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回忆之粮店_风闻
李非ABC-2020-01-12 10:40
老成都回忆之粮店
李非
那个时候,粮票是最重要的一种票。城里头的市民吃粮都是定量供应。一般市民每月27斤。干部和一般市民一样,也是27斤。中学生32斤。工人分工种,干体力最高有42斤的,一般工种和学生一样32斤。每家有个粮本本,凭粮本到粮店领粮票和布票。后来供应紧张,啥子都要票。啥子肉票、蛋票、猪油票、烟票、酒票等等。这些票也都是粮店凭粮本发。除了肉票和布票是专门印的票之外,其实粮店发的主要是号票,从1编到100号。然后定时张榜公布几号票买甲级烟几盒、乙级烟几盒、丙级烟几盒,几号票买鸡蛋几斤,几号票买白糖几两,几号票买三花茶叶一两等等。粮店只管发号票,至于这些号票今后能够买什么,粮店也不知道。是另外的主管部门按期公布。过春节时,格外供应黄花、木耳、糯米等等农副产品。这时要公布这些节日商品都是用几号票证。几乎所有的票证都是粮店发放,由此可见粮店的重要。
粮店几乎每条稍微大一点的街上都有。最叫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粮店的米仓。这个米仓用砖砌成半米多高的柱,上面支木板,把一间房那么大的地方全围起来,面积有十平米大小,高有两米多。前后左右都围以木板。米仓前面最下方,有个半尺宽的斜木槽。槽头有个铝皮包的薄木闸,把闸用手一拉,米就通过这个槽流出来。槽头前挂一个大抬秤,秤盘是个铝簸箕。有经验的粮店店员控制好闸,米流到秤盘里可以刚好够你买的斤数。不熟练的就用个大勺,多了就舀出一些,少了就添一些。秤完后,用自己的米口袋接到,从簸箕里把米倒到口袋里。然后就背回家去。
粮店都有个柜台,一般较高。但没有现在电视剧里演的旧社会当铺柜台那么高。柜台上面的店员坐在办公桌边,桌上放一木制号牌盒。盒里密密麻麻放着整齐堆放的,绿的,红的,蓝的,粉红的,紫的塑料牌。这种牌子有一寸长,半寸宽,一分厚,大小略有差别。上面写的是不同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斤两数。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粮油品种。要买粮油先到柜台交钱交粮票拿号牌,再到不同的地方秤米、秤灰面、打菜油等等。
现在成都也说菜油了,以前都习惯管菜油叫清油。打清油有专门的菜油票,一般是每人月供半斤。听说东北文革最紧张时,月供三两,因此当地军区司令员得了一个“陈三两”的绰号。清油都装在一个绿色的铁皮大汽油桶内,上面有个铁皮提子。其实就是个手提泵,上面有刻度,提到某刻度就是多少斤两。因为清油供应紧张,一家人那点清油紧巴巴的。所以打清油时用自家油瓶接到,还要认真看那个售货员操作,生怕他给打少了。最紧张的时候,本地清油断供,替代的是河南来的棉籽油。这个油倒在热锅里会冒一阵子黑烟,炒出来的菜都是黑的,还不好吃。传言吃多了影响生育。
四川人不爱吃面粉,管面粉叫“灰面”。装灰面的就是一个一米半长,一米宽,一米深的木槽,上面吊个杆秤。杆秤的秤盘也是个铝簸箕。这个簸箕不大,最多就能装几斤面。粮店还卖黄豆、绿豆、红豆、白豆等豆类。记得除了黄豆要票,绿豆要票,其它豆不要票,只要钱。对了,粮店还卖切面。大的粮店有电动切面机,自己切。小的粮店从有切面机的粮店拉切面来卖。一斤粮票买的切面大概要称一斤三两,按一斤算价计粮,好像是两角五分钱买一斤切面,而灰面是一角七分三一斤。
文革中供应最紧张时,粮店卖过新鲜红苕,五斤红苕收一斤粮票。赵某人管四川之初,恰逢大旱灾,结果从外省运来很多包谷面,按定量强制搭配供应。买三斤米或面,必再交一斤粮票和钱搭一斤包谷面。这段时间不长,一年多时间情况好转,这种作法就取消了。
粮店还有个特点,都养着一只又肥又大的猫,用来逮耗子。有的粮店为人民服务,早上还炸油条卖。还是赵某时期,据说是学外国,粮店开始卖自制蛋糕。蛋糕很大,油很重,有一股生清油味道。不少家庭买来当早餐,这样就不用到食堂或街上买馒头。还有更多家庭早餐习惯是吃一碗切面。对于这个粮店蛋糕,大家都觉得新鲜,开始卖时还好销。但过了几个月,全都吃腻了。这个东西就不好卖,后来干脆不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