影院。大点的单位,单位礼堂也卖票放电影。
正规电影院,电影票甲票二角五,乙票两角,丙票一角五,学生集体购票更相因。单位礼堂还要相应些。文革前,啥子电影都看过。像“满意不满意”、“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发师”这些,都是搞笑的。还有一个苏联的“驯虎女郎”,也很搞笑。再有就是“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等。总之,这些电影是数不完的。
电影院有风扇,都是壁扇,没有吊扇。夏天坐到边边凉快,坐到中间很热。电影开始,照例要放新闻片,反映祖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像,接到放正片。这样,稍微迟到的也不耽误,迟到的有电影院工作人员打起手电,弓到个腰,引你到座位上。有时候,演到中间,突然显出一幕“胶片未到”,大家就去上厕所。
送胶片的骑个摩托,后头一个两边搭的帆布包,一边三、四个大铁盒,有现在的饼干盒那么大,很洋盘。这个大铁盒,里面装的就是电影胶片。当年,一个城市的电影院很多,但同一部电影的胶片拷贝较少。所以一个电影同时在几个电影院放,就需要用摩托车送胶片拷贝。一部电影要好几盒胶片。第一本胶片放完,另一放映机已经装上第二本胶片。第一台放映机胶片走完,第二台立即开放,电影就接上了。有时候进电影院进的早,就能看到两部放映机不断对准屏幕调试的过程。两台机器放出来的画像,在影幕上要完全重合。胶片送的不及时,就只有等。夏天天热时,电影看到结束出来,差不多人人一身臭汗,空气中都弥漫着汗味。
文革了,很多电影不准放了。中国片就只有“地道战”、“地雷战”、 “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苏联片子就是“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还有阿尔巴尼亚片子《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结果这些片子翻来复去都看烂了。现在后头的台词张口就来。而且当年平时说话也用这些语言。啥子“高,实在是高”,“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给钱,别说你这几个破西瓜”,“他已经不咳嗽了”,“让列宁同志先走”,“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老子对这些咸鱼真是腻透了”。现在冯小刚的电影里,葛优嘴巴里冒出此类语言最多。
还有根据电影主题曲乱编的歌。什么“李向阳,就在李庄,李庄,李向阳,就在李庄,李庄”,“老钟,快跑,老钟快跑,老钟快跑”,“队长说,今天收麦子”之类。完全是根据电影配乐自编台词。再有一个真笑话,看“列宁在1918”,开头跳天鹅湖那一段放完,就是“劈趴”、“劈趴”的翻板凳的声音。这时是很多人就站起来走了,电影院木制翻椅发出的声音。他们看得就是那一段,后面就不看了。
后来,开始时兴放坝坝电影。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就都是在坝坝头看的。正面屏幕看腻了,就到反面屏幕去看。再后来,朝鲜电影来了,“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还有个反特片《看不见的战线》。里头有个伪装成扫地清洁工的特务头子“老狐狸”。这个情节当时觉得很悬念,很精彩。这以后,“600工分”就出来了。这是《鲜花盛开的村庄》里介绍对像的台词。一个大嫂拿一张非胖的女孩照片,对对方大爷说:胖说明身体好,能挣600工分。这样,社会上就流行起来。说那个女的胖,就说她“600工分”。当时觉得朝鲜人民的生活简直太好了。
文革后期,中国新电影也出来了。“闪闪的红星”、“创业”、“春苗”、“决裂”等等。“创业”这部片子还看出气来了。当年许多人都是憋着一股气看了好几遍。因为此片四人帮反对,争议很大。最后听说是毛主席亲批才公映的。最记得到的是葛优老汉儿葛存壮,在“决裂”中演个老师,在课堂大讲“马尾巴的功能”。这成了当时社会流行语言。就像现在社会上因电影流行“囧”一样。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南斯拉夫电影没有讲。当年放映《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简直是万人空巷。电影好,演员好,武打好,翻译好。而且野外都是一片绿。所以露绿成了中国新电影的拍摄原则。乃至于后来重拍片《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的摄影基本指导都要露绿。
除了这些电影,就是机关礼堂的内部电影。什么《啊,海军》,《虎,虎,虎》。这个就不容易看到了。吊票要高价。5元一张。还不容易买。
老电影的龙门阵长,摆不完。最后还是想说,以前电影是灰常灰常大众化的,现在的电影票价太高,贵族化了。年轻人现在说瓜娃子才现场买票,门口买票要8、90元,老子网购只要20元。但你拿来比,从前甲票两角五,差不多两斤米钱。现在电影票网购最相因20元,米算3元一斤,也有7斤米了。拿这个米钱算,以前几十元的工资,也相当现在好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