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个人隐私数据,没人管?瞧人家《美国加州保护消费者隐私法》_风闻
谭婧在充电-谭婧在充电官方账号-偏爱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场景)。-2020-01-13 18:36
大家好,我是小y姐。中文名,小丫姐。数据这个东西,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涉及个人信息。一人两人,一家两家可能并不重要。你要是掌握了附近邻居的家庭地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随便哪个美团外卖小哥都知道的比你多。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全北京20-30岁女白领的地址电话,那么就厉害了。
你可能还不理解,举一例,如果要向这类一线城市女性兜售口红,这些数据就非常精准了。可以直接按地址发广告,甚至可以卖钱,当做广告信息。说得危言耸听一些,如果她们的家庭地址和电话一旦泄露,被犯罪分子盯上,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数据是,一旦聚沙成塔,威力无穷。
美国加州政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且行动起来了。至少,那些不良企业的“紧箍咒”编好了。
自2020年1月1日起,《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将有权限处理加州居民(包括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的所有公司,施加该法案。这个法案可以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媲美,都是加强信息透明度和个人权利的。
这样的法案简直可以说,是造富万民,所以,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加州议会通过的CCPA
还被表扬为美国“最严厉、最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法案”。该法案具有示范效应,或将被美国其他州或其他国家借鉴,加重其他国家企业美国业务的责任,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
律师可能会告诉我们,该法案的出台,给消费者增加了一系列权利,其中三大权利尤为重要。
访问权:消费者有权要求收集个人信息的企业向消费者披露其收集的信息类别和具体内容;
删除权: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所收集的任何个人信息,对于未成年人,有统一选择不出售其个人信息的权利,并禁止歧视行使这些权利;
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道其个人信息被卖去何处,企业必须发布有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如何被出售或披露以及向何第三方披露信息。
你可能还会说,收集我的信息,我没有同意啊。
其实,所谓你早就签署了协议,只是没有注意。很多App在注册的时候都会提醒你,只是你很少仔细阅读,而且较为霸王的是,你不选同意,这个APP你用不了,直接给你退出了,或者显示安装失败。因为只有两个按钮,同意或者不同意。
不能说,“”我不同意其中的第几条,但我也要用这个APP。
所以说来还真是被动,尤其是国民级别的APP,根本没有选择好不好。
当然,如果APP只有很少的人注册,那么这个体量也造不了什么孽。所以,根据CCPA的相关规定,该法案针对的是在加州运营且年收入超过2500万美元、拥有超过5万名用户或其收入50%以上来自用户数据的任何公司。
第一、收入超过2500万美元,约合1.75亿元人民币。
第二、有5万名用户的APP,背后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公司,价值多少呢?
以乐意练琴APP为例,是人工智能音乐陪练产品,2019年6月正式上线,有5万余名用户,该公司2019年11月宣布天使轮融资额为人民币400万。
第三、收入50%以上来自用户数据的任何公司,只要你公司满足第三条,那不管用户数量和收入数量,直接划入法案规定的范围内。
不过,这是美国加州的法案,在美国加州运营是一个基本条件,别的地方的管不了。但是别小瞧美国加州这个地方,如果把加州的GDP数据单独拿出来,放到世界上去比较,可以把英国挤掉,排名榜单第五位。
如此人杰地灵的地方,这样一来,很多巨头公司都跑不了了,谷歌、脸书(Facebook)、优步(Uber)、甚至一些媒体公司,也包括新闻网站。
如果你是从加州的IP地址访问“美国加州网易新闻.com”(本文虚构的网络媒体)里的文章,会看到弹出框,上面写着“请勿出售我的个人信息”。
大多数网站都会使用cookie跟踪用户行为,包括阅读了哪些文章,阅读持续了多长时间等。他们将这些数据用于提高网站好用度,但是可悲的是,这些信息也可能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所以,这次,这些网站也跑不了。
这个法案的推出,得给加州政府点赞。这样做的鼻祖不得不提一位欧洲铁娘子,她推行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史上最严。这位女士还有一个别的称号,令硅谷胆颤的“税收女王”,超级短发、精明强悍,一向雷厉风行,名叫“Margrethe Vestager(玛格丽特·维斯塔格)”,请记住她的名字,尽管有点长。
Margrethe Vestager(玛格丽特·维斯塔格)
有人一直认为法律的执行成本太高,很多都是仅仅起到震慑作用。这不一定,看看可怜的谷歌。欧盟就曾经对谷歌说,请签收你50.4亿美金的罚单,这事不远,就发生在2018年。罚款金额的计算依据是谷歌在欧洲经济区的Android设备上搜索广告服务的收入价值。
其实,无论国际国内,数据泄露事件都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媒体进行《年度数据泄露事件盘点》。
在信息社会,价值高的数据蕴含大量私人信息,如果忽略对数据治理中的数据安全问题的管理,会埋下巨大安全隐含与风险。这方面,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不落后。比如2019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数据问题牵扯个人隐私问题,比如小丫姐就听说,有同事滴滴打车的行程牵扯出婚外情的证据。
好吧,不能八卦的太多。毕竟,说到底这既是一个科技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能当成一个家庭伦理问题来聊。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请有关部门赶紧求索。谢谢
今天就到这里,改天接着聊。欢迎关注“谭婧在充电”
原创:谭婧(小丫姐)