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子”现象_风闻
乌江自刎-2020-01-12 11:37
我国古代有尊贤传统,所以很多历史人物都尊称为某“子”,如尊孔丘为孔子,朱熹为朱子。由于尊称为某“子”已成习惯,称名反而觉得不够尊重,即使称字、称号也没称“子”尊重,如称孔子为孔丘、孔仲尼就如此。
但也不是所有的贤者都称为某“子”,像周公旦既不称周子,也不称姬子,王阳明也不称王子,也不是所有的朝代或时代都称贤者为某“子”,即使称某为“子”,在量上好像也有区别。
据说称为“子”的贤者,商纣王的叔父箕子为第一人,故成为中华文化第一子,同时期还有商纣王的同胞哥哥微子,他们称子据说是因为他们的爵位为子爵,但还多子爵都没有被称为某“子”,可能还是因为他们是贤者,也可能这就是以称“子”为尊的传统滥觞。
集中把贤者称为某“子”的是春秋战国,出了一大批“子”,如孔子、老子、管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等,孔子的很多弟子也称“子”,如颜子、曾子等,诸子百家由此产生,这也奠定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立说者皆子也”的根据。
尽管称“子”是春秋战国时士大夫的统称,如“宣子、武子、文子等,但颜渊恐怕还算不上士大夫,显然他的称“子”就不属于士大夫的统称,曾子、张子当然也如此。
紧跟着春秋战国的秦朝以及三百年的汉朝和三百年的唐朝,虽也出了很多“立说者”,称“子”的却很少,韩非称“子”,韩非的同窗李斯就不称“子”,汉景帝时期的晁错、贾谊就不称“子”,只有董仲舒称“子”,但似乎也不经常,两汉交替时的扬雄称“子”,但似乎也不经常,尤其像东汉大儒郑玄等也不称“子”。
也可能秦国务实,不注重那些虚浮的东西,范睢不称“子”,商鞅称“君”不称“子”,张仪称“子”,但不是尊贤之意,只有不能认定的一部秦国兵书《尉缭子》的作者尉缭称“子”,这恐怕是模仿孙武称“子”而来。
唐朝不但文人很多,思想者也很多,但称“子”的也不多,大概韩愈称“子”,不经常,其他如孔颖达、刘禹锡、李翱、柳宗元都基本不称“子”。
这中间魏晋谈玄很盛行,出了很多谈玄大家,像何晏、王弼不仅能谈,也能著书立说,但也不称“子”,即使称“子”也不是尊贤之意。相比战国时的杨朱,自己没有著书立说,只是有些观点被别人引述就称为杨子,何、王二人就有些吃亏。隋朝大思想家王通虽称为文中子,但那“子”是他的道号“文中子”三字一体的,不是称为“子”的尊称。
很奇怪的是离春秋战国一千年以后的宋朝,贤者尊称为“子”又涌现一个高潮,北宋中期集中出现北宋五子,南宋还出现一个直接传承孔子的朱子,和孔子的十一名高徒并称为“孔门先贤十二哲”,可谓传奇。更奇怪的是朱熹称“子”之后好像画了个句号,以后再没有称“子”的现象,王阳明不称“子”,顾炎武不称“子”、王夫之不称“子”,后来的俞樾、章太炎、梁启超都不称“子”,康有为称为“圣人”比“子”还高,但不称“子”。
北宋五子也是有区别的,称二程为程子比较多,称张载为张子也不少,但相应的称周敦颐为周子、邵雍为邵子就比较少些,这可能是习惯问题。
还有个特例就是《淮南子》,以书称“子”,这可能是模仿《管子》、《孟子》,但他的署名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刘邦的孙子,这可见称“子”是相当的贵重。
看来称“子”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点泛滥,后来越来越慎重,不惟著书立说,而且还要影响较大、占据主流才可能称“子”,并被习惯的接受。
此文为我的谬见,让大家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